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中,同事之间合作密切,而其中一些同事自然是能力出众,特点分明,所以,想让自己在这个办公地环境当中优异起来,就需要在和他们共事之时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处事秘诀,打通自己与他们之间的人脉关系网,得到更多对自己有足够用处的资源。
行为上靠,多争取与能力出众的同事去共事,以此借助强“势”来增强自己的弱“势”,同事的能力出众,因此和领导的交涉会更多,而通过和同事的合作,自己也同样可以增加和领导接触的机会。当合作取得慕人的成绩后,不但同事会认可,领导也会加深对你的看法。也会增加更多你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和条件,从中学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固定的合作甚至会让领导认为你们的合作是“最佳拍档”。
将自己和优秀的伙伴放到同一个位置上,刚开始时即使成为他的助手也无妨,从其过程中去借“势”,打到优秀伙伴同等的高度。行为上靠就是要将自己向优秀的同事靠拢,在潜移默化的将自己稳定在优秀的位置,从而获得更多领导的重视和关注。
学会与优秀者合作
合作本来就是为了能够共同提升,所以与优秀者配合才是最佳的选择。
你可能会怀疑优秀的同事怎会与自己进行合作,因为他们都有着孤傲的个性,甚至连彼此深入交流都比较困难,还如何与他们合作。如果在他们身边有着比他们更优秀的人,才不会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免费教给他人。
其实这种种的顾虑都只是一心作祟而已,优秀的人有着他优秀的能力和品质,如果不能不断学习,补充所需,就无法再这样的高竞争社会中脱颖而出,任何人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他们知道只有将众人的优势集合到一体,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亮点。
所以只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即使丰富自己的头脑,以共同提升为理念,构造完美的合作团队,那任何人都会乐于和你合作,成为你的搭档。
1.放松压力,谨慎但不能拘束
在真实的自我中与优秀者交往,放松自身的压力,虽然优秀者能力、经验比我们高上些许,但是既然是为同事,就应该将自己的位置端正,我们大家都是相互平等的交流者,彼此应该相互的和谐配合,以放松平等的姿态面对。同时也要小心翼翼,谨慎处事,谨慎是增加契合度的最好方法。
公司一次决定业务可以自由选择搭档,以为开展销售工作提供方便,某男因为长相丑陋,所以多数人不喜欢与之相搭档。
而公司内的另一位美女却恰恰相反,因为样子漂亮可人,所以备受众人的推捧,都纷纷想与她合作。但是美女却因为他人都是一口一个:妹妹呀!和我搭档吧!哥哥照顾你,不让你累着的,什么我都包了,只要你高兴!这样的话而心中不快。
某男因为对公司产品的了解和对客户的把握,对竞争对手的熟悉得到了和美女合作的机会。某男对两人的合作并没有太多拘束,而是放松的利用自己的优势,清楚向客户表述出自己公司产品的性能和优点,并且将强与对手的产品优势,委婉的说给客户,加上搭档的亲和力和调节气氛的能力,两人共同努力,最终拿下了公司近70%的销售额,被同事称作是“抢钱二人组”。
2.谦虚好学,不可虚情假意
彼此之间合作,应该要信任对方,多去发现对方身上的优势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懂得欣赏和理解,以谦虚的态度向对方学习。但是不可虚情假意过于做作,人是否真诚在行为中合作中就能了之然,不要感觉向对方学习有求于他,所以阿谀奉承,这样只会增加彼此之间的隔阂,以真诚的心胸去换取对方的认同,才能更好的进行合作。
在一次公司年会上,小志结识了一位负责公司海外业务的同事,这位同事虽然和小志一样也是年轻人,但凭借个人的勤奋努力,这位同事深得上司的青睐,是公司重点发展人选。
小志之前也听了一些关于这位同事的优秀事迹,很是佩服他果断的判断力、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远瞻力……小志主动与这位同事攀谈,凭着自己良好的交际能力,小志与同事聊得很愉快。但年会结束后,同事又回到了海外,各自留下了联络方式,小志还经常同这位同事联络,但是同事却很少回复他,很显然,同事对小志的印象并不深刻。但小志并没有抱怨,反而认为这很正常,毕竟只是一面之缘,而且又有国界之隔。
然而小志真的是发自内心地想与这位同事有共事的机会,于是每逢周末、节日,小志都会给同事发E-mail,祝他节假日愉快。偶尔还会与这位同事说说公司近期的发展状况,以及自己对海外市场的看法……这位同事终于记起小志,并回复了小志的E-mail。
最后,如小志所愿,同事与他成了很好的朋友,同事还主动向公司提议与小志所在的分公司进行合作。这以后,小志更加关注海外市场,常常瞅准机会便与同事合作,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为公司作出很大贡献,颇得上司的欢心。
3.不自大不争先
搭档之间,必定有主有次,和优秀的伙伴进行合作,需要竞争,但更需要彼此的支持和配合,在最初我们是搭档中的配合者,本着团结双赢,共同进步的态度,积极巧妙地配合伙伴展开工作,才能更快的得到伙伴的信任和认同。如果过分自大狂妄争先,会影响彼此的关系,招来同事不必要地厌弃。
突显自己,行为多上靠
将自己与优秀者栓在一起,更能突显出自己的优势。如同跑步的人喜欢和一流的选手一起跑,只要能跟得上第一名,自己的成绩也会更好,如果想要快速突显出自己,和优秀者共同努力是最好的方法,也是使自己迅速成长的捷径。
在办公室中如何让自己成为众人眼中的闪亮所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大的发展,就应该行为上靠,将自己与优秀者主动看齐,主动接近,主动学习,主动合作,成为搭档,自然可以吸引到领导的注意力。
德里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工,却因一次机遇有幸进入美国的卡特尔电器公司,被安排在技术部。身为一个普通的技术工,能在著名的卡特尔公司工作,这对德里来说简直就像“天上掉下块馅饼,并且以万分之一的概率砸在了自己头上”,因此,德里倍加珍惜这个机会。
没几天,德里发现技术部有个很“酷”的家伙——弗雷。这个弗雷不仅能力很强,而且深受其他同事的尊敬。虽然弗雷和同事之间保持着距离,但是对同事的求助却是有求必应。上司下达“特殊”任务时,弗雷永远都是“挑大梁”的那个,每每上司还特别关照:“我们就寄希望于你了。”
“看来,这个弗雷不是一般人物。”德里羡慕地想:“要是我能有弗雷一半厉害就好了。”暗自叹气的德里不知道机遇女神又一次悄悄地靠近了自己。
和技术部同在一个州的一家分公司销售的产品出现了问题,总部随即下达命令,让技术部派人去协调解决此事故。上司自然是把这个“特殊任务”交给了弗雷:“我代表总部,相信你一定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上司丝毫不掩饰对弗雷的百分之百的信任。
“我希望再给我派一个助手,因为我手头上还有工作急需处理,所以没法全力开展这项工作任务。”弗雷神态自若地“请求”上司。
“不知道我能不能做您的助手。”在一旁的德里连忙自告奋勇地请求道:“我手头上的工作正好结束,如果能做您的助手,与您一起共事,将是我最大的荣幸。”
“好,就是你。”弗雷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你工作认真又上进,我欣赏你,小伙子!”
到了分公司,弗雷很快就找出了产品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这批材料不符合规格,你去市场上找找最适合的材料。”弗雷对德里说。见识到弗雷“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德里仿佛也受到感染似的,接到命令就迅速地到市场上去寻找适合的材料。
虽然德里已经跑遍了周围有名的原材料公司,但是却买不回弗雷需要的材料,德里只好向弗雷如实汇报。弗雷递给德里一张清单,清单上的人都是弗雷的老朋友。“这是一些材料公司名单以及公司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你打电话向他们要货,就说是弗雷要的。”
拿到材料后,弗雷迅速地重新组装产品,德里在一旁听候弗雷的吩咐。德里发现弗雷工作起来全神贯注,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完整而严谨的逻辑思维过程,而且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弗雷通常会预备好几个方案,反复试验后选择耗材最少、效果最好的方案。德里在旁边细细观察,不仅学到了不少技术上的知识,而且深切体会到做一个真正的技术人员工作时该有的态度。正当弗雷要把研究方案提交给分公司时,德里发现产品因改换了材料后,电源开关处可以作更好的改进。德里将看法告诉弗雷,弗雷极为肯定他的想法,在这个基础上作了大胆的尝试——改变了传统的电源接入方式,而且提出了“节能”的理念。
分公司拿到弗雷上交的方案后,立刻投入生产,并把方案送至总部。弗雷和德里成功地完成了任务,给公司带来名利双收的效益。虽然德里只是以助手的身份配合弗雷的工作,但是上司在赞扬弗雷的时候也多次表扬了德里。后来弗雷还私下对上司坦言了自己之所以会有“节能”的想法是因为受到德里的提醒。之前对德里没有任何印象的上司,从这以后便对德里刮目相看,要知道,被誉为“超人”的弗雷还从来没这样夸过新人。
因为有了这次愉快的合作,弗雷再接到上司的“特殊任务”时,德里便成了他固定的搭档。在日常工作中,德里也常常向弗雷请教,二人渐渐被称为技术部的“超人组合”。
进公司不到半年,德里便从一个小小的技术工升职为技术组负责人。而上司在下达任务时,从以前的:“我代表总部,相信你一定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改口为:“我代表总部,相信你们这个‘超人组合’一定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超过61%的企业领导认为,公司内一些能力与品质俱佳的员工良性合作,不但能让他们都受益匪浅,而且有什么困难或新项目时,这些拍档总能不负众望,得到好的成绩还能促进公司的发展。49%的成功职员认为能够成功,是因为得到优秀搭档的帮助。这是美国的一项调查数据,在这个硝烟四起的社会中,只有自己努力上靠优秀者,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强心针,从而荣登顶峰。
优势互补显真功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在与最优秀的人共事时,你会不知不觉地“复制”他身上闪烁的优秀特质,从而让自己也变得越来越优秀。领导的目光从起初看重最优秀的同事,渐渐地变成“多看几眼”一旁的你,再到把你和最优秀的那个人视为“优秀的整体”,于是晋升你的想法逐渐在上司的脑海里成形,并且日益迫切地提上了日程。
海明威曾经说过:“如果你有幸年轻时住在巴黎,它会一生跟着你,有如一场可带走的盛宴。”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忠谋重新诠释海明威的这句话:“在哈佛的那一年,绝对是我生命中可带走的盛宴。”
如今,当工作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时,你能否在办公室内、在同事中寻觅到可带走的“盛宴”,从而得到受益?
最近某公司来了一位新人——研究生刚毕业,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Lily。负责带新人的Lisa比Lily大五岁,是公司的老员工。
在熟悉公司的业务阶段,Lisa仔细地向Lily介绍了公司的产品、产品生产流程等,并且很关照地把Lily介绍给公司的其他同事。Lisa的亲切与善良让Lily心存感激,很快,专业毕业的Lily就熟练掌握了公司的工作。
工作中遇到困难时,Lily总是会第一个叩开Lisa的办公室门,然后亲切地说:“好心的Lisa姐,我遇到一点难题,你要救救我啊……”开例会上司分配工作任务时,Lily总会不失时机地对Lisa说:“Lisa姐,我们一组吧,你负责……我负责……”被Lily一口一个“Lisa姐”叫着,心地善良的Lisa潜意识里也甘愿当起“小丫头”的师傅,于是办公室里她们成了同事口中的“双L拍档”。
Lisa的工作经验丰富,为人处世方面也自有妙招。Lily也有自己的优势——过硬的专业知识,工作上的问题几乎难不倒她。这样的“珠联璧合”,为公司做出不少骄人的成绩。
很快,Lily出色的工作以及“双L拍档”就传到上司的耳中,有一次上司还把Lily请到办公室询问她对现阶段工作的看法和建议。受宠若惊的Lily如实回答了上司的问题,末了,上司赞扬道:“很有自己的见解嘛。”事后Lily把上司对她的夸奖告诉了Lisa。看着兴奋的Lily,Lisa笑着说:“傻丫头,你可能要被升职了。”
Lily听了Lisa的话后,脸上的兴奋立刻消失了,转而一脸愁容地说:“怎么会呢,就算要升职也是先Lisa姐升职啊,我只是一个新人,我还要跟着Lisa姐学习呢。”Lisa坦言:“不想升职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你的专业知识那么扎实,虽然经验还不足,但是在工作中可以慢慢学习,你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对象,不是每个人都有晋升的机会的,你要抓住机会。虽然我的工作经验比你多,但我的专业知识并不扎实。”Lily高兴地说:“专业知识不够可以学啊,这点你不用发愁,我可以帮你。我们一起升职!”
没多久,“双L拍档”的出色合作又一次为公司赢得了丰厚的利润。在例会上,上司表扬了Lily和Lisa是公司的优秀员工,两人同时得到晋升,但是Lily却比Lisa高一级。例会之后,同事们纷纷替Lisa鸣不平,Lily听后,并不多加解释。
半年后,在Lily的帮助下,勤奋好学的Lisa终于考上了在职研究生。在庆祝会上,上司丝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公司‘双L拍档’以后就是我的左右手,其他人要向她们学习啊!”一个月后的早晨,Lisa满面春风地敲开了项目部经理——Lily的办公室:“我的办公室搬到你的对门了!”原来Lisa被升为开发部经理,和Lily同级,但分管不同部门。
如果不是倚赖着优秀的同事Lisa,就算Lily的专业知识再好,领导也不会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就萌发要给她升职的想法;然而,如果不是Lily的帮助,Lisa也不可能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新的突破,领导也不会升她为开发部经理了。
同事之间的互助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使自己获得工作上的成功,而且还能收获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互助和信任。美国思想家艾默生曾说过:“您能诚心地帮助别人,别人一定会帮助您,这是人生中最好的一种报酬。”最佳拍档成就成功。当一个人在工作中能以不断提高自我为目标,与最优秀的同事一起为办公室创造骄人业绩,这时获得领导的信任、得到晋升的机会就理所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