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与人群健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人群健康的增强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改善人群生活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为一定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着这个社会的科技水平、人们的劳动条件、物质文化生活和营养状况等,从而决定着人群的健康状况。如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高,科学技术先进,劳动条件优越,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丰富,营养状况良好,因此,这些国家的人群健康状况比经济不发达国家要好得多,平均期望寿命要长得多。
(2)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了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进而对人群的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文化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多,文化水平相对也高,卫生习惯好,生活方式合理,预防疾病的能力相应增强,因此患病率低,健康状况较好,反之则患病率高,健康状况较差。例如:挪威调查18000名冠心病患者,文化水平低的患病率较文化水平高的患病率要高l倍。可见,提高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特别是卫生教育水平,是防治各种疾病,增进人群健康的重要条件。目前世界有些国家十分注意全民的卫生教育。英国、瑞典都有比较健全的卫生教育专业机构,负责编印卫生教育书刊,开展卫生教育活动。我国也提出中学教育增设生物和生理卫生课程,这对减少疾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
(3)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对提高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水平,进而对人群健康状况,起着重大的作用: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领域,为医学科学提出新的研究课题,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如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治理环境污染,处理“三废”,消除噪声,产生了环境医学、劳动卫生学;随着影响人体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的日趋复杂,促进了预防医学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医学、心身医学;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出现了航海医学、潜水医学;随着空间技术、航天技术、宇宙飞船的发展,出现了航空医学、宇宙医学。由于新技术如电子显微镜、超速离心机等在医学中的运用,创立了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理学、分子病理学、分子免疫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这些新兴学科的不断出现,对人群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提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医学提供了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仪器设备,如电子计算机、X线衍射技术、超速离子分离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计算机辅助X线与核磁共振断层摄影、光导纤维、激光、生化自动分析仪等应用于医学,大大提高了诊断疾病的水平。
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如电子计算机在手术设计、放射治疗、剂量设计、药物分析、患者监护等方面的运用,明显提高了治疗疾病的效果。工程技术和材料科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使人工器官在治疗疾病中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
第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可建立更多的医院,培养更多的医疗人才,扩展医学研究与医疗卫生事业,促进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许多发达国家用于卫生保健的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7%,甚至10%,按人口平均的医疗保健开支,发达国家平均每人208美元,而许多不发达国家医疗保健投资则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l%,很少超过2%,按人口平均每人才7元。一般说来,社会经济愈发达的国家,卫生投资愈多,人群健康状况就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