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
10764100000061

第61章 家教红绿灯

寒寒6 岁了,刚上一年级,可是她的数学能力似乎有些差。最近,快要期末考试了,老师发给同学们几套数学题,让同学们在家练习。寒寒几乎每套题都要错一两道。妈妈很着急,她认为寒寒的理解能力可能有问题。比如说,有道题是这样的:明明有5 个苹果,分给妹妹2 个,自己吃掉1 个,问明明还剩几个苹果?她回答:3 个。她的答案是5-2=3,其实包括明明自己吃掉的那个苹果,正确答案应该是5-3=2,因为明明最后剩下的苹果个数,不包括他自己吃掉的那个。

还有一道题是这样的:要求在横线上写上适当的数字,2 4 _____ 8 10 。寒寒思考了半天,愣是没填出来。如果寒寒有了较强的数的概念,根据题目中表现出的数字规律,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2”,她应该能判断出中间空格上的那个数字应该是“6”,遗憾的是寒寒的数字能力确实不怎么强。

当然,寒寒的语文成绩还是很好的,不知道为什么一遇到数字题之类的,她就犯迷糊了。寒寒的妈妈很着急,究竟该怎样帮助孩子建立数的概念呢?

家教指挥台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而数的概念的获得和形成是孩子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孩子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基本的数学结构和运算思维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早期的数学启蒙教育可以充分开发孩子大脑的智能。所以,爷爷奶奶要尽早训练孩子数的概念。

可是,孩子究竟何时会产生数的概念呢?研究表明,孩子在4 岁前后会出现一个“数学敏感期”,他会对数、数字、数量关系、运算等突然产生极大的兴趣。爷爷奶奶一定要抓住孩子的敏感期来引导他建立数的概念,不要错过孩子学习的关键期。

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刚出生的婴儿并不具备数的概念,2岁左右的孩子会通过笼统的感知来了解物体数量的多少。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3岁以后的孩子逐渐形成了对应的逻辑观念,能够通过一一对应来比较数量的多少。到了6 岁左右,孩子能够对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孩子对数的意义的理解也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起初,孩子对数的理解离不开实物,随着思维的发展,孩子开始从抽象的意义上理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