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10718900000029

第29章 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3)

如果你意识到了平日里自己的行为有些偏执,那么,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对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要学会忍让。生活在复杂的大干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仇恨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旺。

4.接受新事物

固执常和思维狭隘、不喜欢接受新东西,对未曾经历过的东西感到担心相联系。为此我们要养成渴求新知识,乐于接触新人新事,并学习其新颖和精华之处的习惯。

佛心故事

打赌

一天,四个懒汉东游西逛,路上碰到一个赶集回来的老和尚,见老和尚忠厚老实,就想在老和尚身上打主意。

他们对老和尚说:“老头子,来来来,打一个赌。”

“打什么赌?”老和尚问。

“我们各说一件自身经历的事,谁不相信就为输。输了就给对方做仆人。”

老和尚一听,感到这个赌打得太稀奇古怪,但冷静一想,就摸透了对方的心思,于是满口答应道:“好,你们就先说吧!”四个懒汉满以为可占便宜,高兴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

第一个懒汉说:“那我就先说啦。我小时候,家门口有一棵果树长得很高很高,树上结满了果子。果子成熟,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我想吃极了。我就踩着自己的肩膀,双脚挂在耳朵上,一伸手上了树,而且身子整整高出树梢一柞多。”顿了一下,他望望老和尚又说:“老头子,怎么样?”

老和尚装出惊叹的口气答道:“了不起!”其它三个懒汉当然相信。

第二个懒汉说:“好,我来说。有一年,我们寨子发生灾荒,为了度过灾荒,我只好摘槟榔去卖。我爬到洼子里的槟榔树上时,不小心把树枝踩断,从树上栽了下来,头栽进地里足足一柞深。我高声喊叫家里的人来救命,喊了一整天,谁也不曾应声。没有办法,我只好自己跑回家拿来锄头,把自己的头从土里挖出来。”

老和尚不等他问,就说:“真有办法!”其它三个懒汉自然随声附和。

第三个懒汉说:“我接着说吧。我刚学爬的时候,父母带我去赶集。走到一条大河边,不巧河上的桥因山洪暴发被冲走了,父母急得直发愁,不知如何是好。我想这有什么难?风急浪高的汪洋大海,我都闯过来了,还怕区区一条河不成!就对父母说:不要着急,我有办法。说着,左手抱起母亲,右手抱起父亲,哗哗哗几下就过了河。”

老和尚笑了笑:“不假,不假。”其它三个懒汉当然不会提出异议。

第四个懒汉说:“该轮到我啦。我妈妈怀我时,有一天我渴得要命,跟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要水喝,要遍了,都不给。我一生气,就从妈妈的肚子里跑出来,跑到水井边喝了个够,然后才慢悠悠地走回妈妈的肚子里。”

老和尚点了点头:“自然,自然。”其它三个懒汉当然不会表示怀疑。

四个懒汉赢不了老和尚,你看看我,我瞧瞧你,不等老和尚说他经历的事便想溜了。恰好这时来了许多赶集回来的人,老和尚把四个懒汉要与他打赌而又不等他说的事讲了,让大家评理。大家一听,都指责四个懒汉耍无赖。四个懒汉无可奈何,只好说:“好好好,老头子,你说吧。”于是赶集回来的人和四个懒汉都坐到大青树下听老和尚讲他经历的事。

“那你们竖起耳朵听着。”老和尚指着四个懒汉说,“有一年,我花费了不少力气,开出一坡地,全种上了棉花。想不到种下去的棉花不多不少只成活四棵。我心中非常懊悔,不该种棉花。不过我还是下工夫把这四棵棉花树管理好。不知为什么,每棵树又只开一朵花,结一个棉桃。你们说气人不气人?我只好自认倒霉喽!不料棉桃乍开时,从每个棉桃中跳出了一个小人儿,我真喜煞啦!于是就把这四个小人儿娇生惯养起来。”老和尚讲到这里,清了一下喉咙。

“后来呢?”四个懒汉在一旁问。

“你们莫性急,让我慢慢讲嘛。”老和尚继续说,“后来我终于把他们养大了,可他们就是不干活,整天游手好闲。更气人的是我才教训了他们几句,他们就趁外出时一起跑了。”

“真不该啊!”不知谁说一句。

“是啊!”老和尚说,“但是,他们虽不是我生,可是我一手养大,就是石头也焐暖了,谁舍得他们离开呢!从此我就四方八面找哟,谢天谢地,今天总算找着了。”

“好啦!好啦!”四个懒汉说。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你们四个啊!”老和尚指了指四个懒汉。

赶集回来的那些人听到这里,不觉哄然大笑。四个懒汉被笑得瞠目结舌,对老和尚讲的事相信也不是,不相信也不是,最后只有向老和尚苦苦求饶。

老和尚教训了他们一顿,并要他们改邪归正。他们连声称是,灰溜溜地走了。

抛开使我们受伤害的碎片

有一段时间,一个青年人的事业和家庭都遇到了麻烦,嫉妒、浮躁、忧虑整日困扰着他。一个朋友看着青年人沮丧的样子很着急,于是告诉他去附近山上一座禅院找住持无智禅师帮忙开解一下,也许会有所帮助。

禅房里,面对慈祥、超然的无智禅师,青年人一股脑儿地道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烦恼。无智禅师笑笑,伸出右手,握成拳头说:“你试试看。”青年人照做。“再握得紧一些。”于是青年人把拳头捏得越来越紧,指头几乎攥进手心了。“感觉如何?”他慈祥地问那个青年人。他茫然地摇了摇头。“把拳头伸开。”青年人伸开手掌,无智禅师拿起桌上的一枚青枣和一片玻璃碎片放在青年人的手中,说道:“握紧。”青年人于是把青枣和碎片握在手心。“握紧一些,再紧一些。”“不行了,禅师,我的手都快要被割破了。”青年人感到了手掌的疼痛。这时,无智禅师突然喝道:“那你还不赶快把拳头松开!”青年人吓了一跳,舒开手掌,看着手掌有些微红的硌痕,碎片已经扎到青枣里了。无智禅师望着我,说:“现在,把碎片取出来,丢掉吧。”把碎片取出来!无智禅师的话,真是醍醐灌顶。这青枣就好比青年人的事业和生活,而这碎片就是生活中困扰着青年的嫉妒、浮躁、忧虑……

无智禅师看着青年人的表情,笑了笑,说:“看来施主已经有所了悟。生活中的事就好像这青枣和玻璃碎片,如果你什么都不取,空握拳头,即便使劲再大的力气,也是一无所获,这叫徒劳无功。青枣就像你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碎片就是困扰你的烦恼,我们在做事时难免要产生烦恼。要记得及时将青枣中的碎片取出来丢掉啊。”

看着青枣和碎片,听无智禅师一席话,青年人豁然开朗。

佛在心中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负面情绪在影响着我们,如果我们只知道积累而不懂得释放这些负面情绪的话,总有一天会被它刺伤。握住对我们有利的东西,抛开让我们受伤害的碎片,才是智者之举。

【人间世态】

害怕死亡

郑老太明显地感觉到自己体力不足,听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她不禁私下嘀咕:“我真的不行了吗?我真的老了吗?”73岁生日时,女儿给她做了一套红衣衫让她穿,她推让不穿,并说“我不信那些事,那些事都是老迷信”。可不知为什么从那以后她整天焦躁不安,茶饭不思。在她的潜意识中,令人恐惧的“73”或许真是个“坎”。

郑老太顺利地走过了73岁,转眼到了74岁,她觉得自己有些不适。儿子就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患有膀胱癌,并已到了晚期。为了给她看病,子女不得不请假四处奔波求医,在医院里日夜倒班伺候郑老太。年届中年的子女不仅为此丢下了工作,还由于连急带累,一起得了高血压。除此之外,医药费也花掉两万多元。郑老太一想到自己给子女们带来的沉重的负担,她就黯然神伤,她开始拒绝看病和吃药,只是一心等死,好为儿女减轻负担,“病榻常伴泪水流”,无论她的子女怎么求她,她都不吃药。

郑老太说:“我说过不信七十三,八十四的。这不,我过了七十三,却活不过七十四了。”可以说,她非常畏惧死亡。郑老太在病魔的折磨下,越来越苍老了。她总是躺在床上,黯然地看着窗外的树叶一片一片地随风落下。

安心释语

佛说,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树荣就有树枯。机体日渐衰老,最终走向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我们应该正视死亡,把死亡与自己的生命融合起来,这样才能理解生命的全部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越是怕死的人越是短寿。因为他们越是处于恐惧、忧郁的精神紧张状态下,健康状况越是低下,死神越会早日降临。不怕死的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在思想上没有包袱,很乐观,结果延长了寿命。

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有两种情况:一是惧怕死亡,谈死色变。平时就感到日落西山,风烛残年,总觉得生命即逝。看到亲友或老同事去世了,更是终日惶惶。二是有些老年人确有诸多未了之事,而自己又体弱多病,怕过早死去,诸多事务无法处置,放心不下。

对死亡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这是人在晚年面临的一场严峻的挑战,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要把死亡看作人生的必然归宿。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就应在有限的岁月让生活充满阳光,过一个安康的晚年。如果人都不死,孔老夫子到现在还活着,不要说他坐车子周游列国,恐怕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

据调查,老年人一般是因疾病而死亡的。因此,当疾病落到自己身上时,应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对待,坚定生活的信心,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维持心理上的平衡,配合治疗,积极地顽强地同疾病做斗争。当疾病已无药无法可治时,就要服从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泰然瞑目,悠然离去。

当一个人处于濒死阶段时,特别需要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尊重。人在为自身,为他人,为社会,为下一代拼搏了一生之后,在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阶段,是痛苦的。所以,人类应该设法减轻自身将死时的悲惨境遇,尽量安详、舒适,并且无痛苦、无牵挂地离开亲人,离开这个世界。

生死是生命过程的始终,没有生就无所谓死。不要把精力投放在忧死之上。与其害怕死亡,不如反过来珍惜生命,发挥生命的潜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中去。

佛学常识

漏是烦恼的别名,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所以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之中,所以也叫做漏。一切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无烦恼之法就叫做无漏法。

不要抱怨生活和羡慕别人

从前,有家农户有一头驴子,每天天不亮,主人就把驴子轰起来,让他下地去干活。

驴子感到非常累,经常抱怨自己是如何如何的辛苦。驴子把苦都倾诉给佛陀,说:“尊敬的佛陀,世人都说公鸡是起床最早的,其实我比他们起得还要早。每天公鸡起床前,我都已经干了很长时间的活了。而我的主人又是个出名的吝啬鬼,每天只给我一丁点的食物。您瞧我都饿成什么样了!可怜可怜我吧,给我换个人家。”

佛陀听着驴子的倾诉,又看了看驴子那肥壮的腿,猜到了驴好吃懒惰的性格。出于仁慈,佛陀还是同意给驴子换个人家。

“那么你想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主人?”佛陀问驴子。

“我想到一个不需要起早的主人那里干活。”驴子答道。

佛陀想了想说道:“那你去皮匠那里吧,他每天都要等到太阳出来以后才去赶集。”

于是皮匠又成为驴子的主人。过了没多久,驴子又开始抱怨。他找到佛陀说:“仁慈的佛陀啊,请你可怜可怜我吧,我不能再忍受下去了。”

“我不是已经给你换过主人了吗?怎么你还不满意?”佛陀问驴子。

“岂只不满意,连第一个主人都不如!我真后悔,在第一个主人那里我还有片刻的轻松,可以偷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在这里,主人待我非常刻薄,整天让我闻那些臭哄哄的皮子,我一点自由都没有,每天不是挨打就是挨骂。可怜可怜我吧,佛陀!”

“那么你还想换个环境吗?”

“是的,我想到磨房里去。”佛陀又一次同意了驴子的请求。于是,驴子的主人又换成了磨房主。

开始的时候,驴子对自己的选择非常满意,可是好景不长,过了没多久,驴子又开始抱怨起来。

驴子又一次找到佛陀,对佛陀说:“仁爱的佛陀啊,可怜可怜我吧,我的主人整天就知道让我围着磨盘转圈,我实在不能忍受如此的折磨。”

“怎么,你还想换个人家吗?”佛陀问道。

“是的,我宁愿死也不愿意再回到磨房去了。您还是给我换个人家吧。”

佛陀想了想,又一次答应了驴子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