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哲理大智慧:打开心灵的锁
10738400000006

第6章 心灵之约(2)

与每天一样,路克于早晨7点离开家门,所不同的是他没有驾车,而是四肢着地地爬行上班。为了安全和不影响交通,他不在公路上爬,而在路边的草地上爬。过往汽车向他鸣笛致敬,有的学生索性和校长一起爬,新闻单位也前来采访。

经过3小时的爬行,路克磨破了5副手套,护膝也磨破了,但他终于到了学校,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自己心爱的校长。当路克从地上站起来时,孩子们蜂拥而上,抱他,吻他……

一个人许下诺言容易,它常常不费力气,但要履行自己的诺言,却要比许诺时难上一千倍,只有那些遵守诺言的人,才会受到人格上的尊重。

9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

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惟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惟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

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一条路走到天黑,是懒人愚人的做法,我们无望得到一种东西,不妨改变一下目标,看看眼前有没有其他的收获。

10“鲜花”清洁工

有一对夫妇开车经过乡下的一家餐厅。停下来用餐时,太太想去一下洗手间。一进洗手间便看见一盆盛开的鲜花摆在一张陈旧却非常雅致的木头桌子上。洗手间里收拾得很整齐,可以说一尘不染。这位太太使用过之后,也主动把洗手台擦拭得干干净净。太太上车前对餐厅老板说,那些鲜花可真漂亮。

“谢谢,”老板得意地说,“你知道吗,我在那里摆鲜花已经有十多年了。你绝对想不到那小小的一盆花替我省了多少清洁工作。”

用一点巧心,就可以使我们所处的环境更美好,毕竟干净的环境人人都不想破坏,但如果一个地方脏乱,只会变得更加脏乱。让我们永葆一颗干净的心灵,以致一点污秽都能立即察觉,同时也因此能和那些心灵高尚的人彼此影响。

所谓“入乡随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开头是好的,后面自然不差,如果开头是坏的,后面也好不到哪里去了,用心要巧,做事也要凭真心。

11安慰自己

一个年轻父亲在街上推着一辆娃娃车,可是小家伙在车里大哭大闹,吵个不停。父亲低声说道:“高峰,千万别着急,千万别生气,马上就会好的,马上就会好的。”

一个女人看到这一切,很感动,上前说道:“先生,你真了不起,这么温柔地跟孩子说话,真是又体贴又有爱心。”然后她俯下身,对小孩说:“高峰宝宝,别哭了,你爸爸多好呀!”

年轻父亲说:“不是啦,他叫顺顺,我才是高峰。”

烦时,也把自己当作一个孩子,像安慰别人那样宽宽自己的心。

12与人共享

有个小伙子注意到阳台上他种的一盆迎春长长的枝条日渐向楼下伸展,就决定把它们拉上来固定好。但就在动手前,他打消了这个念头,他觉得这样做太小气。所以迎春很快就将一帘秀色挂在了楼下阳台。转眼是翌年春天,小伙子惊奇地发现一枝葡萄蔓攀上了他的阳台,俯身去看,却见一张美艳的脸仰起来冲他微笑。原来,楼下人家感激小伙子的馈赠,作为回报,就种了棵葡萄让它攀上来……一来二去,楼上楼下就熟了。就在葡萄第二次成熟的时候,小伙子与楼下人家的女儿收获了他们成熟的爱情。

读了这个美丽的故事,我心里满是欣慰与感动。小伙子只是放手之间给别人送去了一帘绿色,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真诚和好运。

感慨之余,想起另一件事。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工厂做事,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职工面临下岗,这位朋友业务一直很出色,可就在那时,他主动替一位死了妻子、一个人抚养孩子照顾老人的工人下了岗。在他艰难地熬过两年时光之后,情况有了转机,工厂被一位到当地投资的华侨企业家承包了。老人得知朋友的义举后,赞叹不已,就让他坐上了总经理助理的交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尽管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仍只是乐于获取,乐于牢牢抓住已有的一切,却不肯轻易付出。

受人滴水之思,必当涌泉相报,能够付出一点,不管有没有回报,都是好品质的外显,这种精神的缺乏,恰是世事无情,冷漠的开端。

13被遗忘的爱

某市一家幼儿园公开招聘园长,由于待遇极优厚,一时间报名者众,其中甚至包括专攻幼儿心理的女研究生和多名早已有了职业和稳定收入的女大学生,但经过考试,最终被录取的却不是他们,而是一个扎着小辫儿的极文静的姑娘——她叫石芳,但她的学历并不高。

请看最后一轮面试吧!面试试场在二楼,楼梯拐角处有个脏兮兮的小男孩儿,拖着鼻涕,正站在那里泪汪汪地等着什么,当众多的应聘者穿过长长的楼梯去面试时,只有石芳一个停了下来,她不仅掏出手帕给孩子擦了擦鼻涕,还亲切地说了一句:“小弟弟别哭,是不是找不着妈妈了?别急,等我一会儿,姐姐去去就来,带你找妈妈!”

请再注意后来的情节:面试之后,众多的应聘者都匆匆下楼,视若无睹,惟有石芳把脏兮兮的小男该抱了起来,那么亲切地哄他,那么认真地给他唱歌,那么投入地给他讲故事——而这一切,被早已架设好的录像机全都录了下来!

天!应聘者谁也没有发现,这个小男孩儿,原来是幼儿园方面专门安排的!

自然,当园方宣布被录用者是石芳并播放了刚才的录像时,所有的报考者都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显然已恍然大悟,自己被淘汰乃是一种必然!因为她们尽管知识渊博修养深厚,却恰恰缺少了一种叫做“爱”的东西。

学历和知识不能决定一切,尤其是对于孩子,爱和关心胜过一切,应聘者们大都冲着待遇而来,爱往往是最容易被忘记的。

14心灵测试

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户人家在搬家的时候,发现杂物堆中有两只老鼠。大家齐声喊打,但却又突然住了手——人们发现那两只老鼠有些异样,其中一只老鼠咬住了另一只老鼠的尾巴,它们像手拉手横穿马路的孩子那样,大摇大摆地进行“战略转移”。这时候,有人喊了一声:“快看后面那只老鼠——是个瞎子!”大家定睛望去,可不是嘛,后面那只老鼠的头部鼓着个瘤子似的东西,两只眼睛被挡了个严实。大家轻叹着,一瞬间就明白了眼前发生的一切——大祸临头,那只健全的老鼠不忍丢下可怜的同伴,就把自己的尾巴送到同伴的嘴里,导引它脱离险境。看着这悲壮的一幕,人们的心倏地软了,大家不约而同地让出一条通道。

朋友的故事讲完了。最后,她很认真地对我说:“每次讲完这个故事,我都忍不住让听故事的人猜猜这两只老鼠可能是什么关系——你也试着说说看。”

我沉吟了片刻,说:“你一定听到过许多诸如夫妻关系、母子关系的猜测,可是我宁愿相信这两只老鼠没关系。”

朋友莞尔,说:“猜夫妻关系的有一颗银子般的心,猜母子关系的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猜没有关系的有一颗钻石般的心。”

俗语说,十年修得同船渡,人与人之间,认识也好,陌生也好,既然同时为人,就是一种缘份,自然也要同舟共济,风雨同行。别太计较得与失,那才不愧来世一遭吧。

15心中的阳光

请听一个美丽的故事。

一次,几个淘气的小男孩儿想为难为难达尔文,就故意把蚂蚱的腿、螳螂的头、蜻蜓的翅膀和知了的肚子拼接在一起,然后“一本正经”地问达尔文:“先生,您知道这叫什么虫吗?”达尔文一看就明白,此“虫”是四种昆虫的组合,如点穿它的“身份”将会使孩子们大失所望,如回答“不知道”又会使孩子们因满足而得意,于是故作惊讶地问了一句:“天!我的孩子,你们捉住它的时俟,它是不是正在嗡嗡地叫?”孩子们回答:“是的。”达尔文马上笑笑:“那就对了,它叫嗡嗡虫。”——孩子们听了,不由得暗暗叫苦,但也深切地感到面前的科学家亲切无比。

真佩服达尔文,心中居然有那么多的阳光——自然,谁心中有阳光,谁也就会使孩子们感到格外温暖。

于是想起另一个故事。

一个孩子曾经问过爷爷:“您有花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孩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问了四遍。爷爷挺纳闷儿,于是,在连续回答了四次后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老问这个?”孩子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为什么?”“因为,在您说‘没有’时,胡子一翘翘的特别好看。”

平心而论,故事中的孩子的确有点强词夺理,但爷爷却偏偏因此笑得像一朵花——不为别的,就为小孙子的这个“希望”。

这就叫温暖!

还有一个真人真事。

是在美国,曾有个小女孩儿给林肯写信,希望他留起胡子,林肯极认真地读了这封信,不仅立刻回了信,还真的留起了胡子。

这也叫温暖。

难道不是吗?

也许我们的确无法弄清楚林肯总统究竟为什么会突然留起胡子,但却可以认定,他及时给孩子回信的行为就是一种温暖。

童心不可欺,孩子们追求的是最简单的快乐,没有任何杂念,满足了他们,才会觉得自己也快乐。

16先爬出来的小龟

七个旅行者和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到达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那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海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他们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太平洋绿龟的体重约150公斤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便可能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

那天上岛时,已近黄昏,他们很快就发现一处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踯躅不前时,一只鹰突兀而来,它用尖嘴啄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旅行者们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二位焦急地问向导:“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旅行者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唤。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把它引向大海。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却使他们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那只原来是龟群“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做侦察的幼龟被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行。

沙滩上无遮无挡,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确实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有个旅行者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鹰、海鸥的口中之物,向导赶紧脱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数十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旅行者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看着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旅行者们都低垂着头,向导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不会受到危害。”

不要枪打出头鸟,有时牺牲就是为了保全更多,这个故事里的人们只知道人类可以拯救一龟,到后来只不过是自作聪明,误了海龟们的大事。

17盲人带路

一天早晨,伦敦城大雾弥漫,一片灰蒙蒙,要看清楚一两英尺远的地方都十分困难。公共汽车、小轿车和出租车无法行驶,被迫停在路边。大街上,人们只好在大雾中慢慢地步行。

史密斯要去学院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必须准时赶到那里。他心急如焚,只好摸索着往前走,没有过多久就像其他一些行人一样迷路了。

就在这时,史密期遇到了一个热心肠的人,对方主动地问他有何困难,需要什么帮助,并介绍说自己名叫鲍勃。在得知史密斯有急事后,鲍勃自告奋勇地替他带路。就这样,他们俩寸步不离地穿行在浓雾之中。虽然街上能见度很低,但鲍勃却毫不费力地走着。他领着史密斯走过一条巷子,接着拐进一条大街,然后通过一个广场,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到了学院。

史密斯十分高兴,但弄不明白这位好心人为什么这样轻车熟路。“鲍勃先生,真是太感谢您了!”他随即问道,“在这样的大雾里,您是怎样找到路的?”

“先生,再大的雾也难不住我,我是一个盲人。”鲍勃说。

习惯成自然,再远的路,再难的旅途也难不倒久经风霜的旅行者。

18依旧是20美元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着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多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人生路上的曲折、坎坷,经常搞得我们身心疲惫,甚至体无完肤,丧失斗志,但无论什么降临到我们头上,我们都需牢记,我们是人,我们有能力改变现状,东山再起——这就是人的价值所在。

19泥泞留痕

鉴真和尚刚刚剃度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了寺里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芒鞋。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芒鞋做什么?”

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芒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我是不是该为庙里节省些鞋子?”

住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

寺前是一座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

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鉴真说:“我当然希望能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

住持捻须一笑:“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鉴真说:“当然。”

住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住持又笑笑说:“今天我俩在这路上走一遭,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鉴真说:“当然能了。”

住持听了,微笑着拍拍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不沐雨,没有起也没有伏,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脚步抬起,什么也没有留下;而那些经风沐雨的人,他们在苦难中跋涉不停,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却印证着他们行走的价值。”

鉴真惭愧地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