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习惯毁了你
10759600000005

第5章 做人习惯自我主义是束缚人的罗网

大多数人无论做事情还是看问题,都习惯于从自我角度出发:只要别人的好处而不给他人好处,只怪别人不检讨自己,不尊重别人、不守信用……这些不良的习惯就像一张罗网一样,将我们紧紧束缚住。不会做人就做不好事,不会做人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我们完全有必要检视一下自己的做人习惯,好的要坚持、坏的要克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就非凡人生。

1.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克服和人攀比的做人习惯

有一位爱和别人比较的妻子对丈夫说:“我们绝对不能输给别人,你看你的同事小李,他职位不比你高,能力你们旗鼓相当,因此他有什么我们也一定要有。记住了吗?我问你你知不知道他家最近又添了什么?”

丈夫回答:“他最近换了一套新家具。”

太太说:“那我们也要换套新家具。”

丈夫又说:“他最近买了一辆新车。”

于是太太又说:“那你也应该马上买一辆啊!”

丈夫接着又告诉太太:“小李他最近……最近……算了,我不想说了。”

太太马上大声追问:“为什么不说,怕比不过人家呀!快点说!”

丈夫便小声地跟妻子说:“小李他最近换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妻子。”

太太没有话说了。

这个太太是很可笑的,什么都要和人家攀比,直到最后,听说人家把太太也换了,她才不再攀比了。生活中,很多人都习惯于和别人做比较,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人和人之间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可比性的,盲目地和人家攀比,只会给自己增加一些无谓的烦恼。

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一天,一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许多果子,也死了;葡萄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又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十分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

国王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

小草回答说:“国王啊,我一点也不灰心失望,因为我知道,如果国王您想要一棵橡树,或者一棵松树、一丛葡萄、一株桃树、一株牵牛花、一棵紫丁香等等,您就会叫园丁把它们种上,而我知道您希望于我的就是要我安心做小小的心安草。”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因为盲目地和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感到不满足和失落,仅仅是因为觉得别人比我们幸运!如果我们不去和别人比较,那么生活就会快乐得多。

很多人都有和人攀比的习惯,比能力、比地位、比才学,好像没有比较,就不知道自己有多重,没有比较,一切成功都是枉然一样。其实在小时候,我们就常被告知,雪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两朵雪花是同样的。我们的指纹、声音和DNA也是如此。因此可以肯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然而,尽管我们知道历史上从来没有完全像自己一样的人存在过,但我们还是习惯于将自己与别人相比。我们把他们作为标准来衡量我们的成功与否,我们常常在报纸上读到某人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然后很快就发现他们的年龄超过了我们,因此我们至少得到了一点暂时的安慰:我们也还是有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的。

但是,把自己与别人相比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别人在生活中的目标与动力以及别人独一无二的能力。别人有别人的才干,你有你的才干。盲目的比较,或者会使你妄自尊大,或者会让你变得自卑自怨,可以说盲目攀比的习惯给我们带来的坏处是多过好处的。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另一只是铁的。铁罐曾有几次掉在地上的经历,但它完好无损。而陶罐则整天呆在橱子的最里边,所以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兄弟?”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说。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着,显出了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不能叫做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的任务就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撞碰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愤怒地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消失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的好,吵什么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不再理会。

很长时间过去了,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许多年以后的一天,一群考古学家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积土,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其他的人说,都高兴地叫了起来。

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和当年在御厨的时候完全一样,朴素,美观,毫光可鉴。

“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弄破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难受的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一点铁罐的影子也没有。铁罐,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已经完全氧化,早就无踪无影了。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长处和短处,“铁罐”的悲剧就是由于它的盲目攀比。不断地拿自己与别人相比,这是一种糟糕的习惯,它将会对你的自我形象、自信以及你取得成功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不要被你所做的工作、所住的房子、所开的汽车限定住,你并不是这些东西的总和,也不要因为别人比你在音乐、艺术或智力方面更有天赋而自卑,因为你可能忽视了你在其他方面的才干,诸如激情、耐力、幽默、善解人意、交际才能等等,它们是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强有力的工具。总之,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和人攀比就等于是抹煞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习惯视点”

和人攀比的习惯将给你带来负面的影响,让你或者自大,或者自卑,不能正确地评价你自己;和人攀比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总有人比你更好或更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用处,养成了处处和人攀比的习惯,人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2.贪图安逸会让你美梦成空

——战胜懒惰的做人习惯

有这样一个小品:快过年了,某村一名叫张老三的懒汉,还在蒙头睡觉,手里还拿着他的年货——5个气球。

村长来了,张老三以为是叫他去干活,故意装聋作哑。当村长说是为了解决最后的光棍问题,给张老三介绍一个邻村的姑娘时,装聋作哑的张老三立刻跳了起来,急着问什么时候见面。

要见面了,村长和张老三一起收拾房间。房间里没有沙发,张老三急中生智,用椅子和气球,再加上一块布搭起了临时的沙发。村长曾对人家姑娘说,张老三家里有电视机,张老三又生一计,把一个空纸盒拿过来放在桌子上,当电视机。

姑娘终于来了,在一番尴尬、拘谨的自我介绍后,姑娘想在沙发上歇一歇,结果坐炸了一个气球,慌得村长和张老三赶快找些可笑的理由圆场。想倒水招待客人,结果热水瓶是空的。有点近视的姑娘,终于在屋子里看到了一个电视机模样的东西。她一边问价格,一边走过去想打开电视看看,村长于是赶快坐到空纸盒后面,表演起了哑剧。

当姑娘看清是村长时,事情也就清楚了,这下懒汉张老三急了,千赌咒,万发誓,说要好好改,要劳动致富。

姑娘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改了再来找我。”

这个有点夸张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贪图安逸使人堕落,懒惰的人,到头来只能是一无所获。懒惰的习惯是万恶之源、是成功的天敌,一个人如果养成了懒惰的习惯,那么他就是踏上了一条与幸福相背离的道路。

古罗马皇帝在临终时,给罗马人留下这样一句遗言:“勤奋工作吧!”当时,他的周围聚满了士兵。

罗马人有两条伟大的箴言,那就是“勤奋”与“功绩”,这也是罗马人征服世界的秘诀。那时,任何一个从战场上胜利归来的将军都要走向田间。那时在罗马,最受人尊敬的工作就是农业生产。正是全体罗马人的勤奋,使这个国家逐渐变得富强。

但是,当财富和奴隶慢慢增多时,罗马人开始觉得劳动不再重要了,于是,懒散导致罪犯增多、腐败滋生,这个国家开始走向衰败,一个伟大的帝国就这样消失了。

不要贪图安逸,因为这只会让你变得堕落,只会让你退化,只有勤奋工作才是高尚的,它将带给你人生真正的乐趣与幸福。

当你明白这一点时,请立刻改掉你身上的所有恶习,努力去找一份适合你的工作,你的境况将因此而改变。

懒惰、好逸恶劳乃是万恶之源,就像灰尘可以使铁生锈一样,懒惰会吞噬一个人的心灵,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

有一个人死后,在去阎罗殿的路上,遇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求他留下来居住。

这个人说:“我在人世间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辈子,我现在只想吃,只想睡,我讨厌工作。”

宫殿的主人答道:“若是这样,那么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我这里更适合你居住的了。我这里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会有人来阻止你;我这里有舒服的床铺,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不会有人来打扰你;而且,我保证没有任何事情需要你做。”

于是,这个人就住了下来。

开始一段日子,这个人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乐。渐渐的,他觉得有点寂寞和空虚,于是他就去见宫殿主人,抱怨道:“这种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过久了也没有意思。我现在是脑满肠肥了,对这种生活已经提不起一点兴趣了。你能否为我找一份工作?”

宫殿的主人答道:“对不起,我们这里从来就不曾有过工作。”

又过了几个月,这个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去见宫殿的主人:“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了,如果你不给我工作,我宁愿去下地狱,也不要再住在这里了。”

宫殿的主人轻蔑地笑了:“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工作久了,忙碌久了,总想休息。

闲久了,安逸久了就总想工作。太安逸的生活就如同地狱,让你懒于思想、懒于奋斗,和养猪场里的猪没有什么区别。

那些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无论做什么都舍不得花力气的人是可怜的,因为他们本来也可以成为一个非凡的成功者,也可以抵达辉煌的顶峰,只是由于懒惰的习惯,他们失去了这一切荣耀,只能庸庸碌碌地过一生。所以你一定要努力克服懒惰的习惯,勤奋工作,勤奋是一种值得任何人尊敬的美德,走到哪里,它都会为你增光添彩。

“习惯视点”

懒惰是对自身资源的巨大浪费,即使是再有天资的人,一旦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也终将一事无成。只有勤劳者才能感受丰收的喜悦,勤奋将指引你越过所有的艰难险阻,直到成功。

3.信用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培养守信用的做人习惯

一位中国留学生从德国某著名大学毕业后,雄心勃勃地在德国找起了工作,他本来自信十足,认为凭自己的实力,一定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他却接二连三地碰壁,每次都是把简历递上去就没了回音。一次,他参加某大公司的面试,连和老总面谈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踢出局,他生气地大喊:“你们这是种族歧视!”见状,面试的组织者连忙把他带到一个小房间,客气地说:“先生,请您不要激动!您先看一下这个,就明白我们为什么不安排你面试了!”说完,递给留学生一份材料,原来是这名留学生在德国三次逃票被抓的记录。留学生不服气地说:“难道就为了逃几次票,你们就不愿意用我?”负责人严肃地回答:“先生,德国的检票抽查率是万分之三,而您竟然三次被发现逃票。因此我们不能相信你,你的信用已经破产了!”

不守信用的习惯,使这名留学生根本无法在德国立足,因为失去了信誉,他也失去了美好的前途。所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要守信用,信用是你成功的基石,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受欢迎的人,常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把他们的特点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任何时候都坚持守信、遵约的美德。

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十分注重讲信用、守信义。清代顾炎武曾赋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表达了自己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和内在品格。因此,中国人历来把守信作为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基本品质,言必信,行必果。

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他们分别的时候,张劭站在路口,望着天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范式拉着张劭的手,劝解道:“兄弟,不要伤悲。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落叶萧萧,篱菊怒放,这正是两年后的秋天。张劭突然听见天空一声雁叫,牵动了情思,不由自言自语地说:“他快来了。”

说完赶紧回到屋里,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见天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路,范式怎么会来呢?”他妈妈不相信,摇头叹息:“一千多里路啊!”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极守信用,不会不来。”

老妈妈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备点酒。”其实,老人并不相信,只是怕儿子伤心,宽慰宽慰儿子而已。

约定的日期到了,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旧友重逢,亲热异常。老妈妈激动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泪,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范式重信守诺的故事一直为后人传为佳话。

在现实生活中,讲信用、守信义是立身之道,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他人的尊敬,也表现了对自己的尊重。一个守信用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不守信用的人只能处处受到人们的鄙弃,守信用的习惯,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

是否守信用对事业成败也有巨大影响,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

1835年,摩根先生还是一家名叫“伊特纳火灾”的小保险公司的股东。因为这家公司不用马上拿出现金,只需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名字就可成为股东,这正符合当时摩根先生没有现金却希望获得收益的情况。

当时,有一家在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按照规定,如果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股东们一个个惊慌失措,纷纷要求退股。

摩根先生却认为信誉比金钱更重要,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要求退股的股份,然后他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一时间,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鹊起,妇孺皆知。

虽然已经身无分文的摩根先生成为保险公司的所有者,但保险公司却面临破产。无奈之中他打出广告,凡是再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

出乎意料的是,客户很快蜂拥而至。原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是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这一点使它比许多有名的大保险公司更受欢迎。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从此崛起。

许多年后,一位名叫摩根的人主宰了美国华尔街金融帝国。

而当年的摩根先生,正是他的祖父,是美国亿万富翁摩根家族的创始人。

信誉是人与人之间最为宝贵的东西,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以诚待人是成大事者的基本做人准则。道理很简单:诚信为天下第一品牌!青年人做人做事也要讲“诚信”二字,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在事业上用这种习惯来工作,就可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诚是一个人的根本,待人以诚,就是信义为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化万物,也就是所谓的“诚则灵”。相反,心不诚则不灵,行则不通,事则不成。

荀子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明人朱舜水说得更直接: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故曰:‘君子诚之为贵。’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舍诚而能行事也;

今人奈何欺世盗名矜得计哉?所以,诚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

孔子说:“信近于义,方可复也。”一个做事做人均无诚信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因为人们均不齿于那些言而无信的人。

“习惯视点”

信用是一笔值得珍惜的财富,一个人如果养成守信用的习惯,那么他就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他说的话就有分量,遇到困难别人就乐于帮他。总之,信用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拥有信用的人就拥有光明的前途。

4.欺骗别人就是在欺骗自己

——修炼诚实正直的做人习惯

一家著名的国际贸易公司高薪招聘业务人员,应征者络绎不绝。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有一位年轻人最有竞争力。他毕业于名牌大学,又有在市外贸公司工作三年的经验,所以他坐在主考官面前,非常自信。

“你在贸易公司具体做什么?”主考官开始发问。

“做蔬菜销售。”

主考官看了看他,又问:“你是做蔬菜的,应该知道,蔬菜中,菠菜出口主要是对日本。以前销路非常好,有多少收多少,可是最近几年,国外客商却不要了,你说说为什么。”

年轻人犹豫了一会儿说:“就是质量不好!”

主考官看了看他,说:“我敢断定,你没有去过产地。”年轻人看着主考官,沉默了30秒钟,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却反问:

“你说说怎么能看出我去没去过?”

“如果你去过,就应该知道为什么菜不好了。采集菠菜的最佳时间只有十天左右,这期间的菠菜鲜嫩好吃,早了不成,晚了就老了。采好后,要摊开放在地里晾晒一天,第二天翻过来,再晾晒一天,把水分蒸发干,然后再成把捆好,装箱。等食用时放在凉水里浸泡一下就可以了。可是当地农民为了多采多卖,把菠菜采回家后,并不是把它们放在地上晾晒,而是放在热炕上谎言就像气球一样,是极其脆弱的,很容易就会被刺破。欺骗别人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这会导致你的信用破产,会让别人不信任你,最后你就会像喊”狼来了!的那个孩子一样,被人们所抛弃。

暖,这样只用两个小时就烘干了。这样加工处理的菠菜,从外表上看和晾晒的一模一样,可是食用时,不管放在水里怎么泡,都像老树根一样,又老又硬,根本咬不动。国外客商发现后,对此提出警告,一次,两次,还是如此。结果,人家干脆封杀,再不从我国进口了!

年轻人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我确实没有去过产地,所以不知道你说的这些事。”

年轻人带着遗憾走出公司的大楼。这位最有希望入选的年轻人,最终没有被录取。

这位年轻人就像那些一心想加工速成菠菜的农民一样,省略了两天的阳光,但最终被烘干的却是自己!

通过弄虚作假换来的成功是不牢靠的,欺骗别人的人最终欺骗的是自己!所以即使你一时不能获得成功,也必须诚实正直,因为诚实正直才是成功的最大助力!

从前有一位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国王的年纪逐渐大了,但膝下并无子女,这件事让国王很伤心。他终于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一个孩子收为义子,把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国王选子的标准很独特,给孩子们每人发一些花的种子,宣布谁如果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谁就成为他的义子。

孩子们领回种子后,开始了精心的培育,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幸运者。有个叫阿土的男孩,也整天精心地培育花种。但是,10天过去了,没有发芽。半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发芽。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依然只有一片黑土,更别说开花了。

苦恼的阿土去请教母亲,母亲建议他把土换一换,但依然无效,母子俩束手无策。

国王决定的观花日子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衣裳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鲜花的花盆,用期盼的目光看着缓缓巡视的国王。国王环视着争奇斗艳的花朵与漂亮的孩子们,并没有像大家想像中的那样高兴。

忽然,国王看见了端着空花盆的阿土。他无精打采地站在那里,眼角还有泪花,国王把他叫到跟前,问他:

“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阿土抽咽着。他把自己如何精心摆弄,但花种怎么也不发芽的经过说了一遍,还说,他想这是报应,因为他曾在别人的花园中偷过一个苹果吃。没想到国王的脸上却露出了最开心的笑容,他把阿土抱了起来,高声说:“孩子,我找的就是你!”

“为什么是这样?”大家不解地问国王。

国王说:“我发下的花种全部是煮过的,根本就不可能发芽开花。”

捧着鲜花的孩子们都低下了头。

现代社会里,为了利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弄虚作假,然而这个习惯只会毁了他们,对他们不会有任何助益,最终他们也只能像那些捧着鲜花的孩子一样,由于弄虚作假而受到嘲弄。

拉蒂姆主教在谈到一个刀具商卖给他一把不值一便士的刀,却勒索他两便士时,说:“这个无赖骗走的不是我的钱,而是他自己的良心。”

正直诚实的习惯,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一定会赢得别人的认同。

王述成名较晚,当时人们都说他是傻子。丞相王导因为他是东海内史王承的儿子,就征召他做属官。大家经常聚集在一起谈天。王导每次讲话,许多人都争着赞美他。

坐在下席的王述说:“丞相又不是尧舜,怎么能什么都对呢?”对此王导非常赞赏。

宋朝丞相张知白向朝廷推荐年轻的晏殊。朝廷召晏殊来到宫殿,正逢真宗皇帝御试进士,就命令晏殊参加考试。晏殊见到试题后说:“这首赋我在10天前已作过,请皇上另出别的试题。”他的诚实博得了真宗的喜爱。之后,晏殊担任了官职。有一天,太子东宫缺官,内廷批示授晏殊担任。主事官不知道是何原因,第二天皇上对他说:

“近来听说馆阁里的臣僚,没有一个不宴乐玩赏的,只有晏殊与兄弟埋头读书,如此谨慎持重,正可以担任东宫官。”晏殊接受了任命,皇上又当面向他说明任命他的原因。晏殊听了后,说:“臣下不是不喜欢宴乐和游玩,只不过是因为贫穷玩不起啊。臣下如有钱,也想去玩的。”

皇上对他的诚实备加赞赏。宋仁宗时,他终于做了宰相。

生活中,诚实有时被看成是呆板木讷的代名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喜欢同诚实的人打交道、做朋友。所以,需要别人诚实地对待自己,自己先要以诚实对待别人。

“习惯视点”

正直诚实的习惯是幸福的源泉,一个诚实的人只要是勇往直前地走自己的路,成功就一定会到来,所有属于他的最高的奖赏也迟早都会得到。

5.做人不要太虚荣

——远离虚荣卖弄的做人习惯

赵昆相当聪颖、活泼,常常获得长辈们的夸奖,她也一直以自己为荣,儿时的赵昆就养成了虚荣、好卖弄的习惯。

只要有机会,她就会争抢着去炫耀、去卖弄。

直到有一次,当她听录音时,突然听到其中一个尖锐而突出的声音,简直像在狼嚎。听了几遍后她才发现,那是自己的声音!赵昆开始反思自己,她想:“从小到大,我一直没有挣脱过对虚荣的追逐,当别人夸奖自己就沾沾自喜,可什么时候站下来审视一下自己呢?”

她终于明白了,一切的不快乐、不满足,皆因自己的虚荣而起。一个人能摒弃虚荣心,就是拥有平常心的开始。直至赵昆成了名副其实的名人,她始终也没有忘记这句话。她说:“正是这句话,让我为自己的心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生活中的自我太多,有机会就迫不及待地想跳出来,其实都是卖弄。

如果赵昆没有停下来认真地审视自己,而是被虚荣的习惯牢牢地束缚的话,那么她就会一点点堕落,最后成为“仲永”式的人物。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个人一旦被虚荣的习惯控制住,他就会不思进取,并最终毁了自己的前途,所以我们一定要摒弃虚荣的习惯。

虚荣有很多表现:有的人喜欢卖弄自己的学识,好为人师;有的人喜欢追赶流行,炫耀自己,希望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无论哪一种表现,它们都只能引起别人的厌恶。

李某是某公司的业务骨干,每个人都知道李某人不错,不藏私,愿意帮助别人,然而大家还是讨厌他,因为他总喜欢标榜自己,卖弄自己。比如小赵犯了个小错误,李某会帮他解决问题,然而过程中李某也会不断强调小赵犯的错误不可原谅,乘机卖弄自己的本事,还要一再地教训小赵,结果小赵不但不领他的情,反而更加讨厌他。

不要利用别人的错误来卖弄自己,你应该以朋友的身份而不是导师的姿态出现。如果总是标榜自己,总是要对他人摆出一副导师的派头来,那就未免过分了。更有甚者,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为师之道”,常常会寻找他人的“失误”,并且利用他人的“失误”来表现自己的“师道”,拿他人的失误做文章,甚至不惜夸大这种失误的成分或后果,这就难免有些哗众取宠了。因而应该明白,你的那些自得的为师之道,也许会成为他人嘲笑的话柄,也许会成为他人讨厌你的原因。如果不加收敛,将会导致你从此越来越孤单,人们对你的话会不屑一顾,即使你在某些方面真的比他们懂得多,他们也会对你的批评不屑一顾,因为在他们的心理上,已经对你产生了反感。

所以你要警惕了,“师”并不是轻易就可以当得上的,如果你是一个智者,最好还是少称师为好。如果你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人们不仅不会讨厌你,而且还会亲近你。可是如果你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老师,以一副老师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那么你最终有可能成为一个孤家寡人。

还有一些人以追求时尚的方式来炫耀自己,虚荣的习惯驱使他们盲目追逐流行,生怕别人笑自己落伍。

朱小姐在一家大公司上班,月收入五千,是个人人羡慕的白领丽人,然而她的生活却并不像人们想像中那么美好。朱小姐承认自己是个爱慕虚荣的女孩,她的大部分工资都被她用来买名牌服饰,精美首饰,因此她只能租最旧的公寓,一个月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要吃泡面,她是外表光鲜、内里苦呀!而且尽管她面容较好,周围的男士众多,但却没人愿意追求她,这让已经27岁的她更加难过。一个男同事一语道破了众男士的顾虑:“她的一个皮包就要我半个月的工资,这么‘贵气’的女人谁敢要啊!”朱小姐却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她仍旧过着虚荣的生活,当然也不会有人来追求她。

社会上,很多人都有虚荣的习惯,他们盲目地追逐流行,花钱如流水一般,结果浪费了很多精力和金钱。

喜欢时髦、爱慕虚荣的人,不仅知道

“现在流行什么”,更热衷于“未来的时尚”,这类人是罕有钱财的。其实,虚荣心重的人,所欲求的东西,莫过于名不符实的荣誉,所畏惧的东西,莫过于突如其来的羞辱。

虚荣习惯最大的后遗症是促使一个人失去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的自由。因为害怕羞辱,所以不定时地活在恐惧中,常感匮乏,所以经常没有安全感,不满足;而虚荣心强的人,与其说是为了脱颖而出,鹤立鸡群,不如说是自以为出类拔萃,所以不惜玩弄欺骗、诡诈的手段,使虚荣心得到最大的满足。

虚荣心是一股强烈的欲望,欲望是不会满足的。虚荣心所引起的后遗症,几乎都是围绕在其周遭的恶行及不当的手段,所以严格说来,每个人的虚荣心应该都是和他的愚蠢等高。

真正的成功,是不会因某些成就而沾沾自喜的;若为所成就的人和事物感到骄傲,也应该是心存感恩、健康的骄傲,而非不当得而得的“虚荣”!

“习惯视点”

虚荣心就像一个色彩斑斓的肥皂泡,它随时都会破灭,把站在它上面的人抛下深潭。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虚荣的习惯,它就会让你只看到眼前,失去真实的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

6.完美主义是幸福的绊脚石

——扔掉完美主义的做人习惯

有个漂亮的女孩有一副动听的歌喉,窈窕的身材,但她却长着一口暴牙,这使她苦恼极了。

她怨恨自己的不完美,她觉得自己一切都应当是完美无瑕的。有一次,她去参加歌唱比赛。

上了台以后,她只顾掩饰难看的牙齿,这让评委和观众觉得好笑极了。结果她失败了,就在她沮丧地想离开赛场时,有位评委到后台找到了她,认真地告诉她说:“你的音乐潜质极佳,你肯定会成功的,但必须忘掉你的牙齿。”在“伯乐”的帮助下,女孩慢慢走出了暴牙的阴影。后来在一次全国性大赛中,女孩以极富个性化的表演和歌唱倾倒了观众和评委,脱颖而出。她就是卡丝·黛莉,美国的一位著名歌唱家。她的暴牙同她的名字一样有名,歌迷还称她的牙很漂亮。

如果黛莉始终坚持对自己的完美主义要求,她就永远也无法自信地站在舞台上,从从容容地面对他人和人生,更无法取得成功。生活中,很多人也和早期的黛莉一样,习惯用完美主义来要求自己。这种习惯导致他们固执、刻板、不灵活,他们给自己或他人设定了一个很高的标准,非要达到不可,结果他们常常感到挫折、痛苦,他们的人生通常都是不如意的。

中国人大多有追求完美的习惯,什么都要十全十美,做人一定要好上加好。

其实,在人世间,人们是注定要与“缺陷”相伴而与“完美”相去甚远的。求完美的习性使许多人做事比较小心谨慎,生怕出错,因此,必然导致其保守、胆小等性格特征的形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长得一表人才,举止得体,说话有分寸,但你和他在一起就是觉得没意思,连聊天都没丝毫兴致。这些人往往是从小接受了不出“格”的规范训练,身上所有不整齐的“枝杈”都给修剪掉了,于是便失去了个性独具的风采和神韵,变得干巴、枯燥,没有生机,没有活力。

客观地说,在人物性格上的确存在着“缺陷美”,即在实际生活中,那些性格有“缺陷”而绝对不属于十全十美的人反而显得更具有内在的魅力,也更具有吸引力。

不仅人自身是不完美的,我们生活的世界也是布满缺憾的。比如:有一种风景,你总想看,它却在你即将聚焦的时候巧妙地隐退;有一种风景,你已经厌倦,它却如影随形地跟着你;世界很大,你想见的人杳如黄鹤;

世界很小,你不想看见的人却频频进入你的视线;有一种情,你爱得真、爱得纯,爱得你忘了自己,而他(她)

却视如垃圾,如果能够倒过来,多好,可以不让自己再忍受痛苦。世上有许多事,倒过来是圆满,顺理成章却变成了遗憾。然而,世上的许多事情正是在顺理成章地进行着,我们没办法将它倒过来。

某著名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就是这样的人,虽然他们公司的销售还不错,但离他的高标准有些差距,他不能忍受,跳楼自杀了。有位软件设计工程师在编程序时要求自己像写古诗一样把字节写得都一样长,结果他日日夜夜地苦思冥想,工作效率和成果可想而知。

有完美主义习惯的人往往不愿意接受自己或他人的弱点和不足而常常挑剔。有的人没有什么好朋友,总也找不着对象,和谁都和不来,经常换单位,为什么?那是因为他谁也看不上,甚至会因为别人的一些小毛病,而忽略了别人的主要优点;有的人不允许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时紧张,更不能容忍自己紧张时不自然的表情,一到发言时就拼命克制自己的紧张,结果越发紧张,形成恶性循环;有的人不允许自己身体有丝毫不舒服,经常怀疑自己得了重病,经常去医院检查。其实,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都会有紧张、不适的体验,这是正常的表现,必须学会接受它们,顺其自然。如果非要和自然规律抗拒,必然会愈抗愈烈。

完美主义的人表面上很自负,内心深处却很自卑。因为他很少看到优点,总是关注缺点,总是不知足,很少肯定自己,自己就很少有机会获得信心,当然会自卑了。不知足就不快乐,痛苦就常常跟随着他,周围的人也一样不快乐。学会欣赏别人和欣赏自己是很重要的,也是使人更进一步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基石。

完美主义的人容易只顾细节而忘记了主要目标,让别人觉得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工作常常因此而没有效率。

所以,我们应当抛弃完美主义的习惯,试着欣赏有瑕疵的美。

有一个男人,单身了半辈子,突然在43岁那年结了婚。新娘跟他的年纪差不多,以前是个歌星,曾经结过两次婚,都离了,现在也不红了。在朋友看来,觉得他挺亏的,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新娘身上的瑕疵太多了。

有一天,他跟朋友出去,一边开车一边笑道:“我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就盼望着能开宝马车,可是没钱,买不起;现在呀!还是买不起,买辆三手车。”

他的确开的是辆宝马车,朋友左右看看说:“三手?看来很好哇!马力也足!”

“是的呀!”他大笑了起来,“旧车有什么不好?就好像我太太,前面嫁个广州人,又嫁个上海人,还在演艺圈混了20多年,大大小小的场面见多了。现在老了、收了心,没有以前的娇气、浮华气了,却做得一手好菜,又懂得做家务。说老实话,现在真是她最完美的时候,反而被我遇上了,我真是幸运呀!”

“你说得挺有道理的!”朋友陷入沉思。

他握着方向盘,继续说道:“其实想想我自己,我又完美吗?我还不是千疮百孔,有过许多往事、许多荒唐,正因为我们都走过了这些,所以两个人都变得成熟、都懂得忍让、都彼此珍惜,这种不完美,正是一种完美啊!”

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这个豁达的男人没有苛求完美的习惯,懂得欣赏残缺的美,因此他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世上的事情总不能皆尽人意,事事苛求完美其实就是在难为自己,所以我们一定要扔掉完美主义的习惯,从自怨自艾中挣脱出来,从容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习惯视点”

完美主义的习惯,其实是一种无情的自负形式。我们必须明白:没有人能够永远得到满分,要求别人十全十美是不公平的,要求自己十全十美则是自我本位的愚行。而且完美主义者常会因为遭受一点失败而产生深深的挫折感,变得自暴自弃。所以我们一定要克服这种不良习惯,别让它毁了我们的生活。

7.忍让一时风平浪静

——培养忍让宽容的做人习惯

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一个红头发的男青年往地上吐了一口痰,被乘务员看到了,并说:“同志,为了保持车内的清洁卫生,请不要随地吐痰。”没想到那男青年听后不仅没有道歉,反而破口大骂,说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然后又狠狠地向地上连吐三口痰。那位乘务员是个年轻的女孩,此时气得面色涨红,眼泪在眼圈里直转。车上的乘客议论纷纷,有为乘务员抱不平的,有帮着那个男青年起哄的,也有挤过来看热闹的。大家都关心事态如何发展,有人悄悄说快告诉司机把车开到公安局去,免得一会儿在车上打起来。没想到那位女乘务员定了定神,平静地看了看那位男青年,对大伙说:“没什么事,请大家回座位坐好,以免摔倒。”一面说,一面从衣袋里拿出手纸,弯腰将地上的痰迹擦掉,扔到了垃圾桶里,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卖票。看到这个举动,大家愣住了。车上鸦雀无声,那位男青年的舌头突然短了半截,脸上也不自然起来,车到站没有停稳,就急忙跳下车,刚走了两步,又跑了回来,对乘务员喊了一声:“大姐!我服你了。”车上的人都笑了,七嘴八舌地夸奖这位乘务员不简单,真能忍,不声不响就把浑小子治服了。

这位女乘务员面对辱骂,既没有争辩,也没有与之对骂,而是忍下了一时之气,主动退让一步。这种退让使她取得了道德上、人格上的胜利,同时给了那个男青年一个深刻的教训。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培养这种忍让宽容的习惯,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忍字头上一把刀,遇事不忍把祸招,若能忍住心头急,事后方知忍字高。

某女士在家排行老大,那时家境艰难,父母忙于上班养家,照顾两个弟弟洗衣做饭等管家的事早早就落在她的头上。弟弟怕她,父母疼她。因此她养成了能吃苦受累不能忍气受气的个性。后来参军,在部队严格纪律的约束下,部队的一些要求,她虽然行动上执行了,可心中却不服气,常常牢骚满腹。而她的真正成熟进步是从学习忍耐开始的。她当的是通讯兵,搞长途话务,记得刚上机时,负责培训的是一位连里比较厉害的老兵。有一次,用户要下面部队的一个分站,她拿着塞线不知往哪条线路上插,正犹豫着,那位老兵一把将她的手打下,说:“你别拿着我的塞头巡逻了。”从小到大,哪里受过这个气,当时她脑袋轰的一热,血往脸上涌,泪水在眼窝里转,真想摘下话筒跑掉,或者和老兵大吵一架。可是一刹那间,她忍住了。想起平时领导常说三尺机台就是战场,要是跑掉不就等于在战场上开小差了吗?所以她一边忍着气抹着泪,一边认真看老兵操作。下班后又帮着老兵整理话单,打扫机房,这时心情已经好多了;而老兵也觉得有些过火,主动过来手把手地教她。两人以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忍让是个好习惯,宋代苏洵曾经说过:“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静可以制百动。”忍让是理智的抉择,是成熟的表现。一个人如果能养成宽容忍让的习惯,那么他就会获得别人的尊敬。

威廉·麦金莱刚任美国第25任总统时,指派某人做税务部长。当时有许多政客反对此人,他们派代表前往总统府,要求麦金莱说明委任此人的理由。为首的是一位身体矮小的国会议员,他脾气暴躁,说话粗声粗气,开口就把总统大骂一番。麦金莱却不吭一声,任凭他声嘶力竭地骂着,最后才极和气地说:“你讲完了,怒气应该平息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力这样责问我的,但现在我仍然愿意详细地给你解释……”

这几句话说得那位议员羞惭万分,但总统不等他表示歉意就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其实也不能怪你,因为我想任何不明真相的人都会大怒。”接着,他便把理由一一解释清楚。

其实不等麦金莱解释,那位议员已被他折服,他心里懊悔自己不该用这样恶劣的态度来责备一位和善的总统,因此,当他回去向同伴们汇报时,只是说:“我记不清总统的全部解释,但有一点可以报告,那就是——总统的选择并没有错。”

“忍”不但使麦金莱的解释获得好的效果,而且使那位议员从此悔悟,以后永远不再做出令人难堪的举动。别人故意用种种奸计使你大发脾气,你一气之下,就会做了不理智的事情,这样无疑是自讨苦吃。

不仅如此,有的时候与我们敌对的人还会故意发起挑衅,如果不冷静地忍让的话,我们就会陷入窘境。

三国时,魏将司马懿在五丈原与诸葛亮对峙时,他料定蜀军粮草匮乏,不利久战,因此坚壁不出,以逸待劳。诸葛亮使激将法,派人将妇女的头饰和衣服送给司马懿,讽刺他缩头藏尾,如妇人所为。

魏军将领见此羞辱勃然大怒,争先请战。司马懿却欣然接受,为安抚士气,继续以坚壁不战的战略疲惫对方,司马懿故意上奏请示魏主晓谕攻守对策。

如此书信往返,又消耗了一段时间,司马懿终于以固守之策逼退无法僵持待战的蜀军。

现实生活中,让人生气令人发怒的事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但作为一个有头脑的冷静的人,为了更好地、安宁地生活和工作,理智地处理各种不愉快,就需要培养自己忍让的习惯,如果不忍,任意地放纵自己的感情,首先伤害的是自己。如对方是你的对手、仇人,有意气你、激你,你不忍气制怒保持头脑清醒,就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中了人家的计,落个死比鸿毛还轻的下场,如三国时的周瑜就是一例。所以孔子云:“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言外之意即因一时气愤不过,就胡作非为起来,这样做显然是很愚蠢的。

“习惯视点”

忍就是在压抑人性本身的快乐,所以要养成忍让宽容的习惯可能是很困难的。

但如果我们做到了,我们就会收获很多,成功往往就是在宽容忍让之后,才会在某个方面有所突破,从而实现我们最初的梦想。

8.别总指望天上掉馅饼

——告别贪小便宜的做人习惯

一天,牛大爷去城里看望儿子儿媳,走在半路上,突然见到一个精美的首饰盒滚到他的脚边。身旁的一个小伙子眼尖手快,急忙捡了起来,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有一条金项链,还附着一张发票,上面写着某某饰品店监制,售价3600元。但是牛大爷当即拽住小伙子,让他在原地等候失主。可是等了老半天,还是没人来领。

那个小伙子便小声提议两个人私分,说:“给我一千元,项链归你。”边说边朝巷口走去。牛大爷平时就有个贪小便宜的习惯,再看看项链,就更动心。他心想:“我可以把它送给我的儿媳妇,当年她嫁过来的时候,我们手头不宽裕也没怎么给她买过东西。这次去看他们,正好把这个项链送给她,她一定会很高兴的,这也是我这个做公公的一番心意嘛。”

牛大爷的犹豫没有逃过小伙子的眼睛,他更是一个劲地说这条项链有多好,今天运气好才会遇到的。牛大爷禁不住小伙子的游说,便说:“可是我没有这么多钱,我是来城里看我儿子的,身上只带了八百块钱。”

世上绝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如果哪一天真的掉下了“馅饼”,里面也多半是包着毒药。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造就成功。一心想着不劳而获的人,不是梦想成空,就是掉进贪婪的陷阱。

小伙子故作大方地说:“这样呀,没有关系,我就吃点亏,谁叫您年纪比我大呢?”

于是,牛大爷就把好不容易凑到的八百块钱给了小伙子,拿着那条金项链美滋滋地向儿子家走去。

一到儿子家,他便把路上的事情跟儿子儿媳说了,还拿出那条金光闪闪的项链送给儿媳妇。小夫妻俩一听就不对,果然,那条项链是假的。

牛大爷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人家设了一个陷阱让他跳,这时他开始恨自己贪小便宜的老毛病,准备给还没出生的小孙子买些东西的八百块钱就这样打水漂了。

牛大爷因为贪小便宜而吃了大亏,天上没掉馅饼,而是掉下了个圈套。其实天下本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个人要是养成了贪小便宜的习惯,早晚就得上人家的当。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856年,美国俄亥俄州的亚历山大商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共丢失6只金表,损失18万美金,在当时,这是相当庞大的数目。

就在案子尚未侦破前,有个波士顿商人到此地批货,随身携带了5万美元现金。当他到达下榻的酒店后,先办理了贵重物品的保存手续,接着将钱存进了酒店的保险柜中,随即出门去吃早餐。

在咖啡厅里,他听见邻桌的人在谈论前阵子的金表窃案,因为是一般社会新闻,这个商人并不当一回事。

中午吃饭时,他又听见邻桌的人谈及此事,他们还说有人用1万美元买了两只金表,转手后即净赚3万美元,其他人纷纷投以羡慕的眼光说:“如果让我遇上该有多好!”

商人听到后,心里很羡慕,他抱怨自己为什么没碰上这么便宜的事!

到了晚餐时间,金表的话题居然再次在他耳边响起,等到他吃完饭,回到房间后,忽然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你对金表有兴趣吗?老实跟你说,我知道你是做大买卖的商人,这些金表在本地并不好脱手,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商量看看,品质方面,你可以到附近的珠宝店鉴定,如何?”

商人听到后,不禁怦然心动,他想这笔生意可获取的利润比一般生意优厚许多,所以他便答应与对方会面详谈,结果以4万美元买下了传说中被盗的6只金表中的3只。

但是第二天,他拿起金表仔细观看后,却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他将金表带到熟人那里鉴定,没想到鉴定的结果是,这些金表居然都是假货,全部只值600美元而已。直到这帮骗子落网后,商人才明白,打从他一进酒店存钱,这帮骗子就盯上了他,而他一整天听到的金表话题,也是他们故意安排设计的。

歹徒的计划是,如果第一天商人没有上当,接下来,他们还会有许多花招准备诱骗他,直到他掏出钱来为止。

习惯贪小便宜的人往往目光如豆,他们只看得见眼前的利益,却看不见身边隐藏的危机。就比如故事中的商人,他明知金表是“赃货”,但却被自己的贪念打败,最终抗拒不了骗子的诱惑而自食恶果,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改不了这个贪小便宜的习惯的话,以后他还会不断地吃这种亏。

你可能也听说过这个有名的禅学故事:无果禅师为了专心参禅,在深山里一住就是10年,这10年来一直有一个女人细心地照料着他。

然而,这10年,他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他认为自己无法在那里修行得道,所以打算出去寻师问道,解除多年来心中的疑惑。

临行前,他向这个女人辞别时,女人对无果禅师说:“禅师,您再多留几日吧。路上要风餐露宿,容我为您做件衣服再上路也不迟呀。”这个女人的好意让禅师无法推辞,于是只好点头答应了。

女人回家后,马上着手剪裁衣服。衣服做好了,她又包了四锭马蹄银,送给无果禅师作为路费,禅师心中无比感激,他接受了女人的馈赠,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就走。

到了晚上,无果禅师坐禅养息,半夜里突然出现了一个童子,后面还跟着许多人在吹拉弹奏。他们扛着一朵很大的莲花,来到无果禅师面前说:“禅师,请上莲花台!这就是您要去的地方。”

无果禅师心里嘀咕:“我的修行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这种境况来得太早了,恐怕是魔镜吧!”于是他没有理会,童子又说:“禅师,请您坐上来吧,机会就只有这一次,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有了哦。”抵不住童子的纠缠,无奈之下,无果禅师就把自己的佛尘插在莲花台上。童子与诸乐人便高兴地离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无果禅师正要动身时,那母女二人来到他家,手里拿了一把佛尘,问道:“禅师,这可是您的物品?昨晚怎么会从我家母马的肚子里生了出来?”

无果禅师听后十分吃惊,说道:“如果不是我的定力深厚,今天已经是你们家的马儿了。”于是将马蹄银还给了母女二人,作别而去!

莲花台就是一个陷阱,如果无果禅师是个好贪小便宜的人,那他就会被投入母马的肚子里,成为一匹小马了。

生活中,总有许多陷阱等着习惯贪小便宜的人,这也就是有些人总是吃亏上当的原因。贪小便宜的习惯使人像中了魔似的不能脱身,当那些所谓的“实惠”或“好运”到来时,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跳进陷阱里,贪小便宜的人很少有不吃亏的。

“习惯视点”

生活中的陷阱实在太多了:金钱、地位、美女……钓“鱼”的人要下饵,骗子往往先诱人于小利。好贪小便宜的人在见到“便宜”时,就忘了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以致受骗上当。请记住:无论骗子有多少诡计,只要你能克服贪小便宜的毛病,他们就无隙可乘。

9.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克服冷漠自私的做人习惯

一个寒冷的夜晚,一个简陋的旅店来了一对上了年纪的客人,不幸的是,这间小旅店早就住满了人。

“这已是我们寻找的第4家旅社了,这鬼天气,到处客满,我们怎么办呢?”这对老夫妻望着阴冷的夜晚发愁。

店里的小伙计不忍心让这对老年客人受冻,便建议说:“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今晚就睡在我的床铺上吧,我自己打烊时在店堂打个地铺。”

老年夫妻非常感激。第二天他们要按照旅店住宿价格付客房费,小伙计坚决地拒绝了。临走时,老年夫妻开玩笑地说:“如果你经营旅店,你可以当上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

“是吗?真希望是那样,我也想多挣一点,让家人过得舒舒服服的!”小伙计随口应和地哈哈一笑。

没想到,两年后的一天,这个小伙计收到一封寄自纽约的来信,信中夹有一张往返纽约的双程机票,信中邀请他去拜访当年那对睡他床铺的老夫妻。

小伙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纽约,老年夫妻把小伙计带到大街上,指着那儿的一幢摩天大楼说:“这是一座专门为你兴建的五星级宾馆,现在我正式邀请你来当总经理。”

年轻的小伙子因为一次举手之劳的助人行为,美梦成真。

这就是著名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的总经理乔治·波菲特和他的恩人威廉先生一家的真实故事。

这个小伙计给了老年夫妻一次热情的帮助,而他得到的回报是一家五星级酒店。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乐于助人的人会得到厚报,而冷漠自私的人只会伤害到自己。

有一个人被带去观赏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聪明地选择他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去令人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包括肉、水果、蔬菜。

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他发现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或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看起来沉闷,无精打采,而且皮包骨。这个人发现那些人每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四尺长的把手,使它不能用来吃。所以即使每一样食品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饿。

然后他又去天堂,景象完全一样:同样食物、刀、叉与那些四尺长的把手,然而,天堂里的居民却都在唱歌、欢笑。这位参观者困惑了。他怀疑为什么情况相同,结果却如此不同。在地狱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可是在天堂的人吃得很好而且很快乐。最后,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地狱里每一个人都试图喂自己,可是一刀一叉,以及四尺长的把手根本不可能吃到东西;天堂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喂对面的人,而且也被对面的人所喂,因为互相帮助,结果帮助了自己。

生活中,一些人冷漠自私,在他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认为要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所以事不关己何必为别人费心呢?其实别人得到的并非是你自己失去的,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你自己。下面这个小故事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瑞士的一个小渔村里,有一个叫罗吉的少年,他是一个热心的小伙子,非常乐于助人,他以自己的经历,再次向人们证明了: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巨浪击翻了一艘渔船,船员们的性命危在旦夕。他们发出了求救信号,而救援队的队长正巧在岸边,听见了警报声,便紧急召集救援队员,立即乘着救援艇冲入海浪中。

当时,忧心忡忡的村民们全部聚集在海边祷告,每个人都举着一盏提灯,以便照亮救援队返家的路。

两个小时之后,救援艇冲破了浓雾,向岸边驶来,村民们喜出望外,欢声雷动,当他们精疲力竭地跑到海滩时,却听见队长说:

“因为救援艇的容量有限,无法搭载所有遇难的人,无奈只得留下其中的一个人。”

原本欢欣鼓舞的人们,听见还有人危在旦夕,顿时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情绪再次陷入慌乱与不安中。

这时,来不及停下喘息的队长开始组织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准备前去搭救那个最后留下来的人。

17岁的罗吉立即上前报名,然而,他的母亲听到时,连忙抓住他的手,阻止说:“罗吉,你不要去啊!10年前,你的父亲在海难中丧生,而3个星期前,你的哥哥约翰出海,到现在也音讯全无啊!孩子,你现在是我惟一的依靠,千万不要去!”

看着母亲,罗吉心头一酸,却仍然强忍着心疼,坚强地对母亲说:“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让别人去吧’,那情况将会怎么样呢?妈妈,您就让我去吧,这是我的责任,只要还有人需要帮助,我们就应当竭尽全力地救助他。”

罗吉紧紧地拥吻了一下母亲,然后义无反顾地登上了救援艇,和其他救援队员一起冲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中。

一小时过去了,虽然只有一个小时,但是对忧心忡忡的罗吉母亲来说,却是无比漫长的煎熬。忽然,救援艇冲破了层层迷雾,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大家还看见罗吉站在船头,朝着岸边眺望,岸边的众人不禁向罗吉高喊:“罗吉,你们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

远远的,罗吉开心地朝人群挥着手,大声喊道:“我们找到他了,他就是我的哥哥约翰啊!”

罗吉不顾母亲的劝阻,坚持去救援,令人倍感温馨的是,他救回来的竟是自己的哥哥!他的乐于助人使他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冷漠自私的人,他们不愿为别人着想,不愿帮助别人,结果,他们就像一个孤岛一样,没有朋友,当他们出了问题,也很少有人愿意帮助他们!

“习惯视点”

冷漠自私的习惯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个过分在意自己的所有,无视他人困苦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抛弃。生活就像山谷回声,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帮助的人越多,得到的就越多。因此如果你有能力帮助别人的话,请千万别选择冷漠。

10.做人何必太小心眼

——战胜斤斤计较的做人习惯

1898年冬天,幽默大师威尔·罗吉士继承了一个牧场。

有一天,他养的一头牛,为了偷吃玉米而冲破附近一户农家的篱笆,最后被农夫杀死。依当地牧场的共同约定,农夫应该通知罗吉士并说明原因,但是农夫没有这样做。

罗吉士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于是带着佣人一起去找农夫理论。

此时,正值寒流来袭,他们走到一半,人与马车全都挂满了冰霜,两人也几乎要冻僵了。

好不容易抵达木屋,农夫却不在家,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等待。罗吉士进屋取暖时,看见妇人十分消瘦憔悴,而且桌椅后还躲着五个瘦得像猴子的孩子。

不久,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他们可是顶着狂风严寒而来的。”

罗吉士本想开口与农夫理论,忽然又打住了,只是伸出了手。

农夫完全不知道罗吉士的来意,便开心地与他握手、拥抱,并热情邀请他们共进晚餐。

这时,农夫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委屈你们吃这些豆子,原本有牛肉可以吃的,但是忽然刮起了风,还没准备好。”

孩子们听见有牛肉可吃,高兴得眼睛都发亮了。

吃饭时,佣人一直等着罗吉士开口谈正事,以便处理杀牛的事,但是,罗吉士看起来似乎忘记了,只见他与这家人开心地有说有笑。

饭后,天气仍然相当差,农夫一定要两个人住下,等转天再回去,于是罗吉士与佣人在那里过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他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后,就告辞回去了。

回家的路上,佣人忍不住问他:您不是打算讨公道吗?

“罗吉士笑着说:那是原来的打算,当我看到那一家人后,我就不想再追究了,太小心眼了没什么好处!

故事中的罗吉士虽然失去了一头牛,但这段经历却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总是斤斤计较的话,做人也不会开心,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根本就不值得太过计较。然而,生活中却有很多人习惯于斤斤计较,遇事就犯小心眼的毛病,结果无事常思有事,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气大伤身的道理可能很多人都懂得,可也总有一些人为一些小事不能自解。真是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李大妈早年丧夫、无儿无女,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李大妈的脾气暴戾、偏激、狂躁、喜怒无常。

老郑和老吴是李大妈的邻居。因为李大妈的极坏禀性,她和老郑、老吴的关系处得很别扭。老郑和老吴也因为有李大妈这样的邻居而沮丧不已。

但老吴和老郑二人的性格截然不同。老吴豁达开朗,凡事想得开;而老郑则有点心胸褊狭,爱走极端。因此二人虽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表现大不一样:老吴整天乐呵呵的,老郑却一天到晚吊着脸,一副怏怏不乐的样子,好像谁借了他二斗陈大麦还了他二斗老鼠屎似的。

一天,李大妈的一只乌鸡不见了,她便在自家院里跳着脚骂:“哪个老不死的,偷了我的乌鸡?谁偷了我的乌鸡断子绝孙,死时闭不上眼睛!”

骂声很大,邻居老吴和老郑都听见了。

老吴想:“她没点名骂谁,咱也没干那亏心事。不做亏心事,睡觉不关门,她爱骂骂去,与咱毫不相干。”仿佛没听见骂声似的。

而老郑则不一样。他想:“这怕是冲我来的,这婆娘真没口德,开口闭口老不死的。哎,真气死我了!”老郑气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几天便病倒了。

几天以后,李大妈在她家的草堆中发现了死鸡。原来乌鸡觅食钻到了草堆下面,它还没出来,李大妈便在外面放了一担柴禾,把那个出孔堵住了,以致它饿死在里面了。

李大妈有些内疚,便找老吴和老郑道歉。

老吴听后说:“我没什么,一点都没生气,你找老郑道歉去吧!”

李大妈极诚恳地向老郑做了解释和道歉。老郑听后,心中的怨气慢慢地消了,过了几天,就能起来行走,身体慢慢地恢复了。

“哎,都是自己小心眼造成的,咱要像人家老吴,还生哪门子气呢?”老郑这时才明白。

做人凡事都要看得开一点,斤斤计较就是在自找麻烦,一些小事根本就不值得太往心里去,如果像故事中的老郑那样总是为点小事计较,犯小心眼,那生活又怎么会有快乐可言!

习惯小心眼的人,就是太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了,于是经常被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烦扰,怕别人责怪而自责、怕别人取笑而自卑、怕难堪而自闭。

一位老人的笔记本上,记着这样一句话:“不必在意别人是否喜欢你、是否公平地对待你,更不要奢望每个人都会等待你。”

某一天你突然发现王二对张三、李四很好,对你却不冷不热,可你想不出曾做错什么,想不出什么地方得罪了他。你不必惊慌,更不必烦恼,在一次次的自问和猜测间,你耗掉的是自己的时间,消磨掉的是自己的信心。其实,王二对你的态度并不能改变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或许本来就不是你的问题,你何必因此扰乱心理平衡呢?再仔细想想赵五不是对你很好而对别人冷冷淡淡吗?这样就够了。

不必在意别人冷漠的表情、窃窃的私语;不必费心去揣测、捉摸别人怎样待你、怎样评价你;不必在意微小的得失、过错或失败,那只是成长路上的一个小插曲。豁达一点,超然一点,平静喜悦地走过每一个日子,然后再回过头想想所经过的是非得失、喜怒哀乐、苦辣酸甜,你会发觉眼前突然变得明亮开朗,原来,生活还是充满了七色阳光。把时光留给自己,读自己喜欢的书,倾听迷人的音乐,到田野去走走……生命中值得留意的东西有很多,实在不值得你去关注别人的态度。

“习惯视点”

如果想活得开心、活得有意义,做人就不能太小心眼。不要过于计较小事,别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小心眼的习惯会让你的生活变成一片灰色,何不豁达一点呢,这样你会活得更轻松!

11.架子不能摆得太离谱

——克服好摆架子的做人习惯

有一个人,人品、学历、长相都没说的,就是有一点不好:好摆架子。无论做什么,他总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为了这个坏习惯,他可没少吃亏。上大学的时候,他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朋友,不过快毕业时分手了。其实两人也没什么太大矛盾,只不过女方嫌他太会摆架子:每次约会,他总要故意迟到几分钟,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打电话时,他总要抢着先挂机;吵了嘴,他不去哄女朋友,反而要对方先开口……日子久了,女朋友就觉得烦了,尽管觉得他条件不错,但还是和他分了手。毕业后,他进入一家机关单位工作,工作稳定、薪水优渥、前程远大,但他在这里工作得却不太如意。领导和他接触了几次后,不高兴地说:

“他怎么这么硬气啊!和他在一起我都不知道谁是领导了!”同事们也不喜欢他,觉得他太爱摆架子,总是表现得生硬古板、飞扬跋扈。后来,这个人受不了单位的气氛,跳槽去了一家合资公司,听说干得也很不顺利。

一个人习惯于摆架子,结果到哪里都不被人接受和理解,如果不能克服这个坏习惯的话,他就永远不会受到别人的喜欢。生活中,好摆架子的人往往是失败者,他们总是抱着自己的优势不放,不懂得变通,不会抓住机会,所以,如果你有好摆架子的习惯,就要及早改正它,别让它成为你的绊脚石。

一天,原来在某公司担任部门领导职务的有才干的年轻人张松,因为和公司的副总发生了一点口角,突然辞职走了。王总经理得知他是被聘到一家酒店做经理,就决定亲自出马,找他回来。副总不同意,他觉得这样做太“跌份”了,王总却坚持要去。于是王总经理找到了那家酒店。原先的老板主动来喝酒,这使刚辞职的张松深感意外。但他想躲开已经来不及了,只好笑脸相迎,请王总喝酒,他在一旁陪着。

两个人细饮慢说,王总笑容可掬,情绪不错。他与这位过去的手下闲扯起一些一起创业过关斩将的往事,讲得眉飞色舞。随后,才谈到张松的近况,他兴致勃勃地问:“很好吧?是不是干得很顺手?”张松当然要把其现状好好描绘一番:很受老板的赏识,当上经理以后,手下协作也不错,初步估算,在年内可以赢利50万元。一边说一边觉得很畅快。王总淡然一笑,说:“四五十万吗?我认为太少了。”“就这么个小小的酒店,一年赚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张松小声地辩解道。

王总一本正经地说:“照我看,你的才能一年应该赚几百万,你太不自信了,在这个小地方藏不下你这条蛟龙,所以我看你在这儿是大材小用啊!还是回去跟我干,怎么样?”

张松感到非常意外:“王总,你不是开玩笑吧?我刚出来,你还要我回去……”王总慢悠悠地说:“我想问题和做事情向来都是认真的。至于你和副总的不愉快,我都知道了,他也很后悔,正盼着你能回去呢!”

张松为难地苦笑:“我连公司的房子都退了,回去还有位置么?”

王总道:“你错了,我们公司的一贯做法是人走了房子留给他,你在小酒店里太屈才,所以留下这句话:你愿不愿来,我都等着你。”

张松决定回去,但他的朋友却对他说:“一会让你走,一会儿让你回去,你就那么好使唤吗?你怎么也得摆摆架子啊!”张松摇了摇头:“我不这样认为,回去确实有发展,这时候不能摆架子!”

张松果然返回公司,一年后,经过东拼西杀,为公司获利几百万,自己也成为了公司的副总。

在这件事情中,如果王总摆起领导架子,那自然就不会去找一名辞了职的员工,这样一来,他就失去了一名人才。人才流失就是财富流失,为了摆架子而失去财富就有点太不值了。而张松如果像他朋友说的那样端起架子,那他就是拒绝机会,所以好摆架子实在不是聪明人做的事。

做人千万不能养成摆架子的习惯,总是表现得居高临下会使你失去人们的信任。只有放下架子,真诚恳切,你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

“习惯视点”

有些人习惯于摆架子,沉迷于自己的优势,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这时候应该想一想,天底下和你处在同一位置的人还有很多,摆架子实在是一件很可笑的事。你只有放下架子,正确地认识自我,才会品尝到生活的甜美与幸福,才会得到他人的欣赏与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