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正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头脑中就出现了一个从事工作任务的崭新思路,那这时,你是否会让领导知道你的新思路?很多人可能会想,如果我先去实现这个想法,等到成功后再拿到领导面前,不正是大功一件吗,倘若我将这个想法告诉领导,甚至会被他据为己有。
其实,让你的领导知道你的新思路新想法,不仅可以让领导带给你帮助和支持,有助于成功,甚至领导还会因此对你另眼相看,一位懂得取舍为领导利益着想的职员,正是领导提拔的良才。
不用担心你的想法会被领导独自占有,要想在办公室中快速晋升,你首先需要学会信任你的领导和同事,因为只有一个团体的力量才能将事情完成的比较完美。而且信任是属于双方的,如果你连自己的领导都还没有信任,可想而知领导对你的态度,那样如何才能得到晋升的机会!
相互信任
做为同在一个办公室进行工作的职员和领导,首先应该先确定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做为职员的我们应该知道,不管你的新思路新创意如何完美,如果只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是无法得以完美呈现的,所以,不要担心你的创意会被领导获取,既然你在办公室工作,那就应该相信你的领导。
岳先生,31岁,新近应聘去一家知名IT企业做品牌推广工作。很快,他有了一个绝妙的推广创意,如获至宝。他想跟品牌部经理谈,但担心经理剽窃这个难得的创意。离开原来的公司,就是因为他的创意变成了顶头上司的功绩。但不跟经理谈,自己绝妙创意又得不到实现。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经理让他给老板送份文件。他灵机一动,决定直接把自己的创意跟老板谈。可是老板觉得这个创意固然好,却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当然,老板非常赏识他的创意和能力,于是通知品牌部讨论他的创意。
这下岳先生的上司知道了这件事情。岳先生在兴奋之余,也隐约地感觉到他跟经理——自己的顶头上司之间多了一种“敌对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使他总感到自己受到某种威胁和制约。在日常工作中,他越来越觉得不自在和提心吊胆。他小心谨慎地检视着来自经理的每一丝眼神。
不过,他比较幸运的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不是一个小心眼的人。经理在了解了岳先生的推广创意后,找到老板,将自己的一些补充的想法告诉了老板,并一再表示,自己也非常欣赏岳先生的想法,这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老板听了经理的汇报,再结合岳先生的创意,最终在市场上获得了很好的广告效果。而岳先生在得知经理对自己的意见和赞赏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狭隘和偏见,和经理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一年后,经理被提升为公司的副总裁。岳先生也凭借自己的创意,成为了部门经理。
岳先生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是很出色的,但是,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并没有给他带来成就感和被信任、受重视的团队关系。岳先生一直处在一种矛盾当中,自己的能力不错,但是却不受重视,或受重视的程度不够,总有一种怀才不遇,良马无人识得感觉。谁都希望在工作中受到重视和提升,所以为了得到领导的认可岳先生才直接找上了自己的老板而不是自己上边的直接领导。但是好在他的领导没有在意岳先生的所做所为,而是鼎力相助。
其实在我们平时在办公室工作时,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总希望自己的思路想法直接传到最高管理者耳朵里,而忘记了自己的领导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也是因为我们对于自己的领导不够信任。
但是,对于某一份工作而言,领导既然能成为领导,就有他独到的地方,你的思路创意直接告诉他,可能会有你所想的那种被包功的危险,可是做为领导,他更多的还是能够给予你积极地意见,如果你的思路创意得到认可,取得成绩,同样他也会得到更多的利益。
而一位领导想要自己的职员尊重自己,一定也不会因为职员的创意而抹杀职员的功劳,他更希望职员在行动上支持尊重他而不是仅仅表面的恭维。
所以只要将你的新创意新思路拿出来与领导分享,那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也更能得到领导的重视和信任。
借势而上
在信任领导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创意和思路告诉领导,归根到底是为了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帮助,以此来获得更好的机会,以致晋升,而另一面也需要得到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使得自己的思路可以完好的实施下去,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一个创意或思路,都不可能只靠自己来打通各方面的关系,团队才能展现出这个创意的最大效用。
而将自己的思路及时的告诉领导,也反应了你对他的尊重和信任,他更会鼎力支持你的计划和思路,甚至会在更高层领导的面前扶持一把,让你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更快的晋升。所以,有了好的思路和创意,就要借领导的势而上。
在广告公司,谁都知道,创意比生命更重要。
张敏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从不缺乏创意的广告人员。她所在的广告公司积聚了一大批优秀的广告人才,她的顶头上司就是其中的一位。
但是,谁都有脑筋短路的时候。在一次为某大型超市开业做广告营销的时候,大家把该想的招都想了,可是发现不是已经用过就是很难吸引眼球。会议一直开到半夜两点都没有结果,最后大家只好回家,第二天准备继续讨论。
在回家的路上,张敏一边走一边想着刚才大家讨论的案例。突然,一个新想法蹦了出来,她的脑子一下子就亮了似的。她意识到,自己的这个想法肯定会被采纳,而且将是一个很好的创意。问题是,这个创意的成本远远超出了超市所愿意支付的广告费用。那怎么办呢?
回到家,张敏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电话告诉了自己的上司。上司在电话里也为张敏的创意喝彩,上司认为,这个创意突破了惯性的思维,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至于广告费用,上司认为超市方面在得知这个创意后肯定会支持的。最后上司还对张敏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敢于把自己的创意告诉我,是我想不到的。”
第二天的讨论会上,张敏的提议受到了其他同事的质疑,在他们看来,利用好广告主的广告费用,不要超出预算,是一个好广告的基础。但是因为提前已经和上司有了沟通,所以张敏的提议得到了上司的鼎立支持,顺利通过。上司去找超市方面谈费用,张敏尽快拿出具体方案,其他同事协助张敏做好方案的具体细节。
一个礼拜后,这个广告在超市开业当天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效果,广告主非常满意,不仅按期支付了广告费,还将今后两年的广告合同都签给了张敏所在的公司。
当然,张敏的好处也不少,公司给了她两万元的奖金,同时提升她为部门的副经理。
在上边这个例子当中,张敏的创意思路的确是最根本的,但是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条件才得以让她的创意实施出来,那就是在创意方面与领导的沟通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如果张敏因为害怕创意泄露而不与领导沟通,第二天可能在众口一词中直接就被毙掉了;如果张敏没有提前就将创意中的难点寻求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她很可能因为这个难点而放弃这个想法,就更不要说后来的奖励和提升了。
所以说,任何领导都希望自己的职员有新的思路和创意,也愿意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打理支持以取得更高的成就。而因为将自己的思路和领导沟通,不但能够得到后边的成功和奖励,更能让领导在以后的工作中给予多多的照顾和更多的支持。
分享得共赢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共赢的社会,不管在任何位置任何岗位,都需要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将效益发挥到最大。试想如果我们只是紧紧抱着自己新的思想或创意,那也仅仅是一个想法而已,却转化不成真正的成绩。所以,想要达到共赢就需要思路和创意的共享。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自从1951年,就开始鼓励员工“一边工作,一边思考如何让工作更好”,员工一定要在自己本身的工作范围内思考要怎样要如何改善让工作更好。
2005年,日本丰田汽车爱知厂有6万件创意提案,平均每1位员工提出11个创意,公司上上下下的每位成员,时时刻刻用心发掘可能隐藏的浪费,透过提案改善制度,将每个人的智慧与潜力,做淋漓尽致的发挥。现在,丰田每年共有56万件改善提案。
为了激发员工提出创意的意愿,每个创意提案最低500日元的奖金,最高则有20万日元奖金,或许奖金并不高,但是丰田的目的不是让员工赚外快,而是让员工有意愿去思考。员工有任何一个新想法,都可以写纸条提报上去,提出自己的创意,创意正式提出前要跟上司沟通,这样的好处就是员工有机会可以跟上司交流,上司也有机会可以了解员工的想法。
虽然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像丰田公司一样远见卓识,但是,把你的创意及时地和你的领导沟通,和你的领导分享你的创意,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你能够有一个新思路固然很重要,可是如果不能与人分享,就难以获得支持。如果最后没有实现你的思路,那这个思路就没有任何价值。
从上面的故事里,我们还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每个人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并非每个人都有将自己的想法实现的机会,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那些懂得与上司分享创意,懂得寻求上司的理解和支持以实现自己创意的员工,才是最有创意的员工。他们的创意,也才最有价值。
李清是国内一家通讯设备研发公司设计部员工,他的工作就是对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通讯设备进行分析对比,并从中发现具有空白性质的创新点。
在一次设备的检测中,李清发现了对手公司设备中的一个重大缺陷,他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攻克这个缺陷,而且自己已经有了一个更好的创意,不仅可以弥补缺陷,还可以大大提升这个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他没有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创意告诉设计部经理,而是开始私底下操作。他觉得,自己如果能够单独设计出这个新的设备,将有可能获得物质和职务上的双重奖励,而告诉了经理,最多就是一点奖金而已。
但是设计研发的过程并不像他想的那样简单,他遇到了很多的技术难题。他又不能去和其他员工讨论,也不敢寻求经理的支持和帮助。时间一拖就是三个月过去了。对手公司已经发现了自己设备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而且也开始寻求解决的办法。眼看李清的机会就要浪费掉了。
最后,他还是找到了经理,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经理,希望经理能够在人力和技术上支持自己的创新。经理怒不可竭,“你知道吗?如果你在三个月前就告诉我这个创新点,现在我们已经研发出来,并且已经占领了市场。可是现在已经晚了,对手公司已经马上就要推出新的修补过的设备,我们还研发这个东西有意义吗?”
最终,李清的创意被扼杀了,因为过后不到一个月,对手公司就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新产品完全就是按照李清当初的构想设计和制造的。
李清虽然是个人才,但是却不懂得去分享,如果他一开始就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和领导分享,结局可能就是共赢了,然而因为他的犹豫却使得自己失去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其实在办公室里,很多人也很有才能,总会有新的思路和创意出现在他们的头脑中,可是却总没有出头之日。
正是因为每一个领导都希望自己的职员优秀,都希望公司能更强大,但是不懂得去分享自己思路创意的职员,就很难从领导的位置去思考,也无法从公司的根本利益去看待问题,这样的职员,领导也只能望而兴叹。所以,我们想让自己在办公室里多一些晋升的机会,就需要将自己的思路共享,将创意拿出来共同努力,一个好的创意加上领导的帮助,一定可以让我们在办公室里迅速攀升,成功得到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