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影响孩子一生的教子方案
10702400000025

第25章 勿用成人标准要求孩子

现在有些父母经常把握不好教育孩子的度,把十三四岁的孩子当成三四岁的孩子去娇惯,结果当然会妨碍孩子的成长。相反地,若是想让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像三四十岁的人那样成熟、自律,于是就采取高成人化标准严格要求,这无异于拔苗助长。若是父母动辄就着急、上火、生气,显然也会妨碍孩子成长。正确的做法是父母以孩子的角度为出发点,考虑到孩子的成长特点,并在生活实践中引导孩子朝着理想的目标努力,孩子一定能变得越来越优秀,亲子间的感情也会越来越融洽。

不要用成人眼光去衡量孩子的行为

不能够理解孩子的行为,和孩子之间出现矛盾,其实,还是大人把孩子大人化了!忘记了他的年龄,忘记了他的阅历,也忘记了他的能力,更忘记了自己是为人父母的。因此,父母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用成人眼光及标准来衡量孩子。

张涵的父亲自己辛劳了大半辈子,只有他这么一个孩子,又是男孩,便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希望张涵去实现自己当年因“文革”运动而破灭了的上大学、当科学家的梦。平常他对张涵要求非常严格,要他勤奋、果断、有风度,要他做事节奏快,要他处理人际关系恰到好处,要他叠被子像军队的战士,要他穿衣像父亲当年一样俭朴,要他吃饭不磨磨蹭蹭……父亲觉得,对儿子严格要求是为他好,而且孩子也没有明确反对。但父亲越这样要求,张涵越紧张,越做不到。越做不到,就越着急,后来张涵见了父亲就害怕。

此后,他们父子的关系没有以前那么和谐了,父子感情也越来越疏远,孩子有什么事也不愿意和父亲沟通了。

正是因为父亲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结果孩子做不到,父亲就焦虑,于是快乐的儿子变成了使父亲生气的儿子。这也是在提醒更多的父母,不要违背孩子心理成长规律,才能使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的脑海中常常有一个完美的“模范孩子”标准,并以此督促自己的孩子也要这样去做。但孩子毕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可能什么都按照家长的意愿行事。于是父母便会因此而焦虑不安,甚至大动肝火。如此一来,就更使得孩子寸步难行,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好。这也有可能会起到负面作用,有的孩子表面上服从家长,按照家长说的去做,但不过是做表面文章给家长看,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这根本对孩子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如果是内向不善言辞的孩子,他们就老老实实地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坐在书桌前,但是心思并不在学习上,而是偷偷地翻着漫画书。在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是很常见的。

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父母非常有必要进行一些心理调整。首先,父母必须降低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适合孩子实际能力的目标。如果命令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一个小时”而孩子不容易做到的话,不妨把目标定得低些,变成10分钟或者15分钟。其实成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目标订得过高时,往往没有积极性去做。试想一下,若一开始就会灰心丧气,觉得自己做不了,结果就一定是做不好的。

父母不要总是以自己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孩子的行为,假如真的就像父母所希望的那样,孩子一门心思地扑在学习上,那么结果也不过是培养了一个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而已。作为家长,如果想使孩子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齐头并进,就一定要明白:孩子在自己的年龄段里会完成这段时期的任务,不要强硬干预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孩子不是没有思想的机器,他们需要游戏、伙伴、生活、休息……当然也缺不了学习。

教育孩子不能脱离年龄特点

父母之所以教育不好孩子,往往是因为缺乏童心。父母总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事实上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对事情想象力丰富,好游戏,爱提问题。但是,有些父母总是让孩子“规规矩矩”,希望把孩子变成听话的“小大人”,这种脱离年龄特点的教育方式极易造成两代人的隔阂,也注定是不会成功的。

父母对孩子的很多行为都表现出不理解,比如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父母不同,行事习惯和父母不同,等等。孩子的行为常常带有时代特色,而父母的做法常常带有过去时代的痕迹,两代人的经历各异,肯定会有很多不理解。

第一,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只有了解了孩子才会有童心,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为他着想,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例如,孩子下雪天想和小伙伴出去打雪仗,但是妈妈怕孩子着凉,就把他关在房间里。孩子一再请求:“妈妈,我就玩一会儿,玩一会儿就回来。”妈妈却说:“外面那么冷,会着凉的。那些大孩子会欺负你的。你玩具有那么多,在家自己玩!”孩子哭了,因为家长不明白孩子打雪仗有多大的乐趣。

有的孩子会用自己的变形金刚去换小朋友手中的泥人,有的孩子养个小蜗牛会倾注全部心血……有些事情在大人看来不能理解,但对孩子而言却很正常。“每一个孩子在思想观点、感情、感受、快乐、不安、忧愁方面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父母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心理,才能赢得孩子的心,赢得教育的主动权;反之,则会使孩子反感,甚至遭到孩子的怨恨,父母是费力而不讨好。

第二,要清楚孩子的要求。美国的一位学者赫茨为了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求,曾经对五大洲20多个国家10万名孩子做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孩子对父母的主要要求有以下十条:

1.有孩子在场,别吵架;

2.每个孩子都要给以同样的爱,不要偏心;

3.任何时候都别对孩子失信、撒谎,说话要算话;

4.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谅解;

5.父母和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家里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全面地予以答复;

8.在孩子的朋友面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忽冷忽热,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第三,要常常回忆自己的童年。每个人都经历过美好的童年,但一旦为人父母,常常就会忘记自己的童年,一味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假如父母能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将心比心”,遇到问题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就能理解孩子的心情,也就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例如孩子正兴高采烈地跳皮筋,父母非要让孩子马上回家,孩子就会不高兴。为什么?因为她自己刚跳完,下面该给别人抻皮筋了,这时候回家,小朋友就会对她不满。如果好容易等到该她跳了,而被父母叫回家,她心里同样会不满。若是父母理解孩子当时的心情,让孩子再玩一会儿就回家,孩子有了思想准备,过几分钟后自觉不玩,心里也就平衡了。

父母可以想想自己的童年:拍洋画、弹球、打弹弓、跳皮筋、跳房子、下老虎棋、吹泡泡、过家家,都曾使我们快乐过;骑马打仗、打雪仗、躲猫猫,也曾使我们激动过,若是父母能回忆一下这些,对于理解孩子、正确引导孩子都是很有帮助的。

没有理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爱。不理解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被孩子接受,因为父母脱离了孩子的实际,强人所难,甚至把孩子当成执行自己意志的工具。反之,懂得换位思考,支持孩子的合理要求,和孩子同喜、同忧、同乐,心灵相通,情感交融,这样才能使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

理解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起点。理解不能代替教育,但没有理解往往也很难教育。有很多孩子和父母情绪对立,往往是因为父母不理解孩子,简单粗暴地教育孩子造成的。理解之后就能避免这样的做法,就能把简单粗暴变为耐心诱导,就能把单纯“禁堵”变为积极疏导。这样一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才能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