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科技万事通(时尚生活指南)
10754300000053

第53章 19世纪的医学

19世纪是近代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柏尔和马根迪的实验证明脊髓的前根是运动性的、后根是感觉的。穆勒通过实验方法证实柏尔和马根迪的理论,研究了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发音和语言器官的构造和功能,探究神经系统的发育,发现各种腺体构造上的统一性。路德维希以滤过和重吸收解释尿的形成。1824年,普劳特证明胃内游离酸是消化所必需的物质。博蒙特揭示胃液的消化功能。雷蒙证明了肌肉1850年,赫尔姆霍茨测定了神经传导速度,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创立神经生理学。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创立。

巴斯德确定了微生物对传染和发酵的作用,奠定微生物学基础。科赫发明微生物的染色法,改进细菌培养法。巴斯德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获得减毒疫苗,创立免疫学。梅契尼科夫发现白细胞吞噬现象,确立细胞免疫学。

雷奈克发明听诊法。19世纪中叶,内窥镜发明,提高了诊断水平。19世纪末,X射线应用于诊断和治疗。分析化学和合成化学的发展,促进了药物疗法的进展。氧化亚氮、乙醚等麻醉药的发现,使外科手术在无痛情况下进行。李斯特建立的外科防腐法,大大降低创伤及术后并发症。1880年,纽伯应用高压蒸汽消毒法,奠定了无菌外概念。

跷跷板与听诊器的发明

一天,年轻的法国大夫雷奈克(1781~1826)在观看小孩子玩跷跷板时发现,玩腻的孩子把耳朵贴近木板的一端,另一个孩子就用钉子刮擦木板的另一端,这时木板一头传来清晰的刮擦声。雷奈克对这种传声现象感到很惊奇,于是牢牢记在心上,由此而导致他以后发明了一种最重要的医学仪器——听诊器。

1816年,雷奈克出诊去给一位年轻姑娘看病。按惯常做法他应该把耳朵贴近姑娘的胸部来听心肺,但因为这位姑娘长得很胖,再加上雷奈克非常羞怯,以致使他不好意思用这种方法。怎么办?这时他回忆起了自己曾看到过的孩子们玩跷跷板的游戏——倾听通过木板传过来的刮擦声。于是他拿了一叠纸,把它卷得紧紧的,把纸卷的一端放在姑娘的胸部,另一端贴在自己的耳朵上。此时他所听到的声音比他以前将耳朵直接贴在病人胸部所听到的声音要清晰得多,他真是又惊又喜。

为了改进这种仪器,雷奈克做了一根空心木管,并将木管的一端挖成大孔,把这一端放在病人的胸部,另一端贴在他的耳朵上,这时心脏的跳动声音就听得格外清楚了。这就是现代听诊器的构造原理。可是雷奈克没有用过“听诊器”这个名词,他一直把这根木管叫“指挥棒”。

◆轰动世界的之醚

1846年10月16日,世界上第一例用乙醚进行麻醉的外科手术获得成功。这是医学外科发展史上很有意义的一天。

在麻醉药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外科手术采用十分残酷的办法:有的医生用绞勒的方法使病人窒息;有的用放血、压住颈部血管的办法先使病人大脑缺血而昏迷;有的干脆用木棒猛击病人头顶,使病人失去知觉。这些办法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造成残疾和死亡。

1844年,美国出现了一种“笑气”,吸入这种气体的人开始先笑,随后便安然入睡。经过化验,原来这种气体里含有的氧化亚氮有麻醉作用。韦尔斯的助手莫顿觉得“笑气”的麻醉性小,就想寻找更有效力的麻醉剂。化学家杰克逊告诉他,一次杰克逊吸了乙醚,感到身上很舒服,一会儿就睡着了。

美国医生莫顿先用乙醚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证明用乙醚做麻醉药对人体无害以后,就在1846年10月16日对人体进行公开实验。整个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用乙醚麻醉手术获得成功的消息很快传遍世界。从此,这种用酒精制成的无色透明的液体乙醚,成了医院手术室里不可缺少的药品。

◆首次征服狂犬病

1885年7月6日,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研制的狂犬病疫苗首次用于人体,获得成功,轰动了整个世界。

狂犬病虽不是常见病,但在当时它却是不治之症。在当时,有的地方甚至以使用烧红的铁块烙烫伤口作为一种疗法,巴斯德曾亲眼目睹这种凄惨的情景。1880年12月,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开始致力于狂犬病的研究工作。

他先收集了一个刚死的狂犬病患者的唾液,注射到两只兔子身上,结果兔子害狂犬病而死。在患者的唾液中,他发现一种“8”字形的微生物,以为这是狂犬病病原体,但进一步的研究把它否定了。虽然没有发现病原体,但是,综合各种研究结果,巴斯德肯定狂犬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肯定它侵袭脑和脊髓。经过反复研究,他以兔的脊髓作为狂犬病病原体培养基,最终制出了狂犬病疫苗。

◆微生物学的开创者——巴斯德

巴斯德(1822~1895)是18世纪法国微生物学家和化学家。

1868年,整个法国的酿酒工业被一件科学新闻轰动了,工厂主们奔走相告:“我们的酒得救了!”这是怎么回事昵?原来,当时法国酿酒工业相当盛行,但是长期以来,每年都有大批的葡萄酒由甜变酸而毁掉,对此,人们大伤脑筋,但毫无办法。当时,巴斯德执教的大学正好位于盛产葡萄酒的中心,他决心找出使酒变酸的原因。巴斯德经过观察,发现原来是一种微生物在捣乱。接着他发现,可以把酒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煮若干分钟,来消灭酒里的细菌,却不会影响酒的味道。后来,他又用同样的方法处理牛奶,这种用缓慢加热杀死微生物的方法就是“巴氏消毒法”。

后来,巴斯德想到,既然能在食物和液体中找到这些有害微生物,那么它们也可能生活在人和动物的血液中引起疾病。果然,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找到了使数以百万计小鸡死于鸡瘟的罪魁祸首——鸡霍乱细菌。巴斯德乘胜追击,又尝试着给牛羊接种疫苗,以预防牛羊炭疽病。获得成功后,他又把注意力转到人身上。这就导致他用疯狗做实验,发明了治疗“狂犬病”的血清,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巴斯德还注意到,在医院中,尽管有些伤员接受了成功的外科手术,但最后却因伤口感染而死亡,其中的致命原因就是医生们不懂得消毒灭菌。于是他亲临医院,宣传消毒的道理,指出感染化脓是细菌活动的结果。

◆世界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布莱克

世界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布莱克(1821~1910)出生于英国,后随全家移居美国。她从小聪明好学,但17岁时父亲病故,只好中途辍学当小学教师。她对从医很感兴趣,买了很多医学教材,一有空就埋头自学。

之后,她曾向美国12所医学院写信求学,均遭冷遇。她的第13封信打动了纽约西区的日内瓦医科大学的负责人,出乎意料地获准她入学。1849年,她以出色的学习成绩获取了医学博士的头衔,这一消息很快在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引起轰动。此后,她曾在法国一家妇产医院工作过,后来又到英国一家综合医院,受到几位医学界名人的重视。以后她回到美国开了一家私人诊所,同获得医学博士的妹妹艾米丽一道工作,把小诊所发展成一所完全由妇女管理的著名医院。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她组织了一个战地医疗小组奔赴前线,救死扶伤,受到广泛称赞,她从此名声大振。

这位女中英杰以自己的所作所为,为妇女从医开辟了一条道路。1879年,68岁的布莱克被刚成立的伦敦妇女医科大学聘为妇科学教授。

◆近代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1820~1910)是护理学的先驱、近代护理学和妇女护士职业创始人。南丁格尔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1850年到德国凯撒斯韦尔基督教女护士学校学护理,1853年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监督。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当时英军伤病员无护士护理,并且医疗条件极差,于是南丁格尔自愿率领护士奔赴前线。当时用品缺乏,水源不足,卫生状况极差,但她克服困难,使军医院面目改观,被士兵们称为“提灯女士”。1856年,南丁格尔任英军军医院妇女护理部总监,战后回英国被视为民族英雄。

1860年,她用公众捐助的南丁格尔基金在圣托马斯医院内建立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后又创建了助产士及济贫院护士的培训工作。1901年她双目失明。1907年,英王授予她功绩勋章,成为英国第一个获此勋章的妇女。为了纪念这位护理学先驱,1912年,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绝症的克星——科赫

1890年8月4日这一天,科赫(1843~1910)在柏林召开的第十届世界医学会上宣布他已发现了治疗结核病的新药——结核菌素,引起了医学界的震动。因为当时人们把结核病看作是不治之症,所以人们把他誉为“绝症的克星”。科赫是德国细菌学家,细菌学的奠基人。因发现结核菌和结核菌素,获19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科赫创立了细菌学研究的许多基本原则和技术。提出了判断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科赫原则”;建立悬滴标本检查法、组织切片染色法、显微镜摄影等技术;发明固体培养基,建立细菌纯培养法;1876年分离出炭疽杆菌;1882年发表确定结核菌为结核病病原体的报道;1883年发现霍乱弧菌,找到霍乱交叉感染的途径、隐患和有效的控制方法。

◆细胞免疫学的创始人——梅契尼科夫

梅契尼科夫(1845~1916)是俄国生物学家,细胞免疫学的创始人。梅契尼科夫早年从事海洋无脊椎动物胚胎学的研究,并与柯瓦列夫斯基一起,把胚层学说引伸到整个动物界,证实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发育的共同规律,为比较胚胎学奠定了基础。

梅契尼科夫是吞噬细胞和噬菌作用的发现者。在一次解剖生长在泥土里的地片蛭时,梅契尼科夫发现它们的肠内细胞能直接把食物吞噬掉;接着,他在水螅类和螅水母类动物的胚体上,都找到了内部无腔的消化器。

他得出结论:在动物进化过程中,最原始的消化器官决不是腔囊状或管状的,而应该是没有明显肠的腔肠,其细胞能直接吞噬食物以资营养。接着,他又在变形虫身上发现了细胞内的消化现象,在多细胞动物中也广泛地发现能吞噬食物的细胞,在消化器官之外,也发现有游走的细胞。这些喜欢吞食的细胞就是白血球。他根据对发炎过程、霍乱弧菌和其他病原细菌的致病特征的研究,创立了吞噬细胞学说。指出吞噬细胞对机体在炎症过程中的防御作用的重要意义。

◆公共卫生的拓荒者——拉夫伦

拉夫伦1845年6月生于巴黎。他从童年起受父亲的影响,立志要走父亲从医的道路。由于他认真学习,很快成了医学院里的高才生。由于他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所起的作用,拉夫伦于1907年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拉夫伦有一次意外地感染上疟疾,而当时这种病在某些地区十分流行。他深感病人的痛苦,决心攻克它。经过多年的研究,他最终发现了疟原虫,为战胜疟疾奠定了基础。

拉夫伦在晚年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也不顾环境险恶,不远万里到达了非洲。在那里他四处奔波,实地考察了睡眠病和利什曼病的病因和流行情况,并尽力为患者医病或提供建议。1917年,传染利什曼病的利什曼原虫终于被发现。

为医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拉夫伦被人们誉为“公共卫生的拓荒者”。

◆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1936)是俄国生理学家,对血液循环、消化生理、大脑和高级神经活动生理有深入研究。他建立了慢性生理实验法,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因对消化生理的贡献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巴甫洛夫初学神学,然而他受达尔文和谢切诺夫的影响,1870年转入圣彼得堡大学攻读化学和动物生理学。1875年毕业,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即进入帝国医学科学院,学习理论医学。1879年毕业,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8~1890年筹建并领导包特金生理实验室,其间(1884~1886)至德国进修。1890~1924年任帝国医学科学院生理学教授,1895~1928年任生理系主任,1907年当选为俄国自然科学院院士。

巴甫洛夫最初研究血液循环生理,注重神经系统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发现支配心脏活动的4种神经,即抑制、加速、减弱、加强神经;阐明神经调节心脏活动的机制,并断定神经系统存在着营养性功能。以后研究消化生理,同样注意神经系统对消化过程的影响。创造慢性生理实验法,设计巴氏小胃等手术方法,以代替传统的活体解剖的急性实验法,从而可以观察健康动物体内特异消化腺的正常活动情况。他证明动物所有主要消化腺都有专门的分泌神经,他还在小肠分泌液中发现肠激酶,阐明酶在消化中的作用。他在研究消化生理过程中因发现“精神性唾液分泌”现象而导致他研究皮质和大脑半球活动,从而提出条件反射概念。他将正常消化反应和由于各种环境因素激发而产生的唾液腺活动分别称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并揭示了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方式和程序,将条件反射定位于大脑半球。他提出实验性神经症的病因是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凋。研究了高级神经类型,根据基本神经过程的强度、易变性及恒久性分出4种基本行为类型。晚年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用第二信号系统的概念表示人特有的抽象思维和言语能力。主要著作有《主要食物消化腺功能讲义》、《动物实验心理学及精神病理学》、《博物学和脑髓》、《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二十年经验·条件反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