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底,积累了一小笔财富的俞敏洪飞到北美,这里曾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当年就是为了凑留学的费用,他丢掉了在北大的教师职位。在加拿大,曾经同为北大教师的徐小平听了俞敏洪的创业经历怦然心动,毅然决定回国和俞敏洪一起创业。在美国,看到那么多中国留学生碰到俞敏洪都会叫一声"俞老师",已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同学王强也深受刺激。1996年,王强终于下定决心回国。
在俞敏洪的鼓动下,昔日好友徐小平、王强、包凡一、钱永强陆陆续续从海外赶回加盟了新东方。经过在海外多年的打拼,这些海归身上都积聚起了巨大的能量。这批从世界各地汇聚到新东方的个性桀骜不驯的人,把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教学方法带进了新东方。
俞敏洪笑言自己是"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奋斗"。如何将这些有个性的人团结到一起,并让每个人都保持活力和激情,是俞敏洪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俞敏洪说,在新东方,没有任何人把我当领导看,没有任何人会因为我犯了错误而放过我。在无数场合下,我都难堪到了无地自容的地步,我无数次后悔把这些精英人物召集到新东方来,又无数次因为新东方有这么一大批出色的人才而骄傲。因为这些人的到来,我明显地进步了,新东方明显地进步了。没有他们,我到今天可能还是个目光短浅的个体户,没有他们,新东方到今天还可能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培训学校。
像所有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民营企业一样,新东方几年后也遇到了一次次人事危机。2001年8月,新东方创业三位元老之一的王强决定出走。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详细描述了这段事实:"在场的人都清楚,新东方可能正沿着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道路向下滑行,可能面临一个私营企业由于决策失误、理念不合、利益纷争而导致的内部分裂,有可能出现盛极而衰、灰飞湮灭的庸俗结局。"庆幸的是,在俞敏洪的极力挽留之下,王强最终没有离开。
新东方的"内乱"没有就此结束。2003年,北京新东方学校另一位副校长、著名TSE(英语口语测试)教学专家杜子华离开了管理层。2004年,新东方的另外两位干将--江博和胡敏也低调离开新东方。
新东方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后,俞敏洪身价已逾10亿,其他董事会成员徐小平、包凡一、钱永强身价可能也将上亿。以后,在资本力量的左右下,这个"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奋斗"的故事仍将继续。
从俞敏洪的创业经历来看,如果没有当初的勇气,俞敏洪也许仍然在北京大学教英语,默默无闻,是绝对不可能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绩的。事实上,无论是西楚霸王当年"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的豪迈举动,还是莎士比亚"懦夫在死之前就已经死过多次,好汉一生只死一回"所颂扬的英雄气概,说的只是行动的勇气,或者是行动者的个性,绝非是行动的方式。而这种勇气和个性都与那种率性而行、经不起艰辛考验的"势利儿"擦肩而过。在这里,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一位叫马维尔的法国记者在一次盛大的国家政要集会上采访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马维尔问:"总统先生,据我所知,在您之前的两届总统都想过要废除可恶的黑奴制度,《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经草拟出来,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万世英名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林肯微微一笑,回答却是很简单:"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
马维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他一直都没有明白林肯这句话的含义。
林肯去世50年后,马维尔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林肯在这封信中谈到幼年时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如此,父亲才得以以较低的价格买下。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
"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里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农场上的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都给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与大山相连的小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搬走。"
林肯在信的末尾还说:"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其实,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
林肯对成功秘诀的解释是多么的耐人回味,成功或许就需要面对困难时的一点儿勇气,许多困难和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对此,俞敏洪提醒那些即将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的年轻人,其实,创业并不难,难的就是缺乏迈出第一步的勇气。
"鲜徕客",这个名称对江西省南昌市的市民来说已不再陌生,那撑着蓝顶红边天篷的"鲜徕客"早餐车遍布南昌全城,而花色众多又制作精巧的各式面点更是遐迩闻名,每天销售额在南昌早餐市场首屈一指。
邹献仁开发"鲜徕客"早点纯属偶然。原来邹献仁是搞钢铁的,由于邹献仁所在的小型特种钢厂经营了近20年后垮了,邹献仁的眼前一度混沌迷茫,但总不能啥也不干呀,邹献仁徘徊于市场寻找新的发展契机。到了上海,平时并不爱吃面点的邹献仁,一次吃到非常有特色的"新雅包子",发现竟然是那么好吃,与南昌那皮厚、馅少的包子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口味。一个灵感在邹献仁心中油然而生:当城市早点供应正由单位食堂大步走向市场之际,为什么不能引进上海的工艺技术与花色品种,让"大黑粗"一贯制的南昌早点增添一抹亮色呢?在南昌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下,邹献仁千方百计找朋友筹资购进设备,"鲜徕客"早点终于应运而生。
当然,角色的转换并不容易,尤其是从黑色冶金到白色面点,从翻砂锻造到精细制作,360行中的两极,要在一夜之间完成历史性的跨越,邹献仁所面对的考验既充满挑战更带有风险。"鲜徕客"早点问世时,南昌早点市场早已是全市菜篮子工程所扶持的"满意早餐"一统天下,"鲜徕客"不准进市区销售,只能在偏远的洪都航空集团的宿舍区内摆摊设点。然而,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对,"酒香不怕巷子深",当消费者吃到"鲜徕客"洁白如玉的奶黄包、柔嫩鲜美的烧卖时,南昌的早点市场好像突然降临了天外来客一样新鲜诱人,越来越多的居民特地跑到洪都来买早点。名声大了,挡也挡不住了,"鲜徕客"终于挺进市区,摆起了早餐车与"满意"面对面打擂台。不到两年工夫,"鲜徕客"的销售额便遥遥领先,到2004年销售额已超过1500万元。
从邹献仁成功创业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邹献仁成功创业的秘诀靠的就是:敢想敢做的勇气。如果邹献仁只是整日幻想,不敢付诸实践,那么邹献仁也不可能成功。从该案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邹献仁做冶金多年,从来就没做过面点,没有面点经验,但是邹献仁却鼓起勇气来制作面点。另外,邹献仁的面点上市的时候,面点市场已被各大巨头瓜分完,邹献仁不得不细分自己的市场,推着小车到城市的角落去销售。正是邹献仁勇敢地闯进城来的勇气,步步为营扩展了地盘,才使销售额超过了"满意早餐",当上了南昌的"早点大王"。
因此,创业需要勇气,因为勇气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商业素质。如果没有勇气这种商业素质,其他的商业素质也枉然,因为勇气是天生的,其他商业素质是后天可以学习的。对此,俞敏洪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谈道:"勇气这种商业素质是上天赋予的,其他商业管理素质在于教育,只要肯学习,每个人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而经营管理则是一门'艺术',重要的是经营者是否能整合各种资源。当然,重要的是人力资源。优秀的人可以帮助经营者管理企业、制订商业计划,甚至可以搞融资,可以搞公共关系,经营者只要听报告、做决策就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了。比如中国三国时期的刘备,文有诸葛亮出谋划策,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攻城略地,岂能不独霸一方?再看今日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他并不懂得技术,但尊重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意见,所以有今日之成就。勇气真像神奇的魔杖,可以开山劈岭,可以点石成金。"
事实上,勇气是创业者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谁都期望自己能成功,尽管追寻成功的脚步匆匆忙忙,却似乎注定了大多数人与成功无缘。何以如此呢?因为大多数人尚未领悟到成功的真谛。要想成功,第一个因素就是要有敢想敢做的勇气。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说过:"一个有知识而没有敢想敢做的勇气的人,他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一个缺乏知识的人,只要他有足够的、敢想敢做的勇气,他成功的可能性为100%。"现实生活中,敢于冲进社会主流的人,第一个成功诱因就是敢想敢做的勇气,其次才是智慧、能力等其他因素,当然,生来就有良好背景的纨绔子弟除外,因为他们在娘胎的时候就生活在主流社会。确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都希望自己有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如果真的想成功,那么千万不能忘记一条: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首先需要的就是敢想敢做的勇气。俞敏洪正是凭着这种敢想敢做的勇气,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正是凭借这种勇敢不屈他缔造了今天的新东方集团,值得广大创业者借鉴和参考。
"赣州市十大杰出返乡创业青年"之一的廖北京,创办了江西省最大的发制品加工企业--江西省金瑞发制品有限公司,拥有国际一流的头发制品生产工艺,年产300多万条工艺发条,产品100%出口欧美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达千万美元,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江西省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和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双优奖。。。。。。如今,廖北京又投资800多万在瑞金市金龙工业园购地48亩,新建起一栋崭新的厂房,新增两条生产线,企业员工由200多人增至600多人,业务范围涉及美国、英国、法国、印度等多个国家。
廖北京尽管取得了不菲的业绩,但是廖北京的创业历程却非常艰辛。17岁那年,廖北京以人人都瞧不起的捡破烂、收破烂来维持生计,经常顶着别人的嘲笑逐家逐户上门收购,忍饥挨饿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反复捡废品,成了家喻户晓的"破烂王"。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从廖北京在1987年的一次偶遇谈起。1987年,廖北京在收破烂时偶然遇到一位河南商贩千里迢迢前来收购头发,那时对当地人来说,头发不值钱,随便给个价钱就可以收购。于是廖北京马上意识到这是个极好的商机,开始尝试着收购一些头发。现在想起来真是难以想象,1987年7月,为了销售头发,廖北京背着20多公斤头发去深圳,火车开到半路被山体滑坡挡住了去路,原地停留了两天两夜。为了省钱,他两天都没有吃东西,等到深圳后,一下火车就浑身无力,眼冒金星,腿发软,没走几步就昏倒在地,幸亏遇到好心人及时救助,廖北京才醒了过来。
历经几年的收购生涯,廖北京发现头发加工市场空间很大,便萌发了创办发制品加工企业的想法。1990年,廖北京豪情满怀地与瑞金市供销总公司合作创办了"档发加工厂",结果血本无归。由于不懂技术和缺少流动资金,廖北京把历年来的积蓄全部赔了进去,还欠债10多万元,面对一家人的泪眼,廖北京第一次感到茫然和无助!但廖北京没有因此而泄气,瞄准发制品市场,毅然告别家乡踏上了打工之路,潜心到沿海发制品企业学习技术、广交朋友,也和国外10多家发制品企业建立了联系。
1997年,廖北京再次返乡创业。4年后,廖北京多方筹资建立了产、加、销一体化的"江西省金瑞发制品有限公司"。经过一番艰辛努力,当年,江西省金瑞发制品公司生产的产品就跻身欧美市场及非洲地区,实现出口创汇270万美元,上缴税收149万元,使当地200多人走上了就业岗位。
确实,在创业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抉择,失败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就像当年拿破仑进军俄国时,虽然知道情势对自己不利,但他却心存侥幸,没有果断退兵,结果大败。正因为他当时没有选择放弃的勇气,一次抉择的不当造成了终生的悔恨。相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的戴高乐鼓起勇气,下令全军撤退至英伦,希望他日东山再起,最终战胜了法西斯。正因为有了勇气,使两者的结局截然不同。没有了勇气,就没有成功。勇气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需要指出的是,勇气绝不等于愚勇,绝不是不自量力、不计代价地横冲直撞。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哈佛大学商学院给学生讲课时,接受了《哈佛商业评论》采访,在谈到《拿破仑传》时,他说:"读《拿破仑传》,你只需要看六页就行了。拿破仑之所以能成功,全在于他的坚韧,不认输,有勇气。《拿破仑传》的第六页正好讲到拿破仑跟同学打架。拿破仑个子矮,打不过,但是他下定决心,就是被打死了还要继续。这种勇气让同学害怕了,只好道歉了事。你学会这个就行了。"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说得好:"也许个性中,没有比坚定的决心更重要的成分。小男孩要成为伟大的人,或想日后在任何方面举足轻重,必须下定决心,不仅要克服千万重障碍,而且要在千百次的挫折和失败之后获胜。"创业者一旦拥有了敢想敢做的勇气,他也就同时有了一颗平常心,那么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他至少收获到了"过程"。就像俞敏洪一样,凭借永不言败的勇气、善于抓住机遇的能力,走出了一条创业成功之路。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坦言:"如果我有足够勇气,我就可以像杰克·韦尔奇那样成功。别人认为比较困难的事情,我喜欢尝试一下,而我对失败的感觉,不像别人那样在意。搞经营也好,搞企业也好,基本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所带来的第一大风险就是很难得到公众的认可,这会使你心有余悸。因为当你这种创造性提出来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认为你的想法并不见得对,这时你禁不住会犯嘀咕,'是不是我自己错了?'这个时候,正是考验一个人的时候。有的人退缩了,而我进了一步,进了这一步,就把距离拉开了。"确实,对于创业者而言,敢想敢做的勇气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创业的困难总是难免的。俞敏洪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敢想敢做的勇气是成功路上的关键因素。"但成功的背后却要有坚忍的意志作支撑,并以不屈的精神作后盾。毋庸置疑,俞敏洪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要创业,给自己一点勇气,成功便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