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万能的,知识、能力、财富都是有限的,所以求人办事是社交中最常见的。但同时我们又感慨道“求人难,难于上青天!”活在这个世界上,整天为了生计到处奔波已经很劳累了,偏偏遇上件难事你要求爷爷告奶奶地去求人。为了点小事情,就要察言观色,点头哈腰地求人家。能不能办成,要看人家乐意不乐意,高心不高兴。事情办成办不成两说,一肚子窝囊气那是肯定的。
能不能把人求动,能不能把事办成,不是看你有多大的决心也不是看你有多大的热情,技巧和手段才是最关键的部分。
从前,杭州有位科场失意多年的举子,这一年又名落孙山而归,特地登上钱塘江畔的六和塔,悲观失望中于塔壁书一对联。上联: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下联: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这个对联形象地说明了求人之难。人生在世,谁愿意求人?人生在世,又怎能不求人?
胡雪岩本是江浙杭州的小商人,他不但善经营,也会做人,颇通晓人情,懂得“惠出实及”的道理,常给周围的人一些小恩惠。但小打小闹不能使他满意,他一直想成就大事业。他想,在中国,一贯重农抑商,单靠纯粹经商是不太可能出人投地的。大商人吕不韦另辟蹊径,从商改为从政,名利双收,所以,胡雪岩亦想走这条路子。
王有龄是杭州一介小官,想往上爬,又苦于没有钱作敲门砖。胡与他亦稍有往来。随着交往加深,两人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目的,只是殊途同归。王有龄对胡说:“雪岩兄,我并非无门路,只是手头无钱,十谒朱门九不开。”胡雪岩说:“我愿倾家荡产,助你一臂之力。”王有龄说:“我富贵了,决不会忘记胡兄。”
胡雪岩变卖了家产,筹积了几千两银子,送给王有龄。王去京师求官后,胡雪岩仍旧操其旧业,对别人的讥笑并不放在心上。
几年后,王有龄身着巡抚的官服登门拜访胡雪岩,问胡有何要求,胡说:“祝贺你福星高照,我并无困难。”
王是个讲交情的人,他利用职务之便,令军需官到胡的店后来,太平军占领杭州,王有龄自缢。失去王的支持,胡雪岩并没苦闷多久,他要找新的支持者,他看中了新任的浙江巡府左宗棠。他拿出一部分银子,为左的湘军办粮饷和军火,赢得了左的好感和信任。后来,随着左宗棠权力的升高,胡雪岩也是吉星高照,被左宗棠举荐为二品官,成为大清朝唯一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商人一越而成为大清朝唯一的“红顶商人”,靠的是什么?朋友。这正应了古代一名话:“朋友多了路好走”。所以求朋友办事重要的是要撒网。网越多,你的求助对象就越多,正如上例中,胡雪岩先是与王有龄交好,不久王有龄倒台,他还有左宗棠。有时候网大了以后,我们求朋友,朋友做不到,但朋友的朋友就有可能做到。
温馨提示:这个社会讲究“能干的不如会干的。”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他们身无长物,然而却老练圆滑有时反而比一般人活的轻松。他们头脑活络,人际交往游刃有余。这一切源于他们交际广泛、关系通玄,源于会求人,会办事。所以会不会求人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很大,它是一个人生存立世之本,办事需要求人,求人即为办事。
巴黎的夜,是美丽的;异乡的钟声,是悦耳的。
终于,《靠自己最好》的书稿已经尘埃落定。当我把它以邮件的方式传给我的朋友——中国经济出版社高老师的时候,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于是,独自一个人,披上大衣,穿行于静悄悄的深夜,径直爬上了文明世界的艾菲尔铁塔的眺望台。坐在了一个温馨的角落,要了杯热咖啡,深情地遥望着祖国的方向,顿时燃起了浓浓的乡愁。
为了祝福祖国的亲人都能得到自己的幸福生活,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法国欧仁·鲍狄埃创作的国际歌里的一句歌词,并大声的对着远方唱了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