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10733200000002

第2章 导论(2)

邓小平发展观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敢于突破理论禁区,大胆地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指导方针,创造性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他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发展观的显着特征。正是邓小平发展观的这一独特之处,我们党才得以有效排除“左”的路线干扰,有效地开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然而,邓小平的发展观又是全面的发展观,不只是发展经济,而是社会的全面发展。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又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多次告诫全党:“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并警示全党:“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邓小平发展观揭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规定和要求的。邓小平多次明确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他强调说:如果“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因此,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由此可见,独特性和全面性是邓小平发展观的两大相辅相成的重要特征。

(3)阶段性与可持续性

按照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波浪式的,不是直线型,而是有阶段的。邓小平在论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时多次强调,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邓小平最担心的就是经济发展速度滑坡问题,他指出:“经济能不能避免滑坡,翻两番能不能实现,是个大问题。使我们真正睡不着觉的,恐怕长期是这个问题,至少十年。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发展观还揭示,经济滑坡不仅指不发展,而且包括低速度发展。在我国百分之四五的速度,一两年没问题,如果长期这样,在世界上特别是同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比,也叫滑坡了。假如我们有五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度发展,例如百分之四五,甚至百分之二三,会发生什么影响?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曾尖锐地指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因此,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一定要着眼于经济的发展,着眼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而且要体现在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给国家、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邓小平发展观既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又重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必须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应当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实际上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可持续发展观不仅涉及经济发展领域,而且涵盖当代整个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任平教授将邓小平可持续发展观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可持续发展观结合起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决反对利用拼资源消耗的办法发展经济,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二是强调计划生育、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要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在效率和公平关系上,强调要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反对两极分化。四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五是要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高效廉洁政府。六是强调“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七是强调辩证地处理好“稳定”、“改革”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以保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当然,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实施“科教兴国”、“以法治国”、“以德治国”战略,都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4)现实性与前瞻性

邓小平发展观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和超前性。现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至少要上百年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要基于所处的历史阶段,决不能随意超越这个历史阶段。所以,邓小平发展观强调要尊重现实,要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在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时曾指出: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邓小平还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邓小平发展观所具有的现实性特征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为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确立了正确的方法论。然而,邓小平发展观不仅具有现实性特征,而且具有明显的前瞻性特征。尽管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尽管知识经济在全球仅初见端倪,但邓小平已敏锐地看到了科技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着名论断,并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要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不抓教育不行,没有知识,没有人才,科学技术也上不去。为此,邓小平又前瞻性地指出:“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正是在邓小平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发展教育,重视发展科技,从而为我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可以这样说,邓小平发展观的前瞻性特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少走弯路,更快更健康地持续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5)本土性与全球性

邓小平发展观既有社会主义中国的本土化特征,又具有全球化交往实践与发展的特性。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这个特征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有所不同,具有显着的本土性特征,而这种独特性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中国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同时,邓小平又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明确阐述了我们要建设的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因为中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只能按中国的实际办事,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这种本土化特征,有力地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邓小平发展观在强调本土化特征的同时,又面向世界,把中国的发展融入全球发展的大趋势、大背景中,具有全球化特征。正如邓小平强调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还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开放的对外政策。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基础,但是,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应该充分利用世界的先进的成果,包括利用世界上可能提供的资金,来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当今世界正处于全球化发展和国际交往实践日益强化的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因此,充分抓住时机,加强与世界的联系,不断汲取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成果与科学管理经验,是加快发展自己的重要途径。这也正是邓小平发展观的全球化特征的重要体现,也是邓小平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思路。

二、邓小平发展观的科学体系

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高层次的发展思维体系,它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发展思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理论指导。

1.邓小平经济发展观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和坚持经济建设是发展的中心。邓小平在分析中国80年代和90年代的形势和任务时,提出中国要做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件是实现我们国家的和平统一,具体讲就是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第三件是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把中国发展起来。并强调:“这三件事的关键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发展观认为,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尽管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做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邓小平在回答什么是中国最大的政治的问题时,明确表示四个现代化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建设上面。

如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关键是改革。邓小平经济发展观认为,积极推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社会全面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通过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建设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而调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从何人手?邓小平发展观根据我国国情,提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通过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后,再开展城市的改革。为什么改革要首先从农村开始呢?邓小平指出:“因为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贫困的基础之上。”我国农村的改革经过实践证明是成功的。20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农村改革的成功也为城市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邓小平发展观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一个显着的突破,是论述了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邓小平强调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市场完全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也需要市场经济,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正是邓小平发展观在理论上的突破,从而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

我国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动力,而且需要内部条件来作保障。邓小平经济发展观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是,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注意控制人口增长和环境保护。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多次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为了加强教育,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排除阻力,拨乱反正,及时为知识分子正名,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将搞好教育和提高科技水平看作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这极大地调动了我国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同时,邓小平十分重视我国人口的控制,反复强调人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是即使若干年后人口不再增加,人口多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也仍然存在。”邓小平经济发展观认为,人口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必须同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任务,一定要持续不断地抓好。此外,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则是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