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10750600000051

第51章 近现代外国教育制度(18)

战后日本以科技起家,靠教育立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日本兴起新技术革命,其特点是:(1)成为新技术革命主角的微电子技术革命,正在促进工业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成熟,并使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就业结构、消费结构以及社会面貌,发生新的深刻变化。(2)脑力劳动、知识、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科学技术知识的水平,经济的竞争越来越明显地归结为科技知识的竞争。(3)这场新技术革命越来越离不开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因此,1980年3月,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发表《20世纪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明确提出要以“科技立国”的口号取代“贸易立国”。

新的“科技立国”战略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1)教育必须担负起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科技人才的使命。(2)教育要以培养独创性、创新性的科技人才为方向,对于过去适合于模仿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予以彻底的改革。(3)根据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特点,教育内容要以不变应万变,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为适应科技发展的新发展,使就业人员跟上时代的要求,必须使他们经常接受教育,打破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人的限制,发展终身学习体系。

2.国际化的进展与“国际国家日本”的战略目标

日本要在“国际化”的世界中充当重要的与其经济大国相称的角色,就必须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为此,提出了实现“国际国家日本”的战略目标,要求进行“战后政治总决算”,对一切不利于建成国际国家的因素进行改革。

3.成熟化的进展与终身学习社会的目标

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高度发展,使日本进入成熟期。在这个时期,国民收入提高,物质生活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教育向高学历方向发展;自由活动的闲暇时间增加,也为日本国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的发展,使日本必须注意老年人的智力问题、健康问题和生活福利问题等;独生子女增多,小家庭化的出现,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病”,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协作。面对这些变化和问题,日本提出建立“终身学习社会”的目标。

4.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

战后40多年中,在“机会均等”的思想指导下,日本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但高速发展使教育本身也产生和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刻板划一性。日本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管理体制表现出刻板、划一、封闭的特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2)考试中心主义。过分强调了考试,导致学生因忍受不了学校和家庭升学压力、考试压力而出现逃学、自杀现象。(3)日本大学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偏低。

总之,日本教育体系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以日本社会各界、各党派团体都产生了全面改革教育的强烈愿望,并提出了各自的改革方案。

(二)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

1984年8月,中曾根首相设立临时审议会。经过3年多的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发表了4次咨询报告,探讨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原则等,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1.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

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以面向21世纪为出发点,强调教育改革必须适应21世纪的变化,重新认识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并据此重新评估教育的应有状态和重新认识教育的使命与目标。因此,根据在21世纪把日本建设成为富有创造性的充满活力的国家这个总目标,确定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

(1)培养心胸宽广、体魄强健和富有创造力的人。

(2)具有自由、自律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精神。

(3)使他们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

2.教育改革的原则

为了实现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改革基本原则:(1)重视个性的原则。(2)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3)国际化原则。(4)信息化原则。(5)多样化原则。

3.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1987年8月,文部省成立“教育改革实施本部”,旨在落实所制定的方针政策。1987年10月,“教育改革实施本部”在内阁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推进教育改革大纲》。其措施主要有:

(1)完善终身学习体制,其中包括制定“终身学习振兴法”,重新审定与社会教育有关的法令,使之符合终身学习的要求,充实、改善成人体育、文化学习的场所和内容。

(2)改革初等、中等教育,包括充实、改善道德教育在内的课程设置。

(3)改革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开放化,重新改组大学审议会,重新制定“大学设置基准”,从1990年开始实行新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对大学教师实行任期制。

(4)振兴学术,推进基础研究,充实研究生院,增加科学研究补助金,增设大学共同利用的研究机构,整建“官产学”协作流动科研体制,健全学术信息体系,以国内外青年研究人员为对象招聘培养研究人员。

(5)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加强教员和学术的交流,改进留学生制度,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改革接收归侨子女教育体制。

(6)为适应信息化而进行改革,树立信息道德,提高对信息价值的认识;建立信息化社会性系统,即能够利用所有信息技术的新的学习系统,这就要为真正培养运用信息能力而探讨教育内容和方法,研究、开发最佳教材,培训能够联合运用教学机器与教材的教师;完善信息环境,以便建立理想的信息社会。

(7)改革教育行政和教育财政制度。

(8)建立教育改革推进体制。

(9)扶植私学,通过“公私协作的方式”即民办公助方式、税制上的优惠、育英奖学金等在经费上予以补助,重视并积极支持私立学校中具有特色的教育研究项目。

(三)桥本内阁对教育改革的推进

桥本龙太郎就任日本首相后提出了行政改革、经济结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结构改革、财政结构改革和教育改革等6大改革,作为其内阁的施政纲领。为此,1997年1月,文部省向内阁提出了一份综合性的“教育改革计划书”,提出了教育改革措施。其主要措施:

(1)面向2l世纪日本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在“轻松宽裕”的环境中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

(2)改变僵硬划一的教育体制,由重视形式上的平等向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方向转变。

(3)改革教育内容:充实和改善环境教育。增加与老年人共同生活的教育内容,培养孩子尊重老人和为老人服务的意识。加强和改善理科教育,重视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和创造的乐趣。增加计算机设备和课程,培养学生获取、选择、整理、创造和传递信息的基本能力。

(4)努力实现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在国际社会中能够积极生存的、能够为人类共同的知识技术财富作出贡献的新的一代。

(5)继续改革高等教育。继续推行大学设置标准的大纲化和大学自我评估相结合的改革;改革大学的入学考试制度;调整大学的内部结构,强化研究生院教育,重新组合本科教育组织;导入大学教师任期制;开展利用多媒体传播手段的远程教育;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高等专门学校的专业设置,允许其毕业生进入大学三年级学习;强化高等教育机构的终身教育功能,积极接受在职人员入学。

(6)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联系,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净化社会环境,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第六节)俄罗斯近现代教育制度

俄罗斯的教育事业是比较发达的。历经几百年,特别是20世纪内8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规模庞大,普及程度较高,各级各类教育基本自成网络,又相互衔接,彼此配套协调,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由于俄罗斯现代社会经历了帝俄时代、苏联时代和现在的私有化市场经济时代,其教育制度的发展也相应地分为三个阶段。

一、帝俄时代的教育制度

(一)废除农奴制前俄国的教育制度

俄国是从9世纪开始过渡为封建制国家的。862年,留立克为王公,9世纪末建立基辅公国。988年接受东正教。14-15世纪,俄国的经济发展仍比较缓慢。1480年,刚摆脱鞑靼统治的俄国,教育更是落后。到16世纪,俄国才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17世纪中叶,乌克兰并入俄国,俄国变成了幅员辽阔的大国,但其经济、文化的发展却比西欧各国要落后得多。英国早在1644年就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而俄国于1649年才正式颁布了《会典》,从法律上再进一步强化农奴制度。

俄国的农奴制度直到19世纪初才开始解体。1861年沙皇政府颁布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这是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从此,大工业生产急剧增长,农业经济也纳入了资本主义轨道。俄国开始正式进入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时代。俄国教育的发展与其政治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俄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从彼得一世(1682-1725在位)开始的。在彼得一世改革以前,俄国的教育一直由东正教教会管理。当时,创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有文化的神职人员和传播东正教及扩大其影响。而当时的世俗教育相当落后,许多贵族及其子弟大都没有学习文化的习惯。1632年建立基辅学院,开始分设初级部、中级部和高级部,学制12年。

17世纪中期以后,俄国在莫斯科公国的名义下实现了统一,政治上趋于巩固,手工业日益发展,在国内形成了统一市场,与西欧的商业联系大为加强,这都有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但从整个欧洲的发展来看,俄国的政治、经济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其他西欧国家。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彼得一世在其统治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彼得一世的改革范围很广,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在文化教育改革方面,主要内容有:

(1)实行新的文化教育发展政策。其中包括简化俄文字母、出版定期刊物、奖励翻译西欧着作和出版科学书籍等。

(2)开办普通学校。1714年国家发布命令,要求各教区要开办进行普通教育的初级学校——计算学校,教学生学习识字、书写和数学等内容,并强制命令贵族子弟必须学习文化等。

(3)设立专门学校。为了培养国家急需的专门人才,1701年,在莫斯科开办了数学与航海学校以培养海军军官。为了培养军医,1707年,在莫斯科设立了外科医学校。1712年,还在彼得堡和莫斯科等地先后开设了炮兵学校和工程学校。接着,还在一些城市开办了培养外语人才的外语学校,在许多港埠设立了航海学校。1721年首先在乌拉尔开办了第一所矿业学校(造就矿物技师、技术人才),不久那里的工厂也办起了类似的学校。

(4)创建科学院。1724年1月,俄国公布了科学院的计划草案,1725年,彼得死后不久,科学院正式建立。为了从科学院培养出本国的专家学者,科学院特地附设了大学和文科中学。文科中学专为大学提供新生。1741年,俄罗斯着名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担任科学院附属大学和文科中学的领导工作。1758年,他负责拟定了《科学院附属中学章程》,还亲自为大学和中学编写了教科书。

18世纪中期,俄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突出成就是1755年莫斯科大学的建立。这所大学是在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的倡导下设立的,具有世俗性的特点。大学打破传统的惯例,只设法律、哲学、医学三个系,而不设神学系。莫斯科大学有两所附属文科中学,中学分贵族和平民两部,便于平民进入大学。为了给这两所附属中学及其它私立的寄宿学校培养师资,1779年莫斯科大学又开办了一所附设的师范学院。莫斯科大学在俄国文化教育与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18世纪后期起,随着俄国的资本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农奴制的解体,同时,随着城市的不断形成,市民阶层强烈需求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教育。法国的启蒙运动,在俄国思想界引起很大反响。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满足市民的需求,以叶卡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为首的沙皇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以满足市民的要求。在教育方面,她于1782年组织了一个国民学校委员会,专门研究国民教育的改革工作。1786年颁布这个委员会拟定的《国民学校章程》,规定在各省城要设立5年制的中心国民学校,在每个县城设立2年制的初级国民学校。章程规定初级国民学校和中心国民学校一律实行免费。这两种学校为以后俄国城市设立的学校打下了基础。到19世纪初,许多中心国民学校改为中学,许多初级国民学校改为县立学校。

此外,1764年,在彼得堡市郊的斯莫尔尼建立了俄国第一所贵族女子中学——贵族女子学院。很快其他各地也相继办起了女校。

19世纪初,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即位,迫于国内外资产阶级改革潮流的压力,不得不在朝政与教育方面做了些改革。他于1802年成立了国民教育部,除教会学校外,原来分属于各机构的所有学校都集中在教育部的管辖之下。1804年,又颁布了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大学章程》和《大学所属学校规程》。

《大学章程》规定,大学不仅是一个高等学府,一所探求学术的场所,而且还是一个学区的教育行政领导机构。大学本身享有选举校长、副校长、系主任、教授等自治权利。大学设法学、哲学、医学三个系,而不设神学系。大学委员会负有大学本身和全学区教育管理的全权。规程规定地方教育行政划分学区,全俄共分6个学区。连同新建立的3所大学在内,全国共计有6所大学,每所大学负责一个学区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大学所属学校规程》规定,在大学之下,还设有3种类型的学校:

教区学校,这是一种初级学校,修业1年。要求在教区的城镇乡村各设一所,城乡各阶层的儿童都可到教区学校学习,毕业后升入县立学校。经费由地方负责。

县立学校,这是继教区学校之上的一种初级学校,设在县城内,修业2年。教区学校毕业生都可升入县立学校。

中学,设在省城内,招收各种成分的学生,与县立学校相衔接,修业4年,中学毕业生可直接升入大学。经费由国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