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这样教才对
10741200000031

第31章 30 你应该教孩子把“爱”说出来——莫忽视孩子对爱的表达

天下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孩子从小对父母也都是有感情的,但孩子很多时候不知道怎样去表达对父母的爱,常常做出一些让父母哭笑不得的事情。例如,一个3岁的孩子,看见妈妈来了,高兴得在妈妈身上咬了一口,痛得妈妈直想打孩子。这就不能怪孩子了,家长应该怪自己才是。孩子还不懂得怎样去表达自已对妈妈的爱,这不就是父母的过失吗?

在一份对小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孩子都表示自己不知道该怎样去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意,他们都表示自己了解父母对自己的苦心,觉得父母真的挺不容易的,自己只能用成绩来向父母表达,但很多时候孩子想取得好成绩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孩子们也很无奈。同时在对父母的调查中发现,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孩子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不知道自己工作是多么的辛苦,孩子还不知道珍惜他的美好生活,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让人伤心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孩子觉得自己很理解父母的苦心,而家长却认为孩子不知道珍惜自己的美好时光,不懂得珍惜父母的苦心。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孩子不会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情,自己对父母的感激、爱意不能表达出来,父母当然就感受不到孩子的心意。而父母只会留意孩子的成绩,总是一厢情愿地以为孩子如果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就会用好的成绩来回报自己,可现实中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考第一,有排名就会有倒数第一。如果以成绩排名来报答父母的爱,那有的父母就真的得不到孩子报答的机会了。

孩子不会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一是因为父母没有教会孩子正确的表达方法,二是因为父母不在乎孩子的爱。看看下面这个事例我们就明白了:

实验小学三年级二班举行了一次辩论会,辩论会的主题是:“我的妈妈最爱我”。辩论会是开放式的,就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言,讲述自己的妈妈是怎么样爱自己的,而讲述最好且能让大家都认为最棒的孩子会得到老师准备的一个水杯送给自己的妈妈,以此来让孩子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和养育之恩。这次辩论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讨论让孩子们去认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二是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孩子们畅所欲言,都说出了妈妈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爱,也都表示自己很爱自己的妈妈,愿意给妈妈更多的回报。其中,张超在辩论会上有着出色的表现,他讲述的是妈妈平时对他学习和其他各个方面的教育培养。通过总结,老师们一致认为张超讲得最好,便宣布他是冠军。张超为妈妈赢得了一只印有“妈妈,我爱你!”的水杯。

放学后,张超就急急忙忙地回到家里,希望妈妈看到水杯后会很惊喜,希望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你!”。没想到孩子的行为却让妈妈有点生气,妈妈说:“我关心你照顾你是为了你好好学习,不是让你出去炫耀的。”妈妈对孩子手里的水杯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倒是爸爸理解孩子:“儿子,你真懂事!能够理解妈妈的苦心了,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了,以后好好学习来报答妈妈就是了。这个水杯很漂亮,我替你给妈妈吧,有你这样的孩子,爸爸真的是最幸福的。”张超听了爸爸的话,开心地点了点头。

以上这个事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张超的父亲教育孩子是成功的,但母亲的这种不让孩子表达自己对她的爱的行为就有点不妥了。这也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造成的吧,家长们往往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埋藏得很深,不善于表达,不喜欢过分张扬,他们也比较习惯于孩子这样对待父母,如果听到孩子说一声“爸爸,我爱你”或“妈妈,我爱你”,他们反倒会觉得不习惯、不自在。但孩子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是很正常的,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接触最多的人,如果孩子不能表达对父母的爱,孩子就不可能在社交中有更好的表现,因为他就不善于表达自己对别人的感恩之情。所以,家长有必要让孩子锻炼自己表达爱的能力。

孩子不懂得如何把“爱”说出来,与家长们平时忽视孩子对爱的表达有关。因此,家长应该教孩子一些表达爱的方法。可以教孩子在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时,主动向父母问好,请爸爸妈妈坐下来休息会儿;当爸爸妈妈在休息的时候千万不要吵闹;有了好吃的要先想着让家里的长辈尝一尝;有老人身体不舒服时,要主动上前问候等等。这些都是孩子表达自己感情的好方法,家长应该在孩子刚开始学走路说话时就教孩子这些基本的表达方法。

父母需要孩子的爱,就让孩子勇敢地表达出来吧。教孩子把“爱”说出来,一靠父母的指教,二靠家长监督孩子反复实践练习。因此,家长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比如,妈妈蹲着洗衣服时,爸爸可以提醒孩子搬小凳给妈妈送过去,妈妈可能不需要,但她心里也会甜滋滋的。邻居家的奶奶腿脚不好,家长可以让孩子帮助其买菜等等。孩子做了这些事情后,自然会受到大人的不断夸奖,从而孩子就会有愉快的心情。经过不断地练习实践,孩子就会逐渐形成尊重长辈、孝敬老人的态度,并且也学会了表达对长辈的爱意的方法。

当然,也有很多家长往往不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他们总是简单地以“爸爸妈妈挣钱给你花”、“爸爸妈妈不让别人欺侮你”、“爸爸妈妈最疼你”等为条件换取孩子的“爱”和“尊重”,这样换来孩子的爱和尊重是最容易垮塌的,孩子不但学不会表达自己的爱意,甚至孩子还会讨厌父母的强迫,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是父母应该做的,而不应成为父母要求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