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人四十
10752800000058

第58章 让你的心理状态在调节中获得平衡

之所以会有许多40岁男人出现心态失衡,就是因为他们长年处于高度紧张的生存状态中,情绪的紧张让他们变得敏感、脆弱,而为了避免这种心理状态损害我们的健康,损害我们成功的机会,我们就一定要通过心理调适平衡心态。

男人40岁后面对的压力和烦恼日益增多,因此人到中年更要注意心理保健。中年心理保健概括起来就是要用好四个字,即“加”“减”“乘”“除”。

“加”,即扩大业余爱好,增加生活的乐趣。

40岁男人的体力、精力都今不如昔,若终日只是单调地劳作,迟早会把身体压垮,疾病便会趁虚而入。因此,在紧张繁重的生产劳动之余,应积极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如下棋、钓鱼、养花、体育锻炼及闲聊等,以放松思想,做到有劳有逸,有张有弛。

“减”,就是尽力排除心理压力及烦恼,终止一切有损心理健康的活动。

老实说,人生总是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困难、坎坷或挫折,也势必会引起不良情绪和产生心理压抑。这时压抑是没用的,你应该把心中的委屈、忧愁、烦恼向知心朋友、亲人等倾诉,或者用其他的活动转移对不良情绪刺激的注意力,如看电影、看戏剧、散心解闷或走亲访友等等方法排遣和减轻心理压力。同时,还要戒除吸烟、酗酒、赌博等不良嗜好,以免身受其害。

“乘”,即扩大社会活动,从友谊中汲取力量。

40岁的男人若长期囿于某种工作,很少与人交往,天长日久,便易产生孤独感,烦闷、苦恼、自私等不良心理便会找上门来,影响心理健康,甚至有可能染上严重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之余,应走出家门,主动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取长补短;既可在高兴时海阔天空地畅游,也可在烦闷时倾诉衷肠。这样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除”,就是忘掉不愉快的事,化烦恼为动力。

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学会谅解、宽恕别人,站到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想,就容易想得通。减少火气,消除怨气,谅解别人的过错或消除相互之间的误会,这样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愉快的情绪。工作不顺心或情绪低落的时候,要学会换个角度看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自信,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除此之外,要培养乐观精神,保持心理平衡,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修炼自我:

转移情绪,改变心态

当情绪低落时,不妨去想想孤儿院、养老院、医院中的人,或干脆去这些地方看看,你会明白世界上除了你自己的痛苦之外,还有多少不幸。如果情绪仍不能平静,就积极地去和这些人接触,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帮助别人上,并重建自己的信心。环境改变了,你的心态和情感也会随之改变。

不要苛求

人们往往习惯于苛求,以至于没有什么事物能使自己称心。注意寻找自己的优点,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其他方面取得的成就,看到某一环境的有利条件,不论它多么微小,要对它感到高兴。要学会积极地看生活,不要苛求,只要能帮助某一个人或为有价值的事业而工作。

排除紧张情绪

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会释放贮存在你体内的过多能量。去散步、打球,或把你的房间打扫干净。

针对不同的心理情绪,还应采取不同的调整方法,那么,我们平常人通常有哪些不良的情绪需要控制呢?按中医进行分类为:喜、怒、思、忧、恐。其中“喜”是防过喜,不要成为“范进”,因生活需大喜的事较少,在此不过多讲述。把思、忧合并在一起为“焦虑”,所以,常见的有害情绪为焦虑、愤怒、恐惧,它们会直接破坏我们自身的免疫力,进而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除了这三大类有害情绪之外,我们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在处理这些实际问题时,有时获得成功就增强我们的自信心等良性积极的心理,反之,处理得很糟而使我们自身受到伤害,在我们内心形成“受伤的感情记忆”而出现了诸多的消极的心理状态,如羞怯、孤独、抑郁、负疚感、自卑等。

积极社交,丰富感情生活

人有“合群”心理,这种心理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友谊、友爱、安心、欢悦的积极情绪。40岁以上的男人要融入社会,积极社交,切不可独来独往,以致各种疾病缠身。社会活动范围很广,如串门、互访、电话、书信来往、聚会团聚、参加有意义的劳动等,都有利于身心健康。

搞好人际关系,减少心理疾患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的表现。那么,如何才能与周围的人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呢?

①尽量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因为交际时,人们重视第一印象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倾向。所以,社交者首先应注意自己的容貌和举止。解放前,南开大学里有一面大立镜,镜子上方悬着《容止格言》,上书:“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对社交者来说,能按以上要求去做,将给对方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②要有健全的人格

给人以美好的第一印象之后,在人际交往的实践中,就应进一步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一本质性内在力(有人讲,知识分子是一种人格,一种只认公正、不认利益的理性人格)。例如对人热情、尊重人、关心人、大方真诚、关心身边的一切事情等。可以说,人格特征是人际交往中被考虑的基础性一环。当然,人无完人,但每一个人确实可以通过人际关系这面镜子来健全自己的人格,塑造受人欢迎的形象。

③以心换心,诚恳待人

在人际交往中,心理沟通是关键。心理沟通主要是用谈心的方式,抱着真诚、坦率、与人为善的态度,开诚布公地“以心换心”,去了解别人,也让别人了解自己,从而在心理沟通中产生心灵的撞击,消除戒备心,化解隔阂,澄清误解,增加信任度,缩短心理距离。这关键的关键又靠待人诚恳。一位先哲说过:“人的生活离不开种种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真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凡是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处世交友都是十分重视诚恳的。“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真诚是和坦率、信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在人际交往中,谦让接纳很重要。谦让的人常常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虚怀若谷、尊重他人、实事求是地肯定他人的优点和功绩。

这里说的接纳,是指心悦诚服地接受对方的正确意见。接纳要求我们有宽容的精神,博采众家之长的气魄和接受批评的胸怀,从而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

⑤不过高要求别人

人各有志,每个人,包括子女在内,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也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当父母的不应要求子女对自己“绝对服从”;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也应从长计议,以感情为重,处处表现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境自然会变得平衡。

⑥要尽量减少与人过分竞争

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他们处处以他人作为竞争对象,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要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居首,样样领先,就是确有能力,也不要总是把自己放到与别人竞争的位置上,以免经常处于自为的紧张状态。去掉名利的骚扰,以友善宽广的胸怀与人相处,你的心理自然会平衡。

⑦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

国外有位心理专家发现,构成忧思、精神崩溃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者面对很多急需处理的事情,精神压力太大,而引起精神上的疾病。要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不应同时进行一件以上的事情,以免失误和心力俱疲。

健康平衡的心态是成功的催化剂,是赢得幸福人生的关键,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对心态的维护,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一个足以挑起事业和家庭重担的人。

第七章 交个好友:有个能分担苦乐的知心朋友是人生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