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切都可以改变
10714100000046

第46章 永续经营,基业长青

安迪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故事。

美国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简称3M。创业的目的是为开采邻近五大矿湖之一的苏必略湖的研磨材料金刚砂。然而,两年后便遭遇金刚砂卖不出去、公司面临倒闭的挫折。后来,3M将营销范围扩大为制造销售以金刚砂为原料的砂纸厂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过一代又一代3M人的不断奋斗,3M由当初的面临倒闭发展成为今天的全球性跨国公司。

从开发成功的研磨材料砂纸开始到今天,3M开发销售的商品达6万种,范围涵盖30种以上主要科技类别。3M的商品群从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用尼龙刷到以不干胶纸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文具用品;从汽车上的各种配件材料诸如空气滤清器、黏合剂、汽车引擎的垫片材料和隔热材料等到道路标识反光材料;从电脑的软盘、CD、画面滤光镜到医用绷带、胶布等几乎无所不包。3M已经成了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方便、先进的代名词。

今天的3M在全球拥有近8万名员工,在65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在全球设立的实验室超过70间,科研人员超过6500人,年销售额达150亿美元,利润超过25亿美元,其中海外业务占公司总业务量的52%。更令人称奇的是,今天,拥有百年历史的3M公司,却丝毫未显出“老”态,始终保持着犹如新创企业般的活力。1999年,3M继续推出诸如专为苹果牌新款电脑“iMac”设计的造型独特、功能独到的画面滤光镜,以及专为笔记本式电脑设计的“防偷窥”画面滤光镜等多种创新产品。它创新的势头丝毫未减,企业的勃勃生机由此可见一斑。那么,3M是怎样保持企业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呢?想必它在管理上有什么“绝招”吧?不错,它的绝招就是永续经营好赢利。

“永续经营”应该是许多企业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但是要真的做到永续经营却是异常的艰难,这比下一局好棋要困难得多,因为对手不只一个,而是一场多点的博弈,并且可能最终的对手就是自己。任何一个有生命的物体,都会有一个出生——生长——成熟——衰亡的过程。作为一个生命群体的组合,企业也不例外。但正如人们不断地向自己的生命极限——包括寿命极限发起挑战,总有新的纪录一样,企业通过努力也可以不断地创造自己的“生存纪录”。这样的纪录本身就是一个“无穷大”,是永远不会有终点的。企业不断地创造“生存纪录”的过程,就叫做企业永续经营。

要永续经营,尤其是创立阶段,经营模式的选择非常重要。当把做企业简化成“做生意”来对待时,那么选择好自己的赢利模式往往是最原始也最关键的。如果在经营模式上一直没有自己的路,不停地改变策略,不停地调整结构,想在不稳定中求得稳定的发展,那是很危险的事情。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司正对这种改变乐此不疲。

艾米莉接下了这个话题:

台湾某著名企业家认为,历史靠延续形成,文化靠延续发展,经营靠延续为生,企业靠延续为本。良好的企业素质经过良性循环,促使企业不断扩大,这就是永续经营的内涵。永续经营意味着企业整体不是董事长、总经理个人的成败,换一个人,企业同样发展,这就是永续经营的实质。如果一个公司因为走了一个人就会受到影响,那么这绝不是一个好公司,它没有做到永续经营。无论公司中的哪个人走了,甚至是总经理或董事长走了,公司也一样不受影响,这才算合格的公司。

在实践中,企业永续经营不仅要表现在一个企业的各种经济因素的量的增长上,包括资本的扩张、效益的提高、工资的增长等等,而且还要表现在企业的内在机能——企业素质的不断改善和保持持久良性的循环上。换句话说,实现企业永续经营也就是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如果管理不善,效率不高,经营乏术,就算其“家产”再大,也终免不了被淘汰的结局。

露丝认为,员工则是永续经营的关键。

在同样的大环境下,企业的优胜劣汰首先应取决于企业的内部因素及内部功能的开发、运用和维护等方面。如何防范人才流失,并将人员流动率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想要留住员工,单单靠工资、奖金是不够的,要想留住员工,首先要留住他们的心。

企业永续经营是企业存在的内在要求。企业永续经营确实同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怎样才能留住人心呢?

第一,为员工搭建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公司的员:工,无论才能高低,没有人不希望能够施展自己才华的,企业应该从内心深处尊重、爱惜人才,为员工创造一个人尽其才的环境。英国卡德伯里爵士认为:真正的领导者会鼓励下属发挥他们的才能,并且不断进步,失败的管理者不给下属以自己决策的权力,奴役别人,不让别人有出头的机会,这个差别很简单:好的领导者让人成长,差的领导者阻碍他们成长;好的领导者服务于他们的下属,差的领导者则奴役他们的部下。管理者应该学会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失败,允许员工犯错误。

第二,要给一般员工成长的机会。优秀的领导者对一般的员工是不会放任不管的,把一般员工当做优秀员工对待,重视每一个员工的成长与发展,那么一般员工也能创造出与优秀员工一样的业绩。在某种意义上,员工的成长也就是公司的成长。

许多公司之所以能够吸引一流的人才争相加入,就是因为它们有完善的员工培训计划,这有助于员工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如果管理者能够给员工表现的机会,使他们脱颖而出,并和公司一同成长,那么离职现象就不会再是困扰公司的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