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感悟生活信息的能力,要联系人的生活实际,进行三种意境的能力培养,这样才能找到开启生活大门的钥匙。
“知意”之境
启发人留心观察自然、社会、人事等现象特征,养成写日记、即兴创作和积累语文资料的好习惯。可以要他们从身边最简单、最熟悉的事物开始感悟。
如:对雨水、小草定期观察后,就不难感悟到这样的“知意”。
“春雨绵绵夏雨急,秋雨凉爽冬夹雪。春草嫩绿夏草青,秋草枯黄冬草无。”
“知意”虽然是将生活信息重现为一定的意涵,但并非信息的实录,像上面两段话的意涵,就是捕捉雨水、小草不同季节的显着特征而写成的。这也说明观察事物特征,选择有效信息表意,才能实现“知意”之境。
有时我们还能对自己观察的事物,做些有趣的变形或夸张,从而强化某些信息的意涵,以增强我们褒贬事物时想要表达的效果。对“知意”意涵的把握,有助于人认识事物、概述事物,使他们学会找特征,抓要点不断积累表意信息的意涵。
“索意”之境
“索意”是对现象的深入钻研,是对“知意”的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发掘。“索意”需要人普遍的、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辨证的、灵活的思考问题。要教育人养成爱谈心、爱辩论的习惯,以探求生活信息中各种深层的意涵。
审堂下之荫的明暗迹变,可获得“知意”的意涵。如“审堂下之荫,而知日月之行,四季之替,鱼鳖之藏,人间百业之作。”这样以近知远,以己知人,以所知知所不知的观感,就是感悟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通过联想而实现的一种“索意”。对社会现象也可以“索意”。如:对我国长江固堤、三峡建坝、普建水网、疏浚江河的防洪措施,和新闻直播疫情、按疫区排查患者来抗击非典的措施,就可做出“洪旱兼防,抗典灭源”的“索意”。再如生活中多次体验后,获得了这样的“知意”:“观丹橘知其甜,望黄橘觉其酸。西瓜皮青瓤若蜜,西瓜皮白汁如水。”对这种“知意”进行一番思考后,就可获得这样的“索意”:“皮色深的植物果实,外表反光性弱,吸热性强,水份蒸发量大,光合作用强,糖份足,所以味多甜。但不知动物可否也要光合作用?要不然那毛皮颜色深黑的猪、牛、鸡、鹅等,为何总是肉味更美于毛皮颜色浅白的同类呢?假如这都是真的,恐怕人也要多些光合作用才好呢?”
“索意”可以帮助人更深刻的认识事物、更灵活的分析问题、更丰富的表意。
“创意”之境
“创意”是感悟者借有关信息的意涵,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创造的新意涵。例如,我们见了雨中母鸡带小鸡觅食的情景后,就可悟出这样三种意涵。
一、“知意”的意涵:“天上下雨地上湿,老母鸡捉虫小鸡吃。”
二、“索意”的意涵:“天常恩泽大地,母最爱护子女。”
三、“创意”的意涵:“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能糊涂一世,枉度了人生。要知恩图报,担当起自己的一份责任。为自己的父母,奉献自己的果实与爱心。”
对我们周围的人事关系做出正确、合理的分析后,根据自己的状况,决定自己的言行,以谋取事业的成功和自己的主导地位。这也需要创造性的感悟和行动密切相关的意涵。
“创意”表达时,人可以自由联想,纵情发挥,任意创造想象,张扬个性,独抒性灵。培养创意能力可以丰富人的思想情感,并拓宽他们心灵的疆域。但感悟生活信息时,知意、索意、创意不是绝对分开,彼此孤立的。它们常常彼此关联,互为一体。这里是为了论说方便,才分开而言的。
温馨提示:感悟是认真观察事物,仔细辨析事物的特征,对事物的深入思考,寓情于物,驰骋想象的结果,只要我们好好把握这几点,会培养出感悟的能力的。
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集体可以使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个性得以发展,为个人的才能施展提供必要条件。搞好人际关系是你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你的人际关系比较好,那么你的工作就会顺利,生活充满无限的乐趣。这是成功者的一个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