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10733200000006

第6章 导论(6)

前苏联发展观的最核心是坚持和完善计划经济,以推动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在前苏联,计划经济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不仅把是否实行计划经济看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分水岭,也将其视为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萌芽于1918年至1920年苏维埃俄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最终形成于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基本特征:一是清一色的公有经济,私有经济已基本不存在;二是计划为主,市场的作用微弱;三是中央集权的集中的、行政的管理方法占统治地位,经济的方法居从属地位。东欧国家是指冷战时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东欧各国,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苏联的帮助和影响下,这八个国家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照搬了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模式。作为苏联和东欧国家所共同采用过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尽管现已被这些国家所抛弃,但从历史的实践过程来看,这一经济模式对这些国家在一定时期里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起过积极的作用。当然。计划经济体制同任何经济体制一样,其适用性也是有限度的。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就在前苏联和东欧各国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从1989年秋到1991年秋,由于历史和现实、政治和经济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东欧各国和苏联相继在政治上发生剧变,共产党丧失执政党地位,经济滑坡,社会动荡。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获得独立的俄罗斯和剧变后的东欧各国重新确立发展思路,提出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并实现私有化的发展观。俄罗斯政府于1991年10月制定并提出了实施“激进改革”的提纲,内容主要包括:放开物价和工资,国营企业私有化,土地和住房私有化,税收改革,货币信贷政策,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社会保障。1992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又提出《深化经济改革纲领》。其特点:一是在总体设计上,把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二者统一并结合起来,明确指出政府的最终目标是经济增长,而改革是为这一最终目标服务的;二是在指导思想上不再强调激进改革,提出“要衡量改革速度与经济和社会对改革的承受能力”;纲领所规定的改革措施比提纲更加详尽和具体。东欧各国也围绕私有化和向市场经济转轨提出了一系列纲领。如波兰的《经济纲领》、《稳定纲领》和《私有化纲领》;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改革纲要》;匈牙利的《政策纲领草案》和《民族复兴纲领》等。

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道路上,俄罗斯和波兰、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等均采取了激进的休克疗法。只有匈牙利选择了渐进改革方式。休克疗法包括稳定宏观经济、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三项基本内容。其中私有化是基础,经济自由化是核心,稳定宏观经济是必要条件。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休克疗法是在最短时间内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以期一跃而进入市场经济。从实施休克疗法的效果看,各国情况有所不同,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没有取得成效,而波兰、南斯拉夫等国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恶性通货膨胀得到控制,货币实现了可兑换性,并且币值稳定,外贸发展迅速,外汇储备增加,长期的商品短缺消除,市场供应明显好转。但也产生了某些负效应,如在一段时间里生产猛烈下降,失业人数急剧增加,财政状况恶化和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改革方式取决于各国的具体条件。

在现有的发展观的指导下,东欧大多数国家经济出现好转的趋势,市场经济逐渐成长和发育,经济发展出现转机,从谷底开始缓慢回升。但俄罗斯则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经济好转的前景较不明朗、经济恢复的速度较滞缓。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东欧各国的经济转轨的进程和发展实践都说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育不可能一蹴而就;经济转轨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新旧体制两种因素相互斗争、彼长此消的过程;由于俄罗斯和东欧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

俄罗斯和东欧各国在发展过程中认识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惟一手段,应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这一点与邓小平的发展观有相同之处,邓小平的发展观创造性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但俄罗斯和东欧各国视私有化为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全面推行私有化,改造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所有制,是与邓小平的发展观格格不入的。邓小平的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是像俄罗斯和东欧各国那样,抛弃共产党的领导,抛弃社会主义事业,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

3.邓小平发展观与发展中国家中较为发达国家(韩国、新加坡等)发展观比较

(1)韩国的发展观及其比较

韩国是亚洲新兴发展起来的国家,由于其在20世纪下半叶创造出来的经济奇迹,被誉为亚洲经济腾飞的“四小龙”之一。韩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并不安于现状,而是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韩国前总统金泳三在其着作《开创二十一世纪新韩国》中提出了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系统的发展思想,向世人展示了21世纪新韩国的发展前景。现任总统金大中在其就职演说中又将其中一部分思想进一步深化,形成了韩国跨世纪发展观。韩国发展观的核心是“主体论”,即要形成韩国为主体为中心的意识。正如金泳三所说:“我们确实是长期生活在中国文明的边陲。也许是这个缘故吧,我们的态度被束缚在边陲意识之中。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把边陲意识转变为中心意识。”“主体论”认为,具有边陲意识的人注重被动模仿,而具有中心意识的人善于创新,善于自强、自重。在“主体论”的指导下,要将韩国建成“东方的明灯,新文明的主角”,就需要用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来造就新韩国。新韩国特征为:自由和平共处的社会,协同生活的共同体;与自然共存的共同体;大家(包括全人类、自然界的生物)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充分发挥资本、劳动、知识和自然的作用;实现“民族和谐大一同”。如何建设新韩国?金泳三认为:一是在政治上要实现清明政治,形成国民的政治,建立小政府,服务性的政府,高效率的政府;二是在经济上要建立公平、高效率、正义的经济;三是在科技、教育、文化上要实现变革。指出没有自己的技术,就没有自己的国家。认为只有一流的国民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提出了在社会制度变革的同时,还要进行心理革命,培育国民富有凝聚力及坚韧不拔而善始善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