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影响孩子一生的教子方案
10702400000013

第13章 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

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许多父母不考虑孩子的意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兴趣班,认为这么做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让孩子涉猎广泛,培养兴趣,这本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要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或者禁止他们做喜欢的事情,只会引起反感和厌恶,甚而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孩子有权利决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哪怕是父母,也没有资格剥夺他们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孩子的智能会得到最大限度、最持久的发挥,而且会学得更轻松、更快乐。这一点和任何一个大人都是一样的,人们都非常愿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不知疲倦、乐在其中。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甚至强行剥夺孩子的权利,结果必然会伤害孩子的心理、束缚孩子的发展。

孩子的兴趣应该由他自己来决定,然而,在生活中却有许多父母一手“包办”了孩子的兴趣,学舞蹈、学钢琴、学外语、学绘画……其目的无非是为孩子的考试、升学甚至以后的人生增加竞争的砝码。现代社会的竞争固然残酷激烈,可因此而牺牲孩子的兴趣只会适得其反。一个孩子的兴趣表面上看起来或者只是涂涂画画、哼哼小曲、逗逗小动物、观看星辰等等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却饱含了孩子的热情、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父母如果随意扼杀孩子的兴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身为父母,千万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与好奇心。绝对不能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更不能让孩子有以此为荣、辱的意识。”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说过:“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而且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尊重孩子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

有一个男孩,他在乡下老家度过了宝贵的童年,他从小就非常喜欢小动物,经常钻到山里、爬到树上、走到河边去看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研究它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上学以后,他被父母接到了城里。在城里,他还是喜欢到处观察小动物,为此经常带着一身泥土回家。父母看到以后,都非常生气,他们觉得男孩是不务正业,这样做势必影响学业,于是禁止他再“玩”小动物,并且让他学钢琴,以便以后中考加分。

可是,男孩一点儿也不喜欢钢琴,他总是趁着父母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到附近的公园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到他上初中的时候,他已经背着父母积累了好多昆虫的标本,他把它们藏在房间的一个隐秘处,视其为宝贝。

有一次,他以为父母不在家,于是把一只黑色蜘蛛带回了家。谁知道一打开门,父母就在门口守着,他们看到他手中的黑色蜘蛛,大发雷霆,爸爸一脚踩死了蜘蛛,妈妈找到他藏标本的“百宝箱”,毫不留情地摔倒在地。那一刻,他愣住了,回到自己的房间默默地坐了一个下午。

从那以后,男孩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父母为此十分发愁,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智力出了问题。直到那一次,他们到学校开家长会,生物老师特别表扬男孩:“你们那孩子特别聪明,如果好好培养,以后一定能成为出色的生物学家。”听到老师的话,父母都呆住了。

兴趣是孩子获取知识的最大动力,他们最大的潜力往往体现在他们感兴趣的方面,所以,在尊重孩子兴趣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会让他们学得更加快乐,将来也更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可是上例中的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就干涉孩子的兴趣,甚至强行剥夺孩子的兴趣,结果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倘若他们再不改变自己的态度,无疑会毁掉这个男孩的一生。

尊重孩子的兴趣,呵护孩子的心灵

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出于功利的考虑,忽视孩子自己的兴趣,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给他们强加许多不必要的学习任务,在增加孩子负担的同时,也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有的父母恨铁不成钢,如果孩子没有学好他们钦定的“兴趣”,就会斥责甚至打骂孩子,久而久之,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变得自卑、自闭。曾经有这么一对父母,他们强迫坐不住的孩子练琴,致使孩子砸断自己的手指以示抗议。不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最直接的后果是扼杀了孩子的兴趣,而更深一层的是造成孩子的心理损伤,影响他日后的成长和发展。

孩子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也许对他们的成长有利,有的可能对他们的将来没有太多帮助。不管孩子的兴趣怎样,都表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因此,父母不能单方面地干涉孩子的兴趣,而是要尊重和重视孩子的个人兴趣,使孩子的兴趣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要做到这一点,父母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不能听之任之,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如果孩子染上的是恶习,就要帮助他对自己的兴趣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并且帮助孩子转移自己的兴趣;如果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中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正确对待两者的关系,但切不可简单粗暴地制止,而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兴趣爱好,父母应该像尊重其他成人一样尊重自己的孩子。作为父母,最基本的是要尊重孩子拥有个人兴趣的权利。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才会与孩子站在一个平等的立场上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发现他的兴趣,承认他的兴趣,培养他的兴趣,使孩子获得积极正面的引导,从而激发孩子的潜能,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如果父母的确有必要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那么在这之前,也要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尊重他的内心感受,千万不要强迫他学习没有兴趣的事情,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尊重孩子的兴趣,就是呵护孩子的心灵。

在孩子选择兴趣爱好时,固然需要父母的引导,但是父母绝不可以代替孩子选择。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哪怕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父母的期望有差距,但只要是正当的嗜好,都应该尊重孩子。因为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可以充分地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潜力,并使专注、认真、持之以恒等各种习惯和意志得到锻炼,这对孩子的成长绝对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