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孕育健康宝宝四步曲
10718100000008

第8章 0~3岁婴幼儿智力开发

1.什么是智力开发

智力开发(早期教育)是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对0~3岁婴幼儿及其爸爸妈妈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教育。

早期的潜能开发可以提高婴幼儿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6岁以前,特别是0~3岁这一阶段,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时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2.智力开发主要方法有哪些

对婴幼儿的教育要适应他们的心理过程,使他们有兴趣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1)做游戏:游戏是促进婴幼儿智力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婴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游戏中度过的。有些爸爸妈妈认为宝宝成天玩“没出息”,常加以限制或者反对,这是非常错误的。游戏有助于发展婴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搭积木游戏,不仅可以按图纸搭建筑物,而且还能在这些形状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再搭出新的建筑物来,从而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还有助于婴幼儿快速反应判断能力的形成。游戏中常需及时作出反应判断,这种反应判断方式十分生动活泼。婴幼儿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养成敏捷的思考反应能力,对脑功能的发育极有帮助。游戏还有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和努力达到目的的意志力,这是成才极其重要的心理品质。

(2)讲故事:故事形象生动,有内容,有情节,婴幼儿从中能获得知识,开阔眼界,学习语言词汇,对其连贯性语言的发展有很大启发作用。1~3岁是幼儿学习口语,掌握词汇,用连贯性的语言与别人交往的时期。故事不但对婴幼儿连贯性的语言发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而且还能使其从故事中学习到丰富的语言、词汇。词汇掌握得越多,越丰富,语言表达就越准确,思维就越发达。爸爸妈妈讲故事时,语言要明白、通俗,要符合宝宝的理解水平,语调要亲切生动,表情要丰富,如讲到百货商店商品多,“有衣服、鞋子、杯子、碗……”就可以说成“有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子,喝水的杯子,吃饭的碗……”另外,故事内容要适应宝宝的知识和智力水平。要把新知识和宝宝已有的知识及他们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在讲故事时要不断提出问题,启发宝宝多思多想,讲完后让宝宝再重复故事内容。这样,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发展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宝宝多看、多听、多动手:这是宝宝认识事物,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宝宝在看、听,摸弄各种事物的过程中,从多方面感知事物特性——大与小、多与少、香与臭、甜与苦、硬与软、轻与重、湿与干、光滑与粗糙等。

有些爸爸妈妈怕宝宝衣服脏了不让摸这碰那,家中买了电动玩具,怕宝宝玩坏,便束之高阁。宝宝想拨弄一下玩具上的发条,爸爸妈妈就慌忙阻止等等。这样会抑制智力发展。

(4)想方设法满足宝宝的提问:宝宝好奇、好问,这是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表现。宝宝的求知欲是十分可贵的,它是智慧的火花,成人要珍惜它。这是启发宝宝智慧,增长知识,培养宝宝良好品德习惯的好机会,决不可泼冷水或置之不理。不然,他们的好奇心会逐渐淡漠下来,甚至变得畏缩、麻木,渴求知识的热情会受到挫伤,智力发展会受到遏制。

回答宝宝问题应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如果宝宝提出的问题你不能立即作出准确的回答,等把问题弄清楚后,再告诉宝宝正确答案。如果是复杂的问题,爸爸妈妈一时不好作答,那么应当或者转移宝宝兴趣,或者告诉宝宝“你长大后会明白的”,切不可训斥,也不可不懂装懂。爸爸妈妈不仅要回答宝宝提问,告诉他们是什么,而且要启发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并要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找出答案。

(5)广泛开展观察活动:这可以丰富知识,扩大眼界。要培养宝宝的观察力,首先要激起宝宝的积极观察愿望。这就要求观察对象要有吸引力,观察对象要有一定的新奇性、复杂性,观察对象不能过于简单、熟悉,这会使宝宝厌倦。但也不能太陌生、复杂,因为这样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教给宝宝初步的观察方法。不仅要观察表面的、显眼的特征,还要注意隐蔽的、内部的特征,找出观察对象的各种特点,比较和对照不同的对象,以及它们不同的方面,考察它们彼此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6)带宝宝去旅游、逛公园,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大千世界气象万千,那里有宝宝们取之不尽的知识,把他们带进这千姿百态的世界之中,锻炼他们的感官,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浓厚兴趣。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7)用艺术手段来陶冶宝宝的心灵,发展他们的智力:宝宝生来爱唱歌,爱画呀画,爸爸妈妈们要因势利导,培养他们某一方面的兴趣,宝宝在从事某项艺术活动中,身心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8)让宝宝在劳动中养成顽强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劳动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自己会遇到,同伴会遇到,宝宝在克服自己所遇到的困难的同时,也培养了顽强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在帮助同伴克服困难的同时则养成了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优良品格。另外,劳动过程也是宝宝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通过劳动使他们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从而培养他们艰苦朴素的精神风貌。当然,宝宝也在劳动中锻炼了强壮的体格。

3.早期教育有哪三忌

(1)过分地强调知识灌输:有些爸爸妈妈把教育片面地理解为传授书本知识,他们不顾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硬性地给宝宝规定学习任务,让婴幼儿像学生那样坐下来学习,剥夺了他们玩耍的时间,这对宝宝的身心健康很不利。要善于启发和诱导宝宝,比如讲故事,不一定要把故事讲完,可以有意识地留下一些情节,让宝宝自己去发挥想象力,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开发宝宝的智力。

(2)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宝宝:宝宝毕竟是宝宝,具有宝宝的天性,办事不可能像爸爸妈妈那样考虑周全,犯错误时有发生。如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宝宝,宝宝就会觉得事事办不好,事事都难办,从而失去信心,长期这样也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3)过早地对宝宝进行专业训练:不少爸爸妈妈热衷于把宝宝送到各种各样的专业训练班里接受强化训练。高强度的训练挤去了宝宝应有的玩耍时间,使宝宝过早失去了宝宝的天性。如宝宝对训练内容不感兴趣,训练还会成为沉重的包袱,宝宝不仅学不到东西,而且心理、性格还受到扭曲,严重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

4.合格爸爸妈妈的十条标准是什么

爸爸妈妈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将对宝宝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家庭教育仅限于如何培养宝宝,而忽略真正需要提高的是爸爸妈妈的素质,那么这样的家庭教育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爸爸妈妈素质不高,怎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又怎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呢?所以要首先做合格的爸爸妈妈。

(1)宝宝在场,不要吵架。

(2)对每个宝宝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宝宝说谎。

(4)爸爸妈妈之间要相互谦让,相互谅解。

(5)爸爸妈妈与宝宝之间要保持平等关系。

(6)宝宝的朋友来家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7)对宝宝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全面答复。

(8)在宝宝的朋友面前,不要讲宝宝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宝宝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宝宝的缺点。

(10)对宝宝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5.为什么说爸爸参与家庭教育很重要

虽然爸爸妈妈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不可互相取代的,但爸爸妈妈教育的差异性会对宝宝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交往的内容上,妈妈常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宝宝的生活或辅导宝宝学习;爸爸则花较多的时间与宝宝游戏或谈心。在交往的方式上,妈妈常更多地搂抱宝宝,与宝宝进行一些温和的活动;爸爸则更多地通过身体运动与宝宝玩耍,做一些较剧烈的、冒险性的活动等。

现代家庭教育在要求妈妈参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呼唤爸爸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方面,正是在爸爸妈妈教育差异性的衬托和对比之下,宝宝才会更好地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与特点有所理解,使宝宝性别角色健康、顺利地形成。通过对比,男孩会更好地从爸爸那里观察、模仿男性的语言和行为,逐步树立“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女孩则会更好地从妈妈那掌握女性的特征,也会受爸爸所表现的冒险、进取、独立性的影响。如果没有爸爸的参与,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因没有鲜明的对比而在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产生混淆。另一方面,由于男性自身的特点,爸爸早期教育的参与能够更好地培养宝宝许多优秀的品质,使宝宝的个性更全面的发展。爸爸大多喜欢和宝宝一起玩运动性、技术性、智能性较强的游戏,并以其固有的男性特征,如坚毅、深沉、果断、独立性、进取性、合作性等影响儿童,这样会更好地促进宝宝身体、智能、性格的发展。当然,这并不是说妈妈不具备这些品质,而是说这些品质更多地见之于男性。一个好的爸爸会把妈妈生活领域之外的东西尽可能地展示在宝宝面前,并成为宝宝探索新领域的向导和力量的源泉。

6.婴幼儿年龄如何分期

(1)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日龄,这个时期的宝宝被称为新生儿。新生儿从母体温暖安静的小环境中突然进入到冷热不定且嘈杂的大环境中,由于内外环境的突然巨变,小宝宝机体内尚未建立完整和健全的调节能力,需要包括保持室温、精心喂养、防治感染等在内的精心呵护。

(2)婴儿期:是指从生后28天到1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宝宝称为婴儿。由于这个时期的宝宝主要以乳制品为主要食物,也有人称为乳儿期。此期宝宝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速度是最快的,也是大脑早期开发的最佳时期。

(3)幼儿期:是指从1~3周岁的时期,这个时期被称为宝宝的幼儿期(包括生后第一年在内统称婴幼儿期)。通过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宝宝的认知能力、语言和思维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明显增强,是开发宝宝智力的关键。

7.婴儿的体格发育有哪些特点

从出生到12个月是宝宝体格发育速度最快的一段时间,为人生的第一个生长高峰期。

(1)身高和体重:宝宝的体重在4~5个月达到出生体重的2倍,在12个月时达到出生体重的3倍。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6月龄宝宝体重:出生时体重(千克)+月龄×0.7(千克)

7~12月龄宝宝体重:6(千克)+月龄×0.25(千克)

1.2(2)头围和胸围:头围的生长在婴儿期的宝宝也极快,尤其在前半年头围增长8厘米,后半年增加4厘米,在12个月时头围达到46厘米。胸围在出生时比头围小1~2厘米,在1岁时胸围和头围相等,此后胸围大于头围;如头、胸围交叉延迟,提示胸廓的发育落后或营养状况不良。

(3)骨骼生长:颅骨发育较面部早,宝宝的前囟在出生后头2~3个月可随头围的迅速增大略有增大,以后则逐渐骨化缩小,在9个月至1岁半之间闭合,后囟一般在6~8周关闭,骨缝在3~4个月闭合。

宝宝脊柱的增长快于四肢,在新生儿期脊柱仅呈轻微的后凸,3个月当宝宝会抬头时出现颈椎前凸。6个月左右能独坐时出现胸椎后凹。在1岁左右开始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因此在婴儿期末,宝宝的脊柱3个弯曲已形成。

正常宝宝的骨化中心随年龄增长按一定时间和顺序先后出现。宝宝在生后4~6个月时出现头骨和钩骨两个骨化中心,桡骨远端的成骨中心于6~12个月出现。

(4)乳牙的萌出:乳牙一般在出生后4~10个月萌出,通常以下颌中央切牙首先萌出,但乳牙萌出的时间和次序受遗传的影响较大,个体差异明显。乳牙萌出的数目为月龄减4~6,10个月时,大多数宝宝已长齐2颗下中切牙和2颗上中切牙,共4颗牙。宝宝在1岁时可有乳牙6~8个。如果宝宝在13个月时乳牙还没有萌出,应考虑出牙延迟,要去看医生。

8.幼儿的体格发育有哪些特点

1岁以后宝宝的生长速度会渐渐慢下来,体重在1~2岁期间增加3千克,到2岁时达到出生体重的4倍(12千克)。身高增长10厘米,达85厘米,约为成人身长的一半。2岁后宝宝的体重和身长的增长趋于稳定,直到青春前期的突发生长开始。此时的体重和身长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2岁至青春期儿童体重(千克)年龄×2+7或8(千克)。

2岁至青春期儿童身长(厘米)年龄×7+70(厘米)。

乳牙共20颗,2岁~2岁半出齐。头围增加2厘米,为48厘米。头部的发育速度开始减慢,四肢和躯干长得更长,头和身体的比例更趋向成人。

9.儿童智能发育过程中有哪些敏感期

(1)语言敏感期(0~6个月):从宝宝开始注视爸爸妈妈说话的嘴形,并发出呀呀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语言能力影响宝宝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宝宝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宝宝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2)秩序敏感期(2~4岁):宝宝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宝宝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宝宝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3)感官敏感期(0~6岁):宝宝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3岁前,宝宝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地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您可以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宝宝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宝宝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有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宝宝的需求。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忙碌的爸爸妈妈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宝宝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如果宝宝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培养宝宝具有巨细无遗、综理密微的习性的好时机。

(5)动作敏感期(0~6岁):两岁的宝宝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宝宝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开发。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小肌肉的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的训练,不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两岁半的宝宝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兴趣。这时,父母应与宝宝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10.新生儿有哪些行为能力

(1)视觉:新生儿在觉醒状态时能够注视物体,并能追随物体移动眼睛和头,这是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完整性的一项重要启示。

(2)听觉:如在新生儿耳旁柔声呼唤或说话,觉醒状态的新生儿会慢慢把头转向发声的方向,有时甚至会用眼睛去寻找。

(3)嗅觉、味觉、触觉:在新生儿早期就已经出现,表现为能区分自己母亲乳垫和别人的差别,对不喜欢的味道会表现皱眉,对抚触表现安静。

(4)习惯形成:睡眠状态的新生儿均有对连续的光、声反复刺激反应减弱的能力,说明新生儿具备了对刺激有反应,短时记忆和区别两种不同刺激的功能。

(5)与成人的相互作用:90%以上新生儿能追随移动说话人的脸,通过哭吸引爸爸妈妈注意,并具备一些表情变化。

11.1~3个月宝宝智能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运动发育特点:1个月以后的宝宝手足的活动力增强,放入他手中的东西逐渐可以握留一段时间,到3个月时,宝宝可以拿着并看着手里的玩具。扶他坐时他的头从低垂进展到一摇一晃的竖直起来,到偶尔竖直,3个月俯卧位时,宝宝的头可以自由抬起,并能用手支起上半身,可由仰卧位转为侧卧位。

(2)语言及社交行为发育特点:1个月的宝宝还很少有表情,且注意力较不集中,对于进入视野的物品可能不会马上注意到。从2个月开始,宝宝的表情明显灵敏起来,放在视野中间的物品会马上注意到,并且会转头90度追逐物品,这时候的宝宝已经会对你笑了,当你对他说话的时候,他还会发出“a、o、u”等声音,似乎在与你一问一答。3个月的宝宝更会给你带来惊喜,因为他们已经可以笑出声音,并且能够转头180度去追寻物品了。当他好奇地吃自己的小手的时候,表明他开始去学习接触这个世界了。

12.4~6个月宝宝智能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大运动发育特点:4个月宝宝俯卧位前臂支撑可以稳稳地抬头90度,并保持很长时间;他已经学会在床上自己开始翻身,但还不能完全翻过来。5个月的宝宝在仰卧位时轻拉他的腕部,可使他的头和身体保持水平线坐起,坐的时候他的头是竖直且稳定的,俯卧的时候,他可以两臂伸直,双手支撑体重,全胸抬离床面;6个月的宝宝能从俯卧位翻到仰卧位,能独坐一会儿,握住成人双手从坐位站起来。爸爸妈妈扶着站立时,两腿会做跳的动作,并有爬的愿望。

(2)精细动作发育特点:4个月宝宝双手的活动增多,开始学会玩弄手指,并抓着衣服或毯子把它们盖在自己的脸上,同时出现吃手,会看自己的手或是手中的玩具,看到东西双手会挥舞起来,腿能抬高踢去衣被及踢吊起的玩具;5个月的宝宝已经会主动伸出手去抓视野内的玩具了;6个月的宝宝则学会了撕纸和伸手玩弄面前的小物件。

(3)语言发育特点:4个月时会出现非常兴奋的表情,兴奋时会呼吸加深,会大声的笑;5个月的宝宝开始出现喜欢尖叫的特点,6个月的宝宝则会转头寻找声源,呼唤他时会转头找人。

(4)社交行为发育特点:4个月时触碰他身后时,会转头寻找,喜欢找人抱。跟妈妈在一起,高兴时会大声笑;6个月时照镜子会笑,用手摸镜中人;对周围环境的兴趣明显提高,能注视周围更多的人和物,会寻找当着他的面藏起来的东西,喜欢常接近的人,开始认生。会自己拿饼干吃,会咀嚼。能理解爸爸妈妈的态度,对亲切温和的语言表示微笑,若对他大声斥责能表现恐惧。把玩具藏起来知道找,抓抢书报,喜欢撕纸,感情开始丰富;坐着可玩30分钟左右。

13.7~9个月宝宝智能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运动发育特点:7个月左右,宝宝可以独自坐稳,甚至可以长时间坐着游戏,也会匍匐在地上,以单手支撑体重,另一只手拿玩具。手指的运动变得灵活。两只手都能抓握玩具,逐渐学会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对立抓起玩具,可以发现掉在地上的小东西,然后捡起。下肢支撑力量逐渐增强,扶着宝宝站立时,他会在桌面上或者成人的膝上不停跳跃。能自由自在地翻身,尚无法爬行,但是会用手腕支撑身体,慢慢移动。

8个月左右,宝宝的坐姿越来越灵巧,可以转身拿东西。翻身的技巧也更为灵活。如果让其仰卧,会立即翻身成匍匐的姿势。当宝宝仰卧在床上时甚至可抬起头或挪动身体。发育较快的宝宝已经可以爬行。最初只是以手拄地,脚弯曲,逐渐可以挪动手臂向两侧转身原地爬,然后渐渐地会往后爬行,更进一步的就是往前爬行。宝宝此时的下肢支撑力量逐渐加强,用双手抓住栏杆不用胸部支撑就可以站立。宝宝手指的运动比上个月更发达。可以用拇指、食指、中指灵巧地捏起小东西。

9个月左右,宝宝能从卧位自己坐起来,能较灵巧地自己拉着东西站起来,发育快的宝宝还能扶着栏杆在小床上或围栏里来回走。手的动作也更加自如了,能用拇指与食指指端去捏取小物品,知道寻找掉在地上的东西。

(2)语言认知发育特点:由于舌、唇、颊部肌肉组织的发育,宝宝的发音逐渐增多,7个月宝宝会发出多元音音节,如“ah-ah-ah,oh-oh-oh”等,8个月的宝宝则开始学会发单个辅音,如“da-ba-ka”等,9个月的宝宝会发da-da,ma-ma之类的声音,有些爸爸妈妈听到宝宝发这些声音还以为他们会叫爸爸妈妈了,实际上宝宝发这些音是无意识的,并没有固定的指向。宝宝已经能够区分自己的名字,能听懂几个较复杂的词句,如“再见”等,听到禁止的声音便停止运动。

(3)社交行为发育特点:7~9个月的宝宝开始对周围环境产生好奇心,能注视周围更多的人和物体,随不同的事物表现出不同的表情。这时的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已经能听懂一些爸爸妈妈简单语言的意思了,当爸爸妈妈用语言说到一个常见的物品时,宝宝会用眼睛看或用手指该物品。懂得成人的很多面部表情,赞扬他时会微笑,训斥他时会委屈。能更加敏锐地辨认陌生人、陌生的东西和环境,对爸爸妈妈的依恋开始产生,母亲在身边就会感到安全和快乐,陌生人靠近他或抱他,就会哇哇地哭。特别喜欢和爸爸妈妈玩躲猫猫的游戏。宝宝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大为提高,喜欢到户外活动,不喜欢待在家里。宝宝对爸爸妈妈的语言指示能作出反应,如对他说再见时会摆手或点头示意,呼唤他的名字时会循声转头。喜欢重复的游戏,如“再见”、玩拍手游戏、躲猫猫。

14.10~12个月宝宝智能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运动发育特点

①10个月的宝宝。能够长时间的独坐,独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爸爸妈妈牵着手会走;这时是宝宝向直立过渡的时期,他不再老老实实地坐,而是想站起来了。他可以拉着栏杆从卧位或者坐位站起来,双手拉着妈妈或者扶着东西蹒跚挪步。10个月的宝宝精细动作发育成熟的标志是能伸出食指做戳拨等动作,反映出这时的动作已经变得更加精细。7个月的宝宝手指动作是粗糙的、笼统的,只会用手全把抓、捋,而10个月的宝宝则可以用拇指指腹与食指(或中指)指端捡起小丸,但这个时候手指的动作还是略显笨拙。

②11个月的宝宝。在这段时间已经学会应用一只手扶物蹲下捡东西。站在栏杆旁他会交替提起足来,为行走做准备,有的宝宝甚至能够独站很短的时间,在爸爸妈妈的牵引下他甚至可以走起来。宝宝的手指越发灵活,可以用拇、食指捏起小物件,可以打开包积木的纸。

③12个月的宝宝。能够站起、坐下,可以扶着家具走。大部分宝宝能够独站,拉着一只手他就能够行走,一部分宝宝甚至不必扶,自己站稳能独走几步。尽管还不太稳,但对走路的兴趣很浓。手指的动作更趋灵敏,他可以灵活的用拇、食指捡小丸,并自由的抬臂。

(2)语言认知发育特点

①10个月宝宝。从10个月开始,宝宝的发音逐渐变得清晰有意义起来,绝大部分宝宝已经会叫妈妈、爸爸,在成人的语言和动作引导下,能够主动地用动作表示语言,如学会“拍手欢迎,摇手再见,摇头”等多种姿势语言。喜欢模仿别人的声音,并要求成人有应答。此时的宝宝能够认识常见的人和物。甚至他开始理解某些东西可以食用,而其他的东西则不能。遇到感兴趣的玩具,会反复把弄,试图拆开看里面的结构,体积较大的,知道要用两只手去拿,当双手都抓有玩具时,他会有对敲的动作,他能够很顺利地从杯子中取出积木,并能够在成人的引导下试着把积木放进杯子中,只是这个时候往往只有放的动作还不能很顺利地放入。当同时给他大的物件和小的物件(如小珠子)时,他已经开始先注意小物件,并主动去抓小物件。见到摇铃他已经知道要抓着柄拿起,并能够做出很协调的摇动动作。

②11个月的宝宝。11个月的宝宝已经能指出身体的一些部位;喜欢摆弄玩具,对感兴趣的事物长时间地观察,知道常见物品的名称并会表示;能准确理解简单词语的意思,除了会叫爸爸、妈妈,一般还能够清晰地发出一个有意义的字符,如会叫奶奶、姑、姨等;身体语言进一步丰富,会一些表示词义的动作,如竖起手指表示自己1岁;能模仿爸爸妈妈的声音说话,说一些简单的词。可正确模仿音调的变化,并开始发出单词。可以用手指出物品表示想要或是回答提问。

③12个月宝宝。12个月宝宝逐渐知道所有的东西不仅有名字,而且也有不同的功用,如拿到一个玩具电话,他不再是咬、敲、摔,而是可以模仿你的动作打电话。他能完成爸爸妈妈提出的简单要求,建立简单的是非观念,理解“不”的意义,知道不去做成人不喜欢或禁止的事。隐约知道物品的位置,当物体不在原来的位置时,他会到处寻找。已经具备了看书的能力,在成人的指导和协助下,宝宝可以认识并指出图中所要找的动物、人物。宝宝逐渐能用更多的有意义的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开始用语言与人交流。此阶段的语言往往是音节简单重叠,如“饭饭”可能是指“我要吃东西或吃饭”。

(3)社交行为发育特点:10~12个月的宝宝自我概念变得更加成熟,这时候的宝宝见到陌生人不再像以前那样恐惧,母亲不在身边他也可以安静地玩耍,他自己也将变得更加自信。喜欢被表扬,主动亲近小朋友。随着宝宝长大,他可能会表现出害怕某些现象,如害怕黑暗、打雷和吸尘器的声音。他们能执行爸爸妈妈提出的简单要求。会用面部表情、简单的语言和动作与成人交往。可以用招手表示“再见”,用作揖表示“谢谢”。会摇头,但往往还不会点头。

15.13~15个月宝宝智能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运动发育特点:15个月的宝宝走路已经比较稳了,可以自由行走,但自己还不会注意脚下,如果路面不平,则容易被绊倒。宝宝可以自己爬上沙发或椅子并转身坐好,他喜欢能推拉会移动的玩具。现在的宝宝能自由的取放东西,并开始会自己搭积木,多数宝宝这时已经能够搭起3块积木。他会翻稍厚的小人书的书页,但往往一次翻过很多页,而不是一页一页地翻。他会喜欢看图画,会指着图画并拍打它们,也喜欢用蜡笔乱涂乱画,还喜欢把小玩意放入容器中再把它们倒出来。

(2)语言认知发育特点:此阶段宝宝的语言理解力飞速提升,宝宝已能听懂一些常见的最基本的日常用品名称。他能按要求从周围环境中或图画中认出物体;能够指出身体部位;他还能执行某些简单的命令,如“把球放在桌上,把鞋子给我”等。相比语言理解力,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没有得到相应快速的发展,这时他还只能说出一个一个的单字,大概能说5~10个单字,他不会说句子,表达需求时往往用一个单字来表达多种意思,要想理解他究竟要表达什么,就必须要结合当时的情景和他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在以后的发展阶段,随着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他的语言会逐渐丰富起来。

(3)社交行为发育特点:15个月的宝宝已明显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类型,有的温和安静,有的活泼好动,一般他会喜欢到户外玩耍,做一些户外的游戏;喜欢在小朋友多的地方玩,但一般还是各自玩耍,互不交往;还喜欢做没做过的事,对物体进行深入“探究”。宝宝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会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进餐时宝宝往往不喜欢爸爸妈妈帮助,而是尝试自己用勺吃饭,但手部动作还不够协调,因此经常会把饭撒得到处都是。当宝宝在做某件事需要他人帮助时,他会主动求助爸爸妈妈。宝宝玩玩具时,能拿着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看,并能主动给人玩,甚至要求对方拿着玩具去干些什么。当宝宝在地上爬或走时,能自发地或模仿着用绳去拉系着的玩具或推着玩具玩。他会学会自己有意识地脱下鞋子或袜子而不是随便拉下来,会自己打开盒子或柜子找东西。逐渐理解“请、谢谢”的意义,得到帮助时会有相应地表示。他想得到的东西会指出目标,或是直接开口要。不高兴的时候他还会扔东西,尖叫,发脾气表示不满。

16.16~18个月宝宝智能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运动发育特点:18个月的宝宝已经自己能走得很稳,很少摔倒,但是仍不能熟练的跑步,跑的时候姿势比较僵硬。他能够自己转身坐在小凳子上,可以爬上成人坐的大椅子然后转身坐下。会把皮球抛开,可以尝试抬脚去踢球,但是往往动作很不协调,似乎是在撞球。

精细动作发育:会模仿画线条,会翻书看书,但是不能逐页翻起,每次可翻起2~3页,从小瓶中取物,将4块积木搭成木塔,然后推倒。

(2)语言认知发育特点:18个月宝宝的语言多半处在含混不清,即将形成的阶段。宝宝已经能够认识自己在镜子里的样子,能听懂许多话,认识很多东西,但多数还不能准确地知道它的名称,概括性不强。例如,认识实物、图片、五官,懂得几个简单的指令,并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如让他将手中的球抛向哪里,他会按要求做出;能说出10个左右单独的词,包括表达出几种常见物品的名称。

(3)社交行为发育特点:开始对黑暗和动物产生恐惧,和妈妈分开时宝宝会产生分离焦虑,表现缺少安全感。渐渐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但还不会分享,常抢夺玩具和物品。喜欢观察并模仿成人或大宝宝的行为。能脱去简单衣物,包括帽子和袜子,白天已经能够控制大小便。开始学会玩玩具,如拉着玩具走,或怀抱着玩具娃娃玩弄。喜欢自己抓过勺子吃东西,吃完饭时知道把空碗递给妈妈。

17.19~21个月宝宝智能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运动发育特点:21个月的宝宝动作的发展明显进步,已经走得比较稳,会跑且很少摔倒,游戏时能自己蹲下玩耍一段时间,这表明宝宝已经能够控制姿势和维持平衡。他可以扶着扶梯用正确的姿势上下楼梯。踢球时,能够不扶任何物品用脚尖将球踢出。手指的动作越发灵巧,在成人的鼓励下叠起5~6块积木成高塔。

(2)语言认知发育特点:此阶段宝宝理解词义和表达能力迅速提高,语言发展迅速。能听懂的言语指令进一步增多,会按照爸爸妈妈的要求摆放玩具积木,或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能认识更多的图片并指认身体的部位,能区分多、少,大、小之类概念的差别。词汇量增加,可以说20个以上的字,并且还可以自发地把2~3个字连起来,初步形成不完整的句子,如“妈妈吃”等;问简单的问题,宝宝可以做出回答。

(3)社交行为发育特点:这个阶段宝宝与人交往、合群和探索的愿望和能力增强。与人交往由被动向主动发展,由观看小伙伴游戏趋向参与;对环境探索的欲望、兴趣、能力有所提高。当他够不到放在箱底的玩具时,他可能会尝试把箱子翻倒再去取。已经能够熟练地自己拿起杯子喝水。

18.22~24个月宝宝智能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运动发育特点:这个阶段的宝宝能够跑得很好,不会跌倒,能够自己停步,跑步时屈膝,双臂交替运动动作很好。还掌握了几种新的动作:让宝宝双脚并跳时,他能双脚同时离地跳起。在没有依靠的情况下,鼓励他用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离开地面片刻,两侧下肢虽姿势不同,但能保持平衡。宝宝可不扶栏杆或其他东西自己上下楼梯,但还不能双足交替上楼梯。能搭起6~7块积木成高塔,能够用拇指和其他指头用较成熟的姿势执笔,能够用笔画圈,或是模仿画竖线。他能够一页一页的翻开书,会用手去拧紧瓶盖。

(2)语言认知发育特点:此阶段宝宝的语言又有了不少新的发展,已经会说50多个字,发音已比较清楚,但尚不够准确。能说几句简单的儿歌。开始使用代词“你、他”等,但是还不一定讲得很准,容易混淆。能够说出3样以上图片的名字和几种常见日用品的用途。懂得几个方向,能够正确的匹配图形并认识2种颜色。

(3)社交行为发育特点:在喂养方面,他不需爸爸妈妈帮助能自己用勺吃饭,只掉出少量米粒。夜间可以抱起小便而不会尿床。一般可以说出大小便,能及时要求大小便而极少尿在裤子上。能够拉上简单的外衣,会拉上袜子、裤子,脱下帽子、手套等。他会用自己的名字来表示自己。见到或做到的事情会用语言表述,边做边说,即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体验,如说“我在吃饭”等。手里拿一样东西时会伸另一只手再要。会模仿成人做简单家务,如扫地,擦桌子等,会假装给娃娃吃东西,拍娃娃睡觉。这个时候的宝宝还不会和别人分享,往往只顾自己玩。

19.25~30个月宝宝智能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运动发育特点:2~2岁半的宝宝已经能够独自上下楼梯,大部分宝宝已经不需要扶栏杆,上下楼梯的时候大多还是用直立姿势,双足不会交替。能够尝试独脚站立,并维持2秒钟,可以学习用足尖行走,可以并足从一点跳到另外一点,或是从台阶上跳下。部分宝宝会骑小三轮车,踢皮球,玩抛接球的游戏,喜欢荡秋千、滑滑梯。可以拿起稍重的物品,手指动作也更加灵巧,可以搭起8~10块的积木,能够用正确的方式执笔,并清晰的画出横竖线条。大部分宝宝能画一种线条,也有一部分宝宝能够画出十字形。可以连续串起5个以上的扣子。有的宝宝会在爸爸妈妈的看护下使用剪刀,会自己穿鞋,脱裤子、脱袜子。

(2)语言认知发育特点:2岁半的宝宝语言的理解和表达都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词汇量已经达到了200~300个。宝宝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以及爸爸、妈妈的姓名,有时会说出自己的乳名;会看图片,并能说出5~7种以上图片中的内容,知道一些日常用品的名称及用途,如杯子是用来喝水的;会说4~5首完整的儿歌,并能背诵,还能在成人指导下模仿表演儿歌中的动作;宝宝在称呼自己的时候已经学会了用我,而不再是用自己的名字;能够听懂故事,理解故事中的简单词汇,会用部分礼貌用语。宝宝能够正确的指认五官和身体部位,并能够了解白天、黑夜的不同和天气的冷热变化。

(3)社交行为发育特点:这时候的宝宝开始学会自己处理问题,比如拿不到高处的东西时,会找小凳子站在上边去拿,会自己转动门把开门;提醒他危险的时候,或是当他拿着易碎的东西时,他会变得小心翼翼;会帮助爸爸妈妈安放好自己的物品;会自己用勺子吃饭。这个阶段的宝宝好奇心非常强,会不断的提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宝宝在努力学习和记忆新事物的名称;在人际关系发展中,开始渴望和陌生人或同龄的宝宝交朋友,但是还不能很好地和别人打成一片。

20.31~36个月宝宝智能发育的特点是什么

(1)运动发育特点:3岁的宝宝动作和姿势的控制已经比较完善,他能跑得很好而不跌倒,并且能够学会减速、突然停步和急转弯等动作;能够独自双足交替上下楼梯,完全呈现成人的走路方式;能够独足站立2秒钟以上,能从楼梯末级很顺利的跳下,甚至部分宝宝能够双脚交替跳起,会骑三轮车,会玩多种球类游戏,如拍球、抛球、踢球、滚球等。手指的精细协调动作不断发育成熟,已经能够搭起10块方木块,能够用笔模仿画出十字和圆圈。能自己用水壶把水倒入一个杯子中,并很少洒出。能够自己完成穿简单外衣、穿鞋、解扣子等动作。

(2)语言认知发育特点:3岁宝宝的语言发展特别迅速,这时期是宝宝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发展口语的关键时期。宝宝的理解力进一步得到飞速提高,能认识大多数的图片,理解多种概念,能够区分4种基本颜色和10种图形;能够进行数字的点数,能够回答问题,可以正确分辨前后左右。会说上几首儿歌、背诵唐诗、唱歌,甚至会讲简单的小故事。3岁左右,大多数的宝宝能运用语言来同他人进行一般的交往,而且会说10个左右字的复合句。很多宝宝还喜欢自言自语。

(3)社交行为发育特点:3岁的宝宝已经知道自己的性别差异。知道在一些场合下需要等待、轮流,但常常会表现得不耐心。喜欢同别人交换东西;会整理玩具,会自己上床睡觉;对陌生人的焦虑反应和害羞行为逐渐减少,逐渐习惯于和同龄伙伴或成人交往,交往中学习和别人玩耍时互相配合,而不再是各自独立的玩。

(4)反抗期:2~3岁的宝宝常常反抗爸爸妈妈,这一时期常常被称作“反抗期”。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宝宝只能整体性的将过去的事件记在脑海里,而不能进行分割式记忆,他会把彼此无关的几件事情串联起来整体记忆,比如穿着某件衣服在某个地方玩得很开心,他会把穿衣服和玩关联起来,这样他去玩时就必须要求穿那一件衣服,但是在爸爸妈妈的逻辑里,穿什么衣服玩都是可以的,所以爸爸妈妈可能会拒绝他的要求,但宝宝却不能理解爸爸妈妈的理由,并坚信自己的经验,因此会产生磨擦,宝宝会出现很多类似的反抗行为。家长对宝宝的反抗行为要有一个正确认识,不要生气,不要急躁。

21.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刺激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成熟,建立各种信号连接,帮助新生儿更好地认识外界。对于新生儿来说,早期教育就是要给予五官和皮肤感知觉方面的刺激。

(1)视觉:新生儿喜欢轮廓鲜明、颜色对比强烈的图形,如环形和有条纹的黑白图形;喜欢看复杂、有丰富内容的图形;喜欢看人的脸;对红颜色有偏爱。应该选择满足以上要求的玩具以刺激宝宝的视觉。一般最佳的视野在15~20厘米,太近太远都看不清楚。通过不断地变换新的东西,可以反复引起他的兴趣,使宝宝建立记忆。

(2)听觉:宝宝一出生就具有听觉,喜欢听母亲的声音,喜欢听柔和的声音,拒绝噪声。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多和宝宝说话,让宝宝听听优美的音乐。

(3)触觉:宝宝的皮肤、嘴、手、脚都是触觉器官。新生儿可以对温度、湿度和疼痛都有感受能力,不要给宝宝戴手套或脚套,让宝宝的手、脚能自由活动,去感觉外界。可以用各种质地的玩具刺激宝宝的皮肤和手脚,如毛巾的、绒毛的玩具,木棒或金属棒。爱吃手是宝宝探索外界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寻求安慰,洗干净手就行,没有必要阻止宝宝吃手。

(4)味觉:新生儿有良好的味觉,喜欢甜味,对于咸味、苦味、酸味不喜欢。适当的时候可以给宝宝不同味道进行刺激,让宝宝的味道记忆仓库更加丰富。但是,注意不要给宝宝喂食过甜的食物,否则宝宝就不爱接受其他的味道了。

(5)嗅觉:刚出生的宝宝能分辨不同气味,经过几天的母乳喂养,宝宝就能够分辨自己母亲的气味,对沾有母乳气味的物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经常让宝宝闻闻各种气味有助于提高宝宝对气味的分辨能力。

总之,要抓住这段时间给予宝宝感官最佳的刺激,促进宝宝感觉器官的发育。

22.如何对1~3个月的宝宝进行智力开发

1~3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积极的学习认识这个世界,所以作为爸爸妈妈的你有很多事情要做。

(1)听觉训练:3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能够分辨不同的声音了,可以从宝宝很小的时候就给他听不同的声音,如听悦耳的音乐,用舒缓温柔的语调跟他讲话,给宝宝唱歌,用不同声音的玩具去逗引他,同时还可注意玩具的移动,可以帮助宝宝学习发出不同声音的位置。这些努力可以为宝宝提供大量的声音素材,使宝宝的听觉更加灵敏。

(2)视觉训练:由于宝宝一生下来就存在视觉,所以我们可以给宝宝的小床上方悬挂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或气球,吸引宝宝注视,可以在宝宝眼前轻轻挪动玩具,吸引宝宝的目光去追随,当然还可以给他翻看一些大的色彩对比度较强的图片,延长他的注意时间。

(3)运动能力训练:1个月以后的宝宝逐渐有了控制头部运动的能力,可以每天让他在床上做短时间的俯卧训练,每次时间不宜太长,从半分钟开始,根据宝宝的能力逐渐延长至2~3分钟,在他俯卧的时候,爸爸妈妈还可以用玩具在前面逗引他,诱导他抬起头。爸爸妈妈还可以自己半躺或躺在床上,把宝宝放在自己的胸前,扶着他的肩膀跟他说话,鼓励宝宝抬头。

(4)社交能力和语言训练:用轻柔的语调多和宝宝说话,促使宝宝产生良好的情绪,用不同的表情逗引他,引导宝宝发声、微笑。对宝宝发出的似是交流的“a,o”音给予温柔地回应,使宝宝建立安全感。

(5)记忆训练:2~3个月的宝宝会去寻找他视野中突然消失的东西,可以经常引导他做一些寻找的游戏,有助于宝宝记忆的发展。

(6)被动体操:2~6个月的宝宝在爸爸妈妈帮助下完成的体操,叫宝宝被动体操。做宝宝被动体操,一般在喂奶后1小时,根据室温的高低宝宝可裸体或穿少量轻便的衣服。爸爸妈妈帮助宝宝做操时,动作要轻柔而有节奏,不可强拉硬扭,以免损伤宝宝的关节和肌肉。

宝宝被动体操共有8节,包括扩胸运动、上肢运动、肘关节运动、肩部运动、膝关节运动、下肢运动、髋关节运动和屈趾运动。

23.如何对4~6个月的宝宝进行智力开发

(1)视觉和听觉的训练:继续用颜色鲜艳的玩具刺激宝宝的视觉发育。5~6个月,可以训练宝宝注视远距离的物体,多带宝宝去户外认识世界,教他学习认识眼前感兴趣的东西。4~6个月的宝宝已具有初步的音乐记忆力并对音乐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可以让宝宝反复听某一乐曲,增强宝宝的音乐记忆力;还可给宝宝听模仿动物叫声和大自然中某些音响的音乐,引起他的兴趣和愉快的情绪。

(2)运动能力训练:4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做出侧翻的努力了,爸爸妈妈可以拉着他的手或足帮助他练习翻身。他的头已经很稳定,每天的俯卧支撑训练可以适当的延长至2~3分钟,还可以慢慢拉着他的双手将他从仰卧位拉成坐位。用一些小玩具吸引宝宝,鼓励他学会伸出手主动抓握。继续训练宝宝转头追物听声音。5个月的宝宝可以训练他手臂伸直支撑,用双手支撑起胸部,这样可以加强手臂支撑力量。还可训练他坐的能力,开始时可以让宝宝靠着支撑物坐着,也可以在前面用玩具逗引宝宝直起身子,逐渐向独坐过渡,一般来说6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直腰坐了。

(3)语言能力训练: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语言的发展要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3个阶段。婴儿期正是学习语言的发生期,爸爸妈妈要利用一切条件对宝宝进行语言训练,为日后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4~6个月的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他会把听到的内容作为信息,存入记忆库中,为未来的语言交流打下基础。语言能力是从日常生活中学来的,在日常生活中多对宝宝说话,将说话与教宝宝认识环境的活动结合起来。反复教宝宝认识宝宝熟悉并喜爱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如起床时教宝宝认识衣服和被子,开灯时教宝宝认识灯,坐小车时认识小车,戴帽子时认识帽子等。多带宝宝外出开阔眼界,认识大自然,如汽车、房子、大树、花草、小动物等。在与宝宝一起玩耍时,可利用宝宝喜爱的玩具和活动来教宝宝,如爸爸妈妈扮作小狗“汪汪”叫,玩娃娃时把娃娃藏起来让宝宝去找。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多叫宝宝的名字,逐渐让宝宝熟悉自己的名字,并教宝宝认识家庭成员,如妈妈、爸爸、奶奶等。

(4)游戏和社交行为的训练:要耐心教宝宝做游戏,提供适合宝宝特点的玩具,如颜色鲜艳的铃铛、手铃、一握即响的小动物等。爸爸妈妈要用愉快、亲切的表情拿一个玩具给宝宝看,摇摇铃给宝宝听,同时给宝宝讲玩具的名称。反复几次后先由爸爸妈妈手把手教宝宝拿着摇,同时用赞赏鼓励的语气强化宝宝的动作。把玩具悬挂在小床上方,宝宝伸手能触到的高度,让宝宝看、碰触。经过多次训练,5~6个月的宝宝就会自己玩了。很多6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认生了,见到生人他们会用警惕的眼光看着,会拒绝陌生人的拥抱,胆小的宝宝甚至会哭起来,爸爸妈妈应该多带着宝宝到集体环境中去适应,参加一些亲子活动,使宝宝不再恐惧。

24.如何对7~9个月的宝宝进行智力开发

(1)运动的训练:7~9个月期间,宝宝的任务主要是学会长时间的独坐,每天要有时间让宝宝坐在床上,训练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持长时间的独坐,并学会左右侧身抓物,保持坐位平衡。另一项重要的运动就是学习爬行,因为爬行时宝宝必须头、颈抬起来,胸腹离地,用四肢支撑身体的重量,这就使手、脚、胸、腹、背、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锻炼而逐步发达起来,为以后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另外,宝宝学会爬行以后,扩大了视野和接触范围,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刺激大脑,可促进各方面的协调,对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开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爬行,还能提高宝宝的新陈代谢水平,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

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宝宝学习爬行,首先要有一个适合爬行的场地,必须是一个大的平面,平整干净。将宝宝俯卧在床上,妈妈在宝宝前面摆弄会叫或会响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并引导他来拿,爸爸则在身后用手推着宝宝的双脚掌,使其借助爸爸的力量向前移动身体,接触到玩具,以后逐渐减少帮助,训练宝宝自己爬。开始爬行时宝宝可能很费力,腹部离不开床面,爸爸妈妈可用一条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后提起腹部让他练习手膝爬行,渐渐地他会上下肢协调起来,可以用双手及双膝协调灵活地向前爬行。练习爬行不但轮流锻炼了四肢的耐力,而且能增强小脑的平衡与反应联系,这种对宝宝日后学习语言和阅读也会有良好的影响。

(2)语言训练:7个月左右的宝宝已步入了学习语言的敏感期,爸爸妈妈要敏锐地捕捉住这一教育的契机,在宝宝愉快时,或者每天临睡前,经常给他朗读图书、念儿歌、说绕口令;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随时随地多和宝宝说话,并注意将语言、物体和动作联系起来,通过宝宝的视觉、听觉及触觉等来帮助宝宝进一步理解语言。比如,宝宝口中乱叫“爸爸妈妈”时,开始时他还不懂得语意,但只要一旦发现他发出“爸爸”的声音,你就立刻让他的脸朝向爸爸,用你的手指着爸爸,并模仿他“爸爸”的声音。渐渐地当你说“爸爸”时,他就会朝爸爸看;用同样的方法,当你说“妈妈”时,他就会转向妈妈一方。再比如,妈妈一面拿着苹果,一面发出“苹果”的声音,同时让宝宝摸摸、闻闻、尝尝,这样经过数次的重复,妈妈一说“苹果”两字,宝宝就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还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教宝宝指认自己的五官等。还应有意训练8~9个月的宝宝,语言和动作的联系,如“谢谢”“再见”。爸爸给宝宝玩具或东西吃时,妈妈在一旁要讲“谢谢”,并要求宝宝模仿点头或鞠躬的动作以表示“谢谢”。当家里有人出门,你一面说“再见”,一面挥动宝宝的小手,向要走的人表示“再见”。通过逐渐训练,使他一听到“谢谢”就鞠躬或点头,一听到“再见”就挥手。

(3)宝宝主被动操:宝宝主被动操适用于7~12个月的宝宝。是在成人的适当扶持下,加入宝宝的部分主动动作来完成的。宝宝主被动操的动作主要有锻炼四肢肌肉关节的上下肢运动,锻炼腹肌、腰肌及脊柱的桥形运动、拾物运动,为站立和行走做准备的立起、扶腋步行、双脚跳跃等动作。宝宝每天进行主被动操的训练,可活动全身的肌肉关节,为爬行、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

(4)社交行为训练:7~9个月的宝宝正处于认生期,看到陌生人靠近时,宝宝会猛地一下揣回妈妈的怀里,有的宝宝会回头,以此来躲避陌生人,有的宝宝会大声哭闹。为了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认生期,要多多给宝宝创造与小朋友、陌生人在一起玩的机会,可以进行一些游戏训练,成人在与宝宝玩游戏时,要慢慢逗引宝宝开心,使宝宝逐步缓解认生引起的紧张情绪,进而接近不太熟悉的陌生人。宝宝渐渐地和生人接触多了,也就不再认生了。

25.如何对10~12个月的宝宝进行智力开发

(1)运动能力:10~12个月宝宝已不满足于爬行,首先要进行是站立训练,可以让他扶着家具站起来,有栏杆的小床最适合他练习站立。可在小床上放一个玩具,让他练习蹲下去取,再从蹲位扶着站起来。练习独站是一个新的挑战,开始可以靠着墙站立,慢慢再离开墙面2~3厘米独立站立。当会独站时,要给予表扬。每个宝宝的个性不同,在练习过程中摔跤是难免的,只要保护好不伤到宝宝就可以了。

然后可以进行扶走训练,将宝宝脚底放在妈妈的脚背上,妈妈向后移动步子,让宝宝体验“走”的感觉,引导宝宝脚与妈妈同步用力,锻炼宝宝脚部肌肉,为走做准备。爸爸妈妈可以两手握住宝宝手,一步步往后退,让宝宝慢慢迈步向前。一天训练3~4次,每次时间不要太长,以免过分疲劳。可让宝宝双手扶着床沿站好,妈妈在距离宝宝1米外,用玩具逗引说:“宝宝走过来!”让宝宝双手扶床沿向前走。走得比较稳了,再引导宝宝一手扶床走。也可以让他练习扶着沙发从一头走向另一头。

给宝宝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和安全的环境,不但可以促进他的翻滚、坐、爬、站和走等大运动能力发展,还可以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2)语言认知能力训练:这个阶段宝宝的认知能力提高主要靠感知运动的方式,所以要让宝宝多看、多听,接触各种物体,通过自己主动运动的探索去认识这个奇妙的世界和自我。好奇心是宝宝认知发展的动力。对于宝宝的好奇心,千万不能用“不能动,不能拿”给压抑了,只要没有危险,不会损坏重要的东西都可以让宝宝玩。10~12个月的宝宝有了初步的记忆能力,能在你的帮助下调整自己的注意指向,你可以引导他共同注意某人、某物或某活动,通过共同注意,使他认识更多的周围人和事,更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学习有关的知识和经验。此外,寻找藏起来的物体或藏猫猫是这个年龄的宝宝感兴趣玩不腻的游戏,也是增强记忆力的好方法。

(3)语言方面:10~12个月宝宝能听懂更多的词,对简单的要求做出反应,这年龄段是学会听和说的宝贵时间。要面对面和宝宝说话,说正常句子,句子要简短,节奏较慢,发音要清晰。要和宝宝说那些看得见的东西和宝宝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的事物名称,这些容易使他记住。

(4)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高质量的依恋情感是发展健康人格的基础,并对未来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宝宝需要帮助和安慰时,应鼓励他独自玩耍。这年龄段的宝宝对陌生人都有认生、焦虑和害怕的情绪,妈妈更要多关心宝宝,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让他有安全感。并要多给他创造机会与人交往,和小朋友接触。这样,经过训练的宝宝对陌生人的不良情绪就会逐渐减少,与母亲分离时的焦虑情绪也会减少。

26.如何对13~15个月的宝宝进行智力开发

当宝宝长到13~15个月的时候,身体的肢体动作慢慢发育,爸爸妈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宝宝动作能力,进行一些有意识的训练。

(1)运动发育训练:此阶段主要的大运动就是行走,行走训练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爸爸妈妈可以先引导宝宝扶着小栏杆平行挪步,然后练习推着学步车向前走,也可以牵着他的手行走,从双手牵过渡到单手牵,等宝宝走得熟练后,就可以练习独站和独走了。等他能够独立行走以后,爸爸妈妈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训练宝宝走曲线,转身,下蹲捡起地上的物品。这个阶段宝宝手部动作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可以通过训练宝宝搭积木、捡起小珠子,向瓶子里投入小丸,撕纸,翻书等手部动作,提高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

(2)语言认知训练:这一阶段的宝宝视野更加开阔,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对各种事物的概念逐渐建立,并形成了初步的语言。爸爸妈妈应该重点关注的是宝宝的理解能力,其次才是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只有理解了相当多的词汇才能发展出有质量的语言。爸爸妈妈应该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有意识地教宝宝说话。选择的词汇往往从宝宝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开始,名词或动词相对比较直观,如称呼、五官、食品、常用的动作性指令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词汇与实物,或词汇与动作之间的联系,形成词汇的概念。对所教的词汇反复强化,在各种场合出现你想要宝宝掌握的词,通过强化使宝宝把所要学习的目标词汇牢牢记住,让宝宝在任何场合中听到这个词都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此外,要让宝宝多看书,多给他讲故事。

(3)社交行为训练:在培养宝宝定时睡眠、定时进餐、定时大小便等生活习惯后,还要进一步培养宝宝主动控制大小便、主动坐盆,自己脱鞋、脱帽等能力,让他学会自己摆放鞋子,将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等,养成一些生活好习惯。爸爸妈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自己表情的变化来启发宝宝分辨他人情绪的能力,让他在和爸爸妈妈的接触中,逐渐体验到爸爸妈妈喜、怒、哀、乐的各种表情。这个阶段的宝宝由于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但是表达能力还不足,当爸爸妈妈不能够理解他所想表达的意图时,会变得很容易发脾气。因此,在此阶段中爸爸妈妈还要注意学会观察理解宝宝,引导他通过肢体语言或手势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图,并逐渐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

27.如何对19~21个月的宝宝进行智力开发

(1)运动能力发育训练:本阶段可以继续延伸前一阶段的训练,并进一步加强。主要是身体的平衡和控制姿势方面,走、跑很顺利完成的宝宝还可以训练他倒退走和侧向走,绕过障碍物跑,这些是宝宝动作协调和稳定的表现。可以教他做简单的体操,一方面可以训练宝宝肢体的运动,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宝宝的记忆、理解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教会宝宝如何用笔涂鸦,进一步提高手的控制能力;还可以让宝宝学习简单的对折纸,提高动手能力;也可以训练他熟练地使用杯子、碗和饭勺,这样可以提高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2)语言认知发展训练: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注意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鼓励宝宝积极思考,教会宝宝一些反义词概念,如多少、大小、高低等等,并逐渐学会分辨这些概念。教给宝宝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让宝宝学会观察不同的事物。可以通过经常提问的方式有意识地让宝宝记忆一些东西,提高宝宝的记忆力。宝宝说话时可以反复使用熟悉的单词,鼓励宝宝使用准确、简单的双词句或三词句来进行表达,并可以用简单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阿姨抱、不要、不吃等。不能嘲笑他说错的话和重复宝宝错误的语言,应该耐心等待给他应答时间,鼓励他表达他想说的话,爸爸妈妈要使用正确的语言与宝宝对话,尽量不要使用幼儿语。可以教宝宝正确使用“我”来表达,初步建立自我意识。

(3)社交行为发展训练:此阶段的宝宝逐渐显示出情绪情感发育的特征,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并在模仿中获得快乐。对黑暗、独处、陌生事物等产生恐惧,会导致产生分离焦虑。开始出现骄傲、自豪、不安等情绪的萌芽。对爸爸妈妈来说,此阶段应该通过细致的观察,掌握宝宝情绪情感变化的特点,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应当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宝宝用自己的方式去主动接近别人。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还不会分享,所以经常为争夺玩具而打架。这就需要爸爸妈妈教育宝宝逐渐学会与同伴交换玩具。此阶段是性格初步形成的一段时期,适当的引导会使宝宝身心发展更加健康,形成良好的习惯。

28.如何对22~24个月的宝宝进行智力开发

(1)运动发育训练:由于这个阶段宝宝已经能够走、跑得很好,大运动训练的重点在于进一步训练身体平衡的控制。在平地训练的基础上逐渐加入上下楼梯、跳跃等内容。

①训练上、下楼梯。应该从上楼梯开始,先选择较低,层数少的楼梯,使宝宝能够较顺利地上完楼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可以先牵着他的手帮助他上楼梯,等他的动作更协调的时候鼓励他自己上,上楼梯对于加强宝宝下肢肌肉力量及促进身体平衡能力有很好的训练作用。下楼梯的掌握比上楼梯要晚一些,同样也需要先进行辅助。

②跑步练习。通过游戏训练宝宝跑步可以加强宝宝控制身体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应根据宝宝的实际能力调整跑步的方式,如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跑直线,跑得很好了可以练习转弯跑,跑圆圈,听指令跑步-停止等。

③原地弹跳训练。可以先拉着他的手帮助他跳起,也可以鼓励他从最后一级台阶上跳下来。由于这一阶段的宝宝身体控制能力还有限,跳跃的能力还是刚刚形成,因此主要训练他双脚并拢跳。精细动作方面可以继续强化手部动作的稳定性与手眼协调性,如继续通过游戏的方式训练他搭积木,串珠子,模仿画,学习用勺子吃东西等。

(2)语言认知能力训练:宝宝在1岁半后,言语发展会突飞猛进,他们不但能重复成人说的言语,而且想要自己说出周围东西的名称。

此阶段认知理解能力会飞速发展,宝宝懂的东西呈现爆发性的增多,求知欲非常旺盛,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爸爸妈妈应该抓紧这段时间,常带宝宝到户外、公园去玩,鼓励他与人交往,并引导宝宝仔细观察遇到的事物,告诉他遇到事物的名称和特点。通过学习,宝宝会逐渐学会区分大小、多少、长短、高低,建立起不同颜色的概念,可以在生活中利用实物、图片或日常生活经验,经常向宝宝说说各种物品的特性,如“大苹果、小苹果,红帽子、黄帽子,熊猫胖、小猫瘦,长颈鹿高、梅花鹿矮”等,这样可以促进宝宝的认知理解能力发展。

另外,可以从说话的角度来进行训练。

①教宝宝学说主谓宾句式的话。在宝宝会说简单句的基础上教他学说含有主谓宾句式的完整简单句,如“宝宝吃饭、爸爸回家了、宝宝踢皮球”等。这些伴随生活情节的语言,宝宝就容易理解和模仿。

②教宝宝回答疑问句。爸爸妈妈应在生活或游戏中教宝宝回答“某某东西在哪里?”的疑问句,如将宝宝喜欢的玩具如小皮球、小汽车等,放在他看得见但拿不到的地方或藏起来,问宝宝:“小汽车在哪里?”一边鼓励他去寻找,一边教他说出“在这里或不知道、没看见、找不到”等话。这种训练也可以在户外随时进行,如抱着宝宝边走边问:“树在哪里?”“滑滑梯在什么地方?”等,让宝宝回答。

③教宝宝回答故事中的小问题。每讲完一个故事都要对宝宝提一点小问题让他回答,如讲完《龟兔赛跑》的故事,可以问宝宝:“谁赢了?谁输了?”宝宝若答:“乌龟赢了,兔子输了。”爸爸妈妈可以接着问:“为什么乌龟赢了?兔子输了?”宝宝可能会说:“乌龟没有睡觉,兔子睡大觉。”若不会回答,爸爸妈妈要耐心引导。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培养宝宝愿意回答问题的兴趣,以训练他听和说的能力。

④教宝宝理解选择句。在生活中可以教宝宝回答选择句的提问,如爸爸妈妈准备好一些物品,然后依次问宝宝:“你是要饼干,还是要糖?”“你是要苹果,还是要香蕉?”等,让宝宝做出选择回答。

⑤继续教宝宝背诵儿歌和顺口溜。2岁左右的宝宝发音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往往吐词不清,这是很正常的,但可以通过教宝宝背儿歌和顺口溜来训练宝宝逐步把字音发准。

(3)社交行为发展训练

①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宝宝用小锤子将小木板砸进潮湿的沙土中,用木棍将手拿不到的环拉到跟前等。

②与人交往的训练。此时期的宝宝可以学习用语言与人交往,学习各种社交性语言,可以训练宝宝初步建立与人交往中一些简单的是非概念。

③适应作息制度。将宝宝白天的睡眠安排在午饭后,睡眠时间为1.5~2小时。这往往需要有一个过程,爸爸妈妈可根据自己宝宝的身心特点,逐渐使宝宝的作息时间向新的制度过渡。

④训练宝宝的进餐姿势。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餐具,不要边玩边吃,不要在饭桌上引逗宝宝大笑,以防呛咳窒息,饭后不要让宝宝做剧烈活动,可让宝宝轻微安静地活动半小时,避免呕吐。

⑤教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9.如何对25~30个月的宝宝进行智力开发

(1)运动发育训练:本阶段宝宝的粗大运动训练应该以加强宝宝身体的平衡控制及肌肉力量为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机会达到训练的目的。比如,让宝宝端水走可以训练他保持平衡的能力,带他到更大的活动场所,进行滑滑梯、荡秋千、攀爬、跳蹦床、骑小车等训练。平时可以让宝宝自己上下部分楼梯,还要逐渐教他学会双足交替,教他原地跳跃、独脚站、倒退走、走直线等,这些都可以提高宝宝的平衡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爸爸妈妈不要总是怕宝宝累着,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本来就是精力充沛的,过分剥夺宝宝的运动权利只会使宝宝变得更加体弱。也许他会摔倒或磕磕碰碰,但是正是由于宝宝有了这样失败的经验,他才会总结失败的经验,知道危险的概念,在以后的游戏中他就会变得更加小心,这是每个宝宝都应该经历的过程。

精细动作的训练可以进行手臂力量的训练,如拿重物,敲敲打打的游戏,可以进行一些新的手眼协调训练,如抛接球游戏、串珠子、拼图、玩积木、折纸、组合玩具等;可以进行一些手指游戏,通过游戏使宝宝认识每个指头并可以很顺利地做出多种手指动作;还可以培养宝宝在生活中加强手的应用,如鼓励他自己用勺子吃饭、自己拧开门把手、自己打开或盖上瓶盖等。

(2)语言认知能力的训练

①观察能力的培养。继续扩大词汇量,并教会宝宝观察事物的特性。利用不同的道具,通过不断地对比、教他掌握更多事物的特性,如形状、里外、远近、天地、白天黑夜、男女、老少等;带宝宝到户外观察,教宝宝学会先观察周围总体概况,再集中观察某一特定的事物。还要培养宝宝注意力的持久性,集中性,发展注意力。可以在他玩某种玩具时,指出不同的特点,发展出多种玩法,使宝宝感兴趣,引导他继续发掘新玩法,并对他的每一次创新给予鼓励,如搭出不同的积木图形,做不同的拼图等。

②记忆力的培养。随着宝宝语言能力的提高,可让宝宝复述成人的话语。可从简单的短句开始,然后教长一点的句子如背诵歌词、儿歌、古诗等,以促进宝宝记忆能力的提高。逐渐教会宝宝学习数字的概念,利用他们机械记忆力强的特点,不断发掘生活中与数字有关的信息,反复训练,可以强化数字的概念。经常提问一些最近发生的事情,加强他的记忆力。

③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始培养宝宝对因果关系的认识。让宝宝看看风吹能使小风车旋转,还能使脸盆里的水出现波纹,将肥皂水吹出五颜六色的肥皂泡。这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探究的热情,促进认知发育;可以进行一些归类练习。教宝宝根据事物的某些性质练习分类,如可按声音分类,将能发出声音和不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归类,还可按颜色、形状、大小、用途分类等,以提高宝宝归纳、概括的能力。可以从简单的分类逐渐向复杂的分类过渡;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造成一些明显的错误或者设置一些障碍,让宝宝去发现,并鼓励他说出错误所在及解决办法,以培养宝宝分辨问题的能力。

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以进行表演游戏,让宝宝在表演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绘画提高宝宝手眼动作的协调性,并引导宝宝仔细观察自己所画图画的构图,想想和他所要表达的事物是否存在联系。

⑤发音的引导,此阶段一部分宝宝还存在发音不清楚的现状,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些发音的训练,可以做一些口舌操促进颜面发音肌肉的协调性、加强舌运动的灵巧性,可以进行一些吹气训练以加强肺活量;注意观察宝宝发音错误的原因,进行相应的矫正训练。

(3)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继续鼓励宝宝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良好的睡眠、饮食、卫生等习惯,培养爱劳动,关心别人的品德。教宝宝自己解开扣子,脱掉衣服,大小便后自己帮忙提裤子,洗手后用毛巾擦干手并将毛巾放回原处,自己用勺进食,游戏结束后将玩具收拾放回原处等。还应鼓励宝宝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当宝宝遇到困难要求成人帮助的时候,成人应鼓励宝宝再试一试,而不要马上替他完成,当宝宝重复多次成功后,应鼓励和表扬宝宝。

(4)社交能力的培养:此阶段应训练宝宝和别人一起玩合作游戏,使宝宝在游戏中懂得遵守一定规则,相互合作。多带宝宝接触社会,教宝宝有礼貌地称呼周围的人。另外,此阶段宝宝已形成了最基本的道德情绪,对成人的赞许会表现得开心,对成人的谴责会表现沮丧。开始能辨别简单的是非行为。爸爸妈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当以身作则,此外,还要激发儿童对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产生愉快、自豪、羡慕、向往的情绪体验,而对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表示厌恶、羞耻、蔑视。及时表扬宝宝好的行为,批评纠正宝宝不良行为习惯。教育宝宝要爱护玩具、有礼貌、不乱扔果皮、主动收拾玩具、公园的花不能摘、不随地大小便等。要从小培养幼儿的美感,使他们学会看到美的东西会感到愉快,培养审美能力。

30.如何对31~36个月的宝宝进行智力开发

(1)运动能力的训练:在上一阶段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的训练。

①独脚站立练习。让宝宝学会两脚交替站立,使双下肢力量均衡,开始时可以进行辅助,逐渐鼓励宝宝脱离帮助,延长独脚站立的时间,使他能够逐渐地较稳定地单脚支撑5秒以上。

②跳跃训练。可以进行跳高、跳远、跳过障碍物练习,并逐渐增加动作的难度。

③发展手部动作协调能力。可以进行画画、玩橡皮泥、拼贴画、各种积木、各种组合玩具、解开或系扣子、用剪刀、折纸等训练,既可发展宝宝手动作的灵巧性,还可促进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④骑三轮车。可以训练宝宝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和良好的反应能力,并能帮助宝宝理解交通常识。

⑤平衡木训练。可以通过走直线、走平衡木的方法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⑥攀爬、穿钻、吊挂等训练。可以全面发展身体平衡能力。大多数宝宝在3岁左右,已能够在各种攀登器(架)上攀登、攀爬、穿钻、吊挂,保持平衡,这是宝宝身体平衡能力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表现。

⑦游泳。感兴趣的爸爸妈妈还可以对3岁左右宝宝开始进行游泳的学习,因为游泳是一种非常好的综合性身体锻炼。

⑧手技巧训练。熟练地使用勺子,并开始使用筷子进食。

(2)语言认知能力的训练

①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事物的特性,如学会比较长短、比较厚薄或其他各种特征的比较。引导宝宝善于发现近似事物中的不同点和不同事物中的相似点,培养宝宝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幼儿注意力。教宝宝按成人的指示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或一种游戏。明确培养注意力的目的,在宝宝完成作业时成人可不断给予帮助、赞许,表扬宝宝的成绩。也可利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幼儿积极性,鼓励他集中精力。

②记忆力的培养。利用游戏培养记忆力,如在游戏中让宝宝记住几样东西,然后藏起来一个让宝宝说出少了哪一个玩具。练习记忆图像,如让宝宝看一张画有数种动物的图片,限定在一定时间内看完,开始时时间可长些,逐渐减少看的时间,然后将图片拿开,让宝宝说出图片上有哪些动物。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提问引导宝宝回想发生过的事情。

③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会数数并理解数量的概念。利用语言提问的方式引导宝宝思考,促进思维。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宝宝预想事情的结果,从而教会宝宝去思考、推理并学会应当怎样做。

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加强,宝宝逐渐能理解并模仿人们之间的关系。此时可引导宝宝做扮演角色的游戏,可以让他注意现实生活中角色的特点来丰富他的游戏情节。在幼儿能画出一些线条和形状后,成人可引导宝宝将他所画的东西同实物作比较,这样宝宝会更有兴趣在绘画中想象、构图。培养宝宝听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教宝宝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思想感情,并要求宝宝在唱歌时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想象歌曲提供的音乐形象,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社交能力的培养

①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可教宝宝与其他宝宝一起做集体角色游戏,通过这种游戏培养宝宝建立起与同龄人的关系。在指导宝宝们玩角色游戏时,爸爸妈妈可帮助幼儿分配游戏的角色,教幼儿如何遵守角色的各项义务,在角色游戏中领会人与人的交往和联系,丰富生活经验。例如,扮演老师的时候,应该温和地和宝宝说话,给他们玩具,哄他们玩等,而扮演宝宝的,则要认真听老师的话。

②发展语言能力。鼓励宝宝自己叙述一些事情,如“今天在幼儿园做了什么?”“回来的路上看到了什么”等,还可以让他复述故事,讲述图中所描绘的内容。要教宝宝记住爸爸妈妈的名字、家庭住址,爸爸妈妈的职业、单位,自己的年龄等。

③培养宝宝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感。宝宝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形成的,开始他们常常只是重复爸爸妈妈或老师的看法,以后才慢慢地学会独立分析。爸爸妈妈应该注意自身的言行,教育宝宝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尊重长辈、尊重老师、爱祖国、爱劳动、正直善良、富于同情心等各种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教宝宝努力克服困难,学会与他人的协作。

31.如何利用“关键期”开发宝宝的智力

(1)0~1岁是声音辨别关键期:宝宝出生1周后,就能辨别出给他喂奶的妈妈的声音,4周后就具有对不同声音的辨别力。训练方法:①在宝宝睡醒后,精神很好时,朗读诗歌给他听。②经常唱歌或放音乐给宝宝听。③经常对宝宝说话,教他人物或物品的名称等。④经常带宝宝到户外聆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狗叫声、喇叭声、门铃声等,并向宝宝一一解释。⑤模仿动物的叫声,鼓励宝宝模仿。⑥利用游戏的机会,让宝宝辨别从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⑦多与周围的人接触,让宝宝感受不同的声音特点和模式。

(2)0~2岁是动作发展关键期:①满月起,用手推着宝宝的脚丫,训练他爬行。②宝宝3个月时,在他小床的上空悬挂一些玩具,使宝宝双手能够抓到,锻炼他的手眼协调功能。③在宝宝6~7个月时多创造爬的机会,如让宝宝俯卧,放一两件玩具在他前方,吸引他向前爬,尝试着去抓取玩具,以促进他动作的发育。

(3)1~3岁是口语发展关键期:①引导宝宝注意大人说话的声音、嘴形,开始模仿大人的声音和动作。这时主要是训练宝宝的发音,尽可能使他发音准确,对一些含糊不清的语言要耐心纠正。②引导宝宝把语音与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人联系起来,经过反复训练,宝宝就能初步了解语言的含义。如宝宝在说“爸爸、妈妈”时,就会把头转向爸爸妈妈。③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物向宝宝提问,如散步时问树叶是什么颜色,并要求宝宝回答,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④鼓励宝宝多说话,耐心纠正宝宝表达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地方。

(4)2~4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①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机会,经常数数给宝宝听,如给宝宝糖果时、上下楼梯时。②借助不同的物品,如手指、积木等,和宝宝一起数数,增加宝宝对数字的感性认识。③利用生动的形象,教宝宝认识数字符号,如“1像筷子,2像鸭子,3像耳朵”等。④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宝宝做,如让宝宝从数字卡片中找数字。⑤运用具体实例,教宝宝加减法,可以用苹果、积木等道具来演示。⑥提供足够的实物材料,让宝宝自己动手,寻找数字间的联系。

(5)1~3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①选择适合宝宝的歌曲、世界名曲、童话故事音乐等,与宝宝一起欣赏,同时进行讲解,或向宝宝提出问题,激发他的想象。②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特点的歌曲。

32.6个月婴儿适合做哪些游戏

(1)手和食物(自立):当你的宝宝可以很舒服地坐在高椅上的时候,你可以给宝宝一些小块食物让他拾起来。宝宝会对小片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感兴趣,拾起它们能使宝宝的手更为灵活。将一些薄脆饼干放在他的椅子上的托盘上,首先你告诉怎样把它们拾起来再放下,怎样拾起来放进另一只手。然后伸出你的手,把手张开,看看他是否会拾起一片食物放进你的手里。

(2)社区活动(情绪/社交,自立):当你外出散步或开车的时候,指给宝宝看他所生活的社区,并告诉宝宝如何才能适应社区生活。和宝宝谈谈他所看到的事物,如消防车、警车、公共汽车、火车、飞机、救护车、医院、学校、百货商店、图书馆、公园、操场等。你会发现,他将懂得比以前多得多的东西,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宝宝也将会知道,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人可以帮助他。

(3)镜子里的宝宝(认知):抱宝宝在穿衣镜前,让他捕捉、拍打镜中人影,用手指着他的脸反复叫他的名字,指着他的五官(不要指镜中的五官),以及头发、小手、小脚,让他熟悉后再用他的手指点身体各部位,逐渐地他就会朝着妈妈看或抓镜中的自己。这个游戏可以帮宝宝学习认妈妈、认自己、认五官、认身体,了解实物与镜影的不同。

(4)捉迷藏(情绪/感知):妈妈在床上盘腿而坐,让宝宝面对面坐在她的腿上,妈妈一手扶着宝宝的髋部,一手扶着他的腋下保持平衡。爸爸在妈妈的背后,让宝宝一只手抓着爸爸的手指,另一只手抓住妈妈的胳膊,爸爸先拉一下被宝宝抓住的手,当宝宝朝这边看时,爸爸却从妈妈背后另一边突然伸出头来亲热地叫宝宝的名字。这个游戏可让宝宝快乐,增进与父母的感情,发展感知能力。

33.9个月婴儿适合做哪些游戏

(1)在哪只手(视觉,智力/逻辑):把一个有趣的小东西握在你的手里,张开手给宝宝看。然后再握紧拳并问:“××哪儿去了?”使用另一只手重复上述动作。几次后,宝宝就会开始抢你手中的东西。这个游戏能帮助宝宝理解放在容器里的物体不会消失。

(2)去哪儿了(智力/逻辑):这个游戏让宝宝知道看不见的物体并不是消失了。带着宝宝坐在地上拿出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让他玩一会儿,然后让他转过身去。他同意后,就当他的面用衣服盖住那个玩具,当然那件衣服是宝宝容易够到的。再让他转回身,帮助他找到玩具。可以重复做这个游戏,边玩边问:“玩具在哪儿?”并装作很是迷惑不解的样子。做几次后,宝宝就会知道玩具在哪儿并能把它找出来。可以换成其他玩具或物品重复做这个游戏。

(3)杯子游戏(自立,精细动作):让你的宝宝坐在一个高椅子上,或者坐在桌边,在他面前放一个小托盘。小托盘里放一个小杯子。你首先举起杯子假装喝里边的东西,同时说一些像“啊呜、啊呜”或“好喝、好喝”之类的话。然后你把杯子举到宝宝的嘴边,当宝宝假装喝的时候你也说同样的话,最后把杯子放在托盘上,看看宝宝是否会将杯子举到嘴边。

(4)洗澡游戏(自立):做一个洗宝宝身体不同部位的游戏。在宝宝手里放一块洗澡巾或海绵,说出名称并让他自己象征性地擦洗身体的各个部位。

(5)学小鸟(创新/创造力,听觉/语言,肢体动作):与宝宝坐在一起,将他的胳膊展开,让他的手臂上下扇动学小鸟飞翔,并学小鸟啼叫。然后,停止扇动胳膊,学飞机的“隆隆”声,让宝宝像飞机一样飞翔。在户外,让宝宝观察小鸟和飞机,并反复学它们的声音。

34.12个月婴儿适合做哪些游戏

(1)洗手(自立):让宝宝坐在厨房或浴室的台子上,让他能够摸到水池,学习开始自己洗手。在洗手时,和他谈谈干净和脏、湿和干、洗完了和没洗完、有泡沫和无泡沫、肥皂和溅水等事情。注意千万不要让宝宝拧动热水龙头,但可以溅一点点热水在他手上,给他一些感性认识。

(2)动物游戏(创新/创造力,肢体动作,听觉/语言):学马奔驰与吼叫;学青蛙跳与“呱呱呱”叫,学鸭子摇摇摆摆地走和“嘎嘎嘎”地叫;学蛇滑行并“嘶嘶嘶”地叫。

(3)胡写乱画(精细动作,创新/创造力):当宝宝悠闲地坐着时,给他几张纸和一根蜡笔,让宝宝在纸面上随便涂画。无论画得怎样,都要给予表扬。

(4)轨道(创新/创造力,肢体动作):假设你的腿是轨道,“火车”(你的宝宝)在上面行驶。开始你拉着宝宝在腿上“走”,并学火车“哧哧哧”。然后看宝宝是否自己在腿上爬。如果宝宝做好了,就给予表扬。也可以让宝宝推着玩具在“轨道”上玩。

(5)做个麦克风(创新/创造力,听觉/语言):拿个卫生纸轴放在嘴边当麦克风,做讲话、唱歌等表演,并让宝宝跟着学。

35.1~2岁幼儿智力开发游戏有哪些

(1)变化多端的纸:再普通不过的纸,都可以作为刺激孩子感觉发育的好道具。把打印纸、干净的包装纸、废报纸等铺展开来,宝宝就可以拿着笔在上面随意涂鸦了。还可以教宝宝把这些纸撕成一条一条的抛向空中,或者搓成一个纸团儿当球玩。

效果:涂鸦、撕纸、搓纸等对宝宝小肌肉的发育都是很有益处的。而且,探索纸的各种玩法,对培养宝宝的创造力也是有益的。

(2)小纸花:准备几张吸水性不同的纸(如纸巾、复印纸,最好纸的颜色也不一样)和一盆水。将纸折成小花放进水里。让宝宝注意观察,看哪一朵纸花先沉到水里去,哪一朵纸花很长时间还能在水面上漂着。再把纸捞出来,用手挤一下水分,看看哪张纸出水多。

效果:这能引起宝宝的好奇心,培养探索的兴趣。

(3)书里藏着小动物:找一本宝宝喜欢的小动物的图画书,和宝宝一起看。看一会儿之后,你突然把书合上,说:“看,小猫藏起来了。”引起宝宝的好奇。你接着说:“小猫藏哪儿去了?宝宝把它找出来吧。”引导宝宝去翻书。

效果:只是简单地变换一下阅读方式,就能让宝宝对书的兴趣成倍地增加。

(4)指偶表演:准备几个手指玩偶,你和宝宝各戴一个,然后进行对话表演。你用简单而生动的语言说出来,就像玩偶自己在说话一样。比如:“我是小鸭子。你是谁呀?”引导宝宝说出自己的名字。根据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说不同的话。遇到宝宝不会说的词,你就教他说。

效果:用这种方式帮助宝宝练习发声,宝宝一定很喜欢。这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

(5)拽动绳子:找一根长绳子,将绳子的一头系在玩具上,教宝宝拽着绳子的另一头,拉着玩具在屋子里走几圈。接着,你把绳子在椅子腿上绕一下,把绳子的一端递到宝宝手里,对他说:“宝宝,你把玩具拽过来吧。”宝宝就会用力去拽动绳子。如果宝宝想得到玩具,他就要想办法去把绳子解开。

效果:这可以锻炼宝宝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自制玩具

①钓鱼。适合1~1岁半的孩子。所需材料:硬纸数张(剪成鱼形),回形针数个(做鱼钩),线,小木棍(做钓竿),磁铁(与硬纸贴在一起)。这个游戏能训练孩子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手指协调能力、认知能力等。

②自制图片。适合1岁半~2岁的孩子。所需材料:纸、画笔。家长可以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图片,如画一匹完整的马与一匹缺失了一条腿的马同时放在孩子的面前,让孩子指出两幅图的不同,这种针对性强的图片能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还可以灌输类别、数字的概念等,对孩子有启蒙的作用。

36.2~3岁幼儿智力开发游戏有哪些

(1)打电话:带小孩出去时,装着互相打电话,发出电话铃声,当他应答时,问他窗外看到了什么、问他目的地是哪里,如“你在商店里干什么?你喜欢去商店吗?”这个游戏可增加宝宝词汇量,锻炼对话能力,激发想象性游戏。

(2)“瓜”聚会:将许多以“瓜”结尾的食物摊在厨房桌子上,如西瓜、南瓜、香瓜、冬瓜、哈密瓜等,与孩子一起举行一个瓜的聚会,一边品尝食物,一边谈论以瓜结尾的词。下次可以试试别的字。这个游戏让孩子知道字和声音的联系。

(3)豆子分类:将许多不同的干豆(菜豆、蚕豆、黄豆、芸豆或花生豆)放在一个小碗中,教小孩如何分类。将豆子浸在水里过夜,第二天早上,看看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问宝宝哪种豆变化最大,然后将豆子漂洗干净。这个游戏锻炼分类、归类、集中注意力技能;让孩子更好地认识因果关系。

(4)色彩俱乐部:将一张彩纸粘在厨房的桌上,让宝宝从房间里找出同样颜色的东西。为了增加乐趣,你还可以设定时间,测试他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5)划船:从房间里找一些能沉到水中或浮在水面的物体,如铝箔球、石块、木块和海绵。先让孩子猜猜哪些会沉,哪些会浮。然后试着将石头放在海绵上,或将海绵放在木头上,让他猜会发生什么。你们还可将会浮的物体当小船,进行一场竞赛。

(6)说出数字:给数字1~5各做3张卡片,将卡片摊在小孩面前,随手拿起一张,告诉孩子数字,如“这是3”,让小孩根据数字把卡片分类整理。你也可以让她拿一张卡片,说出卡上的数字。

(7)形状分类:用彩色美术纸剪出三角形、圆形和方形,它们有大有小,颜色为红、黄、蓝三色。给孩子做以下示范:将这些纸片分成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三堆。然后让他也试着根据形状把这些纸片分类。完成后,再教他如何根据颜色、大小将这些纸片分类。

(8)动物乐园:试着发出各种动物的声音。随便说一种动物,问孩子这种动物发什么声音,和他一起重复这种声音,并强调第一个字母的发音。比如,“小猫怎么叫的?喵,喵,喵,喵”。

(9)第一次乘火车:将3个鞋盒订在一起,按顺序写上1、2、3,然后让孩子拿3个玩具动物,假装它们正在排队等着上火车。告诉他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谁是第三,让他将动物放入对应的车厢中。游戏中,尽量教他“第一、最后和中间”这些词。掌握这些概念后,你可以再加3个盒子和3个动物,教他第四和第六的概念。

(10)配对动物:在纸上画一些动物(或从杂志上剪一些动物),把它们分成两半,摊在桌上,让孩子将之合在一起。如果他觉得简单,找一些难的东西来玩。

(11)考推理:你和宝宝准备一起吃早点了,但还没有把早饭盒揭开,父母可让孩子猜一猜:“猜猜看,咱们今天早点吃什么?”“你希望是牛奶还是豆浆?”这种方法可提高孩子的数学逻辑智能。

(12)让宝宝去问路:妈妈可以经常带孩子上街,在街上,妈妈要鼓励宝宝去问路,这可以提高他的人际智能,因为向陌生人询问道路,可以充分锻炼宝宝的人际交往能力。

(13)认方向:路上教孩子注意认路、辨别方向,如以建筑物为识别标记等。尤其到十字路口等复杂地形,可让孩子观察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这可提高孩子的空间智能,让孩子熟悉道路。

(14)给宝宝下指令:妈妈可以让宝宝做个小帮手,给他适当地下指令,如“帮妈妈拿放在里面的那罐牛奶”,或指示他“看看你的背后、往左边一点”等。对宝宝说话,妈妈要多用以下字眼:在里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最上面、最下面等。这能提高宝宝的空间智能。

(15)观察树叶的变化:季节交替,植物的变化最明显。生活中,可以观察树叶一年四季的变化,让宝宝了解季节的概念,同时提高宝宝的视觉空间智能。

(16)描述物品特点:妈妈可以拿着一个宝宝感兴趣的物品,为他描述这个物品的一个或多个特点,如谈谈它的颜色(是草地般的绿色),或是它的形状和大小(小圆球),数量的多少(两个橘子),或是它的质地(柔软的或是硬的),或描述它的声音(电视的声音很大,很吵)。也可以让宝宝试着描述一下这个物品的特点。

(17)故意说错一件事情:与孩子谈心时,故意说错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或说错一个故事,如今天艳阳高照,而你却说今天天气不好,看孩子的反应,这样能提高孩子的内省智能、逻辑智能。

(18)跑步前进:在起跑前,先定下一个目标,如前面的那棵树,远处的那个凉亭等。然后开跑,爸爸妈妈最好陪着宝宝一起跑,但爸爸妈妈一定要记得让宝宝得胜。这样他就会喜欢这种智能活动,跑到目标后可以再选一个目标再跑。跑步这种活动,会使宝宝多次深呼吸而增加送往大脑的氧气供应,会使他的头脑更为灵活,大小肌肉更协调,视力和平衡能力等都会得到提升,从而也就提高了宝宝的肢体运动技能。

37.如何为宝宝选图书

图书尤其是婴幼儿看的图书,对于从小培养宝宝的兴趣爱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是有很大帮助的。但给宝宝选择图书时不可盲目,要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选择他能理解、感兴趣的书籍,内容及范围也应根据宝宝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在最初的4个月,对宝宝来说,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的声音,大人读什么书都没问题,只要能够在读的时候充满爱与温情就行。相比之下,节奏明快、韵律优美的读物是首选。

4个月以后的宝宝对常见的物体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能够把物体的名称和物体本身相联系,这时候可以选择认物的书籍让宝宝阅读。最好把实物摆放在宝宝面前让他对应着看,提高认知的能力。

9个月以后的宝宝对周边的事物更有认识探索的冲动,对动物、植物更感兴趣,这时可以扩展选择与动物、植物有关的故事书。

9个月到1岁左右的宝宝,要选择彩色图画为主的书,如简单物体图画吸引他们注意,认识不同的事物。让他们认识一些眼前看不到的东西。在看画片或书时,爸爸妈妈可同时说出画上的物体名称,画片上动物的叫声,让宝宝模仿,练习发音。

1~3岁,这是孩子学习语言非常重要的起步阶段。可以选择画面简单、字体偏大,阅读舒适感强,色彩鲜艳的图画书,内容应与幼儿日常生活接近,如反映日常生活用品、服装、玩具,常见的动物、植物等,告诉他们这些东西和动、植物的名称、颜色、形状等。

1~2岁幼儿是用整体的方式在学习,形式十分多样的玩具书可以引发孩子对书的兴趣,并从动手学习中亲近书本。

2~3岁的孩子语言发展很快,要充分利用图书教孩子说话。3岁的孩子可以看一些故事情节简单、没有文字说明的图书故事,爸爸妈妈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指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与他们进行简短的对话。

38.如何培养宝宝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1)为宝宝树立合作的榜样:爸爸妈妈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爸爸妈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宝。因此,爸爸妈妈要注意自身行为,为宝宝树立正面的榜样。另外,同伴也是宝宝观察学习的榜样,宝宝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并学习其他宝宝的行为。爸爸妈妈对有合作行为的宝宝应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宝宝向同伴学习的动机。

(2)为宝宝创造合作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宝宝与同龄儿童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跳皮筋、玩过家家等。爸爸妈妈应想办法为宝宝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宝宝在实践中学会合作。

(3)教给宝宝合作的方法:宝宝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爸爸妈妈教给宝宝合作的方法,指导宝宝怎样进行合作。比如,搭积木或玩游戏前,应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宝宝逐渐学会合作的方法和策略。

(4)让宝宝体会到合作的愉快:宝宝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但宝宝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爸爸妈妈应注意引导宝宝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宝宝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

(5)及时对宝宝鼓励、引导:当宝宝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做游戏时,爸爸妈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

39.如何培养宝宝的自我控制能力

(1)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宝宝自我控制力的培养,最初可以在生活习惯方面,如要求宝宝准时起床、准时就寝,按时饮食,不偏食、挑食等。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对他的自控能力培养着重于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心等方面,如要求宝宝在集体中要遵守集体规则和纪律,不可随心所欲地侵犯别人的利益等。成人如长期坚持一贯的要求,不做无原则的迁就,宝宝就会逐步学会控制、约束自己。

(2)帮助宝宝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行为:培养宝宝良好行为习惯时,成人要坚持说理,要让宝宝知道“要这样做,不可那样做”的道理,让宝宝用这些道理来评价判别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这样他就会以此来约束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情。比如,已经很晚了,宝宝仍坐在电视机前不肯去睡,家长若硬拖他去睡,一定会引起他的情绪对立。可以耐心地对他说:“今晚睡得太晚了,你明天早上起不来,到幼儿园就会迟到,会影响大家,还会使爸爸妈妈迟到”等。成人坚持这么做,不迁就宝宝,又不放弃耐心地说道理,久而久之,就会使宝宝渐渐学会评价和判别自己行为的适宜度,增强自我控制力。

(3)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宝宝善于模仿,易受感染。成人可以充分利用文学艺术作品及现实生活的良好榜样去影响宝宝,引导他学习别人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困难的良好行为。

40.如何培养宝宝愉快的情绪

(1)为宝宝提供一个愉快、宽松的成长环境:爸爸妈妈的情绪愉快稳定,在日常生活中会感染宝宝,宝宝的情绪也会处于愉快的状态。爸爸妈妈要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给予所需要的爱,这种爱既能培养宝宝的愉快情绪,也是人格建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爸爸妈妈若按照成人的是非判断标准来要求宝宝,必然会对宝宝限制过多,而不利于宝宝愉快情绪的培养。

(2)满足宝宝合理的要求:这样会促进宝宝保持愉快的情绪。但对宝宝百依百顺,盲目满足宝宝所有的要求,或者不管宝宝的要求是否合理,均以冷漠对待,都不利于宝宝合理情绪的培养。

(3)帮助宝宝释放不愉快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完全避免不愉快情绪产生,关键是要帮助宝宝通过适当的途径来释放它。大多数宝宝在与小伙伴玩时会感到愉快和欢乐,因此爸爸妈妈就可以多为宝宝创造这样的机会。帮助宝宝释放不愉快情绪的时候,也可设法转移宝宝不愉快的情绪,避免长时间持续这种情绪。

41.怎样开发宝宝的创造性思维

(1)鼓励宝宝提问、探索:父母为宝宝创设宽松,求知的环境,经常向宝宝提一些能启发发散思维的问题。例如,可以就“水”提问题:水有什么用途?什么东西在水里会漂浮?水为什么会变冷?此外,向宝宝提“有什么用”和“怎么办”之类的问题也能启发宝宝的思维。例如,筷子有什么用?迷路了怎么办?世界没有太阳怎么办?等等。对上述各类的每一个问题,要求宝宝答得越多越新奇越好。家长要注意不要用大人的理智去制止宝宝开阔的思路,因为创造性思维从某种意思上说是一种异想天开,并非都很符合逻辑。

(2)建立“成果登记簿”:鼓励幼儿独立从事操作性的活动,如帮助做家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各种小玩具等。为了及时抓住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父母最好为宝宝建立一本“成果登记簿”,把宝宝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事情,或者各种新奇的想法全部记录下来。记录的内容包括日期,完成事情所用的时间,宝宝的心情和成果。即使是做得不好,甚至做糟的事情也应该记下来。这可以成为幼儿从事创造性尝试的完整记录。

(3)帮助宝宝克服单向思维: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42.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1)对待宝宝要有耐心:以尽可能的耐心最大限度地满足宝宝的合理要求。宝宝其实就是爸爸妈妈的影子,爸爸妈妈以怎样的态度对宝宝,这种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宝宝性格的一部分。必要的时候,要让宝宝承受一些忍耐和等待,即使他的要求是合理的。例如爸爸妈妈在忙很重要的事情,就可以耐心地告诉他,让他知道你忙完了会再去陪他。

(2)言出必行:爸爸妈妈千万不要以为偶尔骗骗宝宝是无所谓的,要知道宝宝对欺骗是很敏感的。要时刻让宝宝意识到你答应他的事情你一定会去做,一方面让他获得信任,另一方面在他面前树立威信。

(3)始终如一:做任何事情要始终如一,处理同样的事情要给出同样的标准,让宝宝明白任何事情的原则性是不能轻易改变的。爸爸妈妈可能忘记自己给出的标准,但宝宝是不会忘记的。

(4)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宝宝: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兴趣爱好,即使是爸爸妈妈,也无权让他们事事都按你的意愿来完成。例如,强迫宝宝参加或学习各种他不感兴趣的学习班等。凡事可以和宝宝商量,这样既不会影响宝宝的情绪,又能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和主见性。

(5)忽视宝宝的无礼要求:有时宝宝会提出无礼的要求,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一定不能满足,一次也不能妥协。有时宝宝不会马上放弃自己的要求,他会试探性地观察爸爸妈妈的态度,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态度坚决,过后和宝宝以理沟通。

(6)适当地给宝宝一点权力:有时,宝宝会对某件事很感兴趣,这时不妨给宝宝一点选择的权力。比如,妈妈在厨房切菜,宝宝也想尝试,妈妈可以让宝宝帮忙洗菜,做些辅助性工作,这样既可让宝宝远离危险,又能让他体验到参与厨房工作的快乐,并告诉宝宝刀是很危险的东西,不能随便碰。

(7)让宝宝承担一点责任:从小就要注意培养宝宝的责任感,让宝宝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承担责任。比如自己玩好了玩具要收拾干净;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担后果,接受批评并努力改正。

(8)让宝宝了解别人的感受:2~3岁的宝宝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因此得让宝宝学会了解别人的感受,体谅别人。比如,让宝宝了解爸爸妈妈的感受,体谅爸爸妈妈的辛苦。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忙的时候,宝宝要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打别人,别人会痛的;当人遇到困难是很希望得到帮助的等。

宝宝的良好性格是靠平时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爸爸妈妈就更要注意给宝宝做个好的榜样,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相信拥有良好性格的宝宝,在未来的道路上更能经历风雨,取得成功。

43.玩具对宝宝有哪些积极作用

儿童心理学家说:“玩就是儿童的工作。”那么玩具就是宝宝“人生第一部教科书”。玩具是宝宝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宝宝对事物、对人的认识就是在玩玩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那么,玩具对宝宝究竟有哪些作用呢?

(1)玩具可以促进宝宝感知的发展。宝宝在游戏中视、听、触觉及情感反应得到发展,锻炼了他们的注意、记忆、观察、想象等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同时加深了对环境的认识。

(2)玩具可以发展宝宝的动手能力,使手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得到发展,促进智力发育。

(3)在宝宝与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互助、谦让的品行。

(4)宝宝可以从益智玩具中学到许多知识,寓教于乐,使宝宝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5)玩具可以给宝宝带来欢乐的情绪和精神满足,有益身心健康。

44.如何根据宝宝的性格选择玩具

玩具是宝宝的“教科书”,不仅可以增加宝宝的生活情趣,丰富知识,开拓智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宝宝良好的性格。由于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宝宝在成长中可能养成不良性格和坏脾气,除了日常思想言行教育外,选择适当的玩具引导宝宝在玩耍中纠正自己的不良性格和坏脾气,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

(1)选择静态性的玩具纠正宝宝的多动症:有的宝宝过分顽皮好动,整天摸、爬、滚、打,手脚不停,很难安静下来。如果选择一些积木、插板、拼搭模型等静态性的玩具给宝宝玩,把宝宝的注意力引导到手、脑并用的拼、搭、镶、嵌玩具上,久而久之,就能克服宝宝坐不住、静不下来的不良习惯,有益宝宝身体和智力的健康发展。

(2)选择动态性玩具纠正宝宝孤僻的性格:有的宝宝生性沉默寡语,不好动,不合群。如果选择一些声、光、色俱全的发条、惯性电动的动态性玩具给宝宝玩,让宝宝追着汽车、飞机、坦克玩具跑,跟着枪、炮玩具声叫,踏着童车四处转,同小伙伴一起玩集体项目玩具,有意识引导宝宝加强语言活动和相互交流能力,逐渐改变孤僻性格,使天真宝宝活泼起来。

(3)选择制作性玩具纠正宝宝急躁的脾气:有的宝宝性情暴躁,做事毛手毛脚,“破坏性”很强,如果选择一些自制的纸、木、布的玩具,让宝宝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慢慢培养宝宝耐心、细致、不急不躁的良好性格,使“火爆筒”的宝宝变得心灵手巧。

45.如何训练宝宝坐便盆

(1)细心观察宝宝排便规律:训练宝宝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时,要先摸清宝宝每天大约什么时间排便次数多,如果发现宝宝出现脸红、瞪眼、凝视等神态时,就应把宝宝抱到便盆前,并用“嗯、嗯”的发音使宝宝形成条件反射,久而久之,宝宝一到时间就会有便意了。

(2)让宝宝熟悉“便盆”:8个月左右,宝宝已经能够坐稳,就可以开始训练他坐便盆。给宝宝准备一个色彩鲜艳的卡通造型专用便器,固定放在卫生间,带宝宝如厕最好使用固定的语言或手势:跟宝宝说“拉臭臭”、“大便”,跟宝宝比划下蹲姿势或者擦屁屁的动作等。让宝宝一听到相同的话或看到相同的手势就能形成条件反射,也有利于宝宝学会使用这些语言和手势,表达排便意思。并把纸尿裤上的粪便放入便盆内,指给宝宝看,使他逐渐理解便盆的概念和用途。

(3)有相对固定的时间:最好有具体定时的排便时间,一般早饭或晚饭后30分钟左右,是培养宝宝大便的最佳时间,宝宝坐专用便器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即可,如果宝宝没有便意,强行延长坐便时间是不可取的。

(4)对宝宝要及时鼓励,反复强化:当宝宝有排便的表情时,要称赞、鼓励他,试着让他自己处理。宝宝顺利完成后,要给他鼓励和称赞。即使排便失败,也不要训斥宝宝,不要让宝宝产生排斥和厌恶排便的抵触心理。另外,还应对宝宝经常提醒,反复强化坐便盆的重要性,加强宝宝对便盆的认同感。宝宝如厕的表现通常是波段式摆动的,有时候进三步、退一步,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多鼓励。

(5)不宜哄骗:不要为了哄宝宝不哭闹,就给坐便的宝宝吃东西、玩玩具或看图书,这样转移注意力更难以让宝宝顺畅排便,久而久之会造成恶性循环。

46.为什么要让宝宝爬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宝宝不会爬行就直接行走了,其实这样是不可取的。爬行对宝宝有很多益处,可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开发宝宝的智力潜能。对大脑控制眼、手、脚的协调能力发展有极大益处。

(1)爬行使宝宝开始主动移动自己的身体,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爬行会刺激左右脑均衡发展、理解与记忆并进。爬行可刺激内耳或前庭系统,有助于维持平衡感,而手眼协调也有相同作用。

(2)爬行对于脑部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爬行需要大、小脑之间的密切配合,多爬能够丰富大、小脑之间的神经联系,有利于脑神经系统结构的完善,促进脑的生长,必然会对孩子学习语言与阅读发挥良好影响。

(3)爬行能锻炼宝宝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力量,尤其是四肢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是一种综合性的强体健身活动。爬可以锻炼胸肌、背肌、腹肌及四肢肌肉的力量,还有助于视听觉、空间位置感觉、平衡感觉的发育,可以促进身体的协调。它可使血液循环流畅,并可促进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防止脊柱弯曲。一方面,宝宝在爬行时,头颈仰起,胸腰抬高,有利于增强呼吸系统功能;另一方面,宝宝在爬行运动中四肢并用,可使左右脑正常发育,使宝宝的智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宝宝要学会爬行且爬得越早越好。

47.宝宝学步期的发育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0~11个月):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父母发现宝宝在放手能稳定站立时,就可以开始尝试走路了。

第二阶段(12个月):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父母应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父母可将玩具丢在地上,让宝宝自己捡起来。如此做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性。

第三阶段(12个月以上):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接下来必须让宝宝学习放开手也能走2~3步,父母可以各自站在两头,让宝宝慢慢从爸爸的这一头走到妈妈的那一头。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第四阶段(13个月左右):此时父母除了继续训练宝宝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性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让宝宝练习爬楼梯,如家中没有楼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让宝宝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练习。

第五个阶段(13~15个月):宝宝已经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父母应该在此时满足他的好奇心,使其朝正向发展。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但倾斜度不要太大,让宝宝从高处走向低处,或由低处走向高处,此时父母须在一旁牵扶,以防止宝宝跌下来。

48.怎样教宝宝学走路

宝宝一般在10个月后,经过扶栏的站立已能扶着床栏横步走了。这时怎样来教宝宝学走路呢?

首先,在宝宝初学走路时,为防止摔倒,应选择活动范围大,地面平,没有障碍物,摔倒了也不会受伤的地方学步。同时,要给宝宝穿合适的鞋和轻便的服装,以利活动行走。

其次,在宝宝学步时,父母应注意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因怕摔就不练习了。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施教。初学时应每天安排时间陪着学步,练习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并注意保护,这样有利于宝宝更快学会走路。最好每次训练前让他排尿,撤掉尿布,以减轻下半身的负担。

初学时,家长站在宝宝的后面,用双手扶在其腋下,或在前面搀着他的双手向前迈步,练习走。锻炼一个时期后,宝宝慢慢就能开始独立的尝试,当宝宝拉着大人的手走得很稳时,家长应该设法创造一个引导宝宝独立迈步的环境,如让宝宝靠墙站好,大人退后两步,伸开双手鼓励宝宝,叫他“宝贝,来妈妈这儿”。当宝宝第一次迈步时,你需要向前迎一下,避免他第一次尝试时摔倒。初次,他可能会步态蹒跚,向前倾斜,跌跌撞撞扑向你的怀中,收不住脚,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因为重心还没有掌握好。这时父母要继续帮助他练习,让他大胆地走第二次、第三次。渐渐地熟能生巧,会越走越稳,越走越远,用不了多长时间,宝宝就学会走路了。1岁多的宝宝已能走得比较稳了。

49.宝宝学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宝宝从出生到会走要经历几个阶段,妈妈千万别强求。一般来说,宝宝3个月左右就能抬头、抬腿,可以坐起来了;5个月的时候,他开始有力量,会翻身了;长到6个月,基本就能爬了;爬需要一段稍长的时间,到10~11个月慢慢站起来学走;1岁到1岁半宝宝就能独立走路了;2岁前后,他的大脑神经发育完全,走、跑就都没问题了。

(2)宝宝走路的时候别喂他吃东西,以防噎着、戳着嗓子。

(3)地面一定要平,不能有坡、不能滑。否则,宝宝走起来很容易摔倒、受伤。

(4)孩子在家里走的时候,别让他在摆满各种尖角家具的房子里走,避免磕着。

50.为什么不宜用学步车教宝宝学走路

爸爸妈妈认为学步车可以让宝宝早点会走路,并且有时家里人手不够,爸爸妈妈走开一下,把宝宝放入学步车让他自己玩,宝宝不会哭闹又能避免宝宝爬到危险的地方。其实,爸爸妈妈们的想法都错了。使用学步车既有不安全因素,也不利于宝宝的运动发育。

用学步车的宝宝行走能力得不到练习,反而学会走路更晚,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步车不利于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宝宝走动,车子就跟着移动,所以学步车中的宝宝无需自主把握平衡,这不利于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2)宝宝在学步时是用脚尖移步的,依靠学步车宝宝实现了行走,但宝宝的大腿肌肉得不到加强锻炼。平衡力、大腿肌肉力量是宝宝学会走路的关键点,所以一旦宝宝离开学步车,能实现自行走路的速度反而更慢。而且长期使用学步车可以导致宝宝异常的行走姿势,我们俗称的“学步车步态”。

此外,看似安全的学步车其实极其危险。宝宝在学步车中,碰到椅子、茶几等障碍物时,很容易“人仰车翻”,一旦车翻了,宝宝的头就会着地,这有致命危险。即使在相对安全的室内,一旦大人离开了小孩,活泼的宝宝可能会把车带入卫生间、厨房、台阶处、有电插头的地方而造成危险。所以不建议使用学步车。

51.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出生的宝宝有何不同

随着高龄产妇的日益增多和一些观念上的原因,越来越多产妇选择剖宫产。那么,剖宫产生下来的孩子和顺产生下来的孩子有没有区别呢?

研究表明,剖宫产的孩子在出生的时候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缺乏生命中第一次触觉和本体感的体验和学习。这种体验的缺乏虽然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商,但却容易让孩子产生情绪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脚笨拙等问题。

因为正常经产道分娩的胎儿会受到宫缩、产道适度的物理张力改变等,使胎儿的身体、胸腹、头部有节奏地被挤压,而剖宫产宝宝却缺乏这种刺激,所以容易出现触觉感、本体感,以及前庭平衡感的失调,即“感觉统合失调”。

又如,快捷的剖宫产使胎儿失去了分娩过程中被挤压的经历,缺乏了早期大脑和皮肤的压力触觉感受,从而产生以触觉防御性反应过度为主的诸多的行为问题。如长大以后容易出现做事拖拉磨蹭、语言表达有障碍等问题。

还有,剖宫产的孩子虽然与自然分娩的孩子在智力上并无差异,但剖宫产的孩子的适应能力要比自然分娩的孩子的适应能力差。比如,洗澡、换衣服、换床铺等,适应能力比较差,或者保护性反应比较过度。表现为情绪化,爱哭,睡不好觉,睡不实。他们往往坐不住板凳,在家时脾气特别大,出门胆小退缩,不大方,怕拥挤,在陌生的环境中最喜欢躲在妈妈的屁股后面。一句话,“在家是龙,出门是虫”。

不过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以上现象都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解决。

52.剖宫产出生的宝宝如何训练

剖宫产出生的宝宝聪明、顽皮,容易紧张,家长不要为此而训斥、惩罚他们,因为他们不是故意捣乱,而是需要训练矫正。

(1)大脑平衡的训练:准妈妈选择剖宫产很多是因为胎位不正、脐带缠绕、体重过大等因素,而这些因素通常会造成胎儿大脑前庭功能发育不足、在母体内的活动不充分。宝宝出生以后,注意力方面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宝宝出生后的前3个月,要适当地摇抱宝宝,或让宝宝躺在摇篮里,训练前庭平衡能力,让其大脑平衡能力得到最初的锻炼宝宝七八个月时,更要训练爬行,不要使用学步车,这样对锻炼宝宝的手脚协调能力很有帮助。当宝宝再大一些时,要多走平衡木、荡秋千、做旋转游戏等训练。

(2)本体感觉训练:剖宫产出生的宝宝对自己的身体感觉不良,身体协调性差,动作磨蹭,有的宝宝还会出现语言障碍和尿床等问题。要鼓励宝宝多进行各种体育活动。较小的宝宝可以玩翻跟斗的游戏,再大一点可以对他们进行拍球、跳绳、游泳、打羽毛球等训练活动。

(3)触觉能力训练:如果宝宝两三岁以后还有吃手和咬笔头等问题,则是宝宝触觉敏感的反应。可以让宝宝玩水、沙子、游泳、赤脚走路,洗澡后用粗糙的毛巾擦身体,用电吹风微风吹身体,用柔软的毛刷子刷身体,用毛巾把孩子卷起来做卷蛋卷游戏,和小朋友一起玩需要身体接触的游戏。

53.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有何意义

俗话说“心灵手巧”。灵巧的手是一个人大脑发育良好的标志之一。手指与大脑之间存在着非常广泛的联系,在大脑中支配手部动作的神经细胞有20万个,而负责躯干的神经细胞却只有5万个,仅仅是管辖大拇指的运动区域,就几乎相当于大腿运动区的10倍!可见大脑发育对手灵巧的重要性,而手动作的灵敏又会反过来促进大脑各个区域的发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如果让宝宝的小手指更加灵活,触觉更加敏感,宝宝就一定会更聪明、更富有创造性,思维也会更加开阔。

54.如何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

宝宝出生后,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刺激宝宝的小手。2个月时,宝宝会出现吮手动作,这时不要强行干预。当宝宝3个月时,他就会抓玩具了,此时需要训练抓握能力,给他多种质感和形状的物体让他体验。在宝宝半岁后,教宝宝做简单的手指操,让宝宝将手的动作与声音刺激联系起来,如让宝宝“抓挠”;伸出食指表示“1”;双手鼓掌做“欢迎欢迎”等等。10个月时,可以训练宝宝捡拾物体。

1岁以后,让他学做“你拍一,我拍一,两个小孩做飞机……”的拍手游戏。在宝宝1岁左右,可以让宝宝做旋瓶盖、解纽扣等动作,让他拿起小积木,将两块叠在一起。1岁半时,让宝宝拿勺吃饭并训练宝宝自己端碗、端小杯子。

在宝宝2岁之后,就要训练他自己穿衣服、收拾玩具。当妈妈做事时,可让宝宝“帮忙”,妈妈理床,宝宝拉床单;妈妈摆碗,宝宝放筷子;妈妈剥豆择菜,宝宝去倒豆荚;妈妈包饺子,给宝宝一小块面,让他尝尝自己包出的面疙瘩。每个宝宝都会兴致勃勃地“参加劳动”的,在活动中,宝宝会感受成功,得到乐趣。许多智力玩具都具有训练手的精巧运动、手眼协调能力和激发宝宝想象力的作用。最传统的搭积木、捏橡皮泥和新开发的各种变形玩具、插拼玩具都有上述功能,家长可先给宝宝示范一下,然后就让宝宝尽情去想,不必按说明书的要求去玩。

2岁半的宝宝可学做手工,如折纸、剪贴。开始从简单的一步折纸学起,到3岁时可学2~3步的折纸,3岁开始学拿剪刀,先学剪纸条,后学剪图形,可以用纸条贴成链条或方纸贴成花篮等。4~5岁可以剪更复杂的剪贴和图案。男宝宝喜欢做车、船、大炮、飞机等。家长可帮助宝宝做多种手工,以便促进手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在宝宝3岁时,可以让他学用筷子了,宝宝在使用了筷子后,小手会更加灵活。许多游戏,如拍手歌、夹豆子、穿线、套圈、拍球都会提高宝宝手的协调与运动能力,学绘画、学乐器也能大大提高宝宝手的灵巧性。为了让宝宝心灵手巧,年轻的父母一定要记住,多训练宝宝的双手。正如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的那样:“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

55.宝宝不适应幼儿园怎么办

从家庭的个体生活走向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这对宝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特别是接触的对象不同,宝宝会感到不习惯、不适应,产生怯生、恐惧的心理,出现哭闹、逃跑、不肯吃饭、不肯午睡等现象。这种现象有时会持续一两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怎样才能让宝宝尽快地适应幼儿园呢?

(1)心理准备工作:入幼儿园前,不妨带宝宝先去幼儿园玩一玩,与老师交谈交谈,以消除宝宝的怯生心理;通过参观幼儿园的活动室、玩具橱、游戏室等设备,增进宝宝的羡慕和愉悦情感;宝宝通过看一看幼儿园小朋友们欢乐的活动场面,从旁体验一下幼儿园富有情趣的集体生活,促使宝宝产生不久就上幼儿园的自豪感。宝宝产生了进入新环境的意愿,就为他将来适应新环境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生活习惯的培养:给宝宝安排与幼儿园相适应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每天中午睡午觉等,这样进入新环境后就容易适应新的生活制度。

(3)生活能力的培养:应注意培养宝宝的自理、自立能力,放手让宝宝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自己脱衣上床睡觉。大人劳动时,可以让宝宝在身边学着剥剥豆儿,拿拿工具;外出时可以携带宝宝同往,尽可能让宝宝多接触外界的人和事。这样足以增进宝宝的独立性,减少宝宝的依赖性。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宝宝进入幼儿园这一新环境,很快就适应。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幼儿园前,切忌使宝宝产生恐惧心理。例如,有的爸爸妈妈常用“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之类的话来恐吓宝宝,这是很不好的。宝宝进入新环境后,如果出现不适应、不习惯的现象,家长不应该溺爱、舍不得,更不应在一旁陪伴。这时,爸爸妈妈应该信赖教师会亲切地关心宝宝,尽量避免自己同宝宝多接触。宝宝回家后,爸爸妈妈应该从多方面夸赞新环境,促使宝宝心理上的转变。

56.宝宝上幼儿园前应具备哪些特质

宝宝到了3岁便可以上幼儿园了。在幼儿园,宝宝需要与大家一起学习、活动。而大多数3岁宝宝的社交技巧都不是太理想,而且其情绪亦不够稳定,他们都需要时间学习与别人相处。如果宝宝具备以下8种特质,便有机会在幼儿园里“鹤立鸡群”。

(1)自信:宝宝要学会欣赏自己,并相信自己会成功。有自信的宝宝是更乐意接受挑战的,而且他们会勇于表达自己,不怕外界的压力。

(2)独立:宝宝一定要学习为自己做事,过分依赖的宝宝难以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事事会以别人为依附。

(3)自发性:自发性是宝宝学习新事物的原动力,有自发性的宝宝会喜欢学习,对新事物表现出好奇。自发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

(4)好奇:小宝宝其实是天生好奇的,打从婴儿期开始,便不断地探索这个世界,如宝宝能继续保持好奇心,便能在学习上事半功倍。

(5)耐性:宝宝必须学习完成手上的工作后再做另一件工作,有耐性的宝宝会专心持久地集中精力,把一件事情做好;反之,一个没有耐性的小孩,做什么事都只是“三分钟热度”,那就难以把事情做好。

(6)合作:宝宝必须学习与别人相处、分享和轮流使用物品。现代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宝宝不愿意与人分享,但幼儿园是群体的世界,如果宝宝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习、生活就会更加顺利、愉快。

(7)自制:宝宝必须明白有些行为是不对的,如打架或骂人。他们必须知道,即使是生气,也有正确和不正确的发泄方法,这一点便是自制能力锻炼,能够控制自己行为的宝宝,定会是个老师欣赏的乖宝宝。

(8)欣赏别人:宝宝必须学会欣赏别人和体会别人的感受,现今大多数小宝宝对别人的好意视为理所当然,不懂得感谢和欣赏别人的好意,结果同时使自己和别人都不愉快。懂得欣赏别人的宝宝,一定是个快乐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