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
10764100000038

第38章 家教安全行

1. 给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让孩子多些体验

现在的孩子并不是缺少劳的能力,而是缺少参与劳动的机会。老人不要事事包办代替,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此外,老人还要给孩子一些必要的指导,毕竟孩子的能力有限,很多事情想做但可能会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做不好。如果老人能够耐心指导,孩子渐渐就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从而乐于尝试,形成良性循环,逐渐养成积极参与劳动的好习惯。

7 岁的笑笑很喜欢做家务活,她经常跟在奶奶的后面帮奶奶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周末,笑笑的爸爸妈妈都去公司加班了,家里就剩下笑笑和奶奶了。奶奶打扫室内卫生的时候,笑笑便跟在奶奶旁边做奶奶的小帮手。见奶奶正在擦地,笑笑便去拎水桶,结果一不小心把水桶打翻了,水洒了一地。

奶奶并没因为笑笑的“添乱”而让她“一边玩去”, “笑而是由衷地对她说:笑想帮奶奶做家务,真让奶奶高兴啊。水洒了没关系,奶奶再擦一下就行了。你还太小,等你长大了就能帮奶奶做更多的事情了。”

笑笑说:“奶奶,我现在也能帮你做很多事啊。只是水桶太沉了,我拎不动,奶奶你教我擦地吧。”听到笑笑的话,奶奶欣慰地说:“笑笑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来,奶奶这就教你怎样擦地。”奶奶边说,边给笑笑做示范。

在奶奶的耐心指导下,笑笑很快就学会了擦地。从那以后,笑笑便经常帮奶奶做家务。

爷爷奶奶们不妨像笑笑的奶奶那样,多给孙子孙女一些参与劳动的机会,并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的技巧和方法,让他们多多体验劳动的快乐。

2. 让孩子喜欢劳动,老人不妨请孩子“帮个忙”

有些老人惯于以家长的姿态自居,往往喜欢用命令的口气要求孩子去做事情。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劳动是老人强加给自己的负担,容易让孩子对劳动产生抵触心理。

因此,让孩子爱上劳动,老人不妨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用温和、商量的口吻请孩子“帮个忙”。

由于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工作,明德自3 岁起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现在明德正在读小学二年级,他成绩优异,人缘也好,就是不爱劳动。

一天,吃过晚饭后,明德便舒服地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爷爷走过来对明德说:“明德,别看电视了,快去帮你奶奶洗洗碗!”听到爷爷的“命令”, 明德心里很不情愿,但又不敢不从,便撅着小嘴,很不乐意地去洗碗了。

细心的奶奶发现了这一细节。第二天晚饭后,奶奶温和地对明德说:“乖孙子,奶奶请你忙个忙好吗?”明德感到有些吃惊,便对奶奶说:“奶奶,什么事情啊?”奶奶说:“奶奶发现你昨天洗碗洗得比较干净,今天的碗奶奶还想让你帮着洗,好不好?”

明德高兴地说:“原来是这点儿小事啊,奶奶您放心吧,今天的碗就由我负责洗啦。我保证完成任务。”说着,明德就高高兴兴地去洗碗了。

从这件事上,爷爷奶奶找到了让明德喜欢劳动的“小妙招”——请他“帮忙”。

从那以后,爷爷奶奶经常请明德帮忙,奶奶出去买菜的时候请明德做个小帮手,奶奶打扫卫生的时候请明德帮着递抹布、洗墩布,爷爷修理东西的时候也会让明德帮着传递工具……在“帮”爷爷奶奶忙的过程中,明德渐渐地喜欢上了劳动,并且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明德的爷爷能够及时改变以往命令孩子做事的方式,和明德的奶奶一起请孩子“帮忙”,提高了孩子劳动的积极性。祖辈们可以学一学。

3. 老人应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孩子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什么事情都想尝试一下,对劳动有时会出于一时的兴趣,大干一番。但是时间一长,孩子可能就会发现劳动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好玩”,于是便失去了劳动的兴趣。如此一来,孩子就不容易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8 岁的志凯自从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后,几乎从来没有做过家务活,全依赖奶奶一个人来做。

一个星期天,志凯起床后,感到无事可做,便百无聊赖地玩拼图。奶奶打扫完房间准备洗衣服时,发现洗衣机坏了,于是只好用手洗。

志凯看到奶奶那么辛苦,有些心疼,于是就关掉电视,帮奶奶接水、倒水。看到志凯做事的积极性比较高,奶奶趁机对他说:“好孩子,你看奶奶有这么多衣服要洗。你帮帮奶奶,咱们一起洗衣服好不好?”志凯想到自己正好无事可做,便爽快地答应了。

奶奶边洗衣服,边把洗衣服的技巧告诉志凯:“先把衣服泡在水里,然后要放上适量的洗衣粉,衣领和袖子要重点搓一搓……”志凯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和奶奶一块把衣服洗完了。

见到志凯洗好的衣服,奶奶不住地夸奖他。奶奶又问:“乖孙子,帮奶奶干活高兴吧?”志凯笑笑说道:“当然高兴了!”奶奶也笑了笑:“那你下周和奶奶一起收拾收拾厨房好吗?”志凯点了点头。等到下周,志凯又和奶奶一起收拾了厨房。渐渐地,他养成了劳动的好习惯,经常主动帮奶奶做家务。

志凯的奶奶刻意让志凯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久而久之,就促使他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这种方法简单可行,关键是祖辈要放手让孩子去做。

§§第20招 培养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

8 岁的丁丁是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对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经常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的。不仅如此,丁丁还有很多不讲卫生的坏习惯:他不喜欢刷牙漱口,不爱洗手,也不喜欢洗澡。妈妈多次给他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可是丁丁就是不听,依然我行我素。有时候妈妈想要教育丁丁,可是疼爱孙子的奶奶一听到丁丁的哭声就会跑过来干涉,让妈妈感到很无奈。

一天,妈妈让丁丁去洗澡,可是丁丁就是不洗。妈妈苦口婆心地劝了很长时间,丁丁还是不想洗澡。最终,失去耐心的妈妈干脆拉着丁丁进了卫生间。

丁丁大声哭着说:“我不要洗澡,我就是不要洗澡嘛。呜呜呜……”这时候,奶奶听到丁丁的哭声,连忙赶了过来,对丁丁的妈妈说:“既然孩子不想洗,就算了吧。看孩子哭成这样,真让人心疼。”

接着,奶奶又转过身对丁丁说:

“乖孙子,别哭了,奶奶不让你洗澡了。走,奶奶给你买好吃的去。”说着,奶奶带着丁丁出去了……家教指挥台

曾经有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说过,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饭前便后要洗手,做人要讲礼貌,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等等。由此我们知道,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个人卫生习惯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往往关系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知道,不良的卫生习惯是很多疾病产生的根源,例如饭前不洗手,手上的病菌就容易随同食物进入体内,引起肠胃疾病等多种疾病。

总之,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之一。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么孩子就很难拥有健康的体魄;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都是空谈。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家长平时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为了孩子的健康,爷爷奶奶一定要让孩子从小认识到讲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