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温州人不会说的赚钱诀窍
10740400000013

第13章 温州人的“造城运动”

现在,放眼全国上下的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你都可以看到温州人经商的身影,大大小小的温州店、温州街、温州村、温州城矗立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温州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造了一座座“城”。

现在,有超过200万的温州人身居异地,其中在国内的大概有160万,下面有章节专门讨论身在海外的温州人,这里我们只说在国内的温州人。分布在国内各地的这160万温州人,把温州的产品带向温州城外,他们有的在外地办厂生产温州产品,有的在外开店销售温州产品。所以说,温州人除了在本地打造了一座工业之城外,更在温州之外的神州大地上铸起了一座座销售之城。

温州人在外建立的这一座座城,应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从1992年开始,外出办厂经销的人一下子剧增,到了1997年、1998年、1999年,温州人在外掀起办厂开店的高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00多个专业市场,40多万个温州店、温州村、温州街、温州城。就是这么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这么一支浩大的营销大军,把大量的温州产品推向全国各地。在南京,有5万多温州人,他们主要从事眼镜、皮具、皮革、服装、五金、灯具等轻工产品的代销业务,80%的产品就来自温州;在全国60多个较大的合成革市场和以合成革为原料的厂家中,共有经销点和用户4000多家,占国内市场份额70%以上;服装业在全国开设了一万多家连锁店……

温州人到了异地后的经商之路大部分都是相似的,他们大多会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行业着手进行规划,这样比较容易上手,并喜欢以市场为龙头,带动更多的温州老乡加入。这或许与温州颇为繁荣的家族企业有关,一旦温州商人选择好发展定位后,大多数人喜欢先将自己的亲朋好友吸引过来。

温州人在异地建城的可能性分为以下几方面:

温州商人在外地做某一生意,在当地已经造成较大影响,当地政府部门计划搞专业市场时,往往会委托其牵头,该商人会负责招商等事宜,建成市场。

各地、市人民政府,会到温州请有能力的商人,到本地开发房地产,由于这样的温州商人,本身也是温州某行业的领头人,自然有振臂一呼群者应的能力,从而建成专业市场。

当地已经有市场,市场负责人或政府有关部门也会考虑到温州招商。看到商机、寻找资金出路的温州人一旦在市场占有绝对规模,就会形成特色市场。

至于开发方式,拿土地来说,如果让在当地发展较好、有一定威望、实力的温州商人来开发市场,就会采用吸引小股东来开发的方式进行市场建设。

温州人的足迹遍布全中国,北到漠河,南到海南,西到拉萨,都可以看到温州人的身影。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温州人自然不会放过,此外,西部还是吸引温州人投资的一块热土。从修建商城到经营商城,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西部成了温州商人续写财富故事的地方。

2003年3月内蒙古温州总商会、内蒙古三仁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在呼和浩特市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温州城。之前在呼和浩特的温州人杰作就有:温州商业步行街、维多利商厦、巴黎广场以及首府广场……

在四川,温州企业在德阳刚刚上马了6个项目,总投资金额1.45亿元。这意味着,又有上亿的温州民间资金将在德阳转化成“下崽”的资本。温州人的造城运动已经从大中城市蔓延至县级市,如水银泻地般无孔不入。据四川省温州商会副秘书长李中有提供的一个数字:温州人在四川、重庆共创办商业市场104个。随着更多的温州资金来四川“下崽”,温州商城的数字还会扩大。

在全国各地,除了有集团式的造城模式之外,还有像谢福烈这样的“造城者”,迄今他已经在四川成功地开发了广元温州商城、三台温州商城、自贡温州商城、乐山温州商城等6个商城项目,总投资额达到5.7亿元。像谢福烈这样的造城者,在温州也是比比皆是,他们是温州民间资金的掌舵者。

在青海,温州人开出了当地最大的超市、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城,造起了最大的居住小区、最大的多功能商城、最大的娱乐城、最大的餐馆。南昌市温州商会在南昌准备筹建“温州工业园”,预计投资将达到20亿元。

温州商人在各地开拓市场,确实给温州本地带来了实惠,首先是形成了强大销售网络,外地温州城是温州本地产业的扩散,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其次,温州商人在外地做生意,对老家也是有回报的。由于家人都在温州,必然会有资金回流,据统计,每年年终的那段时间外地流入温州的存款达200多亿元,其中100多亿元是在外地做生意的人存回来的。再次,每年温州商会都会召集各地商会、市场负责人回温州交流,他们经常对温州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在温州商人的这场造城运动中,他们给造城所在地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在经济结构上形成互补。他们把温州商人的文化传播开去,把团结、勤劳致富的温州人特征带到五湖四海。由于温州本地自然条件较差,可以说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因此温州人历来重商,他们的创业风格也正被其他城市经商者模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