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简明中外教育制度史
10750600000034

第34章 近现代外国教育制度(1)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掀开了世界历史新的一页,人类社会从此由古代封建社会进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北美、欧洲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先后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到19世纪后期,这些国家基本上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同时,这些国家为适应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了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制度。由于不同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特点不同,各国在探索发展教育道路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为了应付这一变化,各国都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同时也对教育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与变革。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改革实践,逐步形成并建立起发达国家现代教育制度,这次教育改革虽因各国的教育传统、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不同而有差异,但受时代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各国政府更加重视和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普遍实施中等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考试制度日益加强,依法治教更加完善,教学内容不断扩大,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整个教育发展趋向现代化、民主化、科学化、国际化的态势。

(第一节)英国近现代教育制度

英国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传统的国家。但其资本主义经济出现较早,15世纪末即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经过1640年-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消灭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新兴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在新兴资产阶级领导下,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各主要工业部门都已采用了现代化大机器生产方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了这一时代的两大阶级。所有这一切错综复杂的情况,在英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并形成了英国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教育制度

英国教育的历史渊远流长。其有组织的教育实践的开端,可以追溯到罗马统治时期,是与基督教的传入同时兴起的。尽管在基督教被奉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前,英格兰可能已有学校存在,但英格兰学校主要产生于公元5、6世纪。教育的动因是宗教的,教育的重心在教会和修道院,平民教育的数量和范围有限。

从公元6世纪到宗教改革近千年的时间里,教会垄断了英国教育。除了学徒训练和贵族教育外,一切有组织的教育都由教会提供,宗教影响和干预教育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特色。

最初,英国的学校设在寺院或大教堂内,以后逐步分为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授拉丁语,进行一定的基础教育。歌咏学校具有职业训练的性质,培训教堂唱诗班成员。中世纪后期,随着英国牛津大学(1168年)和剑桥大学(1209年)的先后建立,以及各类学院的出现,英国传统学校的性质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文法学校与大学相联系,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歌咏学校和后来出现的教本国语的读写学校,成为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英国的教育开始形成具有一定等级的制度。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又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着名的大学也附设文法学校。同时,在这一时期,在文法学校的基础上,英国又出现了公学,着名的温彻斯特公学(1387年)和伊顿公学(1440年)等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自立国教,集政权与教权于一身,又创办了许多公学。同时,国教会也积极干预教育,教育成了教会的责任。16世纪后期,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衰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培养资产阶级新人的需要,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和批判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这时,对教育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学校的发展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上。培根当时指出,英国的学校只注重学习文字,而不注重研究事物,缺少与现实的联系。弥尔顿也指出,传统的学校教育只局限于古典的语言文字,脱离现实,应该加强近代科学和实用学科的地位。这些新的思想的提出,对于英国近代学校的改革和学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教育制度

1640-1688年,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形成了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联合专政的制度,规定了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所具有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的特质。这场革命对英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革命阵营中的平等派和掘土派的领袖和思想家,把教育看作进行激进的社会改革的工具和主要手段。他们信奉“泛智”思想,主张进行彻底的教育改革,其中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主张国家应干预教育,建立国民教育制度等。1649年,国会通过法案在威尔士设立免费学校;并通过补助教育事业的法案,从没收的教会财产中每年拨款两万英镑补助教育。一时间,英国出现很多私立学校,同时建立了非地方性的文法学校。

但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浓厚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这一时期,许多教育家和团体主张教育革新,改革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英国国教中分离出去的清教主义主张,应把发展近代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应重新考察文法学校的教育价值。科学家培根也认为文法学校的内容过于陈旧,主张应建立一个设有众多自然学科的所罗门宫。文学家弥尔顿提出资产阶级民主教育的要求、主张建立一种重视自然科学的,开设广泛课程的实科中等学校。政治家洛克也批评当时的文法学校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不良的学校环境,主张请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的“绅士教育”理论等。但这些主张由于没有触及英国教育管理的主体——英国国教派所管辖的大学和中学的利益实质,因而,对英国教育改革的总体影响是有限的。

这一时期,英国非国教派教育家所创办的新型学校的出现,推动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曾出现过宗教宽容的时期,允许其他教派有与国教派成员一些共同的权利。1660-1689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对革命力量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革命一度夭折。国教派受到重视,其他教派遭到迫害。在教育上,要求教师必须信奉国教,不信者将被撤职。于是,一些受国教派迫害的人士创办了一种被称为学园的具有实科性质的学校。这类学校最早的是由1662年被逐出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教师开办的。学园虽然保留了古典教育的课程,但与普通文法学校相比,有较高的水平,一些近代的课程成为学校教学的内容。例如1675年设立的纽英顿学园,设有数学、自然哲学、政治科学、历史等课程。同年设立的格林学园除古典语言外,还有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数学、自然科学、逻辑、历史、地理等。1689年,英国颁布了“宗教宽容法”,非国教派开始获得较为宽松的办学环境,学园的发展趋于规范化。进入18世纪以后,学园的发展进入一个高潮阶段,许多非国教派教师在自由和科学的思想指导下创立了许多有名的学园,如沃灵顿学园、曼彻斯特学园等。这一时期学园在办学指导思想和内容方面的探索,不仅提供了英国教育制度发展新的模式,也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准备了条件。

这一时期,英国一些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开始了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从17世纪后期开始,宗教组织和慈善团体对普及初等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个时期的普及初等教育是与社会的贫困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在中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有限,安于贫穷是社会需要的美德。封建社会解体后,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贫困现象。1601年,英国颁布了“济贫法”,开始关注社会的贫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贫苦者剧增,对资产阶级构成威胁,安于贫穷被视为一种危险。因而,给贫穷者一定的教育,成为稳定社会和保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当务之急。1698年,国教派成立了“基督教知识促进会”,1701年,又成立“国外福音宣传会”。这两个宗教团体在各地创办招收贫苦儿童的具有慈善性质的教义问答学校。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英格兰和威尔士有近3万儿童入校学习读、写、算、常识和宗教知识。除国教派外,这一时期,非国教派和天主教等教派也大力创办慈善学校,进行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

三、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制度

在初等教育方面,18世纪60年代前后,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它不仅引起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和社会政治生活与阶级关系的复杂化,也促进了初等教育的迅速与广泛发展。

由于工业革命要求劳动者掌握相应的文化技术知识,不仅需要对成人,而且也需要对童工进行必要的教育训练。同时,资产阶级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和参政、竞选、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也主张给工人阶级及其子女以一定的文化知识教育。工业革命使得解决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成为更为迫切的现实需要。这一时期初等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

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首先出现的是“星期日学校”(SundaySchool,也称主日学校)。1781年,热心于贫民儿童教育的传教士罗伯特·雷克斯出资仿照学校方式首创了一种在星期日传授宗教知识的班级,主要招收贫穷儿童,尤其是童工,在每个星期日来班学习基本的读、写、算知识和宗教知识,这种学校因而被称为星期日学校。1783年,他着文论述了这种学校的开办宗旨。由于学校把工人子弟在星期日里组织起来,既可以给儿童一定的知识教育,又可以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防止社会的“骚乱现象”,因而星期日学校很快在各地得到发展。1785年,英国建立了“星期日学校协会筹备会”更加推进了它的广泛发展。到1795年英国已有1012所这样的学校。1803年正式建立起“星期日学校协会”,要求每一教区至少设一所。到19世纪初,英国在星期日学校学习的儿童人数已达100多万。

在工业革命时期,《工厂法》的颁布,为初等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人及其子女成为资本家无限贪婪攫取剩余价值的工具,当时,英国工厂大量使用廉价的童工,劳动时间每天达10-14小时,童工遭受了身体与智力上的极大摧残,导致工人阶级的极大反抗,甚至连资产阶级本身也认为,必须对工作日的时数有所限制,以缓和与工人的矛盾。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工厂法,规定限制童工的劳动时间,并提出对童工进行一定的读、写、算的教育,但该法没能执行。1833年通过的《工厂法》中规定9-13岁的童工每天的劳动时间限制为8小时。同时规定,工厂劳动的男女儿童每天接受2小时的义务教育,学习初步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1844年工厂法作了补充规定,童工必须交出上学证明。1846年的工厂法又进一步明确了工厂教育是强制性的,并且是劳动的条件之一。工厂法关于教育条款的制定,客观上使得教育由原来的一种慈善性质,转变为一种法律的规定,有利于教育法制化的发展。

在师范教育方面,伴随星期日学校的发展,18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初等教育发展中教师短缺的问题,非国教派教徒兰卡斯特和国教派教徒贝尔,分别在本土伦敦和印度的马德拉斯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即导生制,亦称“兰贝制”。“导生制”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导生制也称为相互教学制,在实行导生制的学校里,一个大教室中安置一排排长桌,每排约10多个学生,其中由一个年长、学习好的学生做导生。教师先教导生,然后由导生把刚学到的教学内容再教给其他学生。这样,一个教师可以通过导生教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学生。导生制的出现,花钱少,招生多,形式灵活,被誉为“廉价的教育制度”,既解决了缺乏教师和教育经费短缺的困难,又有助于初等教育的发展,故受到广泛欢迎。但这只是为了解决师资不足而收穷苦儿童学习的应急措施,存在着将教学变成呆板、机械训练等缺点,教学质量不高。导生制毕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重视。19世纪初,导生制得到较快的发展,它在英国盛行了30年之久,后来广泛地流传到法、美、意、瑞士等国。19世纪产生的“兰贝制”,实际上已经有培训小学师资的因素,可算作英国师范教育的最初表现。这种制度规定被选拔的导生大约要接受3个月的训练,他们每天早晨要用2个小时跟教师学习各种知识和接受各种教学方法的训练,然后将所学的知识转教给一般的学生。

1840年,凯·沙图华兹等人在英格兰大伦敦的巴特西创办了一所旨在培训贫穷儿童教师的师范学院。学校设在郊外,采取寄宿制,学生年龄在13左右。1842年国家拨款补助。1844年后转由全国贫民教育促进会管理,主要致力于为制造业和采矿地区培养师资,成为英国师范教育的开端。

在中等教育方面,英国工业革命之前中等学校基本上是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文法学校和公学。文法学校历史古老,强调古典语言和文法的教学,使用拉丁语,从文法学校毕业的学生一般进入牛津和剑桥大学,或者成为一般的官吏、医师、法官和教师。在英国的中等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古老的“公学”。“公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文法学校,但由于它最初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因此称为“公学”。但事实上,它乃是一所私立学校,并很快发展为只限上层社会子弟才能入学,学校设备条件优越,学费高昂,采取寄宿制,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未来的、具有特权的官吏和统治阶层人物。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日益发展,1861年以后,英国成立了“公学调查委员会”,开始对公学的改革。议会于1868年通过了《公学法案》,改革公学的章程,入学学生的身份也有所放宽。但对家庭财产的限制则有增无减,公学仍然是贵族、大资本家及富人子弟才能进入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