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为美好的未来做准备:写给中学生及家长和老师
10706800000031

第31章 三种方法增兴趣

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

——杨胜利

对任何事物都不着迷,都不感兴趣,这就是凡人的特征,这种庸庸碌碌的凡人,是难以创造奇迹和造就天才的。

——木村久一

兴趣是指个体对特定的事物、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是推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优先注意和积极探索,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造力的源泉。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是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没有了学习兴趣就会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就没有了劲头。

韩干是唐代著名的画家,尤以画马最为有名。他原来在长安一家酒店当伙计,酒店紧靠大道,门口常常拴满饮酒客人的坐骑。他日日观察,对画马产生了极大兴趣,于是他利用干活的空隙,用一根竹枝代笔,在泥地上练习基本功,勾勒马的骨架、外形,描摹马的各种情态。天天练,月月练,天长日久,他在地上能画出一匹匹体形优美、神态各异的马匹来,获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就是凭着这股兴趣与不懈的努力,韩干终于成为画马的名家。

从韩干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兴趣和动机一样,是在需要基础上,在社会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譬如,由于历史的原因,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很多青少年失去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他们缺乏知识,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和不便,因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就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知识、不断充电的需要,从而促使他们去努力学习,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等各种渠道弥补了知识上的欠缺,解决了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缺憾。但是,人的需要和兴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需要和兴趣也会随之发展和变化。

兴趣对人们的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它对于我们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学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这时,学习就会变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一种苦痛,一种烦忧,当然也会使我们的学习如虎添翼。因此才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于我们的学习、成长和智力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践证明,人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后,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并思考。相反,若在学习过程中丧失学习兴趣,就容易产生烦躁、厌倦甚至逆反心理。所以,有意识地培养我们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激发了兴趣就等于找到了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打开了我们创造性思维的大门,使我们的学习“其进不能已矣”。

也许有的同学会有这样的抱怨,上课时有的老师只是在照本宣科,语言干瘪,既无逻辑又不生动,简直就像“催眠曲”一样让人感到乏味困倦,怎么让我们提起精神来听课啊,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不存在了。这似乎是一种很正常、很自然的现象。可是,不知同学们是否认识到,真正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从外部得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需求,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倾向,是把学校、家庭、社会的客观要求转化成自己的一种主观意愿。

要培养自己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要学会克服外部各种干扰和障碍,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于同学们提高学习兴趣或许有些帮助。

一是在成功中建立兴趣。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叫一些三至五岁的小孩识字。读第一课时,有几个小孩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不但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自己的心里也充满了快乐,第二天他们依然兴致勃勃地来读书。而有几个小孩第一天就没完成任务,第二天他们就不再热心了。接下来又受到了几次挫折,他们极其厌恶这种学习活动,不再愿意坚持下去了。后来,其中有的小孩经过再三劝诱鼓励,他们自己切实感受到了在识字上取得了一些成功,获得了老师和家长的认可,他们才逐渐对识字活动重新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所以,学习的成功是最足以让我们感到满意、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如果我们克服了较大困难而获得成功,那么以后的学习就会更加积极,兴趣就会更加浓郁。所以我们说,成功感是激励我们努力学习的强大动机。

有些同学往往只是把受到老师表扬或考进前十名才算作成功。其实,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基础各异,只要给自己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成功的重要标志。只要有些微的进步,就要认真地对自己说,我进步了,我成功了。从而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心境。这样,在一次次自我鼓励下,我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慢慢提升,成功就会慢慢累积起来。对于中学生来说,一定不要苛求自己,漫无边际地要求自己。而是要切实认识到,“有点进步就可以算是成功”。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天天向上”,那么还有什么学习上的困难不能克服,什么成功不能取得呢?

二是在竞争中培养兴趣。班集体是除了家庭以外,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场所。在这个集体中,有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有团队活动的乐趣,有互相帮助的温暖,也有互相竞争的动力。所有的这些都是人生的重要课程。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处处充满着竞争。谁不会竞争,谁没有能力竞争,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就很容易被淘汰出局。因此,我们应珍惜中学阶段的宝贵时光,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在相互竞争中找到学习的动力,从而激发出更加浓烈的学习兴趣。

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位典型,他把“永不言败”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他在学习上特别喜欢和他人进行“竞争”。他的初步竞争对手主要在自己班级里,他认为,只有先在班级里把所有的同学“打败”,才能有资格和全年级的同学进行比赛。所以,他在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的基础上,暗暗地和学习成绩与自己相当以及比自己好的同学竞争,不断地超越自己。好多次,有几个原来和他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名次超过了他,但他不灰心,总是及时查找原因,并且主动向学习较好的同学请教学习方法,解决疑难问题。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制订学习计划,并且严格执行。

在这个“竞争”过程中,他不但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还体会到了竞争所带来的快意和成功的愉悦。而且这种竞争只要不间断,兴趣就一定不会消退。

三是在志向中开发兴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最大的兴趣是来自我们的理想和信念。很多同学都有非常伟大的理想和信念,具体地说,就是有一定的职业理想,例如想当记者、作家、教师、艺人等等。虽然要实现我们的职业理想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还要经历初中、高中、大学的历练,但是,我们的学习兴趣与个人的理想和信念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结合我们的志向和职业理想,脚踏实地地搞好学习,或者说,用伟大的志向来指导激励我们的学习。

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志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比方说如果我们将来想当个文学家,就会对一些文学作品感兴趣,喜欢读散文、诗歌等等。如果我们将来想当体育健将,就会喜欢看一些体育节目,喜欢体育活动……作为中学生,应该结合自己的爱好志向,把对其他事物的兴趣和学习结合起来,在学习中逐步加深自己的爱好,并且为将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离开了兴趣,孔子发愤苦读,“韦编三绝”的佳话,牛顿的科学定律,爱迪生的各种伟大的发明都无从谈起。愿我们努力培养追求知识的兴趣,早日迈入科学文化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