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
10761000000003

第3章 补强计——让孩子由自卑变自信

美国加州大学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林提出了“补强法则”。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因此,当孩子受到认可时,他(她)的自信就会被激发出来,不断重复令人满意的行为,直至摆脱自卑,成为自信上进的好孩子。

1.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法国教育家埃尔维修说:“即使很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这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有“天才”的潜能,关键是父母能否正确发掘,因此作为父母的您就需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开发孩子的天赋,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毕加索出生于1881年,他的父亲何塞是个非常开明的人。有一天,他发现3岁的毕加索居然在一张纸上画上了妈妈怀孕时的样子,何塞认为自己的儿子在绘画上是非常有天赋的。然而,有着惊人绘画天赋的毕加索在循规蹈矩的学校里,根本就算不上社会所认定的那种好学生。只有在画画时,毕加索才表现出惊人的耐力,他可以一连几个小时不放下画笔,与他在课堂上的表现判若两人。同学们对着毕加索大喊:“呆子,二加一等于几?”而老师则认为毕加索根本就不具备学习的能力,还多次跑到毕加索父母面前,数落他的“痴呆症”症状。毕加索陷入了自卑的境地。

幸运的是,毕加索有个赏识自己的父亲,何塞并没有对自己的儿子失望,而是认定儿子的绘画天赋会让他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何塞想,与其让孩子在正统的学校教育中一无所获,还不如让毕加索在他热衷的绘画上有所成就。于是,何塞决定把毕加索送到当地有名的美术学校,并亲自担任儿子的辅导老师。

正因如此,在艺术的长廊中,毕加索的名字才与达·芬奇齐名。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有何塞这样开明的父亲,很多家长往往被孩子表面上的成绩蒙蔽了,认为自己的孩子“脑瓜不够聪明”。然而,美国人类潜能开发专家葛兰·道门医生认为:每一个正常的孩子在其出生的时候都具有莎士比亚、爱因斯坦、牛顿等人那样天才的潜能,关键是后天能否把这种潜能发掘出来。

不要怀疑这种说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项试验证明了这一点。

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美国东部的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天才测验”,首先,他给全校学生做了一次智力测验,测验后,他并没有给那些测试卷打分,而是随机抽出了20名学生,并以赞赏的口吻告诉老师,这些学生的智商都在130-140之间,属于天才少年,是非常优秀的孩子,在学习上具有极大的潜力。尽管这20名学生中有不少是不爱学习的孩子、逃课的孩子、表现平庸的孩子,但大家都对罗森塔尔的话深信不疑:这些孩子都是高智商的天才,只不过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根据罗森塔尔的要求,校长又把三位老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最有潜力的老师。为此,我们特别挑选了这批全校最聪明的学生让你们教。这批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希望你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1年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凡被认为是“最优秀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优秀。被赏识的学生在智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点在智商中等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显著。从教师所做的行为和性格鉴定中可知,被赏识的学生表现出了更强的适应能力,更大的魅力,更强的求知欲。

这时候,校长告诉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来的,而只是随机抽选出来的普通学生。三位老师万万没有想到事实会如此,只有归功于自己教育得好。

校长没有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三个也是在教师中随机抽选出来的。

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罗森塔尔的谎言使老师们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都是有前途的天才儿童,于是便自然而然地对这些孩子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和热情。接着老师的信任和热情又感染了这些孩子,于是他们变得更加自尊、自信、自强,结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进步,真的就如同众人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了天才儿童。

罗森塔尔的实验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向家长们表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但要让孩子真正成为天才,家长就要像对待天才一样欣赏他、教育他。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的孩子一次也没有考过好名次,既不会演讲,又不会唱歌跳舞,即使我要像培养天才一样培养他,也无从着手啊!

这种情况下,各位家长就有必要灵活运用补强计,你不一定非要发掘出孩子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天赋,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让他们陷入自卑的境地。

河南安阳市的少先队组织,曾在教育专家韩凤珍的指导下,开展过“我之最”活动,即让每个孩子都亮出各自的“绝招”、“绝才”、“绝优”、“绝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许多被人瞧不起的孩子或那些被忽视的“灰色儿童”,也纷纷登台露一手儿,有的剪纸、有的爬树、有的驯狗、有的动耳朵、有的讲历史知识、有的滑旱冰,等等。孩子们由于显示了自己超人的本领,自信心大增,彼此之间也刮目相看了。

韩凤珍说:“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信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信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信心。这是切断后进生生源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呢?我想,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就是给每个孩子创造表现能力的机会,让他们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总会有一些孩子实力相对弱一些,甚至几乎找不出什么特长绝招。但是,许多学校开展了“让每个学生拥有一项特长”的活动,通过挖掘潜力和技能培训,使孩子们普遍增强了实力和信心。

不要小看了这种活动,当孩子有一项比别人强的“特长”,就能焕发出自信心,便会觉得只要自己肯去做,一定不会比别人差。而这种自信心也会延伸到其他领域,使孩子更具积极性。因此,父母应尽力挖掘孩子的优势潜能,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个人爱好方面,有了优势潜能,孩子就会拥有信心。

总之,当你看到邻居孩子表现杰出,自己的孩子却成绩平平时,千万不要埋怨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要相信你的孩子也是个潜在的天才,只是暂时被压抑了,只要你愿意付出关怀和爱,你的孩子也会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天才。

[补强计妙解]:孩子不可能事事高人一筹,不要因为孩子在某方面的表现不理想而烦恼,应随时随地对他的优点加以赞赏,充分发掘孩子的潜力,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的孩子也会成为天才。

2.赞赏可以创造奇迹

中国的父母相信对孩子一定要严管,因此当孩子在学习或生活方面做的不尽如人意时,他们就会抱怨,就会责骂孩子。然而这样做究竟有何益处呢?孩子会说:反正我就是没出息了,怎么做也没有用。因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这样的结果一定不会是父母们希望看到的,因此做父母的应该试试赏识教育,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你会发现孩子在一天天的进步,你的赞赏创造了奇迹。

纽约的黑人贫民窟环境肮脏、充满暴力,而在这儿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他们从小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体面的职业。然而,这里却诞生了美国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

罗杰·罗尔斯就是那个创造奇迹的孩子。罗杰·罗尔斯读小学时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就像他的同学一样。他们不与老师合作,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老师、校长想过很多办法来引导他们,但是仍没有用。

这一年,小学来了新的董事兼校长——皮尔·保罗。皮尔·保罗想尽办法来改变这些孩子们,他发现这些孩子都很迷信,于是在他上课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试图用这个办法来鼓励学生。

轮到罗尔斯时,皮尔·保罗校长说:“我一看你修长的手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幼小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除了奶奶说过他可以成为五吨重小船的船长外,从来没有人相信他今后能有什么成就。而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引导罗尔斯在以后的40多年间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罗尔斯不再逃课、不再与老师作对。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终于在51岁那年,他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面对记者对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就的疑问,罗尔斯只说了一个名字:皮尔·保罗。

按照中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罗尔斯确实创造了一个奇迹。而这个故事也再次印证了赏识教育法中的一个观点:赏识导致成功。

强者来自父母的不断赞美做父母的应该勇于承认差异,并鼓励孩子逐步缩小差异,不要一味抱怨这不好那不行,对孩子进行百害而无一益的伤害,把本来活泼可爱的孩子变成没有理想、没有志气、庸庸碌碌过一生的人。

有这样一对父母,他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的孩子非常聪明可爱,可就是有点贪玩不爱学习,于是这对父母就每天训斥孩子“没有用处,简直是个废物”!弄得孩子信心大失。有一次,这个孩子考了一个不错的分数,他兴高采烈地把试卷拿回家去,结果爸爸说:“这真是你自己做的吗?”妈妈斜着眼看他:“不但学习不好,小小年纪还开始说谎了!”结果孩子垂头丧气地走了,从此以后果然没有再考过好的分数。那对父母就像是得胜的预言家,对着孩子唠叨着:“早就说过你不行吧!看你那点出息!”

这是一对多么可悲的父母。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这类父母之所以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那块料”,实际上是自己没有识才的眼光与水平。自卑的父母都望子成才,由于不懂,甚至不相信自己能育子成才,因此就用“不是那块料”的恶棒,把自己与子女都毁掉了。要知道,即使是荆山之玉,尽管很美,也需要识别、雕琢,否则也不会成材的。

不管你相不相信,孩子都是越夸越好,越骂越糟的。当你在责骂孩子时,你就是在向他不断施加心理暗示:你不行的,你不会成功的。试想一下,幼小的心灵怎能抵得过这样的“咒语”,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不变成庸才才怪。相反,如果你能常常热情地鼓励孩子,孩子就会下意识地按照父母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直到达到父母的期望为止。

这里有一个关于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的故事。希尔小时候曾被认定为是一个坏孩子。玻璃碎了,母牛走失了,树被莫名其妙地砍倒了,每个人都认定是他干的,甚至连父亲和哥哥都认为他是个无可救药的坏孩子。人们都认为母亲死了,没有人管教是拿破仑·希尔变坏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他也就无所谓了,于是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有一天,父亲说给他们找了一个新妈妈,大家都在猜测新妈妈会是什么样的。而希尔却打定主意,根本不把新妈妈放在眼里。陌生的女人终于走进家门,她走到每个房间,愉快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当走到希尔面前时,希尔像枪杆一样站得笔直,双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着她,一丝欢迎的意思也没有。

“这就是拿破仑,”父亲介绍说,“全家最坏的孩子。”

令希尔永生难忘的是继母当时所说的话。她亲热地把手放在希尔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最坏的孩子?”她说,“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的本性诱导出来。”从此以后,拿破仑正如他的继母所说的那样,成了全家最聪明的孩子。

继母造就了拿破仑·希尔,因为她相信他是个好孩子。

这就是赏识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的最佳例证,也是对“补强计”又一次成功的运用。

要使“补强计”发挥最大的效用,那么就要运用得恰如其分,无限地夸大也是不妥的,赏识要有多少说多少。因此,我们给家长们提出如下建议:

(1)用赏识的眼光观察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务必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好恶,在他与别人玩耍、交谈、阅读时观察他,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虽不爱弹琴却喜欢绘画,虽没耐心却有创意,虽不善言辞却很热心,总有他优秀的一面,记下孩子的性格倾向,从而诱导他。

当父母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孩子时,会发现他们魅力四射。

(2)创造机会鼓励孩子

赏识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赞美,而是一种行动,父母应多给孩子创造发挥他们才智的机会。比如家里人过生日时,鼓励孩子们表演节目;每周一个晚上轮流朗诵短文并发表心得;每月办一次派对,邀请孩子的朋友参加,每人献出一个绝活……

此外,随时找机会让孩子帮你忙,洗碗、拖地、收衣服……越做越有信心,孩子才不会退缩在自卑自闭的角落里。

(3)多给孩子一点时间

赏识就是一种宽容,既然给孩子机会,就需耐心等待孩子发挥潜力。有些父母嫌孩子做不好事,干脆自己来,孩子也乐得坐享其成,而让自己的“天资”睡着了。另一些父母,当孩子一时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一味地指责、批评,孩子的潜能就被压抑住了。

(4)不要吝惜你的赞美

当孩子取得一定的成绩时,给他赞美和鼓励的掌声,因为即使是个天才,也同样需要成功的体验来积累信心。

[补强计妙解]:赏识处理不好就会带来骄傲的副作用,因此在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的同时,也要让他看到新的目标,产生“更上一层楼”的愿望,让孩子来不及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