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10703000000127

第127章 美仑美奂的刺绣

刺绣,又称丝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刺绣,是在绸缎、布帛和现代化纤织物等材料上,用丝、绒,棉等各种彩色线,凭借一根细小钢针的上下穿刺运动,构成各种优美图像、花纹或文字的工艺。一般的刺绣日用品如被面、枕套、靠垫、鞋面之类,中国民间很多妇女都能绣出,比较普及。

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人们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开始了养蚕、缫丝了。随着蚕丝的使用,丝织品的产生与发展,刺绣工艺也逐渐兴起,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另在《诗经》中也有“素衣朱绣”的描绘。宋代时期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使了中国丝绣工艺的发展。1958年,在中国长沙楚墓中出土了龙凤图案的刺绣品,这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刺绣品,是现在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刺绣实物之一。

到了汉代,刺绣品的应用更加广泛,出土的实物也较多。明代刺绣已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先后产生号称“四大名绣”的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如今,中国的刺绣工艺几乎遍于全国。发展到今天的刺绣艺术品,工艺精细复杂。例如双面绣《猫》,是苏绣的代表作品之一。艺人们将一根头发粗细的绣花线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细线绣,并将千万个线头、线结藏得无影无踪。无论从正面或反面都可以看到小猫调皮活泼的神态绣猫最难的是一对猫眼睛,艺人们需用20多种颜色的丝线才能把猫睛绣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维吾尔、哈萨克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刺绣的能手,也非常善于运用刺绣来美化服饰和装饰生活。维吾尔、哈萨克姑娘出嫁时,必须亲手刺绣一套嫁妆,这似乎已成为惯例,姑娘们大可施展她们的刺绣技艺。在她们的花帽、枕头、衣边、挂单、花毡、搭兜上能够看到各种精美的刺绣。哈密维吾尔民间的刺绣品除具有本民族传统特色外,还融入某些民族艺术的精华,传花色、构图和色泽为多样。从花样品种看,除花、马、虫、兽外还有博古以及花纹集锦等。从构图看,花纹讲求对称和有机地相互结合构成从色泽上看,多以重色铺底,求金求银,花团深浅,彩线搭配精心,整幅的效果对比强烈,斑斓夺目。

在众多少数民族刺绣工艺中,苗族刺绣以其工艺精湛、绣法繁多、内容丰富而最具代表性。苗族的刺绣,主要有平绣、辫绣、绘绣、卷绣、盘绣、纳锦绣、锑绣、堆绣、叠绣、锁丝绣、破丝绣、数纱绣、打籽绣、板绣、镂绣、挑花、马尾绣等十余种。那些优美的水波纹、起伏的山脉纹、太阳星芒纹、蝴蝶纹、花蒂鸟兽、树木人物原来表达的是民族迁徙、生命崇拜,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的意蕴,再现的是卓绝的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那些鸟羽纹、星点纹,太阳纹诠释着古代先民的生命哲学,而枫树、龙蛇、蝴蝶、人兽合体的造型又在述说着苗族枫树神话,创世纪的神话故事。可以说传统苗绣的一针一线都承载了苗族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成为积淀深厚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