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办公室丛林法则:16条金科玉律让你畅游职场
10721600000029

第29章 避开办公室中的雷区

在办公室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中,既有诱人的美丽果实,也有看不见的陷阱和雷区。如果你战略正确,战术对头,升职和高薪的诱人果实就在前面等着你采摘;如果你粗心大意,误打误撞,那在前面等着你的就是数不清的陷阱和雷区。

有时,一个无心的小疏忽会成为事业上的大陷阱。要避免自己掉入这些陷阱当中,首先就要未雨绸缪,实施防范,懂得识别,以下是几个容易被忽视的雷区:

雷区一:小处翻船

“办公室里无小事”,要知道有很多小事都可能暴露出你的缺点,让领导对你的人品或者能力产生怀疑,所以平时就应该注意细节,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稀里糊涂地做了职场炮灰。比如上班打私人电话、聊天、迟到(哪怕是几分钟),这样的事只要你做过一次就代表了你可能经常做;对于某些重复性劳动,你想偷个懒、做点假、少干点活,除非当时就你一个人,否则,你不要指望着同事会为你保密,即使他们也做过。要明白,许多双眼睛正盯着你,准备着抓你的小辫子呢,不要认为别人也做了与你同样的事而没受到惩罚,所以你也会逃脱,也许杀一儆百的事正好轮到你头上。

小金从某名校的商学院毕业,年轻有为的他工作不久就被破格提拔为市场部经理。和学生时代一样,他仍然保留了爱吃零食的习惯,办公桌上经常放着薯片、软糖、爆米花等休闲食品。有一天,人事总监看见小金一边接电话,一边吃蛋糕,顿时面色很难看,做事一向谨慎的她很快把这个刚刚坐上市场部主管位置的年轻人“请”出了公司。

对此,这位人事总监是这样解释的:“原本以为他是个开拓进取的人,所以公司才破格提拔他。当我看到他的办公桌上摊开的几袋零食,文件上的饼干碎屑,我就感觉他不是一个稳重成熟的管理人员。要知道,零食是不应该出现在堆满电脑、报表、产品说明的工作台上的;第二,一个爱在办公室吃零食的人,给人的印象是办事犹豫、拖拉、立场不坚定。当然,如果他是在产品设计部或是创意部,我会提醒一下就算了;但在市场部,这样的细节绝对不能原谅。”

也许你认为这有点小题大做,但西方许多心理分析家认为:一个职员在“吃”上的行为举止,甚至他的口味爱好,都暗示着这个人的性格以及工作的态度。所以别小看办公室里的小零食,赶紧收起来吧,当心“吃”掉自己的职场前途。

雷区二:替领导做主

要成为领导靠得住、信得过、离不开的得力助手,就必须把握办公室工作的特点,找准自己的位置。自作主张,代替领导做决定,是最不尊重领导的行为之一。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领导没有授予你定夺的权利,你就不要越权替领导决定任何事情。否则,吃亏的人绝对是你。

王小姐年轻干练、活泼开朗,进入企业不到两年,就成为主力干将,是部门里最有希望晋升的员工。一天,公司经理把王小姐叫了过去:“小王,你进入公司时间不算长,但看起来经验丰富,能力又强,公司开展一个新项目,就交给你负责吧!”

受到公司的重用,王小姐欢欣鼓舞。恰好这天要去上海某周边城市谈判,王小姐考虑到一行好几个人,坐公交车不方便,人也受累,会影响谈判效果;打一辆车坐不下,两辆费用又太高;还是包一辆车好,经济又实惠。

主意定了,王小姐来到经理办公室。“老板,您看,我们今天要出去,这是我做的工作计划。”王小姐把几种方案的利弊分析了一番,接着说:“我决定包一辆车去!”汇报完毕,王小姐满心欢喜地等着领导赞赏。

不料,经理板着脸生硬地说:“是吗?可是我认为这个方案不太好,你们还是买票坐长途车去吧!”王小姐愣住了,她万万没想到,一个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议竟然被驳回了。王小姐大惑不解:“没道理呀,傻瓜都能看出来我的方案是最佳的。”

其实,问题就出在“我决定包一辆车”这句自作主张的话上。你必须知道,无论下属帮领导做了多少事,即使依赖你到了你不在他连电话都不会拨的程度,他毕竟还是你的领导,拥有绝对的决策权。出了错,他承担;有面子,他来得。但如果你越位行事,对不该你决定的事情擅自做主,等待你的将是严厉的惩罚。

雷区三:违反制度

有一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在学生时代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到工作岗位上,还没有完全按照工作的规定来要求自己,把一些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看得很轻,其实这往往是纪律严明的领导所不能容忍的。

一位在电器公司工作的于女士有过这样一次教训,她因为业务经常出差,回来时总是报销一大堆费用,有些费用不是因公,而是私人消费。刚开始,她的主管暗中提醒过她几次,可于女士还是我行我素。时间一长,她的行为被财务上报给了公司老总,每一项费用都要求她做详细解释。最终,她只能离职而去,用她主管的话说:她呆不下去了,因为正常的花费也会被人盯着。

雷区四:背后议论领导

办公室是人多嘴杂的地方,往往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背后对领导品头论足,如果你也加入这些人的行列,就会成为是非圈中的一分子,可能不小心成为领导眼中的“问题”员工。

史君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很有才气的策划,由于自视甚高,总是对老板的创意不屑一顾,认为老板的水平很差,所以经常在同事面前忍不住流露出对老板创意的不屑。消息很快就被同事传到老板的耳中,于是老板找他谈话,诚恳地问史君对自己的创意有什么意见,对公司的业务有什么建议,史君却支支吾吾没有谈出什么内容。这位心胸还比较宽广的老板认为史君简直就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当面不说,却在背地说。这使老板对史君的道德人品产生了怀疑,开始冷落史君,重要的策划方案从此再也没有交给史君来做,不久,史君不得不离开了公司。

明智的人不会在私下场合或者会议开始前闲聊一些涉及领导隐私的话题,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你的这些无心之言,在听者耳中会起什么样的变化,很可能这些话转眼就到了领导耳中。

办公室政治的冷血在于,如果你做错了,周围的人却不会告诉你错在哪里,提醒你雷区在哪里。所以,还是要靠自己多加观察,小心避开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