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历练党性的熔炉
10772400000012

第12章 校舍建设及设备配置

1977年6月党校恢复后,校党委为了适应干部培训工作,狠抓新校舍的建设。我校利用省委组织部拨给的10万元开办费和市委拨给的7万元开办费,全部用于基本建设。于同年9月动工建设新校舍。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发动全市各单位党员义务劳动,进行挖地基、填土坑、挖排水渠等工程;全校教职工担负基建中的水泥、砖、沙等卸车任务,节约了大量费用;全市有关单位还支援了大量的钢材和水泥。在全校教职工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市各单位的大力支援下,第一期基本建设于1978年6月完工。修建学员楼四幢2400平方米,费用25.2万元;食堂700平方米,费用8.2万元;围墙500米,费用2万元;铺设水管740米,费用1.5万元;架设高压线路700米,费用8000元;宿舍及餐厅照明设备费用7000元;附属建筑(厕所、茶炉房、变电室、下水道等)工程费用1.2万元;征地30亩,费用3.6万元。第一期基建总投资43.2万元,比上级拨款的37万元超支6.2万元。

1978年8月10日在新校址露天召开了县团级干部整风班和理论宣传骨干读书班开学典礼。在市委没有拨给设备费的情况下,学员的课桌、椅子、床全部由学员所在单位无偿支援,从而保证了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1978年市计委拨款,动工建家属楼一幢700平方米,投资6.6万元,于1980年3月交付使用。1978年还修建仓库兼教室300平方米,舞台180平方米,解决了教室问题。

1979年—1980年又建两幢学员楼,各628平方米,共1256平方米,栽种了各种果树,绿化了校园。

党校恢复时期的交通工具有卡车两辆、吉普车一辆。

稍后,我校又根据市委安排进行征地,使校园面积达到43亩。

党校恢复时期,校党委为了解决奖金缺少和职工福利问题,开展了群众性的生产活动,发动教职工自己种菜,参加干校的生产劳动。在抢收小麦中,教职工早上4点钟起床到干校割运小麦,做到小麦丰收,颗粒归仓,通过参加生产劳动,既解决了办学的部分经费和职工福利问题,又增强了教职工的劳动观点,取得了教学、劳动两不误,思想、物质双丰收的可喜成果,发扬了延安时期党校的光荣传统。

§§第四章 正规化和改革时期(1983年7月—199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