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流失的国宝:世界著名博物馆的中国珍品
107083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流失的,本身即是悲怆。既不是友情赠与,也不是无偿献出。馈赠满含着情意,别管物件是什么,只是随伊人远去……献出,则是出自己手,无论情愿还是被迫,都在情理之中。可是,“流失”这个词,却带着无限的感伤、无奈,说不尽的珍惜,即使有些是属于商业往来,文物也已远离故土。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许多浸透中华民族血脉的“国宝”,尚在人间。

目前,全球四十余个国家的二百余座博物馆内有一百六十余万件中国文物,这还只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且未将私人收藏计算在内。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已有梁思成等大学者对此予以关注,他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用文字或是绘图,科学地记录并描述了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他们满怀着爱国热情,那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文化研究“本能”的责任感不得不使后人感到震撼。先驱们在抢救留住国宝的工作中做出了种种的努力,有的置生死于不顾,有的视搜集研究为己任……这都在激励着今人,我们负有探索并向读者介绍这些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使命。

面对海外上百万件文物,我们只能择其重点。这里用四十篇文章,分析了收藏在美、欧、日等国主要博物馆中的四十余件(组)文物。遴选的首要原则自然是知名度,此后相继是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并特别考虑了全书所介绍文物在艺术种类和创作年代上的大致平衡。

应该说,这部书是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手法写出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介绍,而是将国外与国内、国外与国外、相关文物之间与单件文物自身被收藏的辗转过程,详细地对比并附图,从而探索出前人未能解决的疑问。在这个对写作和钻研均富挑战性的实施工作中,发现了许多原来模糊不清或是博物馆介绍不准确的地方,其中有些故事深邃而又引人,写出来无疑给枯燥的考古增添了无穷的韵味。很多不但鲜为人知,同时发人深省。

用今人的解读习惯去破解古人,特别是青铜时代的作品,包括器形来源与铭文背景,已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更何况部分外国博物馆对特定藏品的介绍又时常令人匪夷所思。这样古今中外搅到一起,真是使英文与古汉语达到了空前的完美结合。作者包括读者都会在探险般的崇山峻岭与曲径通幽中感受到阅读的兴趣,同时增进了有关文物的知识。尚无法解释和暂时很难确定准确答案时,我适时选用了多位知名专家的独到见解,特别是最新研究成果,一并提供给大家,相信这是科学的。这种行文方式受到了《Discovery》和《探索·发现》等电视媒体传播风格的启迪。

具体些说,由于海外的中国文物毕竟与中国学者相距较远,极易使人感到生疏。如果长期不对外展出,更难有人发现研究。加之国外博物馆对中国文物毕竟不甚了解,有些介绍显然肤浅,有些又张冠李戴或以讹传讹,甚至相互矛盾,难分真假。这从消极角度说无疑增加了研究的难度,但从积极角度说却令作者找到了莫大的乐趣。乐趣自在艰难之中。

探幽,或许正是这部书最迷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