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函授教育是党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势必随着我市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回顾和总结函授教育的创业历程和基本经验,对进一步推动我市党校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曲折的发展历程
我市党校函授教育始创于1988年9月,到现在已经十六个年头了。十六年来,函授教育经历了初创探索、整顿提高、稳步发展、总结评估四个阶段。党校函授依托市委党校和各县(市、区)委党校及大型厂矿企业党校,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迄今为止,长治函授学区已发展成为内设十五个辅导站,两个辅导点,由101名专职函授管理人员、149名专、兼职教师、70名函授班主任和5163名在校学员(本科2402人、专科2761人)组成的函授教育基地,已经形成了规模较大、遍及全市的函授教育网络。
(一)初创探索阶段(1988年9月—1994年8月)
1988年9月,为了适应长治市改革开放需要一大批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优秀干部的新形势,市委党校校委在校内增设了长治市党校工作办公室(函授站11月份成立,与工作办为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并由工作办牵头,在党校内部抽调人员与中央党校、省委党校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办起了政治理论、经济管理函授大专班。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市党校函授教育迈出了可喜的、决定性的第一步。
党校函授初创阶段,经验缺乏,条件艰苦,人员紧张。但是大家不怕苦、不怕累,一人当做两人用,一天要干几天的活。对于当初的县(市、区)委党校来说,办学条件更差,困难更大。一些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的党校就在破旧的小平房里办学,长子辅导站甚至在关帝庙里办函授。面对这重重的困难,大家贫贱志不移,坚持办函授,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91年山西省委党校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联合办学,成立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山西分院,从此山西党校函授教育办起了本科班。市委党校校委抓住这一大好机遇,主动积极地同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山西分院联手于1992年办起了在职党员干部中函本科班和领导干部班。
党校函授为党的事业发展需要而创办,它在困难中创业,在创业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这就是党校函授教育初创阶段状况的真实写照。
(二)整顿提高阶段(1994年9月—1998年9月)
党校函授在校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工作办(函授站)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办学规模在扩大,办学能力在提高,办学经验在积累,办学质量在攀升。但是也陆陆续续地反映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党校为什么要办函授、怎样办函授,学员为什么要上函授、如何上函授这个根本问题上。函授开办头几年,一方面由于函授教育突出表现为一种“学历教育”、“应试教育”的特点,致使党校有些同志认为,办函授最大的目的在创收。因此可以采取适当放松要求、降低标准的灵活办法来扩大规模,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受当时社会上出现的“文凭热”的影响,在函授学员中不少人认为,参加函授学习的目的就在于获取一张管用的文凭。在以上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存在的情况下,办学规模、教育质量非但得不到扩大和提高,反而在函授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招生、学籍、撰写毕业论文管理中的不正之风时有发生;“60分万岁”、“混张文凭”几乎成了函授学员普遍性的现象,整个教学与管理一度出现了混乱无序、无章可循的局面,致使教育质量出现了明显滑坡。我市党校函授教育在全省一度处于落后状态,不时受到上级的批评。针对以上这些严峻的问题,校委一班人认真学习了邓小平教育思想,特别是1993年以后,校委反复学习胡锦涛同志对“办好党校函授教育”的多次指示,进而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大家一致认为,党校函授教育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多渠道培训在职党员干部的有效形式,是贯彻落实十四大提出的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党校函授是党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办好,不能败北。本着这样的认识,校委决定集中两年或更长时间对函授教育进行全面的整顿,彻底改变落后面貌,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跨进全省先进行列。至此函授教育进入了全面整顿提高的阶段。
1.切实加强政治思想整顿,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和学员学习目的。
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办学规模同办学条件相适应的原则,决不能为了眼前的一些经济利益而盲目扩大办学规模;严格学员毕业标准,自觉坚持适度的淘汰率,决不能为了经济上的利益或人情关系而降低毕业标准;严格学员党性锻炼,努力培养出更多的讲政治、讲党性的高素质领导干部和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的各类专业人才;严肃考试考核纪律,坚决杜绝考试、考核、毕业中的不正之风,不断强化教学、管理人员和学员的党性锻炼及党风修养。
2.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组织机构整顿,进一步强化领导、健全机构。
办学之初,党校成立了长治市党校工作办公室(简称工作办)兼函授辅导站,主管党校函授教育。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档次的攀升,仅靠原有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人员已经不适应函授事业发展的要求。校委下决心对函授领导班子和组织机构进行了整顿。首先配齐配强函授站领导班子。校委决定选派年富力强、有多年教学经验、主管党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郭建华同志任函授站站长(后改为学区主任)并从教学骨干中选派三位(贾培忠、裴玲、杨玉环)懂教学、会管理且热爱党校函授教育事业的同志充实函授领导班子,进而组成了一个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合理、协调有序、开拓进取、蓬勃向上的领导集体。同时还选聘一批热爱函授教育、工作认真负责,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党校教师和机关干部担任市直函授班的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充实了函授管理人员队伍。对各县(市、区)和大型企业辅导站的教学管理人员的选聘、工作职责也做出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这样就确保了我市党校函授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获取高水准、高成效的教育质量,夯实了组织领导基础。
3.切实加强办学主体队伍的整顿。
严格选聘标准、激活管理机制,强化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办学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在全面整顿的基础上,学区突出强调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和标准,认真做好函授专职管理人员、函授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选聘、使用、考核和奖惩工作,并通过外出进修、强化办学主体三支队伍的培训力度,使其整体素质、办学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能很快与当前不断发展着的函授教育形势相适应,而且为函授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切实加强制度、机制建设的整顿,进一步建立、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区教学和管理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在全面整顿中,特别注重结合学区的实际,强化制度建设,深化机制改革。一方面建立并逐步形成了充满活力、灵活高效的教学和管理运行机制;学区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同时配设三位副主任,一位负责办公室、学籍、内务、财务管理,一位负责教学、考务、教材、电教管理,一位负责督学管理。分工清楚、责任明确。党校工作办公室和学区办公室、党校教务处和学区教务组均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同时兼任两项工作职能,完成两项工作任务。实践证明,这样一种独具特色的领导管理创新机制,有利于集聚党校教育存量资源,并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效应;有利于调动办学主体三支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党校主体班次和函授班次教学管理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学区在全面整顿的基础上,制定了一整套具有学区特色的规章制度,真正走上了有章可循、依章治学的办学之路。如《学员管理规定》、《学籍管理责任制》、《内务管理责任制》、《教学管理岗位责任制》、《教材管理岗位责任制》、《财务管理岗位责任制》、《班主任岗位责任制》、《关于函授班主任的选聘、职责及奖惩的几项规定》、《关于在函授学员中开展评选优秀学员和模范学员的规定》、《关于加强函授学员党性锻炼的措施》等三十多个制度和规定,形成了一套具有学区特色的管理制度体系,进而使函授教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在实践中日臻完善,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办学轨道。
经过几年的全面整顿,党校函授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思想认识上的四个根本转变上:一是在办函授的根本指导思想上,从以创收为主转变到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注重办学质量,努力为上党老区经济腾飞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认识高度上来;二是对函授教育的本质内涵的把握上,从“应试教育”、“单纯的学历教育”的认识转变到培养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工作骨干人才的认识高度上来;三是在对学员学习目的和党性锻炼教育与引导上,切实把学员中存在的“镀金论”、“混文凭”等错误认识转变到上党校函授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习理论、提高素质、掌握知识、增长才干”的认识高度上来;四是在办函授的总体工作思路上,从简单的主要靠少数专职工作人员办函授转变到函授教育必须纳入党校工作全局,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积极性,充分发挥党校整体功能优势上来。
经过几年的全面整顿,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端正了,办学主体素质和办学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教学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质量不断攀升,办学声誉日渐提高,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扬和肯定。1998年10月,在纪念全省党校函授教育创办十周年期间,学区作为后进变先进的典型被省委党校授予“优秀办学单位”;同年12月,中共长治市委授予函授学区两个主要工作部门,即党校工作办公室和教务处为市“先进集体”的奖牌,至此我市党校函授教育步入了稳步发展的快车道。
(三)稳步发展阶段(1998年9月—2002年9月)
在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办好党校函授教育的重要指示和“从严治校、质量第一”办学方针指导下的全面整顿,为我市党校函授教育事业的发展夯实了政治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及综合办学条件的基础,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党校校委和学区领导紧紧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时机,乘函授教育十周年学区被评为全省“优秀办学单位”的东风,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力促我市党校函授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地向前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办学规模实现了适度扩大良性健康发展的大好态势。随着党和国家对社会上各种文凭的清理和整顿,和党校函授教育声誉的不断提高,学区在招生时切实加大了宣传发动的工作力度。如每年除了在市、县两级媒体刊播招生简章外,学区还派出专人和市委组织部的同志一道,深入到机关、学校、厂矿进行宣传发动。同时还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员工利用各自的社会关系进行宣传和发动工作。另一方面,学区特别加强了考生的考前辅导工作。其结果扩大了生源,提高了录取率,既保证了择优录取原则的贯彻,保证了新生的质量,又满足了适度扩大招生规模的愿望和目标。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学区每年招收新学员人数一直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截至2002年底,中函本科和省函专科在校生达4904人,这是自1988年创办党校函授以来,在校学员人数之最。
二是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实现了跨越式提升。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委政府加大了各级党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投入,使学区和各辅导站教学设施、办学条件达到了根本性改变。全学区(含各辅导站)拥有教室等教学场所完全可以满足函授规模扩大后教学和考试的需要;教学手段完全实现了电器化(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授予学区“电化教学先进单位”);学区及下属各辅导站都建立了用于计算机教学的微机室,截至2003年年底,学区100%的辅导站均同中央党校联网建立了远程教学B级站或C级站,实施了远程教学;所有的辅导站都配备了函授工作专用车;配置了直拨电话和工作专用电脑,不少辅导站还为函授教师配备了手提电脑,大大加快和提升了教学和办公手段现代化的进程和档次。
三是教师、管理人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均有了明显的加强。长期以来学区十分重视办学主体三支(即教师、管理人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办学能力的强弱,既是能否推动党校函授教育事业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党校函授事业是否处在稳定发展的最佳时段的重要标志。截止2002年9月,学区已建成由149名专、兼职教师队伍,101名专职管理人员队伍和70名函授班主任构成的强有力的高素质的办学主体队伍。这三支队伍政治上强、业务上精、团结一致、勤奋工作、热爱党校函授事业,决心为党校函授事业贡献全部光和热,进而有力地推动着我市党校函授教育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以上事实表明,我市党校函授教育正处在高阶位、稳步发展的最佳时段。
(四)总结评估阶段(2002年9月至今)
党校函授经历了几年稳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受到了校委和全校广大教职员工的高度赞扬。2002年底,在一片赞扬和欢乐声中,校委和学区领导率领大家荣誉面前找差距,成绩面前看不足,坚定地提出“勇争全国一流学区、再铸函授一流佳绩”的口号,号召学区全体人员深入持久地开展“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创新思路、争创一流”的活动。
正当学区以上活动如火如荼全面展开的时候,2003年3月6日,全省党校函授教育评估工作动员会在忻州分校召开。我市党校函授教育评估工作按照省委党校的统一部署,结合学区“争创一流”活动,从2003年3月正式启动,为期一年零九个月。
函授教育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办好党校函授教育的批示为指导,在校委的统一领导下,着眼于党校函授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中央、省委两个10号文件颁发以来党校函授教育事业的新发展;着眼于建立学习型社会对党校函授教育提出的新挑战;着眼于全面规范和提高我市党校函授教育质量,认真总结和回顾我市党校函授教育创办十六年来的基本经验,与时俱进,推动我市党校函授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并为即将进行的党校工作评估提供经验、夯实基础。
我市党校函授教育评估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阶段(2003年3月6日至3月30日)。这一阶段我们完成了四项任务,即:广泛动员、全面启动,学习文件、统一认识,健全组织、强化领导,明确标准、试评打分。
第二阶段:自我评估阶段(2003年4月1日至9月20日)。这一阶段我们完成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教育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结合学区实施细则,从学区和各辅导站实际出发分解评估任务,分工责任到人,充分发动群众,认真自我评估,针对共性问题边评、边整、边改。
在自我评估阶段即将结束时,学区总结了四条评估经验,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评估同日常教学工作的关系,边评估边工作,真正做到教学评估两不误;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揭摆问题同肯定成绩的关系,自我评估既要肯定优点,讲足成绩,更要勇于公开问题,正视缺点,真正做到揭摆问题不怕痛,公开缺点不怕丑;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督导检查和自我评估的关系,真正做到自下而上的自我评估同自上而下的督导检查相结合,充分调动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两个积极性;四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评估工作同防治“非典”工作的关系,始终做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省委党校函授教育评估领导组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做法和经验,在全省进行了通报推广,对全省党校函授教育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03年9月20日至12月30日)。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函授教育评估领导组派出以省函授学院副院长刘建华为组长,以韩贯斌、乔永兴、齐凯梅为成员的检查验收组,于12月10日至18日对学区函授教育展开调查研究,按照晋校发〔2003〕33号文件规定的原则和精神,通过看、听、查、议、谈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验收。经过九天的检查验收,验收组拿出了结论性的评估意见:
函授长治学区工作成绩显著,教育评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长治学区办学指导思想明确,能够始终坚持“从严办学、质量第一”和“从严治校、从严施教”的办学方针;
第二,长治学区各项制度健全,档案规范完整,能够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函授管理已迈上制度化、正规化道路;
第三,坚持“教育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和“从严施教”的方针,总体教学质量上乘,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第四,教育评估工作坚持了“四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评估活动到位、评估成果到位),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验收组认为:全市两级党校通过教育评估认真回顾历史,总结经验,面对现实、思考未来,基础硬件设施有了新的改善,档案管理趋于规范、规章制度更为系统、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市、县两级都能在评估中认真查找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边整边改,达到了教育评估的基本目标。学区自我评估打分是基本准确和实事求是的。
省检查验收组建议: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函授教育评估领导组审议通过验收。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及回头看阶段(2004年元月至12月)。
这一阶段的工作当前正在有效推进。
二、重要的特殊贡献
党校函授是一种特殊的成人后续学历教育,是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独具特色的学校,作为一所深受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的特殊学校,以其独特的方式做出了自己重要的、特殊的贡献。
首先,党校函授为我市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且具有相当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我市自1988年创办党校函授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3年12月30日),共毕业本、专科学员11459人(其中中函专科354人,省函专科8220人,中函本科2885人)。其中有3600多名毕业生晋升了职务、职称,有1600名毕业学员分别被评为县、市、省或国家级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1900多名毕业学员光荣地加入工中国共产党。毕业学员遍布全市各行各业,他们正在发挥着中坚和骨干作用,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重要贡献。
省函专科学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郭亮同志就是他们中的一个杰出代表。郭亮同志毕业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长治市特级劳模,荣获2003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他在担任驾校校长期间仅用了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投资5000万元,建成一座占地600余亩的驾驶员教考中心,六年间驾校固定资产由零变为6800万元,并向社会输送合格驾驶员1万余名,92%的学员成为安全行车标兵。2001年郭亮同志晋升为交警支队支队长。长治交警支队在他的率领下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山西省交警系统“优秀支队”,培养造就了石爱国那样的在全省、全国均有重大影响的英雄模范人物。(石爱国:长治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在长治市人民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他带头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在防“非典”第一线经常加班加点,认真履行职责,一次不幸被一辆严重超载的大货车撞成重伤,导致颅骨粉碎性骨折,他的伤情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关注,其先进事迹在全省、全国广为宣传。公安部授予其“二级英模”、中央组织部授予其“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山西省委党校和省函授学院授予其“优秀学员”的光荣称号。)这支队伍正在为振兴上党经济、加快我市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校函授教育在长治地区已经形成规模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赞誉。原市委书记兼党校校长阎爱英同志指出,这几年长治各项事业进步很大,就是得益于我们有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干部队伍,得益于党校的干部培训,包括函授教育事业的发展。“天脊”公司党委书记王昭徽同志在一次毕业学员跟踪调查座谈会上深有感触地说,几年来党校函授为我们企业培养了4名能够驾驭特大型企业的优秀企业家、52名企业中层领导干部、500多名企业经济管理人才,为我们的企业跨进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人才保证,是中央党校和省委党校函授教育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其次,党校函授教育为我市党校系统培养锻炼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党校函授教学量大、专业多,从学区的实际情况看,每学年函授教学量一般都在党校主体班次教学量的一倍以上。党校绝大多数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是函授教学。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党校函授教育实际上是党校系统绝大多数教师的主战场,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主阵地。学区目前专、兼职教师140多名,100%地承担着函授教学任务。函授教学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和教学骨干实际上也正是党校主体班次的优秀教师和教学骨干,客观上发挥了党校系统教师“教育学院”的作用。
再次,党校函授为促进党校教学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党校教职员工生活水平,加强党校之间的纵横联系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做出了自己的特殊贡献。
党校教育既然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成人后续学历教育,因此,说到底它是一种有偿教育。认真办好函授除了可以获取满意的社会效益外,同时还有一定的经济收益。这部分收益,一方面可以为各级党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提供一定的资金保证。(从我市各级党校的实际情况看,用于现代化教学和管理的电脑、通讯、交通工具和远程教学设施的资金,大多来自函授教育经费,甚至教师进修、考察、科研的绝大部分经费也都来自函授教育经费。)另一方面,使教学管理人员通过辛勤工作,增加了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提升了党校事业的凝聚力、吸引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三、宝贵的基本经验
十六年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党校函授工作的新路子,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形成了一些规律性认识。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充分认识党校函授教育的重要地位,始终把党校函授教育作为党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去把握、去部署,充分发挥其在干部培训、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提高办学主体的历史责任感和广大学员刻苦学习的自觉性。这是做好党校函授工作的前提条件,实践证明,如果对办好党校函授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如果对其在党的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那么办学主体势必缺乏责任感,办学则不可能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学员也不会有学习的自觉性。这样一来,做好党校函授工作,不断开创函授教育的新局面将成为一句空话。
第二,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办好党校函授教育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党校函授教育,确保党校函授教育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做好党校函授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胡锦涛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对如何做好党校函授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来基本方针和基本要求,这就为我们办好党校函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十多年来我们反复强调要把胡锦涛同志的指示、批示,作为我们函授工作的座右铭和行动指南,始终做到:坚持党校姓“党”,教师教“党”、学员学“党”的原则坚定不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教学质量第一”的原则坚定不移;坚持办学规模必须同办学条件相适应的原则坚定不移;坚持“从严治学”,保持一定淘汰率的原则坚定不移。按照胡锦涛同志强调的这几个刚性原则要求,不断深化教学和管理体制、制度和运行机制改革,不断纠正办学指导思想上出现的问题和偏差,进而始终保持党校函授教育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正确的办学思路不断前进。这正是我们学区函授教育事业从小到大,从后进变为先进的真谛所在。
第三,党校函授教育要突出理论学习和武装头脑这个首要内容,努力把函授学员培养成“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思想上想干事”、“实践中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党的事业的骨干人才。努力实现理论同实践的统一,理论学习同武装头脑的统一,现代科学知识学习同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统一,真正使函授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为此,党校函授必须把党性教育作为必修课,把党性锻炼作为一项根本要求努力抓好,贯穿到函授教育的全过程。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抓好学员党性锻炼就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函授教育中的党课教育,新生入学第一课就安排党性教育,函授班支部每学期组织一次党课,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函授学员党性锻炼的措施》、《党性教育计划》,并把学员党性锻炼作为学期、学年和毕业考核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学员毕业时,由学区和学员所在单位对学员党性锻炼情况进行“双向评估”和“双向鉴定”,进而把学员党性锻炼自觉融化到学习和工作中,提高广大学员党性锻炼的自觉性;三是坚持把党性教育渗透到函授教育的各主要教学环节,做到常抓不懈;四是要把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作为党校函授学员党性锻炼的突出内容加以强调,使函授学员在党校学习的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地运用到世界观改造上,运用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进而使每一位函授学员成为“政治上坚定”、“实践中管用”的人才。
第四,坚持“从严治学、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严把招生关、面授关、自学关、考试关、毕业关。严格管理、严格考试、严格标准、严肃纪律,不断提高办学主体和函授学员的“质量意识”,这是做好党校函授工作,维护荣誉、扩大其规模、提升其质量的关键。
无数事实证明,质量是函授教育的生命,确保函授教育质量,严格管理是关键。多年来学区始终把从严管理、确保质量作为我们函授工作的第一要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严把招生关,我们体会到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适度规模的原则,不断端正招生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真正从学区办学条件、办学能力的实际出发,注意控制办学规模的过度膨胀,保持适度办学规模;二是加大宣传的力度,既要严格实行招生计划,又要不断提高报名人数同录取人数的比例,保证择优录取原则的正确实施;三是严格报名条件,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照顾关系”、“放宽条件”的不良现象,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四是办好考前复习班,抽调骨干教师任课,提高参加复习班考生的入学比例;五是组织好招生考试,从严治考,使考生在一个严肃、祥和的气氛中,考出自己的真实成绩;六是加强入学教育,使学员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严把面授关,面授是整个函授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教学活动,努力提高面授质量,是确保函授教育质量的重点。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严把面授关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严格教学计划的实施。严格按照总院、分院下发的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学区自身的实际,制定出自身的教学实施方案,标明专业、年级、班次、授课内容、教师、时间及面授地点。使学员在开学之初对各门课程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也为学员制订自学计划提供依据。二是认真选聘好任课教师。函授任课教师实行严格的聘任制同持证(资格证书)上岗制相结合的制度。对面授教师实行由领导、学员、教师、督学和班主任五结合考核制并把考核的结果作为聘任的重要依据。新教师和担任新课的教师实行试讲、课前培训、集体备课三结合的制度。三是抓好面授课学员到课率。通常学区主要采取:从组织入手,每学期之初面授课安排发给学员,使其明确面授时间;面授课一般安排在星期六、星期日和节假日;严格双向考勤制度,学区要求班主任跟班听课,认真填写教学日志,做好学员考勤。同时,学区派专人在面授时间内不定时对学员到课率和班主任跟班情况进行检查登记。严格执行学员某一门课到课率不达70%的不得参加期末正考,不经过重新补课者也不可参加补考,只能参加毕业前总补考的规定。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学员到课率、班主任跟班听课率与班主任岗位津贴挂钩。
严把自学关,自学是函授教育的一个基础性环节,认真抓好学员治学是提高函授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近些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从思想教育入手不断提高学员自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抓好学员自学的组织领导和自学计划的落实,组织好自学小组活动;三是强化对学员自学的督导检查;四是认真抓好学员自学笔记、作业的收缴、评阅;五是充分利用学员“自学成绩评定卡”的形式做好学员自学成绩评定工作,自学成绩不达标者,不得参加期末正考。
严把考试关,考试是函授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的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函授教育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检验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是为了反映学员的真实成绩、强化学员的党性锻炼、培养学员的良好学风。我们体会到要把好考试关必须做好以下如项工作:
一是开好考前预备会,强调考试的重要性,布置考试安排,提出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二是择优选派监考人员,严格执行考务人员和监考人员守则的规定。在监考中如发现监考人员不履行监考职责,违反监考规则,或与考生联手作弊,或进行“反监考”等问题,立即撤换,事后根据情节的轻重给予取消其监考资格和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直至纪律处分。三是实行监考人员“临时确定考场制”、“回避制”、“异地监考制”。四是实行“考号专用卡”,此卡上标有学员姓名、考号、学员证同底版照片,此卡的实施既便于检查核对,方便学员和监考人员,又为从根本上杜绝替考现象提供了制度保证。五是加强试卷管理,从试卷的接送到保管,必须实行严格的交接手续,做到双人保管,双人负责,互相制约,杜绝漏洞。六是严格执行考场纪律,严格地、不折不扣地按照《考试违纪舞弊行为处理规定》执行。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严把考试关,严格按照考试规则办事,对于严肃考风考纪、加强党性锻炼、确保函授质量、提高党校函授声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严把毕业关,毕业学员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函授教育质量高低的根本指标。学员毕业工作能否做好,直接关系到学员本人的切身利益和党校函授教育社会声誉,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把好毕业关,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对即将毕业的学员进行全面的综合考核。学员毕业前要成立毕业学员考核领导组,制定出具体考核方案,明确考核内容:学员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的情况、各科考试成绩、论文答辩是不是通过;学员党性锻炼、政治思想、组织纪律表现;学员在评选优秀和模范学员活动中的表现;学员在本单位的工作、思想、党性锻炼的表现。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和严格标准的原则。三是精心组织办理学员毕业手续。四是开好毕业典礼大会,邀请市、校和学区领导参加,向学员颁发毕业证书,表彰先进、模范学员。
第五,党校函授教育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不断进行教学与管理的机制和制度创新,这是确保函授教育质量上档次、上水平并保持适度发展的关键,也是我们学区函授教育事业由小到大,由后进变为先进的诀窍。
一是开办函授之初学区创新实施了“监考人员临时定场制”和检查“两证制”。1997年又进一步创新实行了“学员考试专用卡”。既方便了学员、监考人员,又杜绝了替考现象。
二是1997年学区率先进行了领导机制创新改革,把工作办和教务处合二为一,共同构成了学区领导机构,既强化了学区领导班子建设,又激活了学区管理运行机制。
三是1998学区大胆实行了学员面授课到课率、班主任听课率双向考核结果同班主任岗位津贴挂钩的创新制度,有力地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调动了学员和班主任的积极性。
四是1998年学区创办了“函授导报”,对学员学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是1998年学区率先实行班主任聘任制,2000年进一步发展为“承诺聘任制”,这种创新制度的实行对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是2000年学区率先创新实行了面授课教师持证(资格证书)上岗制,有效提升了面授教师选聘工作的透明度。
七是近些年来学区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崭新方式强化自学管理,如学区为了消除“非典”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提出开展“自学管理年”活动,引起学员和教师对自学的高度重视,这对强化自学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八是2000年以后,在毕业学员论文答辩中实行了“论文答辩卡制”。对做好学员论文答辩工作起了积极作用,使该项工作更加规范、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实践表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们党校函授教育之所以能充满活力、稳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一些好的制度与做法也为全省党校函授教育制度体系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以上五条基本经验,归纳起来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发扬我们已经形成的优良传统,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党校函授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既是十六年来我们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同志对党校函授工作的一系列指示所取得的明显成绩,也是今后继续推进党校函授教育事业发展应当坚持并需要不断加以完善的重要经验。今天我们要倍加珍惜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继续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办好党校函授教育的重要指示,保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创党校函授教育事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