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舌尖上流动的城市味道
10756000000035

第35章 海纳百川的上海美食

很少有一座城市能像成都这样,大大小小的街巷布满食肆,食肆中不断飘溢出诱人的香味。调和五味的美食练就了成都人灵敏的舌头,同时也造就了他们能吃会道的嘴巴。成都人那双勤劳的手,创造了今天成都辉煌的美食文化,也造就了成都“美食之都”的美名。讲究享受与情趣的成都人是用舌尖品味出生活的滋味的。成都同时也是出了名的商业和消费城市,如此的人文环境造就了川菜“婉约绮丽,温馨柔和”的风格。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交通枢纽,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四方来客汇集于此,于是推动了饮食业的发展。上海属于湿热带气候,四季宜人,蔬菜、瓜果常青,再加上绵长的海岸线,让它拥有丰富的物产,山珍海味、土特产应有尽有。因此,上海人在饮食烹饪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产和人们的口味、习惯,将对方的口味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精心制作,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海派饮食文化。

在上海人的口味中,“鲜”是最大的特色,无论蔬菜或肉类,都要求新鲜。为了迎合这种饮食爱好,上海的各个肉菜市场均设有水族箱或饲养笼,将各种鱼类、禽类活养着以供顾客选购,即点、即宰、即售。

上海夏季炎热的天气让人食欲不振。为增进食欲,保证营养,上海的日常饮食以清淡、鲜爽、嫩滑等消暑祛热的菜品为主,家庭一般常用瓜类制成清香可口的汤、煲等。贡菜、金针菜、米蓰是夏天的时蔬,但是夏天上海人大多喜欢吃诸如“糖拌番茄”“糖拌黄瓜”“毛豆丝瓜”等菜,汤一般就是“番茄煸尖冬瓜汤”或“雪菜肉丝豆腐羹”。而在北风凛冽、寒气袭人的冬春季节,上海的家庭饮食多以营养丰富、滋补暖身、味道香浓的菜品为主,此时,狗肉、羊肉、鸽、蛇等滋补菜肴都是餐桌上的“常见客”。上海人在饮食方面讲究营养、滋补、口感,因此一年四季,他们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可口、滋补的汤、羹、粥。饭前饭后一碗汤,已经成了上海人的饮食特色之一。

在上海菜中,“红烧鱼回鱼”家喻户晓。它在制作中巧用火候,突出原味,色泽红亮,卤汁浓厚,肉质肥嫩,极负盛誉。“糟钵头”则是上海本地菜善于在烹调中加“糟”的代表作,是把陈年香糟加工成糟卤,在烧制时加入,从而使菜肴糟香扑鼻,鲜味浓郁。制作“生煸草头”时,要先摘梗留叶,重油烹酒,柔软鲜嫩,蔚成一格。受外来饮食习惯的影响,新旧两代上海人的口味也有所不同,如老上海人爱吃油爆虾,新上海人则爱吃盐水虾;老上海人偏爱吃糖醋排骨,新上海人则更爱吃椒盐排条;老上海人过节做红烧鱼回鱼,新上海人则流行吃清蒸鲑鱼。但不论如何,咸菜毛豆、红烧狮子头等传统佳肴是所有人都喜欢的菜肴。

上海菜原以红烧、生煸见多,但在吸取了浙江菜的特点,借鉴了西菜、西点的做法后,花色的品种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各地方风味的菜肴也逐步适应上海的特点,进行了不同的变革,从川菜的重辣转向轻辣,从锡菜的重甜改为轻甜。还有不少菜馆吸取外地菜之长,在取长补短的基础上改革了烹调方法。因此,如今的上海菜品种多样,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为汤卤醇厚、浓油赤酱、糖重色艳、咸淡适口。但在选料上,上海菜仍然保持了原有的“活、生、寸、鲜”的宗旨。

近年来,上海已成为集各地美食于一地的“美食天堂”。上海的街头各式餐馆林林总总,有百年老店、中式菜馆、西式餐厅、快餐连锁店,再加上早点摊、大排档,如星罗棋布,精彩纷呈。只有在这些包罗万象的菜式厨艺中,在环境优越、人文氛围和服务态度上乘的餐馆里,你才会知道什么是美食家的乐园,才能亲身体会“吃在上海”的美妙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