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
10769000000003

第3章 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3)

怎么发现黑木耳好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一位医生偶然发现,一天看病,病人是美籍华人。医生问:“你怎么治的,是不是吃了什么药?”病人说:“我肯定药没多吃。”“那就奇怪了?那你最近吃过什么吗?”病人说:“我前天到中国城,吃了一顿中国饭,木须肉,有肉片、鸡蛋还有黑木耳。”美国医生一想,肉片没用,鸡蛋更没用,恐怕是你们中国人爱吃那种很怪的东西,不信你再去一趟试试看。再去一次,果然又见效了,最后研究发现,原来是中国的黑木耳能降低血粘度。文章一发表后,台湾到处都用这个办法。后来我们北京心血管中心专门研究了黑木耳:动物实验,人体试验都证明有效,5克到10克就能降低血粘度。

后来有一次我为病人看病,他给我讲了一个台湾企业家的一件事。这个人得了冠心病,血管高度狭窄,要到美国做以及搭桥手术。到美国一看,医生说:“不行,现在排得满满的,你一个半月以后再来,我跟你排一下。”一个半月以后,他再去做冠状动脉造影,血管没有狭窄。医生说:你没有病,血管全通了,不用搭桥,你回去吧。唉!你怎么治的?怎么搞的?病人说,只用一个偏方:10克黑木耳,1两瘦肉,3片姜,5枚大枣,6碗水,文火煲成2碗汤,给点味精,撒点盐,每天吃一回,60天,脑血栓都化了。这是他告诉我的一个偏方。虽然我没看他的造影片子,但他讲这个事很肯定,仅供大家参考。总之,黑木耳经过科学实验证明能降低血粘度,黑木耳5克到10克就行了。合理膳食就是两句话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下面讲健康第二大基石——适量运动。

运动也是健康的非常重要的要素。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讲了一句话,传了2400年。他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你要想得到生命和健康啊,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说明运动和阳光一样。我们知道奥林匹克运动的故乡一古希腊的山上岩石上刻了这样的字句:“你想变得健康吗?你就跑步吧;你想变得聪明吗?你就跑步吧;你想变得美丽吗?你就跑步吧。”这就是说跑步能使人健康,使人线条好。

那么什么运动最好?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而不是高尔夫球、保龄球、游泳。因为人类花了三百万年,从猿到人,整个人的身体结构就是步行进化的结果,所以人体的解剖和生理最适合步行。在这里我还强调一条,动脉硬化是可预防的,动脉硬化可以从重到轻,从轻到重,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是可逆行变化的。1960年我当学生的时候,老师告诉我,动脉一旦硬化,就不能逆转了。到最近科学家才证实,动脉硬化是可逆的过程,动脉硬化由轻到重,也能从重到轻,从无到有,也能从有到无,虽不能彻底消退,但可部分消退。走路就是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稳定和消退的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证明只要步行坚持一年以上,就有助硬化斑块消退。经过步行运动锻炼,对血压、对胆固醇、对体重都很好,过量运动有时会造成猝死,很危险,步行运动最合适。

怎么步行最好呢?三个字:三、五、七。什么叫“三”?最好一次3公里30分钟以上。“五”呢?一个礼拜最少运动5次。“七”呢?是运动的适量。过分运动是有害的。那怎么叫适量呢?有氧代谢。就是运动到你的年龄加心跳等于P70比如说我50岁的话,运动到心跳120,加起来是170如果身体好呢,可以多一些,身体差可以少一些,步行运动量力而行。

最近见到一组资料,老年分两组,一组就是一天平均步行4.2公里,一组就是基本上不走路。结果发现走42公里这组的老年人死亡率、冠心病比不走路那组下降60%,这是步行走路的好处啊!我看报上报道:雷洁琼95岁,问她有什么爱好,她说惟一一种爱好就是天天走路。我看报上登的陈立夫,他为什么能活过100岁,也是每天步行。

北京东华门边上有个庙叫普渡寺,有一个道士很穷,民政部门每月给他生活补助。他这人有个特点,每天早上起来拄着拐棍,从东华门走到建国门,完了从建国门绕回来两个小时,一年四季天天走。那个寺庙旁边还有许多房子,原来这些房子住着一些名人,现在这么几十年下来,很多人不知道哪去了,惟独这个道士耄耋之年生活得好好的,他其实并没有什么很好的营养或者很好的东西,就是每天早上起来棍子一拿就走路,就两个多小时,就那么简单,但一直坚持,到现在身体非常好,步行运动坚持下去,可以代替很多保健品。

一个狼医生的故事。森林里有狼有鹿,人们为了保护鹿,猎人就把狼消灭了,认为这样就把鹿保护住了,哪知道适得其反。几年以后,鹿因为没有狼,吃饱后就躺在草地上,休息晒太阳,结果鹿变得胖起来了,鹿成胖鹿,脂肪多、冠心病、高血压,鹿的自身疾病越来越多,死得越早,结果鹿群越来越少,看看快要自己消灭、自动绝种了。怎么办呢?派医生给鹿治病,谁能给鹿治病呢?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是把狼请回来,重新买了狼放在树林里,狼一来就吃鹿,鹿就得跑,狼追鹿跑。在这样的过程中,鹿锻炼了身体。自然界就是这样奇妙,就是在这么互相竞争中各自得到提高。所以离开运动反而糟了,鹿死得更快,有了狼,狼变成鹿的医生了。

除了步行,还有项运动很好,值得提倡,就是打太极拳。太极拳这个运动特殊,它是柔中有刚,阴阳结合。太极拳最大的用途是改善神经系统,使人年轻化,打拳的入神经平衡功能可年轻三、五、十年之久,最重要的是平衡功能改善,走路不摔跤。美国老年体育协会专门作了研究,分两组老年人:一组在健身房锻炼,天天练肌肉;另外一组一分钱不花,打太极拳,结果列下来一对比,练拳的这组平衡功能好、脑子好、走路不摔跤,摔跤骨折减少50%。最后美国人得出一个结论:说非常佩服中国东方人的智慧,不花一分钱的太极拳比现代化的器械效果好得多。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1978年11月16曰亲笔题词:“太极拳好”。我们不是说因为小平同志说太极拳好,我们就跟着说,不是,因为经过科研证明,太极拳非常好,要么走路,要么练太极拳。

健康第三大基石——戒烟限酒。

抽烟不好就不要说了,如果同志们能戒烟一定要戒烟,戒不了烟的,一天不超过5支烟。我的一个研究生专门研究过烟,发现一个规律,抽烟量多1倍,危害达4倍。即吸烟的危害与烟量的平方成正比。如果烟戒不了,不超过5支烟,危害很有限,超过5支烟,危害就明显增加。酒少量可以,多量就不行。以每日不超过15克酒精为限。

健康第四大基石——心理平衡。

我想今天最重要的跟同志们介绍心理平衡,它是我们保健最主要的措施。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一切保障作用的总和。同志们你可以别的都不太注意,你只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

在北京调查了很多高龄的健康老人,他们是怎么健康的呢?是吃得好还是钱多?不是。健康老人很奇怪,有人早睡早起,身体好;有些健康老人晚睡晚起;有人说他不吃肉;有的还爱吃肉,专吃肥肉;有人说健康老人不抽烟,但有的还抽烟;有的不喝茶,有的喝茶。生活方式和习惯五花八门。但有两条,健康老人都一样:每个健康老人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脾气好,没有一个健康老人心胸狭隘,脾气暴躁,鼠肚鸡肠,钻牛角尖。为什么呢?因为哲学家讲过:性格就是命运。心胸狭隘,脾气暴躁出入活不到一百岁,50-60岁早一个一个气死了,要么得癌,要么心血管早死了。第二点呢,没有一个健康老人懒惰,这是真的。要么爱劳动,要么爱运动。

正好印证了英国一个谚言:没有一个长寿寿者是懒汉。

那么为什么心理平衡这么重要?我们平常讲的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栓,其实它是慢性的过程,动脉不是马上硬化的。动脉硬化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把血管堵死了。我们一般人四五十岁动脉硬化,每年血管都变窄,一年大约狭窄1%、2%左右,如果你抽烟,高血压、高血脂可以狭窄在3%、4%,但只要你生气着急,动脉一痉挛,一分钟内动脉可能狭窄100%,人立刻就死,情绪的影响就有这么厉害。

美国报道一个53岁男人回家,一推门进去,儿子、妻子正吵架。吵得厉害,他刚想劝几句,还来不及开口,儿子盛怒之下操起水果刀冲他妈妈心脏一刀捅过去,从前胸捅到后胸,当场把他妈一刀扎死。他一看一恐惧一下倒在地上,当时就死了。法医解剖,发现这位老先生53岁动脉没有硬化,很光滑,接得好好的。怎么就死了呢?属于动脉痉挛闭塞,整个心脏处在高度收缩状态。

报纸上还登过埃及一件事,医生玩忽职守,不负责任,病人昏迷,瞳孔放大,以为病人死了,送太平间。病人一到太平间醒过来,发现自己在冰柜里面,吓坏了,顶开盖吃力往外爬,很痛苦,正一只脚在外另一只脚还在冰柜里面时,有一位护士推开停尸房门,没有思想准备,一看怎么停尸冰柜里爬出一个人,很可怕,看到那人那么可怕的样子,惊叫了两声,想往外跑,来不及跑出去就倒下死了。这个病人倒活了。他告了这个医生,说我没死,怎么就说我死了。法院判医生犯了渎职罪,玩忽职守,判刑三年。

有时候一句话要了一条命。我们医院病房礼拜六探视,有位老太太来看老先生,挺好的,买了水果,高高兴兴,而她的一句话,差点要了老头一条命。她说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东欧发生事变,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被枪毙了。老先生挺认真地说:“这种做法胡来,政治斗争。”老太太也挺认真地说:“活该,应该枪毙。”老先生说:“他不应该枪毙。”两人为了齐奥塞斯库该不该枪毙争论起来。结果不到三分钟,老先生胸疼,脸色苍白,满头大汗,不得了,赶紧找医生做心电图,一做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赶紧抢救,推到监护室,打上溶栓药,0.1克15000元钱,而这个药还挺好,半个小时化开了,最后不错完全恢复了,到出院那天,老太太给我们送了一面锦旗,感谢救命之恩。她说,这回我真的知道生气的危害性,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往后我们俩绝对不吵架了,以后老头子说什么我就听什么。老先生过去妻管严,别的不怕,就怕这个老太太,这回老先生因祸得福,他一说话,老太太不敢气他了。

情绪的波动确实很厉害。有个教授跟研究生生气,年轻人就是不听话,老教授很生气,还没能毕业,你一个博士生还蛮不讲理,很生气,一拍桌子血管崩了,脑血管当时就破了,这一拍胳膊起不来了,半身不遂,腿也不行了,坐不住了,歪着歪着扶不住了倒在地上。年轻人一站起来指着老教授说:“我可告诉你,法律有规定:气死人不犯法。”走了。我不讲这个年轻人的道德,就是说跟年轻人生气没必要。他不听话,让他不听话,生活会教训他。他头撞南墙自然听话,你没必要跟他生这气。因为情绪波动,血压猛然升高。

我们见过一个病人就为一只蚊子引起严重高压。他刚从国外回来,到深圳去旅游,10点钟准备睡觉,蚊帐里面有只蚊子,60多岁的人去打蚊子,蚊子那么好打吗?打到清晨4点钟总算把蚊子打死了,他想我还得躺半个钟头,看看客厅里还有没有第二只蚊子,听了半个钟头,没事就睡下了,再睡就睡不着了。他一直坚持吃降压药,平常每天血压120,天亮了测试血压196,长76他心想,医生告诉我:“药量可以加倍。”赶紧加倍吃药,还不行,再加一倍,结果到8倍药还不行,赶紧上医院,打了点滴才把血压降下来。虽然脑子没出血,但鼻子还是出血,为了一个蚊子,血压就长高76mmHg,实在不值得。

“情绪”确实造成很多意外。人的心理状态很重要。得病与康复因人而异,有的人不容易得病,有些人就容易得病,这与心理状态关系极大。我们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的影响。东北有个病人38岁,那天肝区疼,去做B超,医生告诉他:“不得了。肝脏长了一个癌,7公分,转移了。”他一听当时脸色苍白,摔在地上,回家以后,一宿没睡。心想孩子才8岁,我死了以后,孩子谁来抚养,谁也养不了。整宿没睡到天亮,更疼,到医务所一看,医务所大夫还挺好,很关心他,说:“肝癌晚期,我也没办法,不过我倒有个好建议,你喜欢吃什么,就赶紧吃什么;你喜欢玩什么,赶紧玩什么,反正没多长时间了。”回家卧床40天瘦了20多斤,皮包骨头。工会主席赶紧提了点水果去看他,问他:“最后还有什么要求吗?”他回答:“别的没什么,我呢,最大的遗憾,没有见过北京天安门。去不了,我起不来了。”不要紧,破例。四个小伙子用担架抬他上火车,看完北京天安门,该回去了,有人说既然到了北京,看看有什么好的医生、好的办法,结果到北京一家医院,一个老教授是我的一个同学,一辈子专门做B超,极认真,仔细给做完了,说:“你下来吧。”他说:“什么病呀?”“你放心,没有病。”“我怎么没有病,我肝疼啊,都快死了。”“你是吓出来的。”“怎么能吓得这么厉害呢?”“很多人都像你一样是囊肿,诊断成癌症,结果精神崩溃,一病不起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医生跟他这样一解释,四个小伙子一听,可高兴了,你原来没有病,我们抬着你干什么,抛下担架就跑了。医生告诉他:“你这种情况多了,我给你出证明,我敢负责任,你放心。”经过详细解释,这样他慢慢相信了,回到东北又能吃又能喝,又能上班了。聿亏他想看天安门,他要不想天安门早变骨灰了。

我本人看过一个病人。有一天他来看病,他说疼啊闷啊,憋气啊,很难受。我很奇怪,起搏器挺好,不应该疼啊,一切都正常。他说:“我对你实话实说,前天碰到一个人,他说你这里怎么了,我说在安贞医院装了个起搏器花了38000元,他说你什么病装起搏器啊,医生说了你这种病不用装起搏器,花点钱,是小事,有报销,问题是电极头带倒钩的,钩住你的心脏,钩住你的肉,疼啊,还带倒钩,要是电线万一断了,可不得了,沿着血流跑,血流到哪,它堵在哪,还有起搏器装这里,压迫你憋气是吗?还那么厉害。”回家一想,果然感到他讲得对,疼,觉得起博器前面那个电极带倒钩,钩住他的肉,疼了胸闷憋气难受,上不了班了。我说不会,为什么呢?因为第一代起搏器电极带倒钩,第三代没有倒钩。就算有倒钩,心内膜没有痛觉,起搏器电线根本不可能断,起搏器并不是装在肺里,它装在胸腔外,所以根本不可能堵,不可能疼。他说还是疼,我说:“没关系,我给你开点药调理神经,晚上睡不好,用法国进口的‘忆梦返’,四元钱一粒,准好。”再过两个礼拜,好了吗?他说:“不见好,还是疼,上不了班,出不了气,难受。”本来他很好,什么病也没有,结果呢?被人一说他信了,现在怎么也不行。最后一个外国人救了他,他单位组织个代表团去美国考察,他也一起去了美国。他跟随大使馆讲,请帮我找一个美国有名望的心脏专家,问他一个问题,我这个病该不该装起搏器,这个大使馆还不错,真给他找了个美国专家,一百美元挂个号,他说:“我就问问你按美国的标准,我这个病该不该装起搏器。”美国医生给他查得很详细,说可以告诉他两句话:第一句话,你这个病按美国标准,应当装起搏器。第二句话,我们医生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装,一派认为不应当装,可以明确告诉你,认为应当装起搏器的医生,是世界水平的医生。这话一听,回来不疼了,不闷了,不憋气了,高高兴兴去上班了。

暗示作用非常大。什么是暗示作用呢?比如医生治高血压,发给病人一粒胶囊半黄半绿,非常漂亮的胶囊。我说这个降压药是美国进口的,非常好,你吃了下礼拜再来复查。其实里面装的是淀粉。但下礼拜一检查,果然很多病人血压恢复到正常,头不疼了,睡觉也好。一个病人的胃大部分切除,疼得受不了,打吗啡止疼,一打就好,其实打的是生理盐水。告诉他是吗啡,40%的人完全不疼;你就打真吗啡,只能95%的人不疼,还有5%的人不管用。这就是暗示催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