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黄土躬耕录
10750400000047

第47章 实践篇(6)

党的十六大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提出了新时期、新阶段党和国家的目标、任务及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为我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基层贵在联系实际抓落实,重在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在西部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尤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在一心一意抓发展,同心同德保稳定上取得新进展。临夏回族自治州处于西北内陆、黄河上游,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汉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22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自然环境严酷、人多地少是基本州情,多民族聚居,五大宗教俱全,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四大门宦聚集是一大特点。临夏州经济基础差,综合实力弱,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全省14个市州地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靠后位次。在这样一个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是不断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才能不断改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改革和建设的主要矛盾,各项工作才能被群众认可、拥护,增强齐心协力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巩固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只有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治安良好,社会稳定,各级领导才能一门心思抓发展,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各级党政组织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弘扬“团结奋进、敢闯敢干”的精神,坚持走好“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建设民营经济示范区”的基本路子,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优势工业、民族商贸业、特色旅游业四大产业,全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建设、干事创业环境,加快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努力把临夏建成甘肃省重要的农牧业、水电能源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加工基地,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民族贸易中心,甘肃省旅游重点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区域经济中心和兰州的“卫星城市”。同时,高度重视维稳工作,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各民族之间、各宗教之间、民族宗教内部和各方面的大团结,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坚持一手抓扶贫开发、一手抓小康建设的基本思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上迈出新步子。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个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大局观,坚持强国富民的执政观,坚持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临夏州的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但整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全国、全省最低水平,2000年刚刚实现基本解决温饱,全州尚无一个乡镇真正达到小康标准。在小康建设的重点指标中,2002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997元,全省为4493元,我州仅为1758元;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全省为1590元,我州仅为1131元;全国基础教育已基本实现“普九”,而我州尚未实现整体“普初”。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根据临夏生产力发展现状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一手抓稳定解决温饱,一手抓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为主线,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路子,在全州大部分地区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选好项目,找准产业,集中培育,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进行整村产业突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整村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另一方面,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集中搞好城郊和沿路、沿河、沿川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小康建设,重点抓好经济园区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用5年时间,全州整体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全州整体步入小康社会。

第三,坚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在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建设全省民营经济示范区上取得新突破。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临夏州国有经济相对薄弱,州属企业大多规模小、效益差。而民营经济起步早,比重已占全州国内生产总值的62.6%,税收贡献占财政收入的42%,从民营经济中获得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民营经济已成为临夏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动就业的基本渠道和经济格局的支撑主体。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手抓,一方面坚持改革创新,集中解决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实现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增强活力,提高效益。另一方面,实施“民营经济强州”战略,在发展民营经济上突出“五优”,即:对民营经济在发展上优先,从项目审批、资金调度等方面全方位倾斜,财政贴息、金融信贷等渠道集中扶持,引导民营企业、项目向经济园区集中,逐步形成产业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企业群体,增强辐射和带动功能,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政治上优待,对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一视同仁”,注意提高民营经济界人士的政治待遇,充分调动他们投资兴业的积极性;政策上优惠,认真落实建设全省民营经济示范区的优惠政策,全面放开市场准入,最大限度地提供优惠扶持,以政策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环境上优化,采取领导挂牌、部门协调、专门人员联系等办法,对重点民营企业和项目落实“保护”措施,规范执法部门行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上优质,加强宏观管理和协调服务,在创业扶持、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劳动用工等方面提供便利,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四,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上开创新局面。社会文明体现为物质的丰富、政治的民主和精神生活的健康向上。结合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推进物质文明。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重点实施民营经济强州、工贸富州、开放带动战略,做强做大畜牧、洋芋、花椒三大产业,集中培育无公害蔬菜、特色花卉、蚕豆、中药材、葵花、啤特果等10大名优特新产品,扶持100产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施“十强百户”工程,重点扶持八坊集团、古河州酒业、宏良皮业、连海炭素、金河顺发集团骨干工业企业,积极兴办工业项目,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工业兴州目标;加强市场体系建设,集中改造10大市场、10大特色街、10大商场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活跃商贸流通,再展临夏商贸“旱码头”雄风;依托我州独一无二的恐龙足印群、古动物化石群、黄河三峡、穆斯林风情等资源优势,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城镇建设,走改造旧城、建设新区的路子,尽快改变城镇面貌。二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致力推进政治文明。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不断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公开度。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狠抓“三条保障线”的衔接,确保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三要加强文化建设,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加快文化事业的发展,培育文化产业,创作一批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努力实现社会文明进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普初”、“普九”步伐,积极推进信息化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医疗卫生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使人人享有初级医疗卫生保健。加强预防免疫工作,搞好地方病防治,实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在保持耕地动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搞好矿产资源的勘察、开发和保护,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快生态建设,实施环保项目,抓好大气、河流污染治理和垃圾处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第五,坚持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执政能力建设一起抓,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再上新台阶。搞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关键在把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新的阶段。在思想建设方面,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理论武装工作,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组织建设方面,要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德才兼备的标准和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优秀干部,配备好各级领导班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努力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企业、街道、机关党组织建设,抓好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在作风建设方面,要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作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等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强化专项治理工作,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下决心进行专项治理,促进行业风气明显好转。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层层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任务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市场经济规律,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一把手总揽协调、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狠抓落实的工作合力。强化督促检查,围绕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及时开展专项督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推动面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不断改进政府工作。建立完善学习制度,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刊于中央政策研究室《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11期,《党的建设》2005年第5期,甘肃省委《时代学刊》2003年第5期,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调查与研究》2003年第5期,甘肃省统计局《省情咨文》2003年第3期,红旗出版社《来自第一线的(求真务实新举措)》一书)

做强做大特色旅游产业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全州辖7县1市,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总人口190万,其中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州府所在地临夏市距兰州市149公里,至甘南合作市105公里。

临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古称木包罕、河州、导河,是“彩陶之乡”、“花儿故乡”和“西部旱码头”。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保存了诸多地质年代的古生物遗迹,永靖县发掘距今1亿7千万年的恐龙足印化石群,共有8类30组270个足印,其中有世界上单体最大、清晰度最好、保存最完好、聚集程度最高的足印,数量之繁多、种类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品位之高雅,世界罕见。和政县、广河县沿山有丰富的距今约1300万年的铲齿象动物群、距今约1700万年的三趾马动物群、以“和政”命名的和政羊及剑齿虎等古动物化石,在亚欧大陆独一无二。临夏是我国新石器文化遗存最集中、考古挖掘最多的地区之一,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文化遗址鳞次栉比,已发掘的有500余处,其中70余处分别列为全国、省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的数万件文物中有许多稀世珍品,“中国彩陶王”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彩绘器精彩绝伦,闻名全国。临夏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甘川要道上的重要驿站,是西部牧区与中部农区的重要商品集散地,素有“陇上八州之首”、“河湟雄镇”、“茶马互市”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