书城军事向八路军学习
10776700000018

第18章 毛泽东的大智慧

对于上述那些问题,毛泽东早在考虑之中了。他当时考虑一个切合实际而又最符合党的利益、民族利益的战略方针,这个方针既能保证八路军有效抗日,又能发展壮大自己。这可谓大智慧。

全面抗战开始后,人数达200 万之众的国民党军队被推上了正面战场,担负起正面抵抗的战略任务。显然人数仅三四万的共产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起不了多大作用,打正规战也不是红军的特长。因此,在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人与国民党方面具体商定红军改编事宜时,1937 年8 月1 日,毛泽东、张闻天致电周恩来等,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了红军的作战原则,认为红军必须坚持“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而不是阵地战,也不是集中作战”。

8 月4 日,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准备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毛泽东等电告他们就红军参战问题向国民党方面提出如下要求:

(1)整个抗战是正规战与游击战相配合,“游击战以红军与其他适宜部队及人民武装担任之”,在整个战略部署下,应给予“独立自主的指挥权”;(2)“担任游击战之部队,依地形条件及战况之发展,适当使用兵力,为适应游击战性质,原则上应分开使用,而不是集中使用”;(3)依现时的情况,“红军应出三分之一兵力,依冀察晋绥四省交界地区为中心,向着平绥路西进及平汉路南进之敌执行侧面的游击战”,“另一部向热冀察边区活动,威胁敌后方”;

(4)“发动人民的武装自卫战,是保证军队作战胜利的中心一环,对此方针游移是必败之道”。这四条补充了8 月1 日提出红军作战原则,其中发动群众开展“武装自卫战”的思想对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形成后来的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内容。

8 月10 日, 毛泽东又给驻晋的中共中央代表彭雪枫打电报,叮嘱说:我们在同太原方面的联络中,要如实地讲,红军只会打游击战,不会打阵地战;只会打山地战,不会打平原战,宜在总的战略部署下实现独立自主的指挥。

周恩来等依据上述原则,进行谈判,最后蒋介石、何应钦同意:八路军充任战略游击支队,执行只作侧面战,不作正面战,协助友军,扰乱与钳制敌人大部并消灭敌人一部的作战任务。

至此毛泽东初步确定的游击战方针得到了国民党统帅的首肯,取得了指挥八路军进行独立的游击战的权力。

为了统一红军将领的认识,8 月8 日,张闻天致电在云阳的彭德怀和任弼时,告诉拟在红军出发前开一次政治局会议,讨论作战问题,地点在洛川冯家村。

洛川,当时是陕甘宁边区和国民党管辖区交接的地方,北距延安城90 公里,南距国民党辖区10 多公里。选择在洛川召开政治局会议,主要是便利正在改编的红军将领参加会议。

22 日,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洛川举行,主要是讨论和制定中共在抗战中的战略任务和基本政策。

在会上,毛泽东作了报告,明确提出红军的基本任务是:

(1)创建抗日根据地;

(2)牵制与消灭敌人;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早期版本和编入《毛泽东选集》后的书页。

(3)配合友军作战;

(4)保存与扩大红军;

(5)争取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

为了完成红军的基本任务,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方针只能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与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争——但着重于山地”。

毛泽东还以他特有的语言风趣地说:“我们就是要插杨柳,让老母鸡下蛋。立足自己,吃饱了饭再说。”

毛泽东提出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包含了下列三个要素:

一是“独立自主”。这个独立自主就是在统一战线和总的战略方针下的相对独立自主的指挥。

毛泽东紧紧抓住“独立自主”问题不放松,是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的。国共两党是在民族敌人入侵的形势下团结合作结成统一战线的,在统一战线中,共产党是小党,国民党是大党,而且是拥有大量军队的执政党。两党在抗日立场上是朋友,但在阶级关系上仍是敌人。蒋介石念念不忘削弱和消灭共产党,他把孙中山当年的“容共”政策变成了“溶共”,图谋通过统一战线“溶化”共产党。从国共协商合作开始,在谈判中,他一会儿把谈判搞成“收编”,一会儿又提出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的主张,其目的是从组织上把共产党溶化在国民党内。后又主张把改编后的红军归行营直接领导,请朱德、毛泽东出洋。他不愿制定国共合作的共同的政治纲领,也不允许有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这说明国民党无意从根本上改善国共关系,而是希望通过统一战线来限制、削弱、溶化共产党。况且,1927 年“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突遭惨祸,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深刻教训是毛泽东忘记不了的,在统一战线中“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毛泽东认为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至关重要的,共产党必须坚持对八路军、新四军的绝对领导权,能够独立自主地调动、指挥自己的军队;八路军在开赴前线时,必须根据战局发展,选择有利时机分批开进;八路军开赴前线后,要有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的自由,有组织自己军队,根据敌情,灵活机动地执行战略方针的自由。这样保持了共产党一定限度的权利,更有利于合作,有利于巩固统一战线,支持长期的抗战。

二是“山地”。毛泽东讲的这个山地是指首先在山区创造根据地,依托山区开展游击战,然后再视情况向平原发展。

为什么要选择山区呢?原因是,山区地形复杂,具有自然屏障作用,有利于八路军的隐蔽与机动,却不利于日军机械化优势的发挥。在这里创造根据地,容易立足;在这里开展游击战争,容易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陈毅很认同毛泽东的看法,曾作过一首气势磅礴的《过太行山书怀》,称赞太行山的山川形势的重要:

山西在怀抱,河北置左肩。

山东收眼底,河南示鼻端。

长城大漠作后殿,提携捧负依陕甘。

更有人和胜天时,地利攻守相攸关。

创业不拔赖基地,我过太行梦魂安。

……

三是“游击战”。游击战是指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游击战可以说是共产党的拿手好戏,毛泽东、朱德都是游击战的专家。在红军初创时期,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余部上了井冈山。在方圆500 里的井冈山,他学山大王在崇山峻岭间跟敌人打游击,牵着敌人鼻子翻山越岭,哪座山高翻那座山,哪条道险就走那条道,直把敌人拖得精疲力尽,晕头转向,红军再寻找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靠着这个战术,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一次又一次的重兵围剿,红军不但未被消灭,反而不断壮大。现在八路军面临着红军初建时同样的问题:人少,武器差;而它所面对的敌人更强大,是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军。因而更不能与敌硬碰、拼消耗,只能利用自己的特长,利用有利地形同敌人周旋,同时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根据地,在敌后“大闹天宫”,拔敌人的据点,切断敌人的运输线,使敌陷入灭顶之灾。

对此,毛泽东满怀信心。八路军除留下一部分保卫边区外,其他的三万多经过长征考验的红军骨干全飞到了敌后,去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用滚雪球的方法,发展抗日力量,他要把日本侵略者这头野牛,置于人民战争的汪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