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民工心理疾病辨识与防治
10700000000035

第35章 第三讲 精神分裂症成因分析

2009年6月11日上午,柳州市鹿寨县黄冕乡六脉村六脉屯发生一起恶性案件:村里一名平时表现未见异常的中年妇女,突然举起菜刀对邻居的3名小孩及1名老妇下毒手,致使两名男童当场被砍死,被砍老妇和1名女童也伤势严重。据村民介绍,该妇女在被抓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笑容,说后悔没多砍几个人。据了解,该妇女今年43岁,与丈夫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广东打工,小儿子读中学。她和村里的大多数人家都以养蚕为生,她家里刚刚盖起了一栋两层砖房,在村里算得上富户。平时她经常和村民在村边的两个小商店外面搓麻将,看去并无异常。被害人一家几乎没有与该妇女家吵过嘴,更无什么深仇大恨。据村民介绍,由于人口少,村民向来很和睦,就是吵嘴打架的事都很少发生。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蚕,收入都还可以。村民议论,凶杀案起因有可能是该妇女突发精神病。多名村民证实,5月29日晚,凶手一个人在村口的商店门前嘟哝,并破口大骂,但为何骂人却不清楚,这也许是其出现精神错乱的一个前兆。

为何出现这样的悲剧呢?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整个小山村都笼罩着一层阴影,人人都很惶恐。对于这起悲剧,村民都感觉很迷惑、不解:平时很正常的人,怎么一下子就会做出这么疯狂的事呢?

虽然现代科学发展迅速,但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起因仍然不是很清楚。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可能是遗传因素,以及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遗传因素

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们注意到,染有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程度不同地拥有高比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遗传影响为精神分裂症提供了某些遗传的素质性,即某种不堪忍受生活压力的相对薄弱的素质。一个具有精神分裂症素质的人是否会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还要取决于他所面临的环境状况。

(二)环境因素

在论述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时,大都提到患者周围的社会环境因素。他们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反应是行为的学习模式,并且它是与获得正常行为同样的方式获得的。这些模式是不良的教育、恶劣的环境、不适当的示范和生活中心灵创伤体验的结果。

1.出生时的环境

妊娠过程中如果母亲感染了某些病毒,缺少了某些营养物质,以及在分娩过程中婴儿缺氧或出现任何并发症,都会增加个体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

2.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精神分裂症与社会阶层、经济状况有关。调查发现,生活贫困、经济条件低劣和居住在贫民区的最低社会阶层的人群,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较高,为高收入社会阶层的9倍。我国的调查也得出类似的结果,即经济水平低、无职业的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经济水平高的职业人群的患病率。这可能与生活的物质环境差、经济贫困造成的心理压力大、社会心理应激多有关。

3.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在精神分裂行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中,尤其是父母之间以及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不和谐关系,可以为精神分裂症的发展提供充分的背景。如有的儿童自幼娇生惯养,形成孤独、内向的精神分裂人格特征;有的家庭气氛紧张、父母离异、受继母歧视;也有的在尚未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时离开家庭、独自谋生,出现对环境的严重不适应。在很多情况下,母亲对子女的行为可以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有些母亲其言行或态度的不一致,加之夫妻不和,就可能导致其后代的烦躁易怒和行为适应不良。结果,孩子们学会了下列不正常的反应:躲避亲密的人际关系,不正常的情感行为,优柔寡断和怀疑的性格,思维障碍,所有这些在幼年时学会的模式,都可能逐渐发展成精神分裂症的行为。

(三)心理因素

1.个性因素

许多学者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50%~60%在得病前具有某种特殊的个性特征,其表现为孤僻、胆小、性格内向、怕羞、敏感多疑、思考问题缺乏逻辑性、好想入非非等。

2.精神刺激

临床常见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家庭纠纷、邻里不和、亲人亡故、工作或恋爱受挫等,即病前的精神刺激和重大事件的刺激,比如5·12地震中丧失亲人。有调查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发病前有精神诱因者占44%~77%。

综上所述,在该病的发病中遗传因素有重要作用,多数病人有内向的性格特点,而心理社会因素及某些身体生物学因素可能是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