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70高招
10746900000002

第2章 第1招 让孩手子渴望出类拔萃

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有成功的心态。大概所有的父母都已意识到心态对一个人最终成功的重要性。具有同样智力水平和同等机会的人,为什么有的会脱颖而出,戴上成功的花环,有的却只能默默叹息:他曾同我是一样的。

“一样”变成“不一样”,这撬动杠杆的支点在哪里?究其根源,就是渴望成功的心态,渴望在众人中能够出类拔萃。帮助该子明确自己的志向

中国有句俗话:“有志者,事竟成。”立志、树立远大理想是对人生之路的自我警醒,也是一个人成就自我的最关键和最初始的一步。一个人要想成功必先立志,没有志向绝不会成功,这就像登山,必须先有登山的念头,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最后才能达到山顶。如果一开始根本没有想要登山的念头,就不可能从山脚一步一步往山顶爬。

电脑奇才比尔·盖茨从小就与众不同,他有自己的抱负和志向。他曾经对爱德蒙德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作一棵荒丘上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则高大挺拔,傲立天空。”比尔·盖茨很小的时候,就从母亲那里得到启发:人的生命来之不易,要珍惜上帝带给每个人的这一伟大馈赠。他在日记巾写道:“也许,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焚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去做的,也必须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要在这场‘火灾’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由此可见,比尔·盖茨在小时候就已经立下了与众不同的志向,他当时所达到的思想境界和觉悟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有了这个志向,比尔·盖茨做任何事情都很专注,因为他有一种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强烈欲望。爱德蒙德这样评价比尔·盖茨:“学校里开设的课程和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管是演奏乐器,还是写作文,他都会倾其全力来完成。”

爱德蒙德的话并不是空谈。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人体特殊作用的作文,大概要写四五页。结果比尔·盖茨让老师和同学们感到吃惊的是:他一口气写了30页之多。

如果自幼胸无大志,长大后就会放任自流、不思进取。志向是孩子勤奋的动力。如果孩子在小时候便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他就能够用这个志向去激励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志向。

有一次,李云经带着儿子李嘉诚到了汕头的海边。他一边指着港口来往如梭的巨轮,一边给李嘉诚讲解生活的道理。但是,年幼的李嘉诚对父亲讲的生活道理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对停靠在码头的巨轮产生了兴趣。

他觉得这么大的轮船可以稳稳当当地在海上航行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于是,他指着大船对父亲说:“爸爸,我将来也要做大船的船长!”父亲高兴地对儿子说:“好孩子,真有志向!但是,做一个船长非常不容易,他必须考虑很多问题,思考必须很全面。”父亲把手放在李嘉诚的肩膀上,说:“你看,现在天气很好,船只在海中航行就比较安全。但是,如果出海后,风暴来了怎么办?做船长的人,就得提前想到这种情况,提早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要像做船长一样,预先考虑周全。随时准备应付一切问题。”

李嘉诚从小就树立了做船长的志向,并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虽然,他最终没有做成船长,但是他一直以船长的意识去经营他的公司和人生。他喜欢把自己的人生比做一条船,喜欢把自己的李氏王国比做一条船。他曾经自豪地说:“我就是船长,我就是这条航行在波峰浪谷中的船的船长。”

英国维京集团董事长理查德·布朗森这样讲述父亲对自己的支持:我15岁时就开始创办一份杂志。它占用了我大量时间。中学校长让我做出抉择,继续上学或退学去办杂志。我想离校,而父亲试着动摇我的念头,就像一些慈爱的父亲都会做的那样。但当他发现我已下定了决心,他说:“理查德,我23岁那年,听从你祖父的劝告学了法律。此后我总是追悔莫及,我想成为一名考古学家,可没有坚持自己的志向。你知道我想说什么,去把你的理想变成美好的现实吧。”

就这样理查德编辑发行了一个小小的出版物并命名为《学生》,后来成为一本为全国年轻人所喜爱的杂志。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志向,然后指导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并向着志向不断努力前进。

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高深的道理常常无法唤起孩子的上进心,压制更不是促使孩子热爱学习的好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和激励,这样才能给孩子以足够的动力,激发出他的上进心。

孩子成长进步,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激励。因此要想使孩子成功,就必须先给予孩子足够的动力。对于孩子来说,只讲复杂的道理是行不通的。帮助孩子的根本,就是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孩子强烈的上进心,首先来源于对远大目标的执着追求。所以家长应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目标,激发孩子为了实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上进心。

(1)旺盛的求知欲是激发孩子上进心的内在动力。求知欲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一种可贵的主动求知的表现。一个求知欲强烈的人,总是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从中捕捉自己需要的奇妙的猎物,获取新的知识。

爱因斯坦的父亲给他买来一个小罗盘玩。小爱因斯坦拿到这个玩具,高兴极了,摆弄来摆弄去爱不释手。忽然,他的眼睛被玻璃下面轻轻抖动的那根红色小针吸引住了。他把罗盘翻转过来,倒转过去,可罗盘下的那根小红针,老是指着原来的方向不变。他好奇地问父亲:“爸爸,这根小红针怎么老是不变方向呢?”父亲没有马上回答他的提问,而是对他说:“你再好好思考思考。”

就这样,一个小罗盘唤起了这位未来科学家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可见,求知欲具有神奇的效力,它能激发起孩子学习的热情和毅力,激发起孩子强烈的上进心。

当孩子在奋斗目标和求知欲的驱动下积极进取时,身上的缺点会越来越少,而优点会越来越多,家长此时更应当不断地激励孩子,使他保持永远的上进心,纠正身上的毛病,攻克学习的难关,一步步实现他的人生理想。

(2)表扬、鼓励是激发孩子上进心的有效方法。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扬、肯定和鼓励,当他们由于进步或是做了好事而受到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时,都会在情绪上得到满足。在精神上受到激励,在心理上产生快感。这样,积极的内心体验就会逐步丰富和加深,从而更增加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产生再进步或做好事的欲望。如果孩子总是受批评,总是产生不快的内心体验,他们的情绪就越来越低落,逐渐丧失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缺点也就越来越难以改正。

其实,缺点再多、毛病再多的孩子身上总有积极因素,总有所长,只不过是不太显著、突出而已。如果父母不抱成见的话,肯定会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的优点。问题是,很多父母对于身上有些缺点的孩子总是抱有成见、偏见,从感情上就讨厌,即使孩子有积极的因素也视而不见。抱着这种态度和情绪教育孩子,只能是批评来批评去,孩子的进取心和精神支柱就在父母无休止的批评中被销蚀、被搞垮,反而更难以教育了。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个原则对于任何孩子都是适用的。对那些表现不太好的孩子来说,尤其要少批评,多表扬。这样做。有时候会在孩子身上产生奇效。

有一个孩子很贪玩,每天放学后就像出笼的小鸟,尽兴地玩耍,直到玩得满头大汗,才去做作业,作业也极为马虎,常常出错。父亲为此很生气,几乎天天批评、数落他,可孩子总也改正不了贪玩的毛病。恰好孩子的舅妈来了,她是个教师。舅妈看这孩子和小朋友玩得很好,趁他回家喝水的工夫,边替他擦汗边对他说:“你跟小伙伴们玩得不错,很团结,还知道让着别人,真是个好孩子。你能不能先和小伙伴们一块做完作业再玩?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得更开心吗?”孩子很懂事地点点头。从此,孩子逐渐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他总是一放学先做作业,然后再去玩。为什么这样就很有效呢?是因为舅妈发现并抓住了孩子能团结人、知道谦让这一积极因素,给予充分肯定,使之受到了激励,然后加以引导。

在某些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孩子身上,积极因素表现得不太明显,甚至是潜在的,很难发现,父母必须努力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冲动,不用直接的批评,而改用期望、信任和鼓励,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这样的效果肯定会很好。

作为父母,在表扬和鼓励孩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条准则:

①要使你表扬和鼓励的语言有变化,避免多余的言词。

②不断地寻找孩子值得表扬的行为。假如过去很少表扬孩子,那么对他的表扬不要一时倾盆大雨,而要自然增多,使孩子不感到造作。

③真诚的、衷心的表扬,才是最有效的。

④用愉快的表情和声音表扬孩子时,应用目光注视着他。

⑤孩子由于做出了努力而获得了成就,应及时地给予表扬。但不要对他们做的每一件小事,都给予过多表扬。

⑥避免在表扬时加上消极的评语和进行对比,或习惯性的批评,致使表扬作用受到影响。

父母一定要懂得去发现孩子的正确行为,而且予以鼓励和赏识,这需要父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投入一定的耐心和爱心。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以进步的动力,使孩子自觉地成为健康、快乐、积极上进的人。

运用目标的导向作用

一提到“目标”,我们总是很容易联想到不符实际、空洞等这一类的词。但是这并不表明定立目标不重要,我们可以不用定立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乌德·瓦期利用跳高的例子来说明定立目标的重要性。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即让跳高选手们跳高,结果发现他们跳的高度在没有放置横杆的时候要低得多,根据这项试验他发现,这种跳高时的横杆也就是目标,因此,只有确立目标才能发挥真正的实力。

1.夫目标不如小目标

实验证明,在一般人设定的目标中,较小的目标更容易使人产生动力,有这样一个实验,实验的方式是将工厂的实习工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的一组说:“等十四周结束后,你们的技术就可以达到正式工人的水平了,请你们好好努力吧。”而对另外一组则说:“你们很难一下子就达到正式工人的程度,所以第一周你们只要做到××的程度即可。”接着每周开始时,都提出该周的短暂目标。

结果证明后者的效率比前者高很多,这便是心理学所说的“副目标”。同样的在学习上如果给自己勉强定立大的目标,以至于自己被自己的计划压得难以动弹,这种情形就好比是站在山下,望着山顶,一想到要爬那么高就浑身无力,一切斗志都会马上尽失一样。因此当他们拟定自己的最终目标后,就要定立易于实现的每一个中间目标,这样就更有利于达成。千万不要老把最终目标挂在心上,否则就会丧失斗志,而应该把每一天的分目标牢记在心。这样,如果每一天的分目标都能实现,那么信心自然会产生。

2.帮孩子把握与速成目标

有时候,目标的控制与达成并不是想像的那般简单,它需要自己极大的努力与他人的帮助。我们在帮孩子控制与达成目标时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1)把学习与可控制的好处联系起来。如果他们正学习一门较长的课程,目的是通过考试,这种目的作为一种直接的动机在激励上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是奖励,在他们完成了一系列小目标之后(如实现了一个学习目标)便给予他们奖励。比如让他们出去旅游,送他们一个盼望已久的音乐盒等等。这些激励的办法都能很有效地帮助他们达成目标。

(2)做出公开的承诺。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让他们把自己学习上的承诺告知周围的人或写在便条上,让大家进行监督,这样看起来他们好像负担很重,似乎会使他们面对不断的压力。但是,这样会对他们成功地学习非常有用,可能你完全不用去干涉他什么。

(3)分解任务。在这里,我们只想提醒你它在增强动机方面的作用。许多任务太大了,他们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整修一座房子和完成一门课程,难度是相似的。只有把目标任务分解后,他们才会觉得课程已不再是课程,而是一系列短期内应达到的目标。

(4)找出微小的成功。这个方法与上一个方法相似,但更专门化一些。它的思路是通过获得一些快乐的感觉来重新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你可让他们自己选择一项小而有意义(自信能掌握)的任务,然后完成它,最后奖励他们。

当然,我们更多的是要理解他们,有时候他们可能会无法达成目标,有时候他们所定的目标可能会有偏差,这时候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对目标适当地更改。

确定自己真正的目标是一件极困难的事,另一方面通过挑战目标所得的成功感与失败感对下一个目标的定立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成功后所定的目标较高而失败后所定的目标则比较低,这是人之常情,一般人都无法避免。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将目标定得太低,同样,也不可在成功后得意忘形,而把目标定得过高,也就是说,要尽量缩小成功和失败后所定目标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