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新发展:理论与案例
10770500000003

第3章 清洁生产方式的创新

一、清洁生产方式的概述

清洁生产是在人类协调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对立统一中逐步形成的新的生产方式,它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是当代人类为追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生态平衡的最佳结合点。

1.清洁生产方式的含义

1976年欧共体在巴黎举行了“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提出“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的思想。1979年4月欧共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政策,1984、1985、1987年欧共体环境事务委员会三次拨款支持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关于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具体地讲,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刘建兰:《清洁生产的回顾与展望》,载《化工时刊》,20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

2.清洁生产方式的基本内容

清洁生产的内容十分丰富,其核心是将资源与环境的考虑有机融入产品及其生产的全过程中。概括地讲,清洁生产包括三部分内容:

(1)清洁的能源。对常规的能源采取清洁利用的方法,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各种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尽量节约能源消耗,利用可再生资源。

(2)清洁的生产过程。尽量少用和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选用少废、无废工艺和高效设备;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采用可靠和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对物料进行内部循环利用;完善生产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产品制造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清洁的产品。产品设计应考虑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产品合理包装;产品使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等。

3.清洁生产方式的基本模式

(1)减少污染物模式。以污染物末端处理为主,强调减少排放量,同时要对污染物循环利用,目的是使企业生产中排放的污染物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这种模式主要采用工程手段予以实现,需要较大的一次性投资,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污染源削减考虑得不多,是一种不完善的清洁生产模式。

(2)节能降耗模式。通过生产过程控制,在节能降耗的基础上使污染物排放最少化,然后对污染物进行治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这种模式是通过原料精选或替代、工艺改革、设备更新等手段提高工艺效率,减少末端处理的数量,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

(3)节能降耗减污模式。这种模式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是在生产过程中和生产过程后通过科学管理和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污染物最少化,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

(4)持续发展模式。不仅考虑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后污染物最少化,而且从资源保护、合理利用、持续利用的思路出发,从资源的开采到生产过程及生产后寻求污染物最少化。这种模式要求生产行为要以确保资源持续利用和区域环境质量为前提,是世界各国都在竭力探索的先进的清洁生产模式。

4.清洁生产方式的意义

(1)降低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增加收益。由于节能、降耗、减污,必然降低包括废弃物处理费用在内的产品成本,做到增产、增效不增污,同时在废弃物处理、处置设施上会取得相应的剩余容量,从而减少新增设施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全员的预防意识、完好的预防设施、严密的制度和严格管理,可以减少突发性重大污染事故发生,避免或减少对末端治理的冲击,从而节约企业的运营成本。

(2)提升企业形象,传播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念。企业形象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能够做到环境好、无污染、不扰民,从而有助于企业的声誉和企业品牌的构筑与传播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此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整体预防,能够有效改善员工的生产操作乃至生活环境,强化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员工的归属感与满意度,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全体职工素质的提高。

(3)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引入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购买相应治理污染的设备,采用节约原材料、提高生产率的新方法,包括管理方法,材料的减量化,尽量与顾客保持密切联系,消除不必要的广告浪费和包装费用,为顾客提供更加绿色的服务。当然,这些创新就其本身而言,短期内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技术革新和创新能力。但一旦这种细小的革新积累起来,就可能孕育着工艺上的重大创新。更为重要的是,清洁生产在员工心中撒下创新的种子,易于形成创新文化、创新环境,从而为企业的持续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高燕:《清洁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载《科技和产业》,2006(5)。

二、清洁生产方式创新的内容

传统生产方式采取末端治理的方法解决污染问题。末端治理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生产过程中已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上。这种方法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处理设施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且很难彻底消除污染。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比,具有很多优势。

1.生产资源的选择

末端治理模式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力在生产末端,它不考虑资源选择问题,因此,末端治理模式的生产发展最终导致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耗竭(环境及社会成本上升),以及企业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

清洁生产的主题是节能、降耗、增效、减污,能源和原材料的合理选择和利用、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再生产品的资源化、发展循环经济等成为无费或低费清洁生产方案的主流,其明显效益是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对环境效益的贡献更加突出。

2.生产物料的利用率

末端治理模式中污染控制与生产过程控制没有密切结合起来,资源和能源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这不仅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威胁,同时也严重地浪费了资源,使生产成本加大。

清洁生产利用调整生产工艺、改造高耗低效设备、提高资源的转化率,在增加产品收益率的同时大大削减污染物的产生,不但增加了经济效益,也减轻了末端治理的负担,真正达到节能、降耗、增效、减污的目的。

3.污染物产生及削减

末端治理成本高昂,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因此,过度依赖末端治理,企业负担必然加大。目前许多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物料流失严重,产出减少,物耗提高,已经造成经济损失。而流失到环境中的物料还需要很高的费用去处理、处置,使企业受到双重的经济负担。

清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以减少乃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即把污染尽可能地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既可因资源利用率提高而增加产出,又大大减轻了末端治理费用,降低了治理技术开发的难度,因此,清洁生产方式的价值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表1-3清洁生产方式与末端治理方式的比较

比较维度清洁生产方式末端治理方式控制思路预防污染物的产生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控制内容生产全过程、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效果比较稳定产污量影响处理效果产污量减少不变排污量减少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增加(治理污染消耗)资源利用率提高无显著变化产品成本降低增加(治理污染费用)治理污染费用减少排放标准提高时费用增加经济效益增加减少(用于治理污染)对生产工人健康损害减小不变产品污染减少不变受益对象全社会(包括企业本身)企业及周围环境

三、清洁生产方式的实施步骤及具体策略

清洁生产能够有效地控制环境成本,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真正统一,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清洁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多方面的变革,主要的实施途径及策略包括:

1.做好计划和组织工作

企业高层管理者做出实施清洁生产的决策,为实施清洁生产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组建清洁生产工作小组,协助高层管理者组织各部门参与实施清洁生产。制订清洁生产工作计划,指导企业持续地开展清洁生产工作。

2.开展宣传和培训

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使企业全体员工了解清洁生产的意义和作用,克服各种可能存在的思想障碍,自觉地参与清洁生产工作。

3.建立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 实施长效管理。首先,制定企业环境方针,明确清洁生产的总体构想和思路,将清洁生产审核纳入到企业的行动纲领中。其次,将清洁生产的内容在各部门职责中加以明确,以规范各职能部门(包括产品设计、 工艺、设备、能源、供销、生产、环保)和各责任人在实施清洁生产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再次,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定量考核制度,将各项环保考核指标纳入生产经营中,做到认真考核,严格执行。最后,完善清洁生产激励机制,在工资分配、提升、奖励、处罚等方面与清洁生产挂钩,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清洁生产的积极性。

4.加强技术创新

依靠科技进步,开展同行业、不同行业间的国际技术交流,通过技术交流,在引进、消化、吸收其他企业先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工艺特点,进行技术创新。

5.进行产品生态设计

污染预防从设计开始,从源头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以达到控制环境成本的目的。产品生态设计是指企业按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的要求,在产品设计阶段综合考虑与产品相关的环境问题,将保护环境、人类健康和安全意识融入其中,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健康风险,增加产品的耐用性、可分解、可循环使用等性能,降低产品对环境的危害,降低产品寿命终结时可能发生的恢复成本和再生成本等,找到生态要求与经济要求之间的恰当平衡。如对产品的轻量化设计、零部件可拆卸回收及易处理的设计、产品生产工艺的封闭循环设计、产品的节能化设计等。

6.选用绿色材料

首先,尽可能选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绿色材料,即选用具有良好使用性能,并在制备、加工、使用乃至报废后回收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能耗少、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且易回收处理的材料。绿色材料选择要求同时考虑环保因素及材料的工程性质,使产品既具有优良的设计功能,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其次,尽量减少使用材料的种类,在一种商品中使用多种成分组成的材料会给循环利用带来困难,也会降低清洁生产的效率。

7.实施清洁生产工艺

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方案不同,物料和能源的消耗就不同,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清洁生产工艺是把生产过程纳入生态圈的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根据生态演化规律,合理利用资源和维持生产过程的清洁无害的生产工艺。清洁生产工艺要求生产中积极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工艺方案;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简化工艺系统,采用高效的设备及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减少生产过程的各种危险因素;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加强废弃物的处理。

8.采用环保包装

环保包装是指无害的、少污染的各类商品包装,即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商品包装。包装废弃物迅速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而且包装本身需要耗用资源,从而加剧资源紧张。因此,在包装设计和实施中,要以满足材料和产品传递需要为目的,减少浪费,使包装物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危害最小。

9.实行产品回收

为了减少产品在销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企业应尽量对废弃的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物进行集中回收处理并再利用,即实现废物的资源化。资源化有两种:一是原级资源化,即将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例如用废纸生产出再生纸,废玻璃生产玻璃等;二是次级资源化,即将废弃物变成与原来不同类型的新产品。在产品送达消费者后,包装物可由分销商或制造商再次使用,或送回包装物生产厂。在产品使用期结束后,可继续使用的产品返回制造商翻新;不能继续使用的进行拆卸,可用零部件返回再利用或翻新,剩余部分再分成可回收材料和不可回收材料分别处理。

10.进行必要的末端治理

清洁生产全过程控制中包括必要的末端治理。这种末端治理作为采取其他措施之后的最后把关,如清浊分流、减量化处理(脱水、压缩、包装、焚烧)、预处理等。它的目标不再是达标排放,而是减少处理量,有利于组织物料循环。

四、实施清洁生产方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传统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方式可能面临一些困难。如:生产工艺比较落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设备技术指标落后,设备利用率低;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较差,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率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因此,在实施清洁生产方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领导的重视和强有力的组织

清洁生产是一项涉及企业各个部门与生产全过程的系统性活动,有效的组织与筹划可为清洁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决策层自愿是前提,领导重视是关键。企业高级管理层,特别是最高决策者的支持,对于保证各级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与全体员工的参与、获取清洁生产过程中人财物等方面的充分支持、顺利组织清洁生产计划方案的实施等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领导的重视和积极参与,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清洁生产才能落到实处。

2.注重宣传和培训

宣传与培训是开展清洁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应注意广泛进行宣传教育,以转变企业各种人员的传统观念,提高清洁生产的思想意识。注重培养一线员工清洁生产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3.人员保障

组建有经验、懂技术的清洁生产队伍是清洁生产有效开展的组织保证。特别对于生产过程复杂、工艺技术要求高的企业,多种专业人才的配备十分重要。必要时还可聘请企业外部专家或咨询机构帮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4.资金保障

资金是实施清洁生产的必要条件,企业要广开财源、积极筹措,以充分的实力支持清洁生产。一般的资金来源包括:企业自有资金、贷款及滚动资金。滚动资金是将一个方案实施后的现金流量作为后一个方案实施的启动资金,这样可以在滚动中使多个方案加以实施。

5.注重ISO14000标准与清洁生产的结合

ISO14000标准是企业做好环境保护的管理基础,清洁生产是做好环境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二者共同的目标是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是环境方针下的一个具体目标,是环境管理体系的一条主线,清洁生产解决的是企业存在的诸多环境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ISO14000标准解决的是基本问题,具有一定的广度,并且ISO14000标准不仅要求解决本企业的环境问题,还能通过市场的作用,对相关方施加影响,带动更多的企业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推行清洁生产要将ISO14000标准贯穿于生产实际中,把实施清洁生产的工作与落实ISO14000标准相结合。

6.严把清洁生产的各个关口

清洁生产涉及各个环节和关口:第一,严把生产环境关。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员工的情绪和产品的质量。环境包括厂区环境和车间生产环境,它们都要符合环保要求。第二,严把原材料关。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不仅工业品的清洁生产对原材料有严格要求,而且食品生产和药物生产,对原材料有更严格的要求。第三,严把生产关。严格按照清洁生产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对生产的关键环节设立质量和卫生控制点,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第四,严把废水、废气关。化工、建材、电力、冶金等行业排出的废水、废气带着有毒、有害物质,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家卫生、环保要求后才能排放。第五,严把检验关。对产生有毒、有害的生产企业的厂区周围环境,要严格进行空气质量检验和排水污染废品检验。对一般清洁生产的企业,同样要进行原材料检验、产品检查和排放物检验。实践表明,只有严格检验制度,才能使清洁生产落到实处。

7.强调持续改进

清洁生产方式的推行要强调标准化、系统化、文件化,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管理工具和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环境管理运行机制,对环境行为进行监控,从而促进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推行清洁生产是个不间断的过程,企业污染预防也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要保持体系的PDCA持续改进,使原有的环境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推动体系达到一个新的运行状态。

●本章案例

福建南纸的清洁生产经验

福建省南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建南纸”)是福建省环保局指定的19家省控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示范试点企业之一,是我国制浆造纸行业中最早开展清洁生产管理的企业之一。公司上下重视环境保护,实行清洁生产,并制定条例,依法管理,将环保纳入生产承包内容,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增加了企业持续实行清洁生产的信心。福建南纸实施清洁生产主要途径有二:一是强化管理,二是工艺设备更新改造。

一、管理:制度贯穿始终

1.建立清洁生产组织

福建南纸建立了实行清洁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收集员工提出的节能、降耗、减污方案,对可实施方案敦促相关部门实施,并跟踪作效果评估。公司在1980年就建立了环境监测站,对全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和数量进行监测,掌握和评价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生产车间污染物排放考核指标、杜绝污染事故提供可靠的数据。

2.建立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为加强现场管理和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公司建立清洁生产管理制度并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轨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清洁生产管理条例》,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全程控制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将清洁生产纳入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要素中。

第一,在环境方针中明确公司对清洁生产的总体构想和思路,将清洁生产审核纳入到公司的行动纲领中。

第二,将推行清洁生产的内容在公司的各个部门的职责中加以明确,以规范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各责任人在实施清洁生产中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内容。

第三,在公司年度培训计划中,增加员工在清洁生产审核方面知识的培训要求,使员工能充分领会清洁生产的思想,将清洁生产融入其日常工作中。

第四,在信息交流方面,增加有关清洁生产方面的信息(如国内外同行业产品结构、工艺设备与清洁生产技术、资源/能源消耗分析、污染治理的应用技术等)收集、传递、分类及信息网络的建立等方面的工作。

第五,在运行控制方面,增设、补充清洁生产方面的内容,以改善设备和现场管理,使减少污染落实在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减少资源流动过程中的损耗。

第六,在监视和测量方面,将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纳入环境管理方案,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2)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激励机制。

(3)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定量考核制度。公司根据各生产车间实际工艺条件和每个生产环节的排污情况,按环境监测站每月对原料、水、电、汽等消耗进行监测的结果,将各项环保考核指标纳入车间的生产经营中,以经济手段来制约和管理各生产车间的环境状况,制定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定量考核指标及评分表》。将污染源的现场管理、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环境污染事故预防与管理以及综合环境管理相结合,做到认真考核,严格执行。把考核结果与征收排污费、车间成本和奖金三者挂钩。年终根据各个生产车间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公开奖惩。

3.广泛开展清洁生产思想宣传教育

为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提高生产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环保素质,使广大职工认识清洁生产的目的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公司首先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举办清洁生产培训班,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关于清洁生产和清洁生产审核知识,向生产一线人员介绍清洁生产审核意义和方法。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例如编制内部“清洁生产学习资料”、设置“清洁生产宣传栏”等。广泛宣传《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家和行业相关政策法规、企业应如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等。通过内部信息网站向全公司公布“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颁发“清洁生产方案建议表”等,不断扩大宣传动员力度。

二、技术:工艺设备改进更新渗入每个环节

1.依靠科技进步,狠抓源头削减

福建南纸先后从奥地利引进了多盘纤维回收机1台,脱墨废水KROFTA高效气浮处理设施1套,化浆30m2真空洗浆机4台,从荷兰PAQUES公司引进一套日处理3万吨新污水处理工程,并新建了一套日处理3.5万吨纸机白水超效浅层气浮处理设施等。开展了新闻纸清洁生产工艺和低污染废纸脱墨浮选工艺的研究开发,并将该两种工艺应用于生产中,提高了工艺技术水平。从改进产品设计、原材料调整和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物料循环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多个环节入手,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2.杜绝“跑冒滴漏”

福建南纸多年狠抓“跑冒滴漏”取得了较好成效,已实现“无泄漏作业”,真正做到文明管理、清洁生产。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严格的管理以及操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之外,还必须提高设备及自控的装备水平。例如各类槽罐的液位自动调节,停机清洗废液回收系统的完善等。以各种药液泵和搅拌器的轴封为例,盘根密封维修量大又不可靠,必须采用机械密封。为了保证机械密封可靠并维持持久运行,设立专用密封水站,它包括2台石英砂过滤器(1台运行、1台反冲洗备用)及2台密封水加压泵(其中1台备用,电机设有失压自动启动装置)及相关的自控仪表等,以此保证质量合格的密封水以一定的流量、压力送到各密封点,保障泵类及搅拌器可靠无泄漏地运行。

3.落实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实行全过程污染控制

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是实行全过程污染控制的核心。福建南纸清洁生产审计重点放在工艺流程分析上,进行生产物料平衡,最大限度地降低流失、减少浪费、减轻环境污染。新系统技术装备先进,生产能力大,而老系统工艺设备相对陈旧,且其碱回收能力较低,时常超负荷运行。为解决这一问题,工厂对两系统进行物料平衡。在两条生产线之间架设两条“黑白”管线:“黑线”是将两系统黑液进行平衡回收,充分发挥新系统的碱回收能力,以弥补老系统碱回收能力之不足;“白线”是将两系统的蒸煮液进行平衡,以解决停机系统白液无法利用,只能外排之现象。这样可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碱流失,降低碱回收成本,大大减轻了污染负荷。

三、效果:环境效益带来经济、社会效益

1.在废水处理方面

各种制浆污水经过厌氧加好氧方法处理后,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公司在注重抓废水源头削减的同时,也重视末端治理。生产废水主要是制浆废水和造纸白水。对生产废水实行清污分流,分别处理。造纸白水首先直接回用于生产车间,多余的白水送入白水气浮处理系统。气浮处理后的白水大部分回用于制浆,少部分进入污水处理场的低浓系统继续处理。高浓的制浆废水和低浓的制浆废水分别进入污水处理场的高浓系统(厌氧)和低浓系统(好氧)处理。

2.在烟尘治理方面

电站锅炉的电除尘经过改造后排放的烟尘,以及碱回收炉电除尘后排放的烟尘全部达标。废气主要来自热电站和碱回收车间。热电站锅炉燃煤排放的烟气,主要污染因子是烟尘和SO2;碱回收炉燃烧的是黑液(基本成分是有机物),排放的烟气中主要的污染因子是烟尘、SO2和H2S。加强对废气污染的控制,对热电站锅炉和碱回收炉都配置了静电除尘器,运行良好。热电站灰分含量平均21%~25%,含硫量小于0.8%。碱回收率达94.5%。废气污染物皆能达标排放。

3.在节约水资源方面

在节约水资源方面,通过清浊分流,避免将清洁的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使清洁的水尽量做到循环使用。节水和减少水污染方面做的最显著的是二抄和三抄的所有白水100%回用。即将车间排入地沟的多余白水全部集中回收,用泵送往浅层气浮处理系统,经处理后的澄清水又回用到DIP和TMP车间,大大减少了车间的清水用量。DIP车间的吨浆水耗由23吨降到8吨左右,而且减少热能消耗和漂白剂的使用量。TMP车间的吨浆水耗由25吨降到9吨左右。其他车间的水耗和污染负荷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4.在固体废弃物处置方面

对工业固废的处置做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目前,工业固废基本上都能得到妥善的处置。处理处置率100%,综合利用率达到92.86%。

第一,粉煤灰、白泥的综合利用。将碱回收苛化系统排放的白泥利用过滤脱水机脱水至干度大于70%以后,运往南平水泥厂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粉煤灰售给水泥厂做水泥掺和料或制砖。

第二,可燃性固体废弃物的焚烧。废纸脱墨污泥化学成分较为复杂,有机物占70%~90%,无机物占10%~30%;无机物中含有重金属等成分,属于危险废物,公司将其全部送到南平水泥厂焚烧炉焚烧,实现无害化处理。

第三,车间浆渣、脱水污泥的综合利用。各车间的浆渣和白水气浮回收的纤维,供小纸机抄造包装纸和纱管纸,可满足南纸新闻纸包装使用。污水处理场初沉池污泥含纤维较多,可利用做箱板纸芯层、油毛毡纸等,其他脱水污泥可生产复合肥料。

福建南纸通过开展清洁生产,水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逐步减少,真正做到了增产减污,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资料来源:张频频:《技术支持、管理保障——福建南纸开展清洁生产经验谈》,载《中华纸业》,2006(1)。

●思考题及答案要点

OEC管理方法对企业生产管理基础工作有哪些启示?

第一,目标“明”:每个员工都明确知道自己的目标;

第二,规则“细”:没有精彩的细部,就没有壮观的全局;

第三,责任“清”:没有内耗,只有竞争;

第四,培训“透”: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

第五,文化“劲”:从人的价值观、心智模式着手;

第六,控制“严”:保证公平的关键字;

第七,领导“先”:身教就是最佳管理方式;

第八,创新“强”:管理工作是一种持续的推进模式;

第九,精神“恒”:反复抓,抓反复,抓推进,抓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庆远:《改善生产管理的利器——5S与TPM实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美]詹姆斯·P。沃麦克、[英]丹尼尔·T。琼斯著,沈希瑾、张文杰、李京生译:《精益思想——消灭浪费、创造财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崔平:《现代生产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栗全庆:《现代生产管理理论及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本章提要

新的经济形势对企业的营销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体验营销、内部营销和品牌营销成为目前企业市场营销实践中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体验营销是将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联想这五个要素融合在一起,作为设计、生产或提供服务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和设计营销理念, 以充分响应消费者的诉求, 不断推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营销模式。内部营销是指相对于外部营销而言,针对公司内部人员所进行的营销,具体包括对于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和部门对个人的服务。内部营销与外部营销一样,是改变人们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过程。品牌营销则是指企业通过品牌的形象塑造、宣传和对其所依赖的产品更新、质量提高等营销手段的运用。

本章就对这三个营销管理基础工作创新进行讨论,介绍这三种营销创新所体现出的企业管理的新发展。通过本章的学习,企业管理者应该对新的形势下这三种营销方式的概念、内涵以及实施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的操作中成功地实施营销活动。

●章首案例

星巴克——以顾客体验来创立品牌

从1991年星巴克进入北京开始到现在星巴克在各个大中型城市的遍地开花,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星巴克在中国就成了一个时尚的代名词,以至于在目前中国“小资”阶层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我不在办公室,就在星巴克,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泡星巴克,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节目。我们看到星巴克所标志的已经不只是一杯咖啡,而是一个品牌和一种文化。

1971年4月,位于美国西雅图的星巴克创始店开业,而现在,星巴克已经在北美、欧洲和南太平洋等地开了6000多家店,增长速度每年超过500家,平均每周超过10000万人在店内消费。1998年3月,星巴克进入中国台湾,1999年1月进入北京,2000年5月进入上海,目前星巴克已成为了国内咖啡行业的第一品牌。星巴克是唯一一个把店面开遍四大洲的世界性咖啡品牌。

那么,是什么使得星巴克这个品牌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呢?正如杰斯泊·库得(Jesper Kunde)在《公司宗教》一书里指出,星巴克的成功在于,在消费者需求的中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再由服务转向体验的时代,星巴克成功地创立了一种以创造“星巴克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

一、品牌识别

星巴克在产品的各方面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发明,把咖啡这种古老的商品精致化,以产生更高的附加价值来吸引消费者。它始终坚守不放的唯一理念是:贩卖最高品质、新鲜烘焙的咖啡豆;在店面的设计上,星巴克摆脱咖啡店普遍存在的快餐式的注重功能的模式,转向建立自己的美学风格,创建独特的品牌识别。

1990年,公司对星巴克的理念和价值观进行了重新评论和评估,并制订了新的公司使命:①提供完善的工作环境,以敬意及尊严来对待所有员工;②多元化观念是经营的重要原则;③采行完美无缺的高标准,选购、烘焙、分销新鲜咖啡;④尽力培养极度满意的客人;⑤积极回馈我们的社区和环境;⑥承认利润是未来成功的要件。

追求高的产品品质。为了给顾客提供高品质的咖啡,星巴克对于咖啡豆的选取非常严格。星巴克设有专门的采购系统,采购人员常年旅行在印尼、东非和拉丁美洲一带,与当地的咖啡种植者和出口商交流、沟通,购买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豆,以保证让所有热爱星巴克的人都能品到最纯正的咖啡。

第二章企业营销管理基础工作的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新发展独特的店面风格。星巴克从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五个方面共同塑造咖啡馆一种浪漫的情调。喝咖啡者之间的窃窃私语,吧台师傅煮咖啡时的嘶嘶声,将咖啡粉末从过滤器敲击下来时发出的啪啪声,用金属勺子铲出咖啡豆时发出的沙沙声,打奶泡的嗞嗞声以及店面内播放的音乐声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浪漫情调,让顾客倍感亲切舒服。

包装美学。星巴克的包装美学融合了自己的风格,不同的标记在基本统一的风格下又显示出其多样性和变化性。美人鱼商标的创造者根据各咖啡产地的珍禽异兽,文化特性和各种咖啡独有的情境,设计出十几种精美贴纸。彰显各产地咖啡豆的独特性,让消费者看到包装就联想到各种咖啡的脸谱。星巴克围绕年度主题也展开了一些变化,使其形象保持新鲜。

二、“星巴克”式的体验营销

星巴克认为它们的产品不单是咖啡,而且是咖啡店的体验。星巴克体验营销一个主要的竞争战略就是在咖啡店中同客户进行交流,特别重视同客户之间的沟通。每一个服务员都要接受一系列培训,如基本销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识、咖啡的制作技巧等。要求每一位服务员都能够预感客户的需求。

另外,星巴克更擅长咖啡之外的“体验”:如气氛管理、个性化的店内设计、暖色灯光、柔和音乐等。就像麦当劳一直倡导售卖欢乐一样,星巴克把美式文化逐步分解成可以体验的东西。通过咖啡这种载体,星巴克把美国文化中比较细致、中产阶级的一面和特殊的格调传送给顾客,展示了美国生活中轻松友好的一面。在这里,他们要的不是喝一杯咖啡,而是享受喝咖啡的时刻。

“认真对待每一位顾客,一次只烹调顾客那一杯咖啡。”这句取材于意大利老咖啡馆工艺精神的企业理念,贯穿了星巴克快速崛起的秘诀。注重“one at a time”(当下体验)的观念,强调在每天工作、生活及休闲娱乐中,用心经营“当下”这一次的生活体验。星巴克在忙乱、寂寞的都市生活中把咖啡店装点成生活的“绿洲”,让顾客有休憩的小天地、静思的环境和交际的场所,为人们塑造了一个除了家和上班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间”。

同时,星巴克还极力强调美国式的消费方式,顾客可以随意谈笑,甚至挪动桌椅,随意组合。这样的体验也是星巴克营销风格的一部分。

资料来源:王文丽:《体验式营销星巴克的秘密武器》,载《企业导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