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制度问题,继《统一劳动学校规程》的规定之后,1920年12月31日至1921年1月4日俄共召开的关于国民教育问题的党的会议上,特地讨论并制定了学制。普通学校(即中小学)的学制基本上改成7年;高等学校一般是3年。后来,为了适应生产建设的需要,还逐步开办了新型的工农学校:工厂办七年制工人青年学校、艺徒学校和农村办农村青年学校等。为了贯彻向工农开门方针,从1919年开始试办高等学校附设的工人系(也叫工农速成中学),为工农进入高等学校创造和提供便利条件,以便更快更多地从工农分子中培养有高等文化技术的干部。
3.改革学校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1920年以前,全国没有统一的必须执行的学校教学计划,直到1920年教育人民委员会才公布了一个参考性的教学计划。它有两个方案:最低的和最高的方案。各州、地区教育局不得不制订地方性的教学计划。这些计划无论在教授的科目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极不一致,而且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
直到1923-1924学年,教育人民委员会才颁发了苏维埃学校必须执行的教学大纲。这是一种综合大纲,教材不是按照各门学科排列,而是把学校里必须学习的全部知识分为自然、劳动和人类社会知识三个单元。1927年教育人民委员会重新修订教学大纲,规定了俄语和算术知识的范围,但是仍然坚持制订教学大纲的综合教学原则。
由于受到西方自由教育思想的影响,这个时期的苏联还废止了入学、升学和毕业考试,取消了对学生的学业评定,学校中流行“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实验教学法”。
4.改革高等教育
与剥削阶级的高等教育只面向上层阶级子弟不同,苏联在胜利初期即开始实现高等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措施。
1918年8月,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苏俄高等学校的招生问题》,指出在高等教育招生方面,首先应该无条件地招收无产阶级和贫困农民出生的人。为了贯彻这一精神,使劳动人民享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苏联在各高等学校附设了工人系,以便在短期内培养工人和农民,使他们能够升入高等学校。1924年设立了以工农为对象的广播函授大学,1926年创办工人大学,1928年在工科大学设立函授教育部。
5.建立新型师资队伍
教师问题是十月革命初期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与不好,关系到新的苏维埃政权的稳固问题,关系到整个教育的根本改造的成败问题。列宁对这个问题给予了极大重视。原有教师中,对十月革命持有不同态度。一部分是坚决反对新政权的,大部分居于中间状态,再一部分是坚决维护新生政权、坚决维护十月革命胜利成果的进步教师。对这几部分人都需要做大量工作,有的甚至要跟他们进行斗争。1917年底,最先进的教师组织了全俄国际主义的教师协会。在全俄教师联合会会员人数急剧下降时,全俄国际主义教师协会会员人数迅速增加了。1918年6月和1919年1月先后举行过两次全俄国际主义教师代表大会。
6.大力开展扫盲工作
十月革命前,在俄国,绝大多数人是不识字的文盲。列宁明确指出,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的,这充分说明扫除文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要措施。1919年12月26日颁布了由列宁签署的《扫除文盲的法令》规定:在共和国内年龄在8岁至50岁的全体居民,凡不能读和写的,都必须识字。1920年7月还成立了全俄扫除文盲非常委员会,人民委员会责令苏维埃政权地方机关保证成年人识字学校所必需的一切东西,在全国组织了数以万计的扫盲站、扫盲学校。扫除文盲工作在当时形成一个非常壮观的运动,取得了很大成效。
(二)20年代苏联教育发生的变化
随着国内(白匪)武装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粉碎,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转入经济的恢复和和平的建设阶段,紧接着向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向前进,在1920年至1930年的10年建设事业中,教育改革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以便培养经济建设所需人才。这10年中为建设一个完整的、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体制进行了大量工作,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和实践。
1.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学前教育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决定把学前教育作为国家事业,列入国民教育体系。同时注意培养学前教育工作人员。为了学前教育事业获得健康发展,对学前教育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2.对普通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新的探索
这一时期在制订、编写和采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及教学方法时陷入到左右摇摆、盲目搬用西方教育理论难以自拔的困境之中。当时国家学术委员会下设的教育科学组由克鲁普斯卡娅主持。这个组的任务之一是负责修订学校的教学大纲。1922年和1923年,教育科学组拟定了一个新的大纲,这个大纲按照自然、社会、劳动等“生活主题”对初等学校的教材加以综合,构成所谓综合课程教学大纲(或称单元教学大纲)。这种课程打破了学校教学科目的界限,把各科教材用一个单元联系起来,而每个单元又同真实的生活活动联系起来,如秋季:“秋收”,十一月:“十月革命”,五月:“五一劳动节”等单元。这种“单元教学大纲”,从表面上看,似乎很生动具体,与生活及实际活动联系得很紧,可能一时间学生觉得很有意思,也较真切,富于创造性,但作为学校的教学活动来说,如此“单元教学”,学生不可能学得系统科学知识,教材很肤浅,年年重复同一问题(单元),浪费时间。按照这个大纲,教育人民委员部所属教科书委员会编出的介绍给学校采用的不是教科书而是“工作手册”、“活页课本”、“报纸课本”、“杂志课本”等等。它并未做认真工作来编写具有充分价值的、内容明确的、合乎教学方法要求的、系统叙述教材内容的教科书。1929年又公布一个修改的教学大纲,公然把单元(综合)教学大纲推广成综合设计教学大纲,把普通知识的教学大大缩减,而生活、活动和设计的方面则大为扩充和增加。按照大纲的要求,学生的基本知识主要不是通过上课系统学习大纲规定的教材获得的,而是在完成设计作业时顺便获得的,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三)30年代至50年代初期教育的调整和发展
进入30年代,苏联已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工农业的发展,要求迅速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技术力量,加速培养专门人才。为此,必须大力开展普及义务教育,重视和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尤其重视普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施。但20年代后期,苏联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受到了极左的教育思潮的干扰和影响,致使中学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太差,知识质量太低,不能满足高等学校招生的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以致使高等教育也根本上不去,培养不出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因此,从30年代初开始,苏联的党和政府对全部教育进行了全面调整和整顿。
1.对普通教育的调整和整顿
对普通学校(即中小学)的调整和整顿,是通过联共(布)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的一系列重要决定进行的。
1931年9月5日联共(布)中央《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拉开了改革的序幕,是整顿苏联普通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性文件。
《决定》首先肯定了十月革命以来的中小学工作的成绩:学校大发展,学生人数大大增加,学校性质有了根本改变,重视了教育与劳动结合,等等。
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决定》接着指出,苏联学校还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现阶段的巨大需要,其根本缺点在于中小学教学末能使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科学基本知识,以致高等学校招收不到合格的新生,这大大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决定指出,这种现象主要是极左的反列宁主义的“学校消亡论”和实用主义的设计教学法的泛滥所造成的。
针对上述根本缺点,《决定》要求立即组织力量对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研究,着手制定各科教学大纲,保证各科的教学范围要有精确的系统知识,学校通过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具有足够的读、写、算的能力,特别是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的讲授,应依照严格规定的、缜密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并严格遵照事先安排好的课程表进行上课。“在学校的一切教学工作中,绝对保证教师的领导作用”。《决定》要求有关部门要能实际保证出版可以多年使用稳定的教科书,并规定按期完成发行。
1932年8月25日联共(布)中央作出《关于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制度的决定》。《决定》确立了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分班上课;学校应该建立教学秩序,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表进行;教师必须负责系统和连贯地讲授其所教的科目。
1933年2月12日联共(布)中央作出了《关于中小学教科书的决定》和1936年7月4日联共(布)中央《关于教育人民委员部系统中的儿童学曲解的决定》等。这些决定主要解决了普通中小学的教学问题,即在对干扰学校顺利发展的各种资产阶级教育思潮批判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小学教学新体制。与此同时也修订了中小学学校制度。
1931年9月5日的决定,是这次调整整顿中小学教育的第一个文件,也是一系列决定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以后的几个决定都是围绕和继续这一决定精神作出的。这样,主要由于上述几个决定,就在批判左倾教育思潮的基础上,苏联学校首次确立了适应急需掌握知识、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教学体制,纠正了20年代后期出现的学校教学上的混乱现象。
2.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
与普通学校教育的调整、整顿直接相联系的是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问题。20年代苏联在部分地区(如俄罗斯)也曾准备实行初等的普及义务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和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实际未能开展起来。真正在全苏联范围内较大规模地开展和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却是30年代的事。1930年8月14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作了《关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决定》的法令,规定所有适龄儿童从1931年9月起都要进入初等学校受四年的初等普及义务教育,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团体均应大力予以协助。到1934年,全苏联已基本上完成小学的普及义务教育工作,而在工业城市、工厂区、工人镇则已基本上进行实施七年制义务教育。从1937年起,农村地区的儿童也都在四年小学教育基础上继续七年义务教育。1939年12月,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正式作出决定,规定在最短时期内要保证所有应受教育的儿童进入初等学校、不完全中学和完全中学,即准备实施十年普及教育。但是由于卫国战争的爆发,直到1949年才又着手开始普遍实施七年制普及义务教育和在城市、村镇开始实施十年制的普及义务教育。
3.加强师范和高等教育,重视教育科学研究
要真正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要完全实现四、七、十年制的普及义务教育,必须尽快培养大量的具有一定水平的师资。从30年代起,前苏联就开始重视师范教育,重视各级学校师资的培养和训练,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通过增加师范院校的数量和扩大招生名额,以求尽可能多地培养出大量合乎条件的教师。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和师范学院是培养各级学校的新的教师的重要场所,1935年以后逐渐扩大了各级师范学校招生人数。此外,还开办了各种类型的短训班,以供急需。为了提高在职教师的水平,各级师范学校还广泛开展了函授教育和业余教育,以提高教师的一般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调动各级学校教师的积极性,1936-1939年间连续发布决定授予各级学校教师个人称号、高等学校实行学位学衔制度(即两级学位:博士和副博士;三级学衔:教授、副教授和助教)。战后的1948年2月12日,还以命令形式确定“授予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并一贯积极工作的教师以“苏联勋章和奖章”或“功勋教师称号”,这些称号都是终身的。凡此种种措施,对调动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对改进教师工作和提高教育工作质量有重大作用和意义。1951年在莫斯科正式开办了国立函授师范学院,使函授师范教育体系更加充实和完善起来。1952年起逐步把师范专科学校改组、升格为师范学院。这也是提高新的中学教师质量的一项措施。另外,重视和广泛开展在职教师进修,作为提高教师水平、改善教师素质的一项重要途径和措施。
在调整、整顿普通教育学校和扩大师范教育的同时,也调整和加强了高等教育,以便更快更好地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专业人才。1932年开始了对高等学校的调整工作,调整的重点在提高质量。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重点从三个方面解决问题:采取各种措施,严格选拔合格新生;加强专业课程设置,尽力提高教学和科研工作水平;多方创造条件,促使高等学校规范化和标准化早日实现。
卫国战争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战后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相一致,这一时期苏联教育科学理论建设也取得重大成就。1943年成立了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战后几年间,教育科学研究结出了丰硕果实,这又为教育实际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这一时期,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首先集中注意一系列重大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如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教育的本质规律、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政治思想教育以及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等问题。
(四)5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教育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