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地域文化常识
10773800000022

第22章 越文化的肇始和吴文化的前身

在距今四千一二百年前的太湖流城,正当良渚玉器文化突然衰亡之时,又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其特点是几何印纹陶与青铜文化并存。这两种新的文化因素使太湖地区的文化史进入一个新阶段:马桥类型文化时期。年代约当中原的商代。

重要遗址有上海金山亭林中层、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甲区第二层和乙区第三层、杭州拱宸桥阶近的水田畈遗址第三层、上海马桥第四层等。以马桥遗址第四层发现最早,且最典型。此外,其他地方如浙江的长兴、嘉兴、宁波,江苏的苏州等地也发现多处马桥类型遗址。

马桥遗址于 1959年进行基本建设时发现,遗址位于上海市西南方的上海县马桥镇东一千米处,遗址位于古代海岸遗迹竹冈身上。遗址进行过两次发掘,堆积有新石器、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以商周遗存最具特色。商周遗存为文化堆积的第四层。文化遗迹有灰坑、烧塘。灰坑 14个,坑口呈不规则圆形,坑内填满灰烬、动物残骨和陶器残片。烧塘 10个,是一种浅盆形小土坑,塘内有灰烬和烧土块等燃烧过的痕迹。灰坑推测可能是窖穴一类。

文化遗物有石、骨、陶、铜器和动物骨骼等,主要分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两大类。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也有骨器和铜器。石器的质料为板岩、页岩、硅岩和石英石等。制法为磨制,有的通体精磨。器型有斧、锄、镰、刀、锛、凿、砧、矛、镞、三角形器、砺石等。骨器的制作比较粗略,多数在对骨料进行初步加工形成以后,只磨制刃部,全器精磨的很少,器型有骨凿、镞等,铜器有铜凿,陶器有纺轮。

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褐陶、泥质灰陶,在泥质灰陶中,少数是灰陶黑衣和红衣陶。制法主要是轮制。烧制的火候差别很大,泥质灰陶火候较低,质地疏松,泥质红褐陶因烧制温度和氧化程度不同,陶色有淡黄、橘黄、紫红和紫褐色等。陶色不纯,有的一器二色。硬度也不同,色深的硬度高,如紫褐色的硬度与印纹硬陶差不多。陶器外表大部都拍印纹。纹饰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仿青铜器纹饰的印纹,如各种形式的鱼鸟纹、云雷纹等。第二类是编织纹,最常见的是篮纹、叶脉纹和方格纹,其次有席纹、曲折纹和回字纹等,这类印纹,拍印时在器内使用陶垫,器内壁有清晰的印窝。第三类是绳纹。器类分烹饪器、饮食器和盛贮器三大类。饮食器有簋、豆、盘、碗、碟、杯、壶、尊和觯等。盛贮器有罐、盆、盂和箕形器等。从陶器特色看,第四层文化的主要内涵有大量拍印绳纹和编织纹的印纹陶,以及形制和纹饰与商文化密切相关的灰黑陶。主要器形有凹弧形足鼎、鸭形壶、折沿凹底罐、盆和杯以及饰云雷纹的簋、豆、觚、觯、尊等。它与鬲为主的湖熟文化有较大差异,是印纹陶文化的一种类型。

马桥类型与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大致相同,在地层关系上,马桥类型叠压在良渚文化遗存之上,炊器相同,以鼎为主,无鬲,两者的生产工具基本相同,以有段石锛、大型三角形犁形器、半月形石刀为特色,说明马桥类型是由良渚文化发展而来。但有突变现象,出现几何印纹陶与青铜器这两大文化因素。几何印纹陶最早发现于福建、江西、广东的相当中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中。进入青铜时代的夏商之际,几何印纹陶很快成为长江下游各文化遗址的主要陶系之一。良渚文化中没有发现几何印纹陶,马桥类型却有大量几何印纹陶。显然印纹陶不是从良渚文化发展来的,而是从浙南、闽北或赣北传来的。马桥类型出土有大批的二里头文化器物,如一件长条形小铜刻刀与一件长条形铜凿,与二里头出土者类似。一件瓦形足三足盘的三瓦足与二里头的风格极相似。上海金山亭林遗址也发现属于二里头文化的外折唇腹圜底盆、唇腹绳纹罐等。上海地区出现二里头文化因素,并非突然。它们应来自山东夏人的老家。山东与太湖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就有密切的联系。夏人南下带来了中原的青铜文明,与南来的印纹陶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独特新文化,其形成时间应为夏末商初。后来的越文化就是在这一独特的新文化——————马桥类型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湖熟文化是南京博物院于 1951年在江苏省江宁县湖熟镇最初发现的。此后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址在江苏、安徽的长江沿岸地区普遍发现。湖熟文化的开始年代约相当于中原商代前期,下限应该到吴国建成之时,即西周初年。

湖熟文化的典型遗址有:南京北阴阳营遗址第三层、锁金村遗址下层、太岗寺遗址上层等。该文化的遗址大都位于土墩上,又叫台形遗址。文化层一般可以分为上下两层,代表连续发展的早晚两期。

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器形有斧、锛、刀、镰等。农业生产工具较多,此外还有渔猎工具、石镞和网坠。说明其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及渔猎。生活用具大多是陶器。以夹砂粗陶为主,还有泥质黑皮磨光陶、几何印纹陶和原始瓷器,几何印纹硬陶多见于晚期,早期极少。早期多为几何印纹软陶。陶器的主要器形有鬲,也有带角状把手的鬲、鼎是具有地域性特点的器形。

泥质磨光陶中有与青铜器相似的罍和瓿。此外还有盆、罐、钵、鬲等。已发现有刀、斧、镞、鱼钩等小件青铜器和铜砂石,炼铜用的陶钵、炼渣等,表明该文化居民已掌握了青铜的冶铸技术。遗址中还发现有卜甲和卜骨。湖熟文化和中原地区的商周文化在陶器等文化特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它应为受中原影响的一种土著文化。

太岗寺遗址位于南京中华门外西 12千米, 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在一椭圆形的台形土墩上,东西长 205米,宽 102米。遗址顶部平坦,上面曾经有座残寺名太岗寺,遗址以此命名。在太岗寺遗址四周也有与太岗寺遗址大小类似的土墩,可能与太岗寺遗址性质相同。 1960年,江苏省文物工作队发掘了此遗址。从发掘结果看,土墩高处的文化层薄,低处的文化层厚。土墩系早年自然形成,文化层为后来的堆积。根据文化堆积和文化遗物的特点,可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下两层虽然土质土色有区别,文化遗物的数量比例、类别上也有不同,但主要的遗物并无显著差别。应为同一文化不同时期的堆积。文化层中发现的遗迹有螺蛳壳堆积、灰坑、红烧土居住面、墓葬等。螺蛳壳堆积往往一层达数百个之多,堆积厚 0.2——0.5米不等。这些螺蛳壳体较大,一般长 10厘米左右,它们当中还夹有许多草灰、竹木炭灰、蚌壳灰及少量蚌壳,有的还夹有陶片。由此推断,螺蛳壳堆积系当时的人煮食后的遗留,螺蛳等水生动物可能是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之一。灰坑形状为椭圆形,大小不一,多依自然地形形成,坑内土中含有大量陶片、兽骨、龟板、蚌壳、螺蛳壳等。墓葬无墓圹,多数无随葬品,有几具有头无身,还有几具只有部分身骨。从尸骨的情况看,为非正常死亡,可能为战死或罪人。文化遗物有陶、石、铜、玉、骨、蚌等器。石器的石料就地取材,大多数为页岩、闪长岩、石灰岩与砂岩等。制作方法系打制后再磨光刃部或部分磨光。只有小件石器为全身磨光。不少石刀与石斧有钻孔。主要器形有锛、斧、刀、镰、凿、杵、钺、犁、镞、纺轮、球等。铜器有镞、刀等,骨器有镞、针、笄、匕、锥、钩针等。

陶器占文化遗物的大宗,陶系以夹砂陶与灰陶为主,泥质红陶与灰陶次之。夹砂陶器烧造火候较低,多为手制,素面占主导地位,也有的饰绳纹,器形以鬲、尊、罐等为多;泥质陶器火候较高、多为轮制,装饰花纹为几何纹。器形以罐、盆、碗、钵类为多。此外还有少量磨光黑陶和印纹硬陶、釉陶。釉陶以上层出土最多,釉陶质地坚硬,烧造温度较一般陶片高,施青绿色釉,类似西周及汉初的青釉陶。

从太岗寺遗址的文化遗存看,太岗寺是一个兼有农业、渔猎、采集经济的文化遗址,渔猎经济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制陶术和冶铜术都很发达,阶级压迫已经出现,并且有宗教信仰。根据文化遗物特点看,太岗寺遗址的文化遗存属湖熟文化。

湖熟文化是长江下游的一种早期青铜文化,青铜器的出现是青铜时代出现的标志。在南京北阴阳营遗址第三层的灰坑中发现一件炼铜的陶钵,钵内表粘附一层铜液,这说明湖熟文化的青铜器是当地制造的。北阴阳营第四层是新石器时代,不见有铜,但到了第三层一跃进入了青铜时代,这种突然的变化显然是外来文化的影响。从北阴阳营、锁金村等遗址出土的一些器物,如小青铜刀、直立方耳铜鼎、陶鬲、等器物具有中原风格看,不排除有殷商文化的渗入。但商文化仅只是影响而已,并不能改变本地土著文化的风格。湖熟文化的鬲带有角状把手,就是本地原有带把手的鼎或盉与中原商文化的鬲有机结合的结果。北阴阳营遗址第三层灰坑中出土的龟甲和牛的肩胛骨上有灼痕,显系占卜所用,其特点接近殷商文化的占卜风格,这些使用卜甲的人可能是商族人。他们来到宁镇地区,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当地的土著文化对于外来的文化不是一味照搬,而是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的风格。湖熟文化保留有许多本地的土著文化传统。如半月形石刀,大量的骨器、蚌器等。湖熟文化还吸收了南方印纹陶文化的因素。如大量的几何印纹硬陶、原始瓷、釉陶以及陶器上的几何纹饰等。由此可见,湖熟文化是以本地土著文化传统为主导,兼有原殷商文化因素和南方几何印纹陶文化因素,三者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混合文化。从地域上看吴文化应是它的承继者。宁镇地区的湖熟文化与太湖流域的马桥类型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较大差异。相同之处是它们同处一个时代,都是早期青铜文化,都是以本土文化为主。都受到南方印纹陶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是马桥类型文化是受到二里头夏文化的微弱影响,而湖熟文化则受到商文化的强烈影响。在青铜器方面,湖熟文化的青铜器发现较多,器形接近中原的殷商风格,还发现有冶铸遗迹。马桥类型文化的青铜器发现较少,铜刀凿的形制同二里头夏文化相近。在炊器上,湖熟文化以鬲为主,马桥类型则以鼎、釜为重。极少的,无鬲。它们显然分属两个文化系统。马桥类型文化更多地继承了本地文化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