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简约而不简单的人生
10739100000026

第26章 摆脱职场假想敌

不少职场人士有这样的观点,职场如战场,稍不留神,就可能遭遇 “冷枪流弹 ”的袭击,甚至被打得落花流水。因此,人们在职场里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倒在了哪个敌人的手中。可是,有没有问过自己,他们真的都是你的敌人吗?又或者,他们只是情绪紧张的你假想出来的敌人呢?

最近一段时间,吴倩的工作热情一直不太高,甚至常常在工作中犯一些很不应该犯的错误。一次,好友苏楠隐约感觉到吴倩情绪里流露出来的不快,她便开口询问原因。吴倩本不想向好友诉苦,可是既然苏楠都看出来了,那就把对方当个 “情绪垃圾桶 ”吧。原来,吴倩觉得她的主管上司田经理好像总是在故意针对她。比如,上次,公司开展了一次歌舞比赛,全部门的人都知道吴倩的舞跳得非常好,歌也唱得非常棒,可田经理却选了公司新来的一位员工去参加比赛。还有,上个月部门要提一位副主任,吴倩认为以她的资历应该是不二人选,可结果却让她出乎意料,一个比她晚来的男同事坐上了这个位置。“你说,他这是不是在整我,明摆着嘛! ”吴倩气愤地发着牢骚,“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得罪了他,不过既然他这么讨厌我,那我做什么事他都会挑出毛病来,我还不如不做算了。 ”

很明显,田经理成了吴倩敏感神经的 “注射器 ”,对方做什么,怎么做都好像有意和自己作对,让自己非常不舒服。不管事实到底怎样,毫无疑问的是,吴倩已经把田经理拉入了假想敌的行列。

所谓 “假想敌 ”,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敌人,只是内心虚设的一个“对手 ”,而且会花费大量的心理能量同这个对手作战,并且不经意间把这种 “斗争 ”的心态带到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来,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在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他们总觉得某些同事在背后批评自己。于是,他们把这些同事当成自己的 “敌人 ”,无论做任何事,都想和 “敌人 ”比一比,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在被这些 “敌人 ”撵着跑,稍一停顿,就可能会被 “敌人 ”超越和嘲笑。

其实,可能很多职场人士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和利益关系,面对这种竞争和利益关系,一些比较孤僻、自恃清高、不善合作的人最有可能把一些相对优秀的同事或领导,视为竞争对手。说到底,“假想敌 ”存在的根源就是竞争,以及竞争所给人带来的心理防御机制。

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会认为周围的人在和他竞争,时时刻刻都等待着时机超越自己,我们不排除这种情况的真实性,但是,这更可能是被他自己放大的一种假象,是他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 “不良 ”投射。实际上,真正的敌人并不是别人,而恰恰是自己。人们之所以设立 “假想敌 ”,其实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这类人一般很难接受自己的阴影面,更不容易接受别人比自己优秀的方面。可以说,“假想敌 ”是一种阻碍个人发展、消耗心理和生理能量的坏情绪,如果内心长期设立 “假想敌 ”,最终丧失的可能就是斗志。长此以往,工作想不变得糟糕也难了。

事实上,设立 “假想敌 ”属于一种恶性的竞争,它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更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当然,压力和竞争是一把双刃剑。适当的竞争和压力可能帮助进步,但过大的压力会对工作和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会造成抑郁、焦虑等,反而影响工作能力的发挥。

如果你正忙着和 “假想敌 ”较劲,就需要调试一下心态了。不要总找人竞争,也不要把自己的失败归结在无辜的同事身上。要知道 “假想敌 ”的出现,可能是对你工作的一个提醒,把你的 “假想敌 ”当成朋友,比当敌人或许会更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工作的进步。自己为自己制造假想敌,很明显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并以此制定符合自身的工作目标。对自己过高的要求,除了会让自己的职场生活陷入毫无乐趣的状态之外,还有可能会因此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问题,反而得不偿失了。

心灵物语

要想避免职场 “假想敌 ”的出现,有这样几个方法:首先是保持乐观的心态,注意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调节;其次是学会欣赏别人,能够承认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更好;此外,还要学会承受失败,一旦失败或是自己做得不如别人好,应该能够接受现实,学会反思和奋起。给自己良好的心理暗示,并不是一次失败就代表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