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外名人经典家教故事
10694400000051

第51章 苏轼母亲:勉夫教子——三苏的成长故事

““三苏”简介”

“三苏”是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父子三人齐名于世,并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林。

“三苏”的作品,风格各异。苏洵的诗文,风格峻健,工于议论;苏辙的作品,沉稳厚重,富有情味。尤其是苏轼,不仅文章盖世,诗词书画,无一不精,都达到了当时代的艺术巅峰。一首“大江东去”,醉倒了多少诗人墨客,一扫词坛的靡靡之音,开创了豪放词一派。传颂近千年,至今不衰。

“苏、程”二家,喜结连理

人们在谈到“三苏”之时,却往往忘记一个人,一个在“三苏”的背后,默默地为他们操劳,给丈夫以鼓励和支持,给儿子以精心的培育,把一切都贡献给了他们的女人。这个人就是苏洵的夫人,苏轼、苏辙兄弟的母亲程氏。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贤妻良母,我们却连她的名字也没有留下来。

“三苏”是四川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苏程两家都是眉山的望族,程家富裕,在眉山首屈一指。而苏家到苏洵这一代已渐式微,因为苏洵的父亲苏序虽然也知书达理,但不大会管理产业,喜欢过隐居式的生活。他一生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对别人却颇为大方,与人交往,不论贫贱,自己的生活也十分简朴,待人却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据记载,苏序曾将收获的稻谷换成小米存放着,多达数千石。人们感到奇怪,问他,他也总是笑笑不答。不久,眉山大旱,几乎颗粒无收。苏序就开仓,用这些储存的小米救济乡人,活人无数,自己的家道反而因此中落了。有人曾经问他,为什么要选择储粟?他说因为粟性坚耐久,故广储以备荒年。苏序的这种远见卓识和高尚的品德,对子孙后代的影响很大,他这种乐善好施的性格对其孙子苏轼影响颇大。

苏序有三个儿子,苏洵是老三。老大苏澹,是个读书人,身体不大好,死得比较早。老二苏涣,在1024年苏洵16岁时进士及第,随即外出为官,声誉很好。与苏涣同时中进士的还有程家的公子程浚。苏程二家同时接到儿子高中的消息,程家大事铺张,而苏序却亲自骑着个小毛驴到郊外去迎接封诰,草草地带回家中。

三年后,苏洵19岁,也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但没有考中。回乡以后,就与程家的女儿成亲了。这年他的妻子程氏18岁。程氏从小聪明过人,好学明礼,不仅能持家,而且读过不少书,婚后夫妻二人的感情很好。此时,苏程两家贫富的差异已经很大,之所以能联姻与苏涣的中进士有很大关系。

本来苏家寄希望于苏洵能考中进士,进而提高苏家的声望。不过,这种希望很快就变成失望。苏洵是家中的小儿子,父母大约也不怎么管束他。所以他从小就不喜欢读书,聪明而顽皮,好交友和四处游历。正如他自己的诗中所写的“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成家以后,有所收敛,但积习难移。程氏虽忧于心,但也不好太多的指责。何况,家中父母年高,长兄体弱,二兄又为官在外,一家人的生计也得靠苏洵来料理。

程氏鼓励支持苏洵

在我国古代的一本童蒙读物《三字经》中有提到苏洵的一段话:“苏老泉(苏洵的号),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欧阳修在《苏明允墓志铭》中也记载苏洵“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苏洵27岁,结婚已有9年了。他所以能发愤读书,原因当然很多,但与妻子程氏的劝导绝对是分不开的。苏洵在《祭亡妻文》中追思这段日子,曾这样写道:“昔予少年,游荡不学。予虽不言,耿耿不乐。我知予心,忧我泯没。”正是这种“忧我泯没”的不断担忧,促使苏洵的思想逐步改变,也是苏洵开始奋发读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时,苏洵的父母亲都还健在。苏洵母亲为人比较严厉,家里人走路脚步重了,都要受到训斥,因此大家都有些怕她。唯有程家来的这个媳妇,举止得体,深得其心。因为这个媳妇,虽出身富裕之家,却能安于苏家比较贫寒的生活,没有任何一点骄倨作态,深得全家上下的喜爱。

有人曾劝过程氏,你娘家那么富裕,对你又如掌上明珠,为何甘此蔬粝的日子,不向父母亲求助呢?程氏说,如果我向父母求助,当然没有问题。但这样一来,别人就会笑话我丈夫没有本事,要依靠岳父母家资助,才能养家糊口,这是我绝对不愿意的。我宁愿过此蔬粝的生活,就是再穷再苦,我也不愿向父母去开这个口。而且我也相信,我家相公也不会久居人下的。

根据司马光的《程夫人墓志铭》中记载,就在苏洵27岁这一年,有一天晚上,夫妻俩有过一次谈话。苏洵叹口气说:“我自视自己的才智,现在开始好好读书,去考个进士什么的也不算太晚。但这一大家的生计怎么办?想想真好为难。”

程氏说:“相公才智过人,如果能专心于学问,像二哥(苏涣)一样考个进士,确也不是难事。说实在的,劝你好好读书的话我老早就想说了,但我不想让人说你是因为怕老婆才发愤读书的。从现在起,如果你真有这个志气,一家人的生计交给我来料理好了,你尽可以放心,我决不会让大家锇着的。”

从此,程氏为了让丈夫能安心读书,真的接过了料理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她卖掉了自己所有的陪嫁以治生计,而且比苏洵更能干,不到数年,家里比过去富裕了许多。而她又不是一个守财奴,认为家中钱财太多,反而累及子孙,使他们安于享受不肯好好上进。于是她看见家中有余财了,就帮助族人中的贫困人家,凡婚丧嫁娶有困难的,都给予帮助,大有苏洵父亲苏序之风,因此得到远近乡人的称赞。

苏洵天性爱好自由,文章也崇尚自然,因此向来不喜欢钻研专为了科举考试而设立的“属对声律”之类的学问。但为了考进士,又不得不学习他不喜欢的东西。29岁,他再一次赴京赶考,文章虽写得出众,但仍不合考官的要求,再一次名落孙山。直到1057年,49岁的苏洵与两个儿子一起进京,才得以自己的文章才学名满京师。

程氏教子有方

从苏洵29岁再次考进士不举以后,到1057年的20年间,他经常外出游历,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也开始与一些有才有识之士交往,在家的时候不多。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却在慢慢长大了。苏洵父亲苏序年事已高,也从来不大管家中之事,因此教育两个儿子的责任,就全部落在程氏的身上。

程氏好学,头脑冷静而清晰,尤其爱读《史记》《汉书》一类书籍,对古今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能说得清楚明白。也许是基于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熟悉每个成名人物的成长经历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她更能针对两个儿子的性格“因材施教”。

两个儿子虽一样聪明,但苏轼好动,苏辙爱静,两人的功课母亲就安排得不一样。为了要好动的苏轼能安下心来,母亲就要他抄写《史记》《汉书》。大量的抄书,既能学文字,还能学做人,对学习书法也很有好处。

苏洵比较欣赏王羲之的书法,因此他要苏轼学王羲之的书法,但苏轼自己却更喜欢颜真卿书法气魄雄伟。抄书时,他能一册用王字,另一册用颜字,后来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宋代的书法家称苏、黄、米、蔡四大家,苏轼名列第一,同他从小就练成扎实的书法功底有很大关系,这不能不说程氏有一份功劳。苏轼在学习上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母亲总是给他开出切合他学习的书目,不但学习散文、赋的写作方法,还学习诗的创作方法。母亲让他学习《楚辞》《诗经》,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陶潜,也学习李商隐、王维、杜牧、孟浩然、刘禹锡,又学习韩愈、柳宗元。学诗以李白、杜甫及陶潜为主,学文以孟子、韩愈为主。他对自己的文学创作作过这样的描述:“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春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止,如是而已矣。”他在总结学习古代各名家散文的主要之点时指出:读《战国策》,学说利害;读贾谊、晁错、赵充国章疏,学论事;读《庄子》,学论理性;又须熟读《论语》《孟子》《檀弓》,要志趣正当;读韩、柳,令记得数百篇,要知作评议体面。

苏轼除读书写作外,母亲还请人教授书法绘画、弈棋弹琴等。母亲认为“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他特别喜好书与画,甚至到了“薄富贵而厚于书,轻生死而重于画”的地步。

少年时代的苏轼并非只是“一心苦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那种书呆子,他很活跃,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爱好广泛。母亲的悉心教育让他早早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的方法,故乡古朴淳厚的民风给苏轼的影响至深,故乡的山水给予他无穷的乐趣和灵感。

思想品德教育

因程氏治家有方,苏家渐渐富裕起来。她接济穷人,乐善好施,却不为儿女蓄积钱财。她非常注重对孩子的人格培养,往往用古代名节操守高尚的人的事迹来教育他们。在司马光的《程氏墓志铭》和苏辙的《东坡先生墓志铭》中,都记载着程氏教苏轼兄弟读《范滂传》时的一段感人至深的事迹。

那年苏轼10岁,苏辙7岁。母亲教他们读《后汉书》中的《范滂传》。范滂是东汉末年河南确山人,当时宦官当权,迫害忠直的官吏,贪官横行,盗贼四起,百姓流离失所,社会一片混乱。范滂从小好学,对母亲十分孝顺。被郡人举为孝廉,并被上司委以查处贪官的职责。范滂登车四顾,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贪官们听说他的到来,纷纷逃走,两年的时间,政绩卓著。他官做得不大,但敢于仗义执言,不畏权贵,一连弹劾高官20余人,因此名声远播,几乎和当时的党人首领李膺、杜密齐名,也因此为人所忌。汉灵帝登基做皇帝时年纪甚小,完全为宦官所控制,再一次屠戮党人,李膺被害,杜密自杀,范滂也为之牵连。

这时,范滂家乡——汝州的督邮收到捉拿范滂的命令,关门大哭。范滂听说此事,对人说,这一定是督邮不愿抓我才哭的。于是就自己跑到县里去投案。县令郭揖也是个清廉正直之人,准备弃官与范滂一起逃走。范滂不愿,说我死后,也许朝廷会把杀害党人的事停止下来,而且我母亲已经老了,经不起风浪,我一走,岂不要连累她老人家流离失所。

郭揖只得将范滂收监,并通知他的家人。范滂的母亲带了孙子来到监狱探望。范滂对老母说:“儿子不孝,不能再孝敬您老人家了。幸而弟弟仲博孝顺。我死后,您老不要太过悲伤。”范母听了说:“儿啊,你能和李(膺)、杜(密)一样留下好名声,我已经足够满意了。即使死了,也还有什么遗恨呢!世上的事哪有这么十全十美的,既有了好名声,又要能长寿,你也不用太难过了。”范滂跪下接受母亲最后的这番教诲。不久,范滂在狱中遇害,死时年仅33岁。

苏轼和苏辙兄弟静静地听母亲将《范滂传》读完,母亲的眼角已含着泪花。停了停,母亲又对内容作了一番讲解。这时,思维敏捷的苏轼突然问母亲说:“妈妈,要是我也像范滂一样,做一番大事,却被奸臣所害,你能允许吗?”苏轼的母亲听了儿子还带有稚气的话,破涕为笑了。然后又严肃地说:“如果你能做范滂,我就一定能做范滂的母亲!”

这个故事对年幼的苏轼在人生志趣与人生理想上影响很大,母亲从小对苏轼和苏辙的教育和培养很是用心,采用这种模范人物的故事来教育孩子,无疑会给孩子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当有人在宅内发现前人的窖藏金银,母亲重新埋好,不许挖取,并教育子女:“非分之财,分文不能妄取。”如此精辟的回答,值得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每一个做母亲的人深思。苏轼少年时代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了他今后的人格魅力。虽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是其人格的力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却大放光芒。苏轼兄弟一生为官清正,这与其母亲程氏的勉励教育是分不开的。程氏天性善良,又信奉佛教,对世间一切有情生命皆心存爱惜。苏家庭院,竹柏丛生,杂花满树,许多鸟雀都来这里筑巢、栖息。程氏严禁家人捕鸟取卵,天长日久,来苏家庭院安巢的鸟儿越来越多,而且都不怕人,有的甚至把窝筑到低矮的枝丫上,小孩子可以俯身而视,给小鸟喂食。程氏从细小事情入手,培养儿子的仁心慈念,对于苏轼一生有着非常生重大的影响。

相夫教子的典范

苏轼的母亲长期以来既要管一家的生计,又要负责对两个儿子的教育,身体早已不堪重负。公元1057年的农历四月八日,苏轼兄弟在京城正通过殿试,点为进士,从此名扬天下。而他们在四川眉山家中的母亲,却已油尽灯枯,离开了人世。在她的身边只有苏轼的妻子王弗。程氏还来不及听到苏洵父子三人的好消息传来,就匆匆地走了。不过她逝世时,心情一定是十分平静的。她信任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们,因为这父子三人的每一分成就中,都凝结着她的心血。她是可以死而无憾的。

苏洵父子听到这个消息,从考中进士的狂喜中一下子陷入深深的悲哀。他们立即赶回家乡。苏洵在妻子灵前写下了情深无限的《祭亡妻文》,只能以文字来告慰妻子,告诉她两个儿子功成名就的消息:“与子相好,相期百年。不知中道,弃我而先。我徂京师,不远当还。嗟子之去,曾不须臾。子去不返,我怀永哀……惟轼与辙,仅存不亡。昼夜孜孜,孰知子勤?提携东去,出门迟迟。今来不捷,后何以归……亦既荐名,试于南宫。文字炜炜,惊服群公。二子嘉跃,我知母心。非官实好,要以文称……归来堂空,哭不见人。伤心故物,感涕殷勤……”

司马光为苏洵的妻子程氏写了墓志铭,最后几句话,高度总括她的一生:“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底于光大,寿不充德,福宜施于后嗣。”

“教育心得”

在我国古代的妇女中有几个能得到程氏这样的赞词?她也许不是才女,但她鼓励和支持自己的丈夫充分施展出自己的才华,更培养两个儿子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星,我们不能不说,她既是一位贤惠的妻子,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