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九张底牌
10774200000036

第36章 是创新,让亿万富翁始终前行

30岁左右的人往往更加强烈地渴望财富。而追溯那些亿万富翁的成功历史,就会发现,他们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中使自己的财富积累起来的,如果没有创新,也许他们会从亿万富翁落到百万富翁的行列,也就是说,是创新让他们始终前行。

一个人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人们都在花钱买知识,背着一袋袋的钱换取知识;第二个阶段,再用这些钱换来的知识,去赚取更多的钱。但人们在面对这两个阶段的时候,也分两种心态:消极和积极心态。心态消极的人会觉得:我用一袋袋钱换了一脑子知识,一肚子墨水,那么我能用这些知识和墨水换取比这些钱更高的金钱和价值吗?他们总对自己能否以所学知识换取相等以及更高的价值而心存“疑惑”,而是这种“疑惑”让他们害怕失败,让他们在害怕失败中失去信心,而没有信心又如何创业和创新呢?心态积极的人会觉得:自己已经学有所成了,要进入社会大干一番事业或一展拳脚。他们会在奋斗中不断创新,往往也更容易获得比自己所学知识更大的财富。

1999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西安时,侯晓军作为西安地区的下岗工人创业代表参加了欢迎活动。随行的美国记者问他:“你下岗创业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

当时,侯晓军的回答很是体面:“是服从国家经济调整的需要。”而侯晓军在面对国内记者采访时,却笑着承认:“其实我是被逼出来的。”

1994年6月,对侯晓军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原邮电部电讯元件厂工作的侯晓军下岗了。这一年他40岁,厂里每月600元的生活费根本无法让他维持生活。侯晓军说:“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下岗,从高中毕业后我就在西安电讯元件厂工作,从学徒到班长、工段长、直到车间主任,在工厂整整干了20年。”下岗后的侯晓军心情低落,常常在家睡大觉、酗酒。

1995年,侯晓军推销过各种商品,但生活依然十分窘迫,不能很好地养活自己和家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出去寻找新的机会!于是,1995年10月,他带着家里凑的1000元到深圳打工。当时,他是抱着混口饭吃的想法出发的。然而,混口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人生地不熟,只有高中文凭,并且已经40岁了的他,机会少之又少。侯晓军整整两个月没找到一份工作,身上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但他并没有放弃。

1996年,在深圳徘徊了60多天的侯晓军勉强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他勤勤恳恳工作,老板对他也非常赏识,然而三个月之后他又失业了。后来,他专门为一家小工厂推销产品,对于有推销经验的他来说并不是难事,但是侯晓军想,不能盲目推销,应该瞅准机会,吸收社会信息。于是,深圳的大街小巷里就多了一个经常骑着一辆除了铃不响其他地方都响的自行车转悠的人。他有时会追着身边驶过的公交汽车,还不时停下来在本子上记着什么:那是侯晓军在抄公交车上瓶装水厂家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而且,他用自己创新的方式推销:在同事忙于奔波业务,向客户介绍、要名片的时候,他却拉到了大批瓶装厂家的业务。

1997年,侯晓军以自己的方式为厂里拉了很多大生意,于是老板决定让出厂里15%的资产作为他的个人奖励,并且让他参与了年底分红。虽然挣到了一些钱,但是侯晓军并没有觉得自己成功了。他拿着在深圳打工挣的5万元,回到了西安,准备自己开创事业。

这时的西安汽车行业刚刚兴起,侯晓军发现,虽然寻常百姓家买汽车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大部分经销商只卖车,却不做车的其他服务。车主虽然买了车开心,但在修车和装饰车时却很不方便,并且全市几乎没有一家像样的店能给汽车做全面装饰等配套服务。于是,侯晓军一连好几天待在汽车销售公司门口,观察汽车每天的销售量。等估算好每天大约的销售额后,侯晓军便开始四处找店面——他准备放手一搏。

1997年5月,侯晓军的“猴王汽车装饰公司”成立。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他的公司便与全省五大汽车经销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侯晓军的“猴王汽车装饰公司”占据了整个陕西高档汽车装饰行业的大部分市场盈利,而且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店内的员工都可以上门服务,他还要求每个员工都必须与顾客“一次握手,永远朋友”。这种创新的“服务跟进销售”的经营方式,使他从竞争激烈的汽车装饰行业中脱颖而出,也使公司的业务快速上升。

1999年,侯晓军为了扩大业务,开始涉足旧车装修。在别的汽车装饰店“来一个宰一个”,用一些低劣产品冒充高档产品为车主装饰车时,侯晓军却坚持自己的原则,保证产品的质量,率先引进了CIM管理,以与客户建立长久关系。而当侯晓军在汽车装饰、装修市场上站稳脚跟后,依然不断进行着创新。

在经营中,侯晓军发现陕西冬天的天气干燥、干冷,在发生碰撞时会使车的玻璃碎裂。这样不但让车主遭受损失,还会造成人身伤害。于是,侯晓军找到相关部门,引进了美国防爆技术,做出了专用汽车防玻璃爆裂的防爆膜,将其应用到公司的业务中,并在市场上大力推广,受到了不少车主的追捧。如今陕西猴王集团董事长兼CEO的侯晓军,已经是身价千万的富翁。人们或许很难相信一个下岗工人、打工仔竟然摇身一变,成了陕西省汽车装饰装修行业的领头人物。其实,正是创新成就了侯晓军。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及侯晓军的创业和经营心得时,他表现得很平静:“如果没有40岁的下岗,我肯定不会想着去重新创造自己,也肯定不会有今天的财富。下岗是创业的开端,或是颓废的起点,完全由自己决定,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创业的十年,也是我一生中最辛苦的十年。在这十年中,我追求不断创新,才能一直向前发展,所以,这十年,也是最有收获的十年。”

如今的侯晓军,想起下岗的经历不胜欷歔。正如侯晓军所说的那样,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下岗后的他一直委靡不振,可能他的人生不会再放光彩,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可以说,正是因为他的创新,才成就了他如今的事业。

其实,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就在于:富人喜欢创新,穷人关注挫折。创新能让富人一直领先。穷人为什么追不上他们?就是因为穷人不懂得创新。有创新精神固然可贵,但若只是想而不去行动,那等于空想,这与做“白日梦”没什么区别。所以,创新能让你前行,你也必须“动一动”,这样才能配合默契,达到创新效果,进而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