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华实用养生宝典
10775800000009

第9章 治未病

1.未病的含义

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明确地指出了防重于治的重要意义。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未病先防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方面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②既病防变这是祖国医学预防思想的又一特点。未病先防是最理想的积极措施,但是当疾病发生后,在疾病早期轻浅之时,如能立即抓紧时机,争取早期诊断,给予积极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便能取得早期痊愈,也属于“治未病”的范畴。《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外邪侵袭人体,如果不能及时诊治,病邪就有可能由表传里,步步深入,以致损及内脏,使病越来越复杂、深重,治疗也就愈加困难。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地治疗,才能避免病变继续向深重方面发展。《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临床根据这一传递及防治规律,常在治肝病的同时,配合以健脾和胃的方药,就是这一法则的具体应用之一。又如清代叶天士,根据温热病伤及胃阴之后。病势进一步发展,往往耗及肾阴的病变规律。主张在甘寒养胃的方药中加入一些咸寒滋肾之品,并提出了“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也是既病防变在临床上具体应用的范例。

2.疾病流行与预防

构成疾病发生的条件,除外邪和体质因素等以外,自然环境中诸如气候、季节及地理因素等都可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变化。“人与天地相参”就说明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实践中,观察到某些疾病在一定的人群中发生较多,而在另外的人群中则出现较少,因此构成了它们本身的流行特点;并且对致病因素,传染性疾病的感染途径及预防对策等都进行了探索。从而为人们能更主动地预防疾病打下了基础。

(1)疾病流行的特点

就疾病的性质而言,祖国医学将其分为传染性疾病(泛谓疫疠、温疫、温热、天行、时气等等)及非传染性疾病(概称杂病)。同时认为它们的发病与流行各具特点,且与地区环境、时间周期和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①疾病的地区分布这里的“地区”通常是指人们居处留止的地方。祖国医学惯常将我国分为东、南、中、西、北五个不同的方域,并且认为各个方域的地理条件以及气候特点均有所不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祖国医学观察到某些疾病的发生,与人们居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就是说明了这个问题。由于西北地区地势高峻,气候寒凉,所以居住于此的人,则腠理闭密,气多不达,故易生胀满之病。而东南地区地势低下,气候温热,所居之民则腠理疏松,阳邪易于侵入,因此多生疮疡之疾。至于为什么出现一些地区的多发病?《内经》则进一步指出:“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腠理,其病皆为痈疡”;“西方者,金石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之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说明不同的地区,由于水土性质及气候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与体质特点也各不一致,所以就容易发生某些地方性疾病。《内经》所论虽未必尽然,但其已将疾病发生与周围环境联系起来,并且认为某些疾病的发生必有一定的地理因素在内,这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无疑是一个进步。另外,我国古代人民还认识到某些疾病在地理分布上亦有一定的规律,如张华说:“山居之民多瘿肿疾,由于饮泉水之不流者。今荆南诸山郡东多此疾重,由践土之无卤者,今江外诸山县偏多此病也。”指出瘿肿疾多发于山区,并提出无卤是其致病因素之一,这种认识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上可见祖国医学在研究病因方面,已经注意到地理环境本身的致病作用。这种思想纵然是简略而很不完善的,但对人们进一步认识环境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一定的线索。

《内经》已经认识到某些疾病可以传染并具有流行性的特点,其谓:“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于此可见疫疠的发病率在当时是很高的。后世医家逐渐发现这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地区内,因而就根据流行区域的大小及发病率高低来辨别该病流行过程的强度,大致可分为大流行、一般流行及散发。如陈言所说:“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一乡,或偏著一家。”相对而言,大流行的范围是很大的,一般流行则局限在比较小的区域,譬如一方一乡,而只有很少的人发病则称为散发。对于疾病从一地向另一地蔓延的特点,祖国医学已认识到往往是沿交通线亦即人们旅行所经过的道路传播的,因此可以提醒居住在传播路径上的人早作防范。还应指出,不同的地区,因为地理条件及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差异,所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也反映出一定的地方性。如瘴疟多见于西南山区;而水多湿重的东南地区,加之气温偏高,故温热病者较多;北方则由于天寒多风,因此多有患中风伤寒者。

②疾病的时间分布祖国医学发现某些疾病是数年,亦或是一个季节乃至短时间的波动,均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气候是循一定的规律而变化的,长则六十年,短则一年四季,甚而一日之中平旦、日中、黄昏、夜半,有着不同的周期。人体生理活动的周期与之呈现同步化的变动,就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一旦人体生理活动的周期不能适应外界偏差太大的周期性变化时,就会导致某些疾病发生。这方面的内容在《内经》中占据很大篇幅,其首先认为一年之中的气候,是随着四季的交替而出现寒热温凉的变化的。由于各个季节中的气候变化不同,因此就有各季不同的常见病或易发病。如“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内经》还将一年的正常气候变化,按气候特点分为“六气”主令,并且认为因各气主令之时气候特点不同,故所易发生的疾病亦异。虽然其中所记载的病状有待于更深一步的研究,但是对于某些疾病的“气”周期性变化规律的认识,更能确切地反映出一年内各种气候特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些将给我们研究疾病流行特点以有益的启示,从而加深对疾病的认识,以期确立更有效的预防对策。关于传染性疾病,祖国医学认为其“四时皆有,常年不断,但有多寡轻重耳”。可见这类疾病经常都发生,只不过是发病率有高低和病情有轻重不同罢了。其所以不同,与疾病发生的周期性、地方性和季节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周期性:主要是依据易感人群的密度为转移,而疫病的流行各年则有很大的区别。如何金新根据其所在地区的情况,并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认为,麻疹之流行与运气关系至为密切,其流行恒常终年不绝,但流行势焰常有起有落,大约每隔一年即有较大的流行一次,且恒见于偶数年。另外,《内经》中所记载的六十年,十二年等自然界气候周期变化中所易发生的疾病,其科学性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地方性:吴又可说:“西北高厚之地,风高气燥,湿症稀有,南方卑湿之地,更遇外雨淋漓,时有感湿者。”指出某种温疫病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地方环境影响的。这里揭示我们在观察疾病的时间分布时,要注意限定所观察的地区。

季节性:“凡温病四时皆有,但仲夏感者多,春秋次之,冬时又次之,但可以时令分病之多寡,不可以时令分热之轻重也。”这里明确指出传染性疾病可以根据季节分出发病率的高低,但其病变的程度是不能依时令而定的,同时说明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与季节气候是密切相关的。

上述可见疾病按时间分布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病因的动态变化,进行这种观察有助于验证可能的致病因子与该病的关系。

另外,社会因素对疾病的流行也可发生影响,其中尤以兵荒战乱为甚。历史上曾有因战争而增加某些疾病传播流行机会的记载。③疾病的年龄分布祖国医学逐渐认识到人生的各个阶段所易发生的疾病不尽相同,并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发现了一些规律。如小儿时期由于脏腑功能不健全,抗病能力差,就易发生麻、痘、惊、疳等疾病。人过四五十岁阴精阳气渐衰,常易患中风等证;由于脾胃气弱,故还易患消化道疾病。诚如孙思邈所说:“人年五十以去,皆大便不利,或常若下痢。”这些认识虽然是比较初步的,但其毕竟认识到某些疾病的发生是有一定的年龄界限的,值得深入研究。(2)致病因素人类正常的生命活动是由体内外阴阳的相对平衡来维持的,即所谓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一旦这个平衡遭到破坏,疾病就易发生,究其根源统谓阴阳失调,或归之于阴,或归之于阳。《内经》:“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造成失调的原因不外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及外来的刺激因素两个方面,而每一方面又包括若干因素。疾病的发生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临床鲜有单因所致的疾病,其常常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于人体的结果,因此在防治对策上确立了多途径的原则。对病因的如此认识,标志着祖国医学理论的高度发达。鉴于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施行根本的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根据。兹依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将较为确定的致病因素大致整理如下。可以肯定,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到来,它还会得到不断的充实与发展。

①气候因素气候因素包括气温、气湿、气压、光照、昼夜与季节的周期性等。人体若能适应气候的变化则可健康无虞,如果气候变化过于剧烈或当人体不能适应某种气候条件时,常易产生病变。祖国医学中的外感六淫就是指异常的气候变化,对其致病性《内经》指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就是说很多疾病都可由于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生。另因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常与季节气候的变化相伴而行,所以有人往往将气候变化作为这类疾病的病因。如《内经》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这是因为人体不能适应正常的季节变化,感受了时令之气,而导致的伏邪为病。祖国医学认为反常的气候变化即所谓非时之气,更易引致病变。巢元方指出:“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说明在气候寒暖失宜从及其他的突然变化(狂风暴雨或大雾持续不散等)时,人们就容易发生疫疠之病。临床亦常见由于气候突变而致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如冬令之时,气候反常,应寒反暖,人们常易感受风热之邪而发为风温。现代也有人认为,“暴风雨的扰乱是急性传染病流行的激发因素。”可见在发现病原体以前的古代,人们将气候变化作为某些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其中可能包括生物性的致病因素。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则说明气候变化也能破坏脏腑的生理功能,而成为杂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比较常见的咳嗽、胃脘痛、痹证等的发生都与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再有中风,张仲景认为是由于人体感受了风寒之邪,加之里虚而成。因为受邪深浅的不同,所以就出现了肌肤麻木不仁或语言不利等各种症状。后世则进一步发展了本病的内因致病说,而使其理论更臻完善。但风寒外邪作为中风诱发的主要因素,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有必要作更深入细致的观察与研究。

昼夜间的气候,依据不同的季节亦呈现着规律性的变化。人们的作息制度就是在对这种规律的不断认识下形成的,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若任意地违背自然规律,“起居无节”,不但可以促使机体早衰,而且还能导致疾病发生。如《内经》说:“起居如惊,神气乃浮。”由于起居不节,而致神气外浮则不能内守,因此外邪就容易侵入为患。现代时间生物学同样认为人体生理昼夜节奏的紊乱,可以作为一种致病因素。

②情绪因素祖国医学惯称的人伤七情,就是指不良的情绪为患,一般是因为情绪变化过于激烈或持续时间过久。其作为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历来都引起人们特别的重视。《内经》认为不同的情绪能够伤及不同的脏腑,如怒则伤肝,喜则伤心,思则伤脾,忧则伤肺,恐则伤肾等。并且指出其损伤五脏的基础,是由于剧烈的情绪波动而引起气血的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因此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具体而言,人若狂喜过度,就会使血气涣散,不能上奉心神,神不守舍则出现狂乱失常等症;若大怒不止,就会使肝气上逆,血随气涌则出现头晕头痛,昏厥呕血等症;若思虑过度,就会使脾气郁结,运化无能则出现饮食不下,消化不良等症;若悲哀太甚,就会使肺气抑郁,出现胸闷气乏等症;若有所大惊,就会使心气紊乱,气血失调,出现心悸、失眠等症;若恐惧过度,就会使精气内损,肾气受伤,气陷于下。可见情绪失常对人体的影响是很大的,能够引起多种疾病,这种病因理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祖国医学的临床实践。

③体质因素《内经》十分强调体质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认为是疾病发生的内因。“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猝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可见任何外邪,不遇到正气虚的人是不能致病的。突然遇到疾风暴雨而不发病,是由于人的正气充足,所以外邪是不能单独伤人的。于此说明外邪伤人与否决定体质的强弱,一旦发病就必有体质方面的缺陷。由于人的体质方面的差异,因此所易发生的疾病也各不相同。《内经》说:“肉不坚,腠理踪,则善病风”;“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不仅外感病如此,内伤杂病的发生在相当程度上也决定于体质。若“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硬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稽积留止,大聚乃起。”可见某些疾病的发生与体质状态是密切相关的。然而体质在疾病中的作用是比较复杂的,有时是作为某种疾病的原因之一,常常又是另外一种疾病的结果,二者之间往往又互为因果,但作为病因链中的一环,这个因素是值得重视的,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④饮食因素饮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亦可以成为致病的因素,犹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饮食无所节制就可损伤脾胃而为病,食物不洁则造成外邪侵入的机会。可以说饮食作为致病因素在临床上是不容忽视的,在疾病预防方面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⑤戾气致病戾气为传染性疾病病因之一,而不同于气候因素。正如吴又可所说:“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温,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异气”就是指戾气而言。可见温疫病的发生,是感染了存在于天地间的某些病原体——戾气的结果,同时说明戾气是一种物质性的致病因子。戾气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就说明了这一点。由于戾气的性质不同,因此就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病症。只有某种特异的戾气,才相应地引起某种特异的疾患。另外戾气侵人多有特异性定位现象,即“有某气专门侵犯某一个脏腑。或某一个经络专发生某一种疫病的特点。戾气感人常需经过一段潜伏期,然后发病,如吴氏说:“时疫多有淹缠二三日,或渐加重,或淹缠五六日,忽然加重。”指出时疫感邪后或潜伏二三日,突然加重。这些认识对于防治传染性疾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总之戾气致病的提出,促进了温病学理论的发展,并且丰富了中医病因学说的内容。

⑥病虫致病古代医著中常把某些传染病的原因归之于病虫所致。如认为肺痨是由于“肺虫居肺叶之间,蚀人肺系”而成,其亦具有传染陛,“无问少长,多染此疾,婴孺之流,传注更苦”。说明各个年龄的人都可感染本病,婴幼儿发病尤甚。对于此病的传染病源,祖国医学虽然没有观察到实物,但多用传尸、鬼注、尸注等来表示其为一种外来的生物性致病因素。这种认识无疑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其与戾气致病说一样,由于历史的原因没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传染性疾病的感染途径

吴又可说:“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明确指出了传染病有不同的感染途径,进一步而言,则不外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接触感染。

①呼吸道病原体存在于空气中,而经过呼吸道感染于人。如余霖说:“有一家传染者……时与病人相近,感其病气,而从鼻口入也。”古人认为痨病、痘疮、疫痧等均是经呼吸道传染的。

②消化道病邪存在于不洁净的水或食物中,人若误食之,而使病从口人,引起胃肠道的病变。我国很早就认识到霍乱是由于饮食而感染。

③接触传染某些疾病是通过身体直接接触病原体而感染。葛洪说:“人体上先有疮而乘马,马汗若马毛人疮中或但为马气所蒸皆致肿痛,烦热人腹则杀人。”此为经接触而传染疾病的较早记载。祖国医学早在明代就已认识到疮是因同床同厕所而感染,另外诸如沙虱病及射工病等均被认为是由于皮肤接触病虫而引起。

(4)预防措施

《内经》提出的“治未病”原则,一直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并得到了不断的充实与发展。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是在对疾病的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所能采取的主动陛预防措施;既病防变则是告诉人们要早期发现疾病,防微杜渐,乃为补充性预防的手段。

对于疾病的预防,祖国医学不但重视调动人体本身的积极因素,而且很早就开始施行了一些社会性的预防措施。如基于对某些传染性疾病的认识,我国自秦汉以后逐渐使用并发展了隔离与消毒的方法;较国外更早发明了免疫接种法;并且从清代就已开始设立“查痘章京”一官,专为检查痘疹而进行检疫;由于人们观察到某些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与蚊、蝇及老鼠等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将杀虫鼠视为预防传染病的重要环节,并创造了很多具体的方法。总之预防疾病的措施是多种多样的,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整理研究。

①四时养生 四时阴阳的变化,对促进万物的生长、发育和衰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适应四时气候,避免外邪侵袭,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所以《内经》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这里明确告诉我们,如果时序气候,没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顺序变化,万物就不会按生长收藏的规律发展。当然人体也不例外,若不能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去适应它,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受病邪的侵袭。因此人们要很好地生活下去,就必须认识自然环境变化的规律,只有了解了它才能够掌握和利用它,这样机体的内外界环境就能得到统一。要达到这个目,的,所有的人都应该运用各种不同的养生和锻炼身体的方法,以保持身体的健康,更好地适应环境。《内经》具体指出,春夏季节,气候由寒转暖,由暖而暑,宇宙万物充满新生繁茂的景象,人们的生活也应朝气蓬勃,早些起床,在户外散步活动,可使阳气更加充沛。秋冬则气候逐渐转凉,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以保持阴阳平秘。人体与四季气候相适应,自可健身防病延年,故养生者不可不知。

②针对不同的体质进行调理“人有肥有膏有肉”,可见只有辨明体质的强弱虚实,才能或补或泻进行调理。无论补与泻,改善体质的关键,则在于使正气充沛。如此方可抵御外邪侵袭,防止疾病发生。即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怡情悦性,体育锻炼,适时摄生,药物调理及使营养充足等都是改善和增强体质的适宜方法。

③药物预防通过使用药物以达到驱除病邪或增强体质的目的,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预防方法之一。长期以来祖国医学创造并使用了口服、悬挂、鼻嗅及烟熏等不同给药途径的方法,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口服给药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如《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中就有在疫疠流行之时服用小金丹的记载,认为服之可“无疫干也”。在其他的经典著作中亦有大量的服用药物防疫的记载,很多的药物及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地应用。中医药防病的特点就在于调动人体内的积极因素,也就是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使正气充足,来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当然其中的很多药物或方剂直接就有驱除病邪的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见药物防病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起着调整体质的作用。如溽暑季节,外界多湿多热,人体内也易积湿生热,因而易发生湿温等证,所以常常需要人们服用一些利湿清热的药物(像绿豆汤、西瓜等),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由于易发温病,故在北方一些地方多在立春前后服用防风通圣散等药,以预防春季的多发病。目前中药还常用于预防一些现代医学所称的疾病,如用贯仲等预防流感,茵陈等预防传染性肝炎,马齿苋等预防痢疾、肠炎,用活血化淤的药物预防缺血性中风及动脉硬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烟熏、悬挂及鼻嗅等用药方法的目的是驱邪防病。比较常用的苍术、艾叶烟熏,是一种既实用且经济的驱邪辟秽方法。近年亦有人使用川芎、荆芥、白芷、薄荷、细辛等药制成鼻嗅剂预防流感,也是较实用的方法。根据很多学者进行的实验研究和现在观察来看,中药的这几种用法除有的对细菌和病毒有一定的灭活作用外,有的药物则是通过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从而减少细菌或病毒的感染,同样起到驱邪防病的作用。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外对药物预防都重视不够,以致药物预防这个领域还在初级阶段,科学研究工作较少也很不深入。祖国医学的经验则是丰富的,设想对此进行系统整理及深入研究,必将在药物防病方面出现若干新颖课题。

④既病防变是针对疾病发生以后所采取的补充性的预防措施,以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疾病为内容,达到控制疾病发展,恢复健康的目的。《内经》说:“上工救其萌芽。”意思是说高明的医生,在疾病初起的时候就给予救治。其更具体指出:“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明确将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列于预防学的范畴,使预防学的措施更为健全。在这种思想的启发下,张仲景更创造了掌握疾病发展规律,以防疾病传变的肝病实脾之法。

3.治未病的主要方法

(1)验尿测病

观察尿液的量、气味、色泽、性质等,可以帮助医生查找病因,对疾病治疗极为重要。

①尿量健康成人每天排尿1000.1800毫升,白天比夜间尿量多,为2~4:1.夜间尿量增多者,早期常为2500毫升者为多尿。长期尿量增多,常见于慢性肾炎、糖尿病、尿崩症或垂体肿瘤等。每天尿量少于400毫升为少尿,尿量过少,多见于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脱水等。

②尿的气味正常之新鲜尿,因含有挥发性酸类,故常有芳香性气味。如新鲜尿液就有腐败性臭味,往往提示有泌尿系感染,呈苹果香味的尿液,常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

③尿的颜色正常尿液内含有少量尿胆素,常为淡黄色。如尿液显深黄色,振荡时尿内有泡沫,应想到黄疸。如尿液呈乳白色,称为乳糜尿,多为丝虫病引起。冬天,尿中的磷酸盐和尿酸盐遇冷析出后,也会使尿变乳白色,此非病理现象。血红蛋白尿呈暗褐色或黑色,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于酸性尿中所形成,常在酚中毒、水杨酸苯酯中毒时发生,这些是少见病。

④尿的性质如出现血尿,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中青年血尿,多见于肾结核、肾结石、肾炎等。50岁以上的血尿,无痛者,多见于肾肿瘤。

临床上通过尿液检查,对于肾脏疾病、泌尿道的病变、新陈代谢障碍以及心血管病变的诊断,均有相当大的帮助。

(2)观耳知病

耳朵是人体的五官之一,它的变化最容易被人们观察到。所以,观察耳朵来预测人体的健康状况,就成为现代养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为什么呢?中医学认为,耳部为人体的三阳经脉所过,并与肝肾有着密切关系。从经络角度讲,耳部还是人体全身的一个微缩系统,五脏六腑和周身器官都在耳部有着相应的反射点,它们的总体分部呈现出一个倒置的胎儿形状,透过相应的反射点就可以观察到人体的内在疾病变化。

从现代医学来讲,耳部是毛细血管最为丰富的器官之一,人体心血管的变化在耳部表现最为突出,而且由于耳部皮脂腺的分泌与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有着相应的关系,因此,体内微细的变化也可以从耳部反应出来。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三种观耳测病的方法,以供读者参考。

①由耳垂的变化识别冠心病在某些冠心病病人的耳垂处可见到一条斜形的皱痕,被称为“冠心病沟”。原来,耳垂是耳廓的一部分,它对缺血很敏感,一旦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冠心病的时候,耳垂组织也会发生缺血现象,而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变化,于是从耳朵底部凹处可见到一条斜状皱痕。据现代研究发现,根据这条斜皱痕诊断为冠心病的准确率可达90%。

②由耳垢预知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耳部耵聍腺及皮脂腺分泌旺盛而形成较多耳垢,且其形成常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发现耳垢突然增多,并伴有多饮、多食、多尿的人应该高度警惕为糖尿病患者。现代医学还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耳垢葡萄糖含量进行检测,如发现含糖量增高,即可诊断早期或隐性糖尿病。

③耳鸣标志着患有心血管病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在55岁以上者,如出现突发性加重性耳鸣现象,则有可能是隐性心血管疾患。这是因为噪声环境、高脂饮食、动脉硬化等因素,首先会影响耳蜗组织,而后才累及心脏。耳蜗功能比心脏功能更先受到损害和更早显示出病理变化。所以,尤其是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进行性加重性耳鸣现象,应视为心血管疾病的新标志。从中医学角度来看,肾开窍于耳,耳鸣是肝肾阴虚的表现,除了可能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病外,还要警惕糖尿病、骨关节病和内分泌病的发生。(3)怎样望舌知病舌诊是祖国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平时注意观察自己的舌象,可以防治一些疾病。正常人的舌头应该是淡红色、薄白苔,如果人体发生疾病,舌体、舌色与舌苔就会随之发生改变。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舌形、舌色与舌苔。

舌体肿大,颜色淡,舌边有牙齿印痕,伴有气短乏力,面色黄,吃饭少而不香,妇女月经提前等症状。多为平时体质虚弱,血色素低,血浆蛋白低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进入毛细血管的水分减少,而存留在组织液的水分增加,从而引起舌组织水肿,顶在牙齿上出现印痕。这也是机体营养不良的早期症状。出现这种舌象,可服用人参归脾丸、生脉饮、归鹿补血精,补中益气丸等药,必要时,需服用汤药。有些小孩,舌苔白厚,这往往是饮食不节或消化不良的征兆。此时可给孩子服用一些开胃醒脾、消食导滞的中药。如小儿化食丸、小儿启脾丸、藿香正气丸等。

中老年人,尤其是体形肥胖者,如舌根部发麻,食指、中指发木,这多为中风的先兆,常由于暂时性脑缺血引起。还有些老年人突然舌体歪斜或舌头短硬,说话含糊不清,也往往是短暂性脑缺血导致的舌体痉挛,易发生中风,几小时或几天内病情就会加重。出现上述情况,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患有高血压、痔疮的病人,常常出现黄而干燥的舌苔,伴有大便秘结不通。这时应服用一些通里泻下药,如麻仁润肠丸;也可用蕃泻叶泡水代茶饮,使大便保持通畅。

感冒发烧后期,舌苔少,舌色深红,这是热邪伤阴所致。许多患者的病情缠绵难愈,伴有低热不退、易出汗、口干舌燥、乏力的症状。此时可服用一些滋阴清热药。

有些妇女,特别是更年期的妇女,舌头两侧多见有淤血点,并伴有情绪急躁。这是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色素沉着所致。此时可服用舒肝理气药物,如加味逍遥丸、舒肝丸等。(4)望神诊病很必要望神是中医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定、鉴别疾病不可缺少的一环。神的外在表现很多,望神的内容非富。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目光、表隋、神志、言谈、举止等;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即思维意识活动。望神既要观看人的目光、表情、神志、言谈、举止,又要考查人的思维意识活动。神是人身之主宰,与精、气同为人身之宝,号称人身三宝,三者关系密切。精、气能生神,精、气足则神旺,精、气耗则神惫。神能御精、御气,神旺则表明精气充足,神惫则表明精亏气耗。中医望神一般可分为如下五类。①有神,又称得神有神的人表现为目光明亮,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神志清楚,语言清晰,回答有常,动作灵活,反应敏捷,体态丰满自如,呼吸平稳均匀。这表明一个人精气充盛,机体康健,即使患病,也是病浅症轻,脏腑功能未衰,予后良好。

②少神。又称神瘦、神气不足、轻度失神患者常表现为眼球灵动不够,精神倦怠,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声低懒言,动作缓慢无力,并伴有健忘、多梦或嗜睡等。这说明病人脏腑功能减退,精亏气损,需调补息养。倘若调补乏效,可使病情进一步发展,至见无神。

③无神,又称失神。是少神的进一步发展患者表现为目暗睛迷,瞳神迟滞,或双目向上直视,面色晦暗无华,表情淡漠呆板,精神委靡不振,语微续断不清,神志恍惚蒙陇甚或昏迷谵语、语无伦次,反应迟钝,动作失灵或强迫体位,肢瘦腹大,形体枯槁,呼吸异常或微弱似无或急促似奔马等。这说明病情严重,脏腑精气衰败,多见于癌症晚期、肝硬化晚期及急性外感热病等患者。

④假神。即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 临床常见病人原已双目紧闭,或瞳仁呆滞,突然目露光彩;原本神志昏迷或意识蒙陇,突见神志、思维清楚,安排家事或工作学习;原为面色晦暗无光,忽见颧红如妆;或病至语声低微,时断时续,忽见语言清晰,欲见亲人;或久病毫无食欲,今则胃口大开;或久卧不能行走,今则欲起行走。这说明病人精气衰竭至极,导致阴不敛阳,虚阳外越,是阴阳即将离绝的危候,古人喻作“残灯复明”、“回光返照”。当全力抢救,以图延缓生命。

⑤神乱,指病人神志错乱、精神失常若见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神情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说明痰气郁结,蔽阻神明,间或心脾两虚,神不守舍,属癫证,习称文痴。若见疯狂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或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或自认高贵,少卧不饥,妄行不休,表明气郁化火,痰火相结扰心,属狂证,习称武疯。若见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而感乏力,表明肝风夹痰上蒙清窍或痰火扰心、肝风内动,属痫证,习称羊痫风。上述诸证均当辨证施治。

(5)中医脉诊诊病最重要

脉诊,又称切脉,我们平常又叫“摸脉”。它是医生用手指切按病人寸口即掌侧桡骨动脉的部位,以了解病情变化的、中医特有的诊断方法。脉诊部位的寸口,古代又叫气口。《内经·素问·五藏别论》云:“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这就是说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变化,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这就是切脉之所以能够看病的道理。

脉诊的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如《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三部九候论》等均是论述脉诊的专篇。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整理了晋以前诸家脉论,著成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此后,历代名医对脉学著书逐渐增多。明朝李时珍所著《濒湖脉学》集历代脉论精华,颇为实用,故流传甚广。现今全国中医学院统编教材《中医诊断学》讲义中的脉诊内容,就是以《濒湖脉学》为基础编写的。

脉诊中常见的脉象有28种,近代多以浮、沉、迟、数、虚、实六脉为纲领脉。如手指轻轻地按在桡动脉上,就感到脉搏在跳动,犹如水中漂木,这叫浮脉,一般是比较轻浅的外感病;如果必须用力按压,才能触知脉搏的跳动,称为沉脉,表示病变部位较深,已经涉及脏腑。正常成年人的脉搏每分钟跳70次左右,若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这是数脉,就得考虑是热证;脉搏每分钟不足60次,这是迟脉,就要考虑是寒证。脉搏跳动有力,称为实脉,表示正气尚强;脉搏跳动无力,称为虚脉,说明正气不足。

有些脉象,对某些疾病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脉象不柔和,绷得较紧,好像按在弓弦上一样,称为弦脉,往往揭示病人可能患有肝郁气滞证、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等。脉搏跳动不规则,常有停顿,或时强时弱,称为结代脉,大多见于心脏病人。脉搏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称为滑脉,常见于正常的妊娠妇女及痰湿患者等。

中医的诊法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在临床上必须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的人片面地追求以切脉说病,来衡量一个医生的水平高低,这是不对的。如《冷庐医话》中就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苏州一医曹某,给一富翁之女诊病,其将手从床帏中伸出,曹切脉后说是已怀身孕,富翁甚疑。次日,以其兄冒充,又请曹某,曹切脉后仍云是有孕。富翁则命其佣人将曹某殴打一顿,灌了一嘴粪,推出门外。可见“病家不开口,便知百病根”的说法,无非是故弄玄虚,骗取病人的信任而已。电影《李时珍》中,引一长线于床帏外切脉,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