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亚欧硝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0707500000022

第22章 德意志征服莱茵兰

莱茵兰是德国领土,与法国相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迫使德国向法国和比利时保证莱茵兰非军事化。《凡尔赛和约》对此作了明确规定。

1925年由德、法、英、意、比等七国签订的《洛迦诺公约》对此再次作了重申。莱茵兰非军事化使德法边界德国一侧出现了一片缓冲地带。假如德国要进攻法国,那么,战争首先要在德国领土上进行。法德相比,显然法国在战略上占据优势。

倘若德国对其东邻,诸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挑起战争,由于法国和他们均订有互助条约,必将出兵干涉。而莱茵兰非军事区的存在,使法国很容易进入德国的工业中心鲁尔,对德国经济造成严重威胁。

反之,如果莱茵兰驻有德国军队,不仅法国本身的安全会受到直接威胁,而且对法国的东欧安全体系也将会带来致命打击。因此,莱茵兰非军事化对制约德国,防止它对外扩张,从而保障法国、波兰和东欧国家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德国为对外侵略扩张,急于改变自己这种在战略上所处的不利地位,无奈国力有限,兵力不足,且受着《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的种种束缚,一时难以如愿。

明知不敌而逞匹夫之勇,乃下下策。诡计多端的希特勒可并未急于采取行动,而是在一段时间里采取口头上多谈和平,暗中却积极准备战争。在政治上,他通过一系列措施,迅速实现了纳粹党的一党专政,使德国完全纳粹化,并加强了自己的独裁地位;在军事上,德国从秘密扩军到公开扩军,很快便增强了军队的实力。

1935年5月2日,德国国防部长冯·勃洛姆堡将军向德国三军发出了第一个指令,要他们拟定重新占领莱茵兰非军事区的计划。这次行动的代号叫做“训练”。勃洛姆堡在指令中强调,下达“执行训练”字样的命令后,必须以闪电速度的奇袭来完成这一作战行动。

6月16日,在德国国防会议工作委员会的第十次会议上进一步讨论了进军莱茵兰的计划。会上,阿尔弗雷德·约德尔上校报告了这个计划的各项细节,提到了统帅部根据希特勒的指示所采取的向莱茵兰进军的初步措施。

1935年5月2日,《法苏互助条约》在巴黎签订。本来这一条约应该成为有效回击侵略者的基础,但由于法国签订条约只是为了将它用来作为同柏林谈判的筹码,而不准备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实际上这项条约并未实行。但它却给一直在寻找机会破坏《洛迦诺公约》,准备进军莱茵兰的希特勒提供了口实。此后,希特勒一伙便以受到法苏结盟威胁为借口,大肆攻击《法苏互助条约》,甚至咒骂条约是犯罪,说如果法苏条约获得批准,这就意味着它将与捷克斯洛伐克同苏联已经缔结的条约联结在一起,使德国极易遭到这些国家的联合空中行动的攻击。

虽然希特勒一伙不断攻击《法苏互助条约》,但在一个时期内,法国并未批准该条约,而善择时机的希特勒也未立即采取行动,因为他不但需要一个废除《洛迦诺公约》的借口,也需要一个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合适气候。

1935年10月,意大利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英法对意无可奈何,国际联盟的制裁也未奏效。

1936年2月,意大利利用狂轰滥炸和施放毒气在战场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墨索里尼侵略埃塞俄比亚逃脱惩罚,这让希特勒对莱茵兰非军事区采取行动更充满信心。

在1936年,对希特勒重占莱茵兰非军事区起鼓励作用还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月6日重申美国今后对欧洲事务将持严守中立的超然态度。这让希特勒相信他对莱茵兰采取军事行动决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麻烦。希特勒巧妙利用英法意之间的矛盾,成功地拆散了西方的反德阵线,并利用意埃战争将意大利拉到自己一边。1936年2月22日,墨索里尼向德保证,如果德国废除《洛迦诺公约》,意从1935年起,这一地区的局势日趋紧张,关于该地区形势的情报也不断从法国驻德机构送往巴黎。

1935年4月12日,法国驻科隆总领事让·多勃雷向法国外交部报回的情同年秋天,莱茵兰地区的局势更加紧张。10月,法国陆军情报局报告说,德国人正在积极地准备重新占领非军事区。法国驻德大使弗朗索瓦·庞塞根据10月21日同希特勒的谈话断言,希特勒马上要报仇了,很快就要进军莱茵兰。

根据这些情报,法国政府和军队本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在各方面做好粉碎德国军事冒险的准备。但法国方面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将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国联理事会、盟国,特别是英国身上。

1936年1月24日,法国外交部长弗朗丹曾通过外交部提请国防部注意防范问题,并要求就此提出建议。2月12日,陆军部长莫兰将军在他签署的一份陆军参谋部致弗朗丹的电文中提出某些预防措施,但其中没有一项是准备反击的措施。2月17日,莫兰代表军队再次致函弗朗丹。

2月25日,军队由于害怕希特勒以批准法苏条约为进军莱茵兰的借口,居然建议外交部推迟批准该条约。2月27日,法国内阁确定了法国在莱茵兰问题上的行动方针:

一是法国政府将不单独采取行动,而要和《洛迦诺公约》签字国一致行动。

二是一旦《凡尔赛和约》受到明目张胆的和不容置疑的破坏,法国政府即将和英国、比利时和意大利政府进行协商,以期协调一致,采取共同行动,执行《国际联盟盟约》和《洛迦诺公约》的规定。

三是在等待各承担义务的国家提出建议期间,法国政府保留采取一切预防措施的权利,包括军事性质的措施。

希特勒认为,解决莱茵兰问题宜早不宜迟,否则,如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得手,英国就更不愿意在莱茵兰问题上妥协了,意大利也将更难对付。1936年2月27日,法国众议院批准了法苏条约。进军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3月1日,希特勒决定占领莱茵兰。

3月2日,勃洛姆堡发出了占领莱茵兰的正式命令。他要求陆、空军部队同时出其不意地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为保持行动的和平性质,准备工作应尽量做得不惹人注意;假如《洛迦诺公约》的其他签字国,通过军事准备来对德军进入莱茵兰做出反应,任何军事上的“反措施”都要由他来决定。这里所说的反措施就是“赶紧将三营德军从莱茵河西岸撤回”。

1936年3月7日星期六,英法两国法定的休息日,凌晨,德国一支象征性的小分队奉命越过莱茵河,进入非军事区。

上午10时,德国外长牛赖特召见《洛迦诺公约》缔约国驻德大使,交给他们一份废除《洛迦诺公约》和提出新的和平计划的照会。

德国在照会中建议,同比利时和法国签订为期25年的互不侵犯条约,并由英国和意大利出面保证;同德国东方诸邻国签订同样的互不侵犯条约;同意法德边界两边都非军事化;与西方国家签订空军条约,国联改组后,德国可能重返国联。然后德国外长告诉他们说,德国“象征性的小分队”正在进入莱茵兰地区。中午,希特勒在国会发表演讲,他说:

德国不断地、反复地提出和法国保持友好关系和保障和平,而法国却拿法苏军事同盟来回答我们,这个军事同盟是专门对付德国的,这是对《莱茵条约》的破坏。

《洛迦诺公约》从此失去了它的实质意义,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因此,德国不应该再受这个失效的公约的约束了。

当时,希特勒作出的决定使德国的将领们感到惶惶不安,他们多数人认为,占领莱茵兰的少量德国部队会被法国军队彻底歼灭。希特勒的计划付诸实施之后,将军们依然坐卧不宁。

希特勒之后也承认:“在进军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资利用的那点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

3月7日,德军进入莱茵兰的当天,法国总理萨罗在自己的办公室召集三位阁僚以及莫兰和甘末林开会。但最后会议未作任何决定。

3月9日,在内阁会议上由于莫兰危言耸听,内阁会议作出如下决定:向国联理事会和《洛迦诺公约》缔约国发出呼吁,要求“立即召开国联会议,在巴黎同《洛迦诺公约》各缔约国进行磋商”。

法国人不愿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出兵莱茵兰,但又不愿意公开承认这一点。于是将法国的命运交由国联和《洛迦诺公约》缔约国来裁决。实际上,法国最重要的盟国英国早在一年以前就已决定了不干预德国占领莱茵兰的方针。1935年年初,英国内阁在未征询总参谋部意见的情况下即作出结论:维持非军事区并非英国的重要利益。

1936年1月27日,法国外长弗朗丹乘参加英王乔治五世葬礼的机会,就德国人可能进军莱茵兰问题征求英国政府的意见。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却认为莱茵兰非军事区的存在与否只是法国的事,与英国完全无关。

3月10日,《洛迦诺公约》签字国在法国外交部举行会议,弗朗丹以虚假的强硬姿态表示:如果我们要和平,就必须立即把德国人从莱茵兰赶出去,要求对德国实行经济、财政和军事制裁。

艾登在会上重申,英国反对法国采取单方面行动。比利时首相保罗·范·齐兰支持艾登的意见。意大利大使沉默不语。后来会议改在伦敦继续进行,但始终未作出什么值得一提的决定。

3月14日至24日举行国联理事会行政院会议,19日通过决议,谴责德国重占莱茵兰破坏了《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

除此之外,有关与会国家做出了一定外交姿态,但各国的所谓“保证”和“义务”,毫无实际意义。正是英法两国没有以武力阻止希特勒毁约的勇气和决心,希特勒及其将领们所担心的灾难并未发生。希特勒的冒险成功了,这使希特勒乐不可支。

1936年3月21日,希特勒在汉堡得意洋洋地宣布:“《凡尔赛和约》的精神已经摧毁了。”

希特勒因莱茵兰一举,不但“提高了声望,加强了手中的权力,分化了对手”,而且改变了整个欧洲的战略形势,决定了战前欧洲各国政策的基本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