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
10737400000024

第24章 积极进取,赢得成功(4)

机遇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周围,我们千万不能因一时疏忽或别人的阻挠而关闭了迎接它的窗和门。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用心把它做好,或许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举动,就可能创造出奇迹。

世界画坛上的两个奇迹

哈里·莱伯是个很喜欢下棋的老人,每天必到老年俱乐部和棋友下几个小时,下完棋后散步回家,日子过得闲适和安逸。

有一次,哈里·莱伯的棋友突然病了,没办法和他下棋了。俱乐部的管理员为他安排了其他的老人做他的棋友,他感觉不太适应,所以就放弃了。老人心情沮丧地准备回家,明天再来。这时俱乐部管理员建议:“你可以试着尝试另一种娱乐方式,譬如去绘画。”

在俱乐部管理员的建议下,哈里·莱伯来到了俱乐部的画室,画室里摆着许多画,还有许多作画的工具。

俱乐部管理员说:“先生,您可以先在这里试着画一画。”

哈里·莱伯听了哈哈大笑:“你说什么,让我在这里作画,我可是从来没有摸过画笔。”

俱乐部管理员鼓励他说:“那有什么关系,您可以试着画一幅,说不定你觉得感兴趣呢。”

于是,哈里·莱伯曼来到画架前,平生第一次摆弄起了画笔和颜料。哈里·莱伯曼在画室里呆了一下午,觉得这一切真的很有意思,他对画画产生了兴趣,那一年他80岁。

哈里·莱伯曼决定学画,别人都以为他说笑话,80岁高龄的人,头昏眼花,能画好吗?他还有多少时间画画呢?但他学了,而且学得很好。

哈里·莱伯曼81岁的时候,他到学校去上绘画课,开始积累绘画知识。他把自己的时间全部倾注在绘画上。他画的不但好,而且很特别。

1977年,洛杉矶一家颇有名望的艺术陈列室举办了一次主题为“哈里·莱伯曼101岁”的画展。哈里·莱伯曼的作品被许多收藏家高价收藏,他的作品富有活力和想象力,运笔、意境俱佳,得到了评论界高度的评价。

哈里·莱伯曼创造了世界画坛上两个奇迹:一是高龄学画;二是画有所成。

感悟与启迪

在某些事情面前,不要找借口说自己没有时间去做,不要找借口说自己力不从心。事实上,一个人只要专注于一件事,就会创造出奇迹。

徐文长倒背《万年历》

明朝窦太师,三考出身。有一次,皇帝问他:“卿识字几何?”窦太师回答:“字如牛毛,臣识一腿。”皇帝想:论牛毛,腿上最多最密,这样看来,他识字之多就可想而知了。当场试了些难字,果然个个认得。皇帝大喜,特赐给他一块“天下无书不读”的金牌。

窦太师到绍兴后,每次逛街过市,总把这块御赐金牌挂在轿前,鸣锣喝道,耀武扬威,自以为文章压倒天下。

这天,正是炎热盛暑,徐文长听说窦太师又要到学宫去,就赤身露胸,睡在东郭门内的官道当中。

“当当……”鸣锣喝道的声音渐渐近了。头牌执事看到有人睡在官道中,禀告窦太师说:“有个小伙子挡官拦道!”窦太师听得有拦道的,吩咐停住轿,自己出来看看。只见那拦道的睡得正熟,窦太师就连忙把他叫醒。徐文长故作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候发落。

窦太师开口问道:“你睡在热石板上做什么,难道不怕皮肤晒焦么?”

徐文长回答说:“我不做什么,只是晒晒肚皮里的万卷藏书。”

窦太师听他好大口气,就对他说:“既然你读书多,一定会对课。我此刻有个课要你对,如对不出,你就速速让道。”

徐文长反问道:“如果对出了又将如何?”

窦太师想:黄口小儿,乳臭未干,谅他有多大学问?就随口说:“如果对得出,我把全副执事停在这里,老夫步行进学宫!”

二人言定就开始对课了。

窦太师想起绍兴有三个阁老台门,便随口道:“南街三学士。”

徐文长不假思索地立即回对:“东郭两军门。”

窦太师一听,觉得南街对东郭,文官对武将,对得很工整。这五个台门,都是绍兴城内有名的大台门,不觉暗暗佩服。

可是嘴里却说:“光是一个课,还不能试出真才实学,须得再对一个。”

徐文长回答说:“太师只管吩咐,不要说一个,就是十个百个,学生也一概从命。”

窦太师又想了一个连环课来难徐文长:“大善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徐文长略一思索,即对道:“小江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山会两县。”

大善塔和小江桥都是绍兴城的南朝古物,小江桥恰恰造在两县的分界河旁,桥洞的两面正对着山阴、会稽两县。这个课连接得巧妙,对得十分妥帖。窦太师听了,不由得点头称赞:“好奇才!”

这时,徐文长故意问窦太师:“你那块金牌上的六个大金字,作何解释?”

窦太师听得问起金牌,马上得意地说:“皇上晓得我读遍天下的书,才特地赐我这块‘天下无书不读’的金牌!”

徐文长接着又问:“那么,太师爷,你‘时宪书’(历书)总该熟读吧?”

窦太师被问得目瞪口呆。暗想不要说熟读,就是连书名也没有听到过!

徐文长见时机已到,便把早已准备好的《万年历》拿出来,递给窦太师说:“太师没读过,学生倒会背。”接着,就背诵起来,背得既流畅,又纯熟。

那窦太师果然也聪颖,真是过目不忘,等徐文长背好,他也已经记住,立刻也背了出来。但徐文长说:“太师能背,极好,不过这只是顺背,学生还能倒背呢!”说罢,就把《万年历》从尾到头,倒背了起来。

窦太师对着书,听徐文长倒背完毕,自己却背不出,只好呆呆地站在一旁。过了一会儿,徐文长问道:“太师既然有书未读,背书不熟,那么这块金牌将如何发落?”

窦太师尴尬万分,只好当着众人说:“卸了吧!”立即举步朝学宫走了。

从此,窦太师进出府门,虽仍耀武扬威,鸣锣喝道,却再也看不到那块“天下无书不读”的御赐金牌了。

感悟与启迪

一些有本事的人总喜欢显摆自己,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多么有本事,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其实,就算真有很大的本事,也不要总是炫耀。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还有天呢,那些真正有大本事的人都是很谦虚的。

换票的结局

有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纽约,一个去华盛顿。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纽约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华盛顿人质朴,见了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面包,还送旧衣服。

去纽约的人想,还是华盛顿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没上车,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去华盛顿的人想,还是纽约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纽约的得到了去华盛顿的票,原来要去华盛顿的得到了去纽约的票。

去了华盛顿的人发现,华盛顿果然好。他初到华盛顿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水可以白喝,而且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了纽约的人发现,纽约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什么都可以赚钱。

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10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纽约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6次,净赚了50美元。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纽约拥有了一间不小的门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几年以后,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员工,业务也发展到多个城市。

有一次,他坐火车去华盛顿考察清洗市场。在火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空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5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票。这个捡破烂的人,就是当年改去华盛顿那个的人。

感悟与启迪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很多次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是往好的方面改变,还是往坏的方面改变,完全有赖于一个人对当时情形的认识。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看法,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亚历山大与少校

亚历山大大帝骑马旅行到俄国西部。一天,他来到一家乡镇小客栈,为了进一步了解民情,他决定徒步旅行。当他穿着一身没有任何官衔标志的平纹布衣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记不清回客栈的路了。

亚历山大无意中看见有个军人站在一家旅馆门口,于是他走上前去问道:“朋友,你能告诉我去客栈的路吗?”

那军人叼着一只大烟斗,头一扭,高傲地把这身平纹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谢谢!”亚历山大又问道,“请问离客栈还有多远?”

“一英里。”那军人生硬地说,并瞥了陌生人一眼。

亚历山大抽身道别刚走出几步又停住了,回来微笑着说:“请原谅,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吗?如果你允许我问的话,请问你的军衔是什么?”

军人猛吸了一口烟说:“猜嘛。”

亚历山大风趣地说:“中尉?”

那烟鬼的嘴唇动了下,意思是说不止中尉。

“上尉?”

烟鬼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说:“还要高些。”

“那么,你是少校?”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

于是,亚历山大敬佩地向他敬了礼。

少校转过身来摆出对下级说话的高贵神气,问道:“假如你不介意,请问你是什么官?”

亚历山大乐呵呵地回答:“你猜!”

“中尉?”

亚历山大摇头说:“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少校走近仔细看了看说:“那么你也是少校?”

亚历山大镇静地说:“继续猜!”

少校取下烟头,那副高贵的神气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语气低声说:“那么,你是部长或将军?”

“都猜错了。”亚历山大说。

“殿……殿下是陆军元帅吗?”少校结结巴巴地说。

亚历山大说:“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少校的烟斗从手中一下掉到了地上,猛地跪在亚历山大面前,忙不迭地喊道:“皇帝陛下!陛下,饶恕我!陛下,饶恕我!”

“饶你什么?朋友。”亚历山大笑着说,“你没伤害我,我向你问路,你告诉了我,我还应该谢谢你呢!”

感悟与启迪

一个人起了傲慢之心,就会滋生骄傲情绪,就会瞧不起别人,甚至会以貌取人。这是一种不好的心态,不但会阻止自己的进步,还会在某些时候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狄里斯练音

世界上的雄辩家,有很多都是在最初被认为说话笨拙的人,狄里斯就是其中一个。

狄里斯生于公元382年,在西欧被称为“历史性的雄辩家”。据说,他的声音很低,而呼吸很短促,口齿不清,旁人经常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

不过,他的知识非常渊博,因此他的想法也相当深奥,很擅长分析事理,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当时,在狄里斯的祖国首都雅典,有很严重的政治纷争,因此,能言善辩的人格外受到重视,一向能先提出时代潮流和趋势的狄里斯,认为自己缺乏说话技巧是很不适宜的。于是他作了一番充分的考虑,并且准备好演讲的内容,从容地走上了演讲台。但是,很不幸的,他遭到了可怜的失败。

原因就在于他那发出的低音和肺活量不足,口齿不清,以至于别人无法听清楚他所说的话。但是,狄里斯并不灰心,他反而比过去更努力,训练自己的胆量和意志力。

他每天都跑到海边去,对着浪花拍打的岩石大声喊叫,回家以后,又对着镜子照自己说的话的嘴型,作发音练习,一直持续不辍。狄里斯就是这样努力了好几年,直到他27岁时,终于再度走上台向众人演说。

辛苦的努力总算有了成果。他这次盛大的演讲,得到了许多的喝彩与掌声,而狄里斯的名气,也就这样打响了起来。

感悟与启迪

谁都想得到别人的喝彩与掌声,谁都想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功,但这得之不易,需要付出努力,而且要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超越自己,超越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