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文化常识
10774100000049

第49章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 313年—公元前 238年)名况,字卿,因“荀”与 “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汉族。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 “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史记 ·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子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 “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荀子》唐

—韩非、李斯均为其门下高足。著作集为《(代杨倞为其作注,因为荀子受历代学者的抨击,其注者不多。直至清代考据学兴盛,注释校订者才增加。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为多。)包括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文中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的生平活动,《风俗通义 ·穷通》记载: “齐威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在公元前 286年,齐灭宋,《盐铁论·论儒》谈到齐闵王骄傲自大, “诸儒谏不从,各分散。”这时,荀卿向齐相进说: “处胜人之势,会胜人之道”,指出:当今巨楚在我前面牵系着,大燕在我后边威逼着,劲魏在我右边钩取着, ……一国策谋,三国必然乘机进犯,这样,齐国必然导致四分五裂,国家将有灭亡的危险。(《荀子·强国》,下引本书,只注篇名)意见未被采纳,孙卿去楚国。在齐襄王在位时(公元前 283年—公元前 265年),荀子第二次回到齐国, “荀卿最为老师。”他三次被推为祭酒(年高望重者)。(《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在范雎相秦期间(公元前 266年—公元前 255年),荀子到秦国见过秦昭王。昭王问: “儒无益于人之国?”荀子回答说: “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儒效》) “应侯(范雎)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荀子回答说: “形胜”、 “百姓朴”、 “百吏肃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 “听决百事不留”、 “治之至”;然而“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由于秦国实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国的思想就行不通了。

齐人有人谗言荀子,于是荀子离开了齐,来到楚国。公元前 255年被任为兰陵县令。但有人认为荀子对楚国来讲是个危险。所以荀子又辞楚来到赵国,赵国拜其为上卿。后来楚国有人向楚相春申君进言请荀子回楚。于是春申君派人请回荀子,复任兰陵县令。公元前 238年,春申君被李园杀害,荀子罢了官。不几年就去世了。

荀子的著作,在汉代流传的有三百多篇,经过刘向的编订,删去重复的,定著三十二篇。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因学问博大, “最为老师”,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约公元前 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称秦国“百姓朴”、 “百吏肃然”而近“治之至也”。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义兵于赵孝成王前,以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 “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 ·议兵》)。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县(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

荀子的名言: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

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出自《荀子·大略》)

当了 2000年的冤大头,孔孟为荀子背黑锅

很多现代人提起中国近现代的落后,总喜欢把责任归咎于孔孟,认为他们创立的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强调社会等级,用礼教束缚人民,总之是孔孟儒家导致了中国人的绝大多数劣根性。

其实,这是对孔孟的误解,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珍视人性中的善,在礼崩乐坏,贵族贪婪奢靡颓废的春秋时代,通过整理原来属于贵族阶层专有的礼乐文化,通过广泛教育传播到平民之中,通过礼乐对人们的教育熏陶,使人们理解仁爱,共建大同。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不是强调等级制度和维护统治阶级,而是希望通过各守本分,重新构建春秋时代已经变得纷乱的社会秩序,使之重归和谐秩序。孔子是把宗庙里的贵族学术变换成民间的为全社会人们共享的学术视野第一人。

而孟子则是继承孔子的礼乐文化思想,反对贵族和学者游士的奢靡生活,拒绝贵族的奉养,用学术才能在礼乐和正义的约束下为执政者服务,换取俸禄。

孔孟二贤主张仁爱,有教无类和民重君轻,礼乐文化是为全社会服务,他们的本意并无强调等级专制,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倾向。而后来的荀子,则打着尊崇礼制的旗号,认为人性本恶,推行他的新的人伦观。荀子在礼制的基础上,以才智高下把人分为四等:

第一等是大儒,先知先觉,知通伦类,明百王之道,法先王的为天子,三公。

第二等是小儒,后知后觉,奉法守法,法后王的为诸侯,大夫,士。

第三等是众人,不知不觉,若安职则畜,不安则弃的工农商贾。

第四等是奸人,才行反时,杀无赦。

荀子在这种人伦观思想上建立了自己的强调等级,尊崇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成为一种帝王之术。荀子最著名的两个弟子韩非和李斯,他们都是荀子的性恶和等级思想的传人。和战国早期法家李克、吴起、商鞅的思想并不相同。后三位主张通过积极主动地变法治国来重建封建秩序,这种做法和儒家的主张类似,但更加积极向上。而且李克、吴起、商鞅都是独立而唯权力是从的独立战国游士。而李斯、韩非的思想则以维护贵族和统治者利益为目的。

后世中国两千年帝制历史上占据主流的所谓的外儒内法的政治思想,其实就是荀子思想的充分表达。以礼制为基础,尊崇统治者,强调等级,愚化民众。而孔孟因为是荀子人分四等中的第一等大儒,而被后世当作圣人加以崇拜。但他们的思想却受到了无情的篡改,言论名声被利用,到了现代还被批判。这个大黑锅背了两千年还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