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10703000000119

第119章 江南名园——寄畅园

无锡寄畅园坐落在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麓,位于锡惠公园旁,别名秦园,是著名的明朝园林建筑。此园元朝时曾为僧舍,名“风谷行窝”,明朝时扩建。全园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以水池、水廊为主,池中有方亭;西部以假山树木为主,是中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

康熙、乾隆两朝帝王对寄畅园更是十分垂青,在100年间,他们祖孙俩分别六下江南,每次必到此园游览。康熙帝特地为寄畅园题写了“山色溪光”、“松风水月”。乾隆帝为寄畅园专门写了20来首赞美的诗篇和匾联。他认为“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且“爱其幽致”,真是“清泉白石是仙境”。因此特地命如意馆宫廷画师把寄畅园秀丽景色描绘成图,带回京城,不惜耗费巨资下旨在北京万寿山麓按照寄畅园图专门造了一个园林,取名“惠山园”,就是目前在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至今“寄畅”、“谐趣”两座名园,一南一北互相辉映。小小的寄畅园受到这两位帝王的如此厚爱,这在我国园林史上是少有的。

寄畅园园景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假山依惠山东麓山脉作余脉状,又构曲涧,引“二泉”水流注其中,潺潺有声,园内大树参天,竹影婆婆,苍凉廓落,古朴清幽,经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山水,洗练的建筑,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属山麓别墅园林。

出了寄畅园的八音涧,眼前突然一亮,南北伸展的锦汇漪便在眼前。锦汇漪宽仅三亩,是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水面,其池水的北面,建有七星桥和廊桥,曲折幽深,令人难以猜测水流的去向。除此之外,沿池还建有郁盘亭、知鱼槛、清响月洞、涵碧亭等等建筑,丰富的园景令水面显得分外得宽阔,极尽曲岸回沙的艺术效果。寄畅园的西南段还有一方池水,旁侧耸立着一座太湖石峰,丈余高,这就是有名的美人石,其造型犹为栩栩如生,令游人不由得感叹园艺的构思奇巧。

总体上说,寄畅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她“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难怪清朝的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游历此处,一再题诗,足见其眷爱赏识之情。寄畅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确是游人不可错过的游览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