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10733200000043

第43章 邓小平外交发展观(1)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国际社会一致公认的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前英国驻中国大使理查德·伊文思称:“邓小平是一位外交天才”。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以来,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纵览国际风云变化,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把握当今时代特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基础上,制定了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并创立了完整的、科学的邓小平外交思想,即邓小平的外交发展观。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乃至21世纪我国制定外交政策和进行外交实践活动的指南。1995年12月12日,江泽民在外交部举办的邓小平外交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的外交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他在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邓小平外交发展观内容十分丰富,博大精深。他为新时期我国外交战略确定了一系列重要原则,这些原则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邓小平强调说:“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这段话既完整地概括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也集中反映了邓小平的外交发展观,极大地拓展了我国外交工作的领域。

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但世界并不太平。据统计,二次大战结束至90年代初,大约爆发了800多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约2000万人死于战火。时至今日,战火仍在延续,每天还吞噬着数十人的生命。这些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有其复杂的原因,除帝国主义仍然是现代战争根源外,由于大多数战争和武装冲突是由超级大国和一些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所引起的,所以霸权主义也是现代战争的根源,而且是主要的根源。1979年初,邓小平明确指出:“霸权主义是世界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是危害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的根源。”1985年3月,邓小平会见外宾时再次指出:“中国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领导的时候,就强调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并认为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所谓“霸权主义”,就是指通过强权政治手段,即用军事或经济威胁的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干涉、颠覆、渗透甚至武装占领,推行其侵略扩张政策,谋求实现对某一地区或整个世界的统治。这就是说,霸权主义是一种国家行为,是一个国家推行的对外政策。资本主义国家可能推行霸权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因领导集团背离马克思主义或某种原因也可能推行霸权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也可能推行霸权主义。由于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因此,要维护国家的主权,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坚定地反对霸权主义。

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多次明确指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真实的政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我们奉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谁搞和平,我们就拥护;谁搞战争和霸权,我们就反对。”他还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一贯的,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第二句话是维护世界和平,第三句话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或者叫联合和合作。”这就是说,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总政策。我国之所以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对外政策的纲领和总政策,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威胁我国的安全。事实表明,二次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疯狂地扩军备战,进行军备竞赛。据有关资料统计,到80年代中期,美国拥有总兵力215万人,其中海外驻军占到近50%,苏联拥有450多万兵员。美国拥有作战飞机3700多架,苏联有7000多架;作战舰艇,美国有206艘,苏联有293艘;坦克和装甲车,美国有1万多辆,苏联高达5.1万辆;美苏两国垄断了世界核武器的95%以上。美国有核弹头2.6万个,爆炸当量约160亿吨,战略运载工具2000件;苏联有核弹头2万个,爆炸当量100多亿吨,战略运载工具2600件。当时,全球平均每个人头上都悬挂着近5吨当量的核武器。美苏拥有的核武器足以把地球毁灭几十次。如此庞大的军备被用于对世界霸权的争夺,势必对世界和平和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美苏两国除了进行疯狂的扩军备战外,还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对势力范围的争夺,干涉、控制、侵略其他国家。二战后,尽管美苏两国之间直接的大战没有发生,但是,由它们插手、挑起和直接参与的局部战争却连续不断。规模较大的就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苏两国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战、引发的冲突与危机更是数不胜数,并给各国内部动乱留下了无穷的隐患。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实际上没有什么和平,大战没有打,但小战不断。小战在哪里打?在第三世界。根源还不是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在那里挑拨,在那里插手!”除了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之外,地区霸权主义也是引发当代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的安全,必须坚定地反对霸权主义。不仅要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而且要反对地区霸权主义。

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两极体制解体,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随着苏联解体,美苏之间的冷战宣告终结。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些国家并没有放弃冷战思维,仍然把它视为实施自己全球战略的灵丹妙药,并根据它来露骨地推行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基础的对外政策。美国新任总统布什在宣誓就职时公然宣称:美国将继续参与世界事务,建立一支“无可匹敌”的国防力量,保护盟国和美国在全世界的利益。其突出表现:一是继续扩大和加强军事集团和军事同盟。在欧洲,冷战一解体,美国就借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进行职能改革为名,极力推动北约组织向东扩展。到1999年4月,北约组织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为第一批东扩新成员。在亚太地区,美国加强了对其冷战期间结成的盟国的控制。二是大肆推行所谓“人权外交”,肆意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三是由于西方国家推行强权政治,致使南北经济关系的不平等及南北经济发展的水平差距进一步恶化和扩大。所以,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虽然,“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二,我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主张维护世界和平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宗旨和原则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以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准则,时时刻刻关心和维护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它本身并无任何私利和对外扩张的欲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大量资金主要靠发展经济来积累,绝不允许去掠夺别人。社会主义本质之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来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是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能成为侵略者,决不能依靠军事和经济实力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政策。所以邓小平强调说:“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现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不是破坏力量。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这就是我国实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因。

2.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都经历了饱受外来侵略和压迫的历史遭遇,有着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进行长期、英勇斗争的经历,现在又面临着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民族经济,建设自己国家的共同任务。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句话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他说:“中国现在属于第三世界,将来发展富强起来,仍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所以,中国一贯把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正义斗争,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作为自己应尽的国际义务,并把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自己对外政策的一个基本点。具体地说,就是:

第一,中国一贯同情和支持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正义斗争。从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先后进行了支援朝鲜的抗美斗争,支援印度支那人民的抗法抗美斗争,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支持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和人民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斗争,支持拉美各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斗争和不结盟运动的正义斗争等。80年代以来,中国继续支持亚洲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的斗争,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积极推动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大力发展同拉丁美洲及南太平洋各国的关系。

第二,中国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争取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努力和要求。中国政府给予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力所能及的援助,加强和发展我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合作,促进各自民族经济的发展。中国完全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现在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斗争,主张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一根本目标和解决发展中国家当前紧迫问题正确地结合起来。如中国支持77国集团,支持南北对话,积极参加南南合作等。

第三,中国一向致力于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团结与互相支持。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领土等问题和民族、宗教原因以及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的挑拨离间,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和分歧,甚至发生武装冲突。对此,中国政府历来主张:第三世界国家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它们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应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来解决,排除外来干涉,通过友好协商和平解决,反对外部势力的插入和干涉。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中国政府,就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指导我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多次强调指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谁搞战争就反对谁”。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础上,还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中心任务的需要,对我国的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充实、完善。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独立自主,是指对于一切国际事务,我们都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新中国要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他说:“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周恩来也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一直坚持和平的外交政策。”“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独立自主外交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从建国到50年代末,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及其他一些友好的国家相继建立外交关系,挫败了美国的侵略和战争政策,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世界和平。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中国在同周边国家建立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1963年4月至5月,刘少奇主席应邀访问了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和越南四国,这是我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问东南亚国家。1964年周恩来总理又出访亚非13个国家。刘少奇、周恩来的相继出访,使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在此期间,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也取得重大进展。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2.我国的对外政策从“一条线”战略到实行真正的独立自主,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