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隋唐五代风云人物大观
10686000000006

第6章 帝王后妃宫廷风云人物(2)

巩固政权

“二圣”时期,表面上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共同执掌朝政,但由于高宗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实际上是由武则天以皇后的身份来处理大量的、繁重的国事。她非常清楚,自己深居后宫,要想驾驭整个国家机器,还需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亲信力量。当年曾为她争取皇后地位出过大力的亲信们,十多年来,大都被淘汰殆尽了,只剩下李勣、许敬宗两人,也已是风烛残年,不久于人世了。因此,武则天准备重新建立一支新的力量,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工具。

公元666年,武则天从左、右史和著作郎中,物色了一批才学俱佳的文人学士。这批文人学士被特许从玄武门出入禁中,时人称之为“北门学士”。

武则天“以修撰为名”,把这些文章高手召入禁中之后,编写了一批署武则天之名的著作,如《列女传》、《臣轨》、《官僚新诫》、《乐书》、《少阳正范》等。

武则天建立的“北门学士”,名义上是修撰著作,实际上是武则天的智囊班子,武则天密令他们参决朝政,“以分宰相之权”。这批“北门学士”组成的智囊班子,为武氏造舆论、定主意出了很大的力。在此后的二十余年中,武则天不仅在皇后的位置上坐得稳稳当当,高宗死后她又临朝称制,并逐步造成改唐为周的形势,这些都是与“北门学士”分不开的。因此,武则天也没有忘记这些功臣,他们多数被擢升为三、四品高官,范履冰、刘祎之还做到宰相,长期受到重用。

“北门学士”不仅帮助武则天分减皇权和相权,而且在有关国家的经济、军事、文化、政治等方面为武则天出过不少良策。公元674年,唐高宗称天帝,武则天升为天后,四个月之后,她就在“北门学士”的协助下,提出了治理国家的一个政治纲领:《建言十二事》。其内容为:(1)劝农桑,薄赋徭;(2)给三辅地;(3)息兵,以道德化天下;(4)南北中尚禁浮巧;(5)省功费力役;(6)广言路;(7)杜谗口;(8)王公以降学习《老子》;(9)父在为母服丧三年;(10)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11)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12)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

武则天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给复三辅地,并禁浮巧、省力役,对于缓解灾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北门学士”从组织起来,直到武则天登基称帝的二十多年中,一直是武则天手中重要的执政工具。武则天正是通过这个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才一步一步地从皇后、天后,走向皇帝宝座的。称帝之后,武则天总揽朝纲,广招天下俊杰,“北门学士”的作用才慢慢衰落下去。

武则天在位时,一贯强调建国之本,必在务农。但她的治农,采取的是“无为而治”的方法,任其自由发展。

武则天十分尊崇佛教,但也不排斥道教。如她在《建言十二事》中,提出“劝农桑、薄赋徭”、“给三辅地”的同时,号召“王公以降学习《老子》”,这是以老子“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思想来教育王公大臣。武则天十分尊崇老子,对土地管理、农民生产,不过多地干预。当时的均田制已实行了一百多年,封建国家对土地、人口控制很严,甚至连种植什么农作物也作具体规定,十分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不少农民为了摆脱国家的奴役剥削和渴望新的自由生活,纷纷逃亡,这被称为“逃户”,即从国家户籍上脱漏。但这些逃户脱籍不脱产,一部分逃往荒原僻地去垦荒种地,一部分依附于王公百官富豪之家。

武则天在对待“逃户”的政策上,采用逃户还归,可享受“给二年”的种种优待。以往的逃户回来后,不论户等高低,给复二年。有些地区的逃户,田地由官府贷种托人经营。如果逃户回来,归还田地庄稼,课役全免。

武则天对逃户和广大农民,采取放任和宽容的政策,减轻了地主官府对农民的盘剥,从而缓和了农民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不仅使当时的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振兴,而且在武则天对统治阶级内部大行诛杀之时,全国农民都比较安定,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实际上是“以无为为有为”的治农方略取得的效果。当然,武则天也并非对农业一点也不管理。如她组织“北门学士”编写的《兆人本业》,就是教育臣民如何进行农业生产的。她还规定,凡州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地方官吏可得升奖,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则地方官要受惩罚。因而在武则天统治时,粮仓丰实,人口比贞观时还增加了一倍,这一功绩是有口皆碑的。

治理边民是历代封建统治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国盛兵强的帝王,多以武力开疆。唐太宗则恩威并济,一面诉诸强兵悍将开疆,一面以“德化”治边,致使贞观之时,边疆30年无战事。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时,边疆又开始动乱起来,而武则天在处理这个问题方面,也有自己的手段。

公元670年,原已归唐的吐蕃举兵反唐,攻陷了西域十八州城及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公元679年,东突厥24州酋长也叛唐复立,边疆战事又起。叛军企图把战火引向中原。面对这些突然兴起的战争,素以武功见长的李氏家族后世子孙,远没有其先祖李渊、李世民的勇气与胆略,他们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武则天面对叛军,处惊不乱,采取了拉拢、安抚与驱兵镇压的两种手段。

对于东突厥,武则天除了动用军队防止其兵进中原之外,又不断派遣使臣,向突厥酋长陈述利害,以求国家安宁。东突厥的反叛,主要是想收回在咸享年间被安置在丰、灵、代、朔、胜、夏等六州的突厥降民。武则天得知,立即答应还降户数千,由其自治。并又给其“谷种四万斛,杂彩五万段,农器三千事,铁四万斤”,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很快,唐同突厥之间的紧张关系缓和下来。突厥默啜可汗还两次出兵,帮助唐军袭击骚扰河北的契丹军队,使河北的战火很快平息下来。武则天又授予默啜“立功报国可汗”的称号,这表明,突厥民族仍然是大唐帝国的臣民。此后,武则天又不断地给突厥地区赠送大量的生活资料和农业械具,帮助他们发展生产。

而对于攻占西域的吐蕃军队,武则天从战略的眼光出发,为维护大唐疆土,坚持不断地派出大批军队,同吐蕃反复交战,特别是争夺安西四镇。安西四镇是扼守西北、维护东西方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武则天在西北边防大规模地开展屯田运动,增加西北防务。公元692年,大周将领王孝杰终于收复了安西四镇,并派三万精兵镇守。当时,吐蕃请求归还安西四镇,武则天拒不同意,声明置四镇予以据守,就是为了防止吐蕃东侵。强大的军事防备,震慑了猖獗一时的吐蕃叛军。此后,武则天为了安抚吐蕃臣民,不断派使臣向他们叙述友好,并多次称赞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为加强唐蕃之间的亲密关系所做出的贡献,希望唐蕃人民继续友好下去。在这种强大的政治宣传面前,好战的吐蕃首领论钦陵,终于在内讧中自杀。

镇压异己

武则天在治理国家方面,除了运用一帮文人学士之外,还组织了一批凶残狠毒的酷吏队伍,以严刑酷法来慑服群臣,镇压反对自己的势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武则天在称帝前后,都实行了一套酷吏政治,但前后有所差别。称帝之前,武则天主要运用酷吏来清除自己临朝称帝的各种阻力。在封建社会,一个女人要登上皇权高位,面临的阻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公元694年2月,中宗被废,武则天独揽朝政,同时开始滥用酷刑。她在朝堂放置铜匦,接受告密文书,并且规定:凡是告密者,其他任何官吏不得过问,一律用驿马送至京城,按五品官标准供给食宿,失实者不加追究。结果造成“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的恐怖气氛。武则天任用了来俊臣、周兴、李元礼等一批酷吏,专办告密信件。这些人凶狠成性,灭绝人性,专门编写了《告密罗织经》,教唆党徒按经上告,就会使被告无法自辩。他们还制造发明了“定百脉”、“喘不得”、“突地吼”、“失魂魄”、“宿囚”、“驴驹拔橛”、“玉女登梯”、“凤凰晒翅”、“猕猴钻火”等骇人听闻的酷刑,使被告者见之“战栗流汗,望风自诬”。凡被下狱者,几乎无一人生还,朝臣人人自危,不知何时也会大难临头。不过武则天在这个阶段里,主要把屠刀指向宗室王公,尤其是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代皇帝的皇子们。

武则天通过酷吏,一批又一批地将皇族中的异己杀掉。连续几年的诛杀,到她改唐为周称帝时,这三代皇子除了自己生的李显、李旦外,其余全部被杀。皇族近支,诛杀殆尽。对于唐室重臣元老,稍有不满,也大加诛杀。武则天靠着血腥的屠杀,摧毁了同自己争夺帝位的劲敌李唐宗室,打通了通往皇帝宝座的道路。

武则天称帝之后,继续任用酷吏,但主要是为了巩固帝权,其滥刑主要对象转移到了朝廷中的反对自己的文武大臣,特别是权倾朝廷的宰相们。朝臣连连被杀,宰相走马灯般地更换,以至形不成一个反武的核心势力。朝臣们每次上朝,总是战战兢兢地同家人诀别,不知能否还回得来。

武则天动用酷吏,主要是为了镇压反对势力。但酷吏们滥杀无辜,到了群情激愤的时候,她便陆续杀掉酷吏,以平民愤,缓和政局。公元691年,她称帝后第二年,便杀掉了李元礼,流放了周兴,以向天下表示,以往的滥杀罪在二人,不是她自己。公元697年,武则天又诛杀了最大的酷吏来俊臣。由于来俊臣作恶多端,仇家们争着咬吃来俊臣尸体的肉,挖其眼珠,剥其面皮,剖其心肝。武则天为了收拢人心,立即下诏书,列举来俊臣的罪恶,并加以灭族罪,说是“以雪苍生之愤”。其实,来俊臣所做的一切,都是秉承她的旨意办的。

值得指出的是,武则天在动用酷吏和严刑对皇帝贵族和上层官僚大开杀戒的时候,也并非“随意滥杀”。如她在酷吏杀人最为猖獗的时候,也保护了徐有功、狄仁杰、魏元忠等一批高才直臣。其实,武则天动用酷吏,以刑怖天下,与破格用人的滥选不无关系。她以快速流动的方法,来更换、筛选有用之士,打破僵死的政治机构和门阀世袭的特权,使大量的普通地主和寒门出身的俊杰们,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施展自己的才能。正是因为武则天不断地在统治机构中更换新鲜血液,才使得当时的社会没有被酷吏的血腥气息所淹没,历史还是坚定地向前迈出了步伐。

还国李氏

通过酷吏政治,武则天巩固了自己的权势和皇位,但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她又左右为难。建立周王朝之后,她让侄子们做了宰相和将军,掌握朝政大权,其余大臣有了功劳也赐给武姓,而不是李姓。她还免掉了武姓的田赋,把自己的故乡文水县改为武兴县,从这些看来,武则天是想把皇位传给她的侄子。这促使她的侄子武承嗣等人公开地对李旦的皇储地位提出了挑战。

公元693年,武则天在万象神宫举行了祭典大礼,武则天让侄子武承嗣为亚献,武三思为终献,而正式的皇储李旦却被冷落到了一边。武则天的行为无疑是对侄子们的公开鼓励。

但是,武则天的意愿遭到了宰相狄仁杰等人的激烈反对,这让武则天非常矛盾。如果把侄子立为皇储,虽然可以保住大周政权,但以后的即位人绝对不会把她供奉到祖庙里去的,因为她是武氏家族出嫁的女人,这在封建社会等于是外人了。如果立自己的儿子做皇储,将来继承皇位,她可以顺理成章地保住皇后的正统地位,和丈夫高宗一起享受儿孙们历代的供奉。但是,这样又要回到她已经打破的旧传统中去。

武则天的矛盾最后还是由聪明的狄仁杰给化解了。一天,已经74岁的武则天对狄仁杰说:“朕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只大鹦鹉的两个翅膀折断了。爱卿看是什么征兆啊?”狄仁杰抓住这个绝佳的时机对武则天说:“陛下姓武,那鹦鹉便是陛下了。两个翅膀就是陛下的两个儿子,如果陛下再次起用两位爱子,两个翅膀就会重新好起来的。”

同时,宰相吉顼也在努力。他对武则天当时的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俩说,你们俩因为受皇帝的宠爱,蔑视群臣,被众大臣们嫉恨,如果要保住性命,只有现在为立储君出力,日后才会有可能将功赎罪。你们要利用自己接近皇帝的有利条件,劝说她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张氏兄弟听了吉顼的话,十分卖力,劝说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

公元698年,武则天将李显秘密接回了京城洛阳,这让武承嗣极为气恼,因为他的继承权完全被剥夺了,不久武承嗣便气闷而死。武则天为了避免在自己死后侄子和儿子们相互残杀,还处心积虑地把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武姓的侄子们召集到了明堂,然后祭告天地,立下了铁券,把铁券收藏在史馆,以为佐证。

公元704年年末,武则天病倒在床上,几个月也不召见朝臣,只有张易之兄弟俩侍奉左右,左右朝政大事,这使大臣们六神无主。宰相张柬之发现机会难得,经过周密部署,在公元705年的正月里发动了兵变,迫使病中的武则天让位,由中宗复位,重建唐朝。

这年的正月二十五,武则天不情愿地离开了她做了15年女皇的宫殿,搬到了洛阳宫城西南的上阳宫。中宗给她上了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但没有了帝位的武则天心情很坏,没有了精神支柱,本来就衰老的身体很快垮了下来。公元705年的十一月初二,虚岁82的武则天死于上阳宫的仙居殿。临终时她异常清醒,立下了遗嘱,包括去掉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葬在乾陵,和高宗合葬。只许为她立碑,不许立传,这就是武则天无字碑的来历。公元706年的正月,武则天的灵柩运回了长安。

武则天死后,她的谥号几经变动,但儿孙们的尊敬态度没有变。睿宗第二次即位后,改称为“天后”,后来又先后改为“大圣天后”,尊为“天后皇帝”,改为“圣后”。唐玄宗即位后,改为“则天皇后”。到了公元749年,李隆基最后把武则天的谥号定为“则天顺圣皇后”。武则天14岁入宫,从才人、昭仪,到皇后、天后、太后、圣母神皇,一直到龙袍加身、立国称帝,一生当政50余年,独掌朝纲21年,其中有15年是名正言顺的大周帝王。武则天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谜,经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褒贬。她的刚毅、果敢和权欲,不让须眉,登极问鼎,自有她不同凡人之处。她不让后人在自己的墓碑上刻字,有人说其本意是自己功德无量,书不胜书;也有人说,那是武则天认识到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不应自己吹嘘,还是由后人去评论。各种猜测,不一而足。

据《新唐书·艺文志》录有武则天《垂拱集》一百卷,《金轮集》十务已佚。令人辑有《武则天集》行于世。

武则天夺李氏天下,做李氏没做的事,死后又复归李氏天下,前无古人,这样的人应该也可以被称为“则天”了。

武则天墓

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由咸阳市区向西北方,五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石山。古今中外的史书上都称这座山为梁山。一千多年前,中国惟一的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在她82岁的那年冬月,好不容易才闭上了那双风流无敌于天下的眼睛。半年之后,十万多人花了大力气,才把她从洛阳的上阳宫抬进了这座山中。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在海拔1047.9米。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进入乾县境内时,极目西北方向,就会看见苍茫烟云衬托着三座挺拔峻峭的山峰,呈北高南低之势,耸立于茫茫苍穹之下,远望就象一位新浴之后的少妇披着长发,头北足南,仰面躺在蓝天白云之下,这就是梁山,是有“历代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称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与其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地——乾陵。

公元1971年,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在三级火箭的巨大推力下,终于挣脱地球的引力,进入太空轨道。宇航员爱德宁仔细地观察着眼前的一切: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忽然,他在蜿蜒的黄河旁发现了数个略呈一字型排列的小黑点,他认定这是红色中国的秘密武器基地,并立即拍照向总统报告。这份来自太空的绝密报告,经中央情报局的特殊技术处理后,直接送到了正在戴维营休假的尼克松总统手中。

斗转星移,十年之后,爱德宁随着第一批美国游客踏上了红色中国的神秘国土,在领略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感受之后,便提出要去东经107度38分,北纬34度的地方看一看。爱德宁自认为中国政府是绝对不会答应他这种身份的人去那个地方的。当他站在山峦遥望,群峰竞秀的渭北高原时才如梦方醒,那从太空拍摄到的数个小黑点不是发射架和秘密武器,而是让世界瞩目的著名的中国汉唐帝王陵区,是令无数中外名人、专家学者和旅游者为之震惊和浮想联翩的高大雄伟的中国金字塔群。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是唐代帝王“因山为陵”葬制的典范和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其居梁山,自周、秦即为名胜之地。史载,周太王(古公亶父)逾梁山而载弘基,秦始皇筑宫梁山而御夷狄,汉张骞越梁山而通西域,以至唐代的“丝绸之路”都经过此山。梁山主峰海拔1047.9米,山石崔嵬,地势险峻,为东西交通之咽喉,是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登上梁山峰巅,东望九嵕(唐太宗昭陵所在地),山势突兀,孤耸回绝;南望太白(山)终南(山),积雪皑皑;北望五峰(山),遥相辉映;西接翠屏(山),层峦叠嶂。脚下梁山,三峰特起,主峰苍润高峻,泔河环其东,漠水绕其西,整个山麓林木葱茏,古柏参天,环境雅致肃穆。据堪舆家(风水先生)认为,梁山大有利于女主。所以,代唐为周的女皇武则天便把梁山选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后的“万年寿域”。

襄城公主

襄城公主(?~651年),唐太宗长女,下嫁萧瑀子萧锐。性孝睦,动循矩法,帝敕诸公主视为师式。永徽二年薨,高宗举哀于命妇朝堂,遣工部侍郎丘行淹驰驿吊祭,陪葬昭陵。丧次故城,唐高宗登楼望哭以送柩。

这位应该是李世民的长女,生母已经无法考证,应当为庶出之女。从记载来看,这位公主的确是当得起长姐之名:“性孝睦,动循矩法,帝敕诸公主视为师式。”这段话说明襄城公主端庄贤淑,极守礼仪规矩,连小李都将她当作公主们的礼仪老师。

据新唐书的公主传里记载,襄城公主的第一位丈夫名叫萧锐,萧锐这名字陌生,不过他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萧瑀,而萧瑀的姐姐就是那位野史里“桃花盛开”的萧皇后。新唐书对萧锐记载极少,只短短一句话,只写他娶了公主以及他的官职。旧唐书倒是有一段篇幅的,但大多记载的是襄城公主的事迹(旧唐书没有公主传,所以在驸马那稍微提下),与新唐书大同小异,也就是说公主贤良淑德,拿她做典范。

史书说她在萧锐去世后改嫁姜简,他是姜行本(也就是姜确)的儿子,姜行本是位工程师,小李造九成宫、洛阳宫时,就是他统领监督的。姜行本死后,李世民亲自写赋悼念,并追赠为左卫大将军、郕国公,谥号襄,陪葬昭陵。

这位贤德的公主于永徽二年去世,她得到了很高的死后待遇:李治下令命妇都要为襄城公主哭丧,又将公主陪葬于昭陵,还亲自登楼哭着目送公主的灵柩往昭陵安葬。襄城公主虽然两位丈夫都有陪葬昭陵,但她本人是和第一位丈夫萧锐合葬的。

长乐公主

武德四年(621年),秦王妃长孙氏生下了一个女儿,她在全部姊妹中排行第五,取名丽质——一个让人产生想象的名字。等到李家有女初长成,李世民不禁要为女儿的名字而洋洋得意了,因为公主果真人如其名,天生丽质,是位容色绝姝的美人。志文为此盛赞道:“公主资淑灵于宸极,禀明训于轩曜。……皎若夜月之照琼林,烂若晨霞之映珠浦。”意译过来便是:“公主就像一位仙女,将超凡的灵气带到皇宫;禀承父母师长的训诫,修身立德。……高洁清丽,秀逸脱俗,犹若月光洒落在葱郁的树林之中;鲜妍明媚,光彩夺目,好似早晨的霞光照耀在珠江之上。”词采华美,着意为文,读来琅琅上口。虽然作者姓名不详,但是能够为公主撰文,必是皇帝钦定,撰者应为当世名家无疑。

唐太宗一生酷爱书法,他的子女也多写得一手好字。李丽质以美闻名又雅擅丹青,“(公主)散玉轴于缥帙,悬镜惭明;耀银书于彩笺,春葩掩丽。”译文如下:“展开公主所作的画卷,悬挂的明镜就显得黯淡无光;展示公主所写的书法,就连春天的花朵也被掩去丽色。”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1986年,考古工作人员在长乐公主墓中发现了一方瓷砚——辟雍砚,辟雍是周王朝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杨师道的《咏砚》诗中有“圆池类璧水,轻翰染烟华”一句,所咏的就是辟雍砚。这方砚是李丽质生前的实用之物,出土时砚面四周的弦纹内仍残留些许墨迹,砚面还有长期研磨的痕迹,可见当时唐宫内书风之盛,而公主也无愧于墓志对她书画才艺的褒扬。

李丽质聪慧开朗、柔顺恭谦,加之德行垂范、仁爱孝友,李世民夫妇自然是爱得如珠如宝。贞观二年(628年),年仅八岁的李丽质成为新朝最早受封的公主之一,诏封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转眼过了四年,公主到了适婚的年龄,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更何况是李丽质这样德才貌三全的佳人呢,所有人都在猜测谁会是那个幸运儿。

几经社会动荡的冲击,到了唐朝,自魏晋以来形成的士族阶层很多都江河日下,他们不得不放下架子,用名望换取寒门新贵们的钱财。一为求名,一为求财,于是士族卖婚蔚然成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唐太宗下令修订《氏族志》,重新排定士族座次,以皇族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他自己以身作则,“王妃、主婿皆取当世勋贵名臣家,未尝尚山东旧族。”按照这个标准,驸马人选很快就定下来了——国舅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

一切筹备妥当。贞观七年(633年),长乐公主正式下嫁宗正少卿长孙冲。唐朝国力强盛、百姓富足,婚礼也就讲究排场,基本格调以喜庆和铺张为主。贞观六年,御史大夫韦挺还曾上表批评时风道:“今贵族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极欢宴;唯竞奢侈,不顾《礼》经。非所谓嗣亲之道,念别离之意。正始之本,实在于兹。若不训以义方,将恐此风愈扇。”贵族豪富若此,帝室联姻后族就更不可能是小动作了,称得上是朝廷内外莫不瞩目的一桩盛事。千载之后,我们仍可借由白居易的诗作遥想出婚礼当天奢华、喜乐的景象: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紫排襦上雉,黄帖鬓边花。转烛初移障,鸣环欲上车。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何处春深好?春深娶妇家。两行笼里烛,一树扇间花。宾拜登华席,亲迎障幰车。催妆诗未了,星斗渐倾斜。新嫁娘那年13岁,正好是长孙皇后出阁的年纪,也许她也有着和母亲当年同样的心情。长孙冲是无忌的长子,应该比公主年长几岁。这对表兄妹从小一起长大,“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两小无猜渐渐化作了“佳期如梦”的期盼。表亲婚在中国上古时代就已存在,在唐朝也非常普遍。如今郎有情、妾有意,双方家长玉成良缘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长孙国舅很有福气,他的长媳甚有妇德,平时敬顺公婆,谨礼持家,于是“家道以正”。墓志还以古时节妇伯姬、贞姜来赞喻公主有守礼重信的节操,从而“播肃雍于闺闱,流婉嫕于邦国。”公主与驸马婚后琴瑟韵合,留连光景惜朱颜的甜美生活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时间的指针指向了贞观十七年。

公元643年,注定是一个让唐太宗刻骨铭心的年份,他几乎是在悲儿悼女的伤痛中艰难地走过了一年。

这年三月,齐王李祐在山东齐州造反,太宗派李勣征讨,当月就平定了叛乱,李祐等四十余人被处死。然而事情远没有结束,同样起了反心的还有皇太子李承乾,要说也是承乾识人不明、运气太背,一句话,终究没有皇帝命呀。他的死党纥干承基到处撒网,不仅在太子身上押宝,还与李祐的反叛有牵连,被大理寺收审,其罪当诛。为了保命,承基供出了太子密谋发动政变一事。四月六日,太宗诏废承乾为庶人,幽禁于右领军府;李元昌、侯君集等人被处死。太子被废,魏王李泰再也坐不住了,一个激动就祭出昏招,跑去恐吓李治。眼看着手足相残的一幕又要在唐宫上演,太宗权衡再三,决定罢黜李泰、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不久,李泰被贬为顺阳郡王,九月外放到均州(今湖北省郧县)。

六、七月间,长乐公主突然病倒,久治不愈。时值盛夏,公主的病势日益加重,就像她的母亲一样也没能撑过那个夏天。八月十日,公主便溘然长逝,是年23岁。她的婚姻生活刚迈进第十个年头,可这对少年夫妻却没能等到老来相伴的一天。

经历了数番打击的李世民,面对爱女的离世,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皇帝悼深夭蕙,怀三号而犹感。”

九月二十一日,太宗敕命鸿胪卿韦挺为丧事监护正使、鸿胪少卿崔仁师为丧事监护副使,将长乐公主陪葬昭陵。

在修筑墓冢之初,工匠们特意留出了一个天井以便将来驸马能与公主合葬。然而世事茫茫不可测,16年后大祸降临到长孙家族,时任秘书监的长孙冲被流放岭南,葬地至今不明,与妻子合葬的愿望也就化为了泡影。要说公主这一生还有什么遗憾的话,大概是没能做母亲吧。或许因为身体健康的问题,她没有生下一男半女,长孙冲之子长孙延④当为续弦或侧室所生。公主早逝实为不幸,可不用亲历夫家日后的那场劫难,对她而言似乎又是幸运的。

1300多年后,两幅名为《车马送行图》(又名《云中车马图》)的壁画出土,引起轰动。画面所示,但见车行水中,车后两侧各斜插一面红色七旒幡旗,旗上绘有黻号;二马架车,车上坐二人,一少一长;车厢左下方有一摩竭(梵语,指大鱼),张嘴伸舌,吹得水珠四溅。车马周围绘满瑞气流云。壁画仿自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之作《洛神赋图》,这种题材在全国众多唐墓壁画中绝无仅有。整个画面显得流丽飞动,意境高远,气象万千,不禁让人感叹这才是唐朝该有的色彩!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曹植的名篇《洛神赋》改编绘制的连环画。曹植在序中写道:“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宓妃是上古神话中伏羲的女儿,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初唐学者李善认为,曹植所写的宓妃其实是作者自己的梦中情人甄氏。据说曹植一直倾慕袁熙之妻甄氏,但甄氏却被曹丕抢先一步纳为己妃。黄初三年,曹植入朝,甄氏已被郭皇后害死,曹丕以甄氏遗物玉镂金带枕相示,曹植睹物思情,感伤泣下,归途中于洛水边梦见甄氏向他哭诉郭后以糠塞其口令窒息而死的冤情,又以玉镂金带枕相赠,象征自己对纯贞爱情的追求与坚持。梦醒后曹植百感交集,于是假宓妃之名,作《感甄赋》。后来魏明帝曹睿改《感甄赋》为《洛神赋》。《洛神赋图》一经绘出,即刻成为人们争相传摹的绝世珍品。其中有一幅,描绘宓妃乘车现于洛水之上,“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车马送行图》的画面布局与之极其相似,只是车上没有公主的身影。

按唐制,公主为正一品,出行时以二马驾车。七旒之幡,古时为上大夫使用,与公主身份相当。葬日当天,置黻幡于灵前,导引亡灵,所以画中的车子为公主专用。研究人员由此对壁画的内容有了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洛神是曹植心里的甄氏,公主是驸马眼中的宓妃。壁画一方面暗喻公主有着宓妃般的超凡姿色;另一方面反映公主的灵魂乘上车子,如洛神乘车与曹植在梦中相会一样,也会出现在驸马的梦中,寄托了长孙冲对公主的无限眷恋与哀思。

第二种推测认为壁画根据佛经里摩竭护送朝佛者渡河西去的故事,艺术化地表现了长乐公主的灵魂坐着车子,在神灵的护送下奔赴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不管我们倾向于哪种解释,都是善良而美好的心愿。云中车马,送卿归去。希望公主在天国能像她的封号那样得到长久的安乐。

东阳公主

有些资料里说她是长孙皇后的女儿,不过史书没明确记载她的生母。

东阳公主的丈夫名叫高履行。他是高士廉的儿子,高士廉正好就是长孙皇后的亲舅舅,估计说东阳公主是长孙皇后的女儿,是从这里推论出来的吧。这似乎有点道理,但又感觉不太靠谱。虽然城阳公主是长孙之女但史书漏记,但起码别的史料和她的墓葬规格可以确定她是皇后的女儿,而这位东阳公主除了嫁给皇后舅舅之子,似乎就没有什么其他有力证据能确定她是皇后的女儿了。

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高履行坐与长孙无忌亲累,左授洪州都督。转永州刺史,卒于永州刺史任。高履行运气比长孙诠要好,虽被贬官,却还不至于流放,更没有被人暗算丢命。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春天,武皇后授意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谋反,将他流放黔州。同年七月,许敬宗同党袁公瑜带着一群如狼似虎的部属,前往长孙无忌的流放地,将这位曾经睥睨朝野的国舅爷逼得自缢而死。长孙无忌一死,长孙家族顿时树倒猢狲散。由于韩瑗的妻子就是新城公主驸马长孙诠的姐姐,时任尚书奉御的长孙诠也被牵连了进去。本来照李义府罗织的罪名,是要将长孙诠处斩的。然而长孙诠毕竟是新城公主的丈夫,新城公主夫妻情深,向哥哥苦苦哀求,希望能够放丈夫一条活路。看在同胞妹妹的面子上,高宗将长孙诠改判为流放巂州——当时的巂州,在今昆明以南,包括安宁河流域及雅砻江下游,到大渡河南岸。离京城长安,何止迢迢万里?新城公主无奈地接受了哥哥的最终裁决,悲悲切切地送别了丈夫。长亭烟柳,路远山遥,虽然贵为嫡亲长公主,新城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丈夫的背影一步步地走出自己的视线。她没有想到,那个远去的背影,就是她能够看到丈夫的最后一眼。当然,长孙诠真正的死因,就象长孙无忌的真正死因一样,高宗李治是完全蒙在鼓里不知底细的,他所知道的,只是诸如水土不服、感染时疫一类陈腔滥调。然而,与李治不同的是,有着切肤之痛的新城公主,却始终对丈夫的死因存着疑窦,特别是当长孙家族的许多人都陆续不明不白地传出死讯之后,她终于多少打听到了一些风声内幕。她恨透了武则天。与此同时,高宗觉得,做为皇帝的嫡亲妹妹,正当青春的新城公主没理由就此寡居。于是,便将为她再觅夫婿之事,提上了议程。正在朝臣为选驸马挠头之际,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女东阳公主,向李治推荐了一个人选:韦正矩。在这里,不得不说一说东阳公主、新城公主姐妹俩之间的另一层特殊关系:高履行的父亲,就是长孙无忌的舅父。因此,高履行不但是长孙氏的外族,更是东阳公主的表舅。新城公主的丈夫长孙诠,与高履行是同辈表兄弟,也是新城公主的表舅。有这样特别的关系,更加上两位驸马都被无辜牵连,东阳公主对自己这位小妹妹同病相怜,在为新城公主再嫁一事上,也就特别用心。韦正矩出身士族大家,各方面条件都很是不错,只是心高自大,总觉得自己的官职还不够高,听说皇帝的嫡亲妹妹新城公主要再选佳婿,他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于是走了东阳公主的门路,希望自己能够雀屏中选。东阳公主不疑有它,她只看见这男人一表人材、风度翩翩,又表现得十分有诚意,便觉得实在是不错的人选。在东阳公主的大力推荐下,韦正矩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新城公主的驸马,并且当上了奉冕大夫,成为皇亲大臣。然而,当上驸马之后,韦正矩才发现,自己没有如当初所想的那样、官居要津、执掌大权。从前他官卑职小,根本不可能涉足顶层的权力集团,也就无从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隐情。而此时他才明白,新城公主与武皇后之间,原来有着如此不能化解的仇怨。每每想到武皇后的手段和权势,韦正矩就不禁冷汗直流。特别是到上朝任职的时候,武皇后集团掌握实权的官员如许敬宗、李义府之流,总是在人前人后对这位新任驸马摆出一副嗤之以鼻的模样,在权利之争中,韦正矩往往败下阵来。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冬天,新城公主病倒。病中她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当韦正矩再一次出言不逊、肆意污辱的时候,她和韦正矩针锋相对地争吵起来。指责他虽然口口声声自命清高,却是因攀龙附凤才得到如今富贵荣华,更忘恩负义,毫无廉耻。韦正矩几年来在新城面前为所欲为,早已忘记了面前这个小妇人乃是堂堂皇家公主。韦正矩更从来还没想到,这个一向低眉顺眼的小妇人居然也有敢于反抗的一天。新城公主字字句句都直中他的要害,他瞠目结舌之后,顿时勃然大怒,一把将倚在床头的新城公主推倒。

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正月乙亥日,李治下旨,将杀害新城公主的凶手、驸马韦正矩斩首示众。韦正矩举族流放。李治想到当年举荐韦正矩为驸马的东阳公主。于是下令将九姐东阳公主一家斥徙集州(今四川南江县)。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东阳公主次子高瑾登进士第。唐高宗凤仪二年(677年),为李贤的接任朝廷组成了一个含多位著名大臣的顾问团。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当皇帝再度因病不能亲政时,太子处理政务表现得非常明敏,赢得了很高的赞誉。但也正是因为太子的能干,才使武后感觉到自己又面临了一个潜在的敌人。不仅如此,太子李贤心中深知武后与明崇俨的暧昧关系,使得明崇俨对李贤也恨之入骨。他唯恐李贤在高宗死后当上皇帝与己不利,便常在武则天前进谗言,言及“以贤之相,不能继承皇位。”武则天在朝中权势日渐壮大,满朝上下都惧怕她,李贤也不例外。为了使自己太子之位更加稳固,他着手密谋,决定除掉明崇俨。五月,明崇俨被盗贼杀死,凶手始终没有抓到。武则天认为李贤对此事负有责任。她开始谴责太子,并命她的驯服工具“北门学士”编写《孝子传》和《少阳政范》作为对李贤的直接告诫。朝廷和后宫也开始流传谣言,说太子不是武后的儿子,而是七世纪四十年代与武后一起进宫的她的姐姐韩国夫人之子。与此同时,太子李贤为了逃避现实,寄情声色,终日纵欲,竟与他身边的仆童家奴发生了同性恋的关系,因而引起了官员们的不满。武后为此大怒,也开始向皇帝抱怨。皇帝于是派三名朝中要员薛元超、高智周和新任宰相裴炎调查此事。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在太子的马厩里发现了几百套盔甲,于是断定太子在策划政变。此时,也在受审讯的太子宠奴指控太子害死了术士明崇俨。高宗皇帝非常宠爱李贤,对指控他的罪行显然是半信半疑,仍想赦免他。但武后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皇帝,于是太子被贬为庶民,并被幽禁在长安。不久后,又被流放四川,几年后被迫自杀。

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阴历八月二十三日(李贤被废的第二天),武则天便下旨立她的第三皇子英王李哲(李显)为太子。公众对于李贤的被废,疑虑重重。为了掩人口目,武后下令在洛阳公开烧掉太子宫中发现的盔甲,以便让百姓和官员们看到太子的罪证。李贤的倒台,使许多有名望的人物受到株连。宰相张大安,被谪流放四川。两位王子李炜与李明被流放到很远的西南地区。另外几位曾是李贤老师的大臣,虽然后来都被赦免并官复原职,但对他们的指控均大大损害了他们的权力。章怀太子雍王李贤被生母武则天以阴谋叛乱的罪名诛杀。李贤被杀的地方,就在他流放的巴州(今四川巴中)。李贤在流放地作过一首《黄台瓜》歌词,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诉说了内心对武则天难以抑制的怨愤。如此看来,母子争权导致李贤被废,并最终死于巴州。很不幸地,与李贤流放地相近的东阳公主,曾经与遭贬的侄儿李贤有过来往,就又再次牵扯了进去,连封号都被剥夺了,也不再享有国家俸禄,成了一个连生活来源都找不到的贫妇。就这样,武则天还不肯放过她,武后一直惦记着她是长孙无忌表弟高履行的妻子。

周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左金吾将军丘神勣奉命赴巴州“探视”,逼令章怀太子自杀。随后葬巴州城南化成山麓。这是李贤第一次埋葬。他的兄弟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于神龙二年(706年)将其迁回京师,以雍王身份陪葬乾陵。这是李贤的第二次埋葬,这次埋葬就有了第一合墓志,即“故雍王墓志铭”。5年之后,他的二弟睿宗李旦在位,彻底为他平反昭雪,追封为章怀太子,与其妻房氏合葬。这是李贤的第三次埋葬,这次埋葬出现了第二合墓志,即“大唐故雍王赠章怀太子墓志”。三次葬礼,一次比一次隆重、荣耀。反映了当时宫廷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然而故事却是苦涩的,一点儿也不叫人感到温暖、甜蜜。

周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戊子六月十六日壬寅,已经形同平民农妇的东阳公主再次遭到贬谪,已是垂垂老矣的她连同自己两个儿子一起,被赶到了巫州(今湖南湘西黔城镇)。武则天将大长东阳公主赶到湖南,却偏偏不让她在丈夫去世的地方(永州)落脚,连个上坟的机会都不给她,报复得可真是到了家。

周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辛丑八月十九日,东阳公主病死巫州(今湖南湘西黔城镇)。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初二,82岁的武则天死于上阳宫。临终时,她赦免了自己生前所有的冤家,将他们和他们的后人都召回京师。但是东阳公主没有等到这一天。

安康公主

安康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年少时钟情于隋朝王子慕一宽,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结合,最后嫁给了始终无怨无悔爱她的独孤谋,最终建立起相濡以沫的感情。嫁为人妇之后的安康越发成熟,在复杂变幻的政治角逐中始终着眼大局,镇定自若,成为父亲不可多得的知音和助手。安康公主,唐太宗第14女,下嫁独孤谋。李世民爱女安康公主的爱情之曲,波澜起伏,一咏三叹,令人荡气回肠。安康公主美好的初恋在皇权干预下无果夭折,为了大唐社稷,她远嫁北方,又遇阴谋算计,死里逃生。安康公主最终听从了父皇和母后的安排,嫁给了自己还爱不起来的大功臣之子。历经风风雨雨之后,安康公主走向了成熟,成为了父皇治国安邦的知音。

合浦公主

合浦公主的初始封号是高阳,她任性、骄纵,仗着李世民喜欢她,常常胡作非为。她的母亲是谁无法考证了,她的丈夫是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因为高阳公主是李世民的爱女,所以房遗爱也得到了不同于其他驸马的恩宠。

可是李世民疼宠高阳,高阳却不领情,恃宠而骄。房玄龄长子房遗直以嫡长子本应当官任银青光禄大夫,可他却想把官职让给弟弟房遗爱,结果李世民理所当然地拒绝了房遗直的要求。

等房玄龄死后,高阳公主就给房遗爱吹枕边风,又去李世民那里说,结果被李世民一顿责备,只好罢手——大约父女感情破裂从这里就有端倪了。

不过高阳公主最著名的就是和辩机和尚的感情,本来这段不道德的感情是不会被人知道的,房遗爱知道也无法说什么,对方是公主,又是皇帝的爱女,并且高阳自己会情人的同时也赏赐了他两个小妾,他还能说些什么?可是后来一个小偷被人抓到,御史在审小偷清点赃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金宝神枕,这个枕头是高阳公主送给辩机和尚的,高阳公主并没有因此悔改或知羞耻,反而变本加厉。

她因为辩机一事对父亲从此心怀怨恨,甚至李世民去世的时候她竟然一点都不悲伤。

永徽三年,因为高阳不可能自己当皇帝,房遗爱也根本就不敢,而李恪声望高,又是实际的长子,所以如果谋反成功,他很可能会当皇帝。想来长孙无忌想到了这层,所以杀了他以绝后患。在显庆年间,高阳公主被追封为合浦公主。

晋阳公主

晋阳公主,名字叫明达,小名犀字,长孙皇后所生。喜怒不形于色。太宗皇帝有时发火,她必定察言观色,之后慢慢给予辩解。所以宫内许多人得到她的好处,对之赞不绝口。长孙皇后逝世,公主是小孩,还不懂。等到五岁,经过母后所游历处,才开始触景生情的哭泣。

晋阳公主是长孙皇后的倒数第二个孩子,长孙皇后去世的时候她才三四岁,根本就不知道失去母亲是什么滋味。小公主五岁的时候,在皇后住过的宫殿里寻找母亲的身影——当然是找不到的,于是小公主非常伤心。

李世民的孩子里唯有小公主和晋王李治最为年少,因此李世民亲自抚养他们,所以小公主和九哥李治的关系最为亲密。每次小九出去办事,小公主都拉着他的衣服不让他走。

每次李世民要发怒责骂大臣时,也只有小公主在一边劝说李世民,使他消气,因此大臣们大多受过这位小公主的恩惠,对她十分疼爱。

小公主很擅长写飞白体,往往写出来的“飞白”体使人无法辨别究竟是公主写的还是皇帝写的。晋阳公主去逝那年才12岁。

太宗皇帝为此很多天减少了饭量。所以形容清瘦。臣子们加以劝勉。皇帝说:“我难道不知道太伤悲没用?然而不由自主,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于是下诏有关部门将公主遗留的财物,兴建庙宇于墓侧。

小公主没有陪葬昭陵,而是葬在了佛祠边上,因为她是早薨的公主,所以李世民为她祈福,故而没有葬于昭陵。

众所周知,唐朝大多数公主都是以地名为封号的,而“晋阳”正是李家起兵的地方,是李家的根本,所以李世民给小公主“晋阳”的封号,也可看出他对小公主的疼爱异常。

唐高宗王皇后

王皇后出身于并州(今山西太原)的名门望族。祖父曾是三品高官,父亲也官至刺史,为四品大员。她从小就贤淑聪慧,一表人才。唐太宗的姑母同安公主下嫁到王家,见王家的这位姑娘长得漂亮聪慧,便向侄儿推荐。唐太宗听从姑母的建议,为儿子李治定下了这门婚事。李治作太子时,王氏为太子妃。夫妻间感情很好,可是王氏一直未能生儿育女,这使李治心中不安,颇为遗憾。因此,李治对王氏的感情日渐疏远,爱上了萧良娣。李治当上了皇帝,在隆重的登基大典之后,按惯例把元妃王氏立为皇后。王皇后虽然位居六宫之首,母仪天下,但从丈夫那里得到的爱仍然少得可怜。萧良娣也官升一级,被封为淑妃,唐高宗仍然专情于她。这使王皇后十分苦恼又十分嫉妒,她在心中时时想着削夺丈夫对萧妃的专情。不久,机会终于来了。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二十六日,是唐太宗去世的周年忌日。王皇后随丈夫及宫妃、文武大臣来到感业寺,为死去的公公祭酒祚福。公公生前的嫔御自然也在队伍之中。仪式之后,王皇后看到一位俏丽的少妇走到丈夫的面前,娓言倾诉着离别之情,泪珠夺眶而出,抽泣之声令睹者为之动容,更激起唐高宗的无限怜爱之情,使他凄然泪下。望着这旧情浓烈的场面,一个计谋在王皇后心中油然而生。

这个令唐高宗动情的少妇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武则天。她是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东)人。父亲武士彟早年做木材生意致富,结识了当时担任太原留守的李渊。李源起兵反隋时,任命他为行军府司铠将军,随军到了长安。李渊称帝以后,他作为开国功臣之一,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官居三品,爵封三等。当时的社会很重视门阀,由于武士彟是商人出身,所以虽然是三品高官,却仍然为上流社会所歧视。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倒是名门出身,其父杨达是隋朝宗室,曾经做过宰相。武士彟与杨氏的结合,还是李渊亲自保的媒。由于这一特殊的原因,武则天从小就得以在上流社会中混迹。但由于当时一个人的门阀高低,是以父族的出身为依据的。因此她又常常被人鄙视。这就养成了她的独特的性格。她向往至高无上的权力,她要改变自己的家族地位。

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第二年,唐太宗听说武则天长得漂亮,便把她召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这一年武则天才14岁。母亲杨氏听说女儿被选入宫,知道这意味着母女从此便天各一方,因此痛哭不已。可是,武则天却认为这是一个显声扬名的大好机会。她反而好言劝慰母亲道:“我去陪伴天子是好福气嘛,母亲何必哭泣呢!”

从14岁到26岁,武则天一直在后宫陪侍着比自己大24岁的唐太宗。这十二年的芳华在宫中悄悄地流逝了。唐太宗对她倒是很宠幸,常常把她留在自己的身边。但是,也不过是把她当作一件有血有肉的玩物,拿来供自己享用而已。而武则天呢,则是想通过这位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后宫十二年,武则天一直是个才人,正四品的内官。这离她的追求,相距甚远。而唐太宗晚年又体弱多病,看来依靠他是不行了。不甘寂寞的武则天,又把眼睛盯住了李唐王朝的下一代。当太子李治前来探视父病的时候,她便用自己的色相勾住了了这位未来的皇帝。这样,两个年龄相近而辈分有别的年轻人,相互之间便产生了一种难以言状的感情。然而,在那种伦理极重的时代,他们只能在心中暗暗地相爱或偷情,而别无其他道路可走。唐太宗死后,凡未生育过的侍妾一律被送进感业寺当尼姑。武则天当然也不能例外,被迫剃去秀发,去陪伴青灯古佛去了。

如今意外重逢,唐高宗看到曾令自己动情的美人秀发皆无,愁容满面,不禁黯然神伤。武则天想到自己多舛的命运,更是不胜凄楚。这一幕,王皇后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回宫后,她一面偷偷地派人转告武则天蓄发,一面劝说丈夫接武则天入宫。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武则天入宫削夺萧妃的专宠,以解她对萧妃的心头之恨。

王皇后的想法正中唐高宗的下怀。不久,武则天就回到宫中,被唐高宗封为昭仪(正二品的内官),两人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武则天很聪明,又很会耍手腕。刚回宫的时候,她对王皇后十分谦恭,很快便取得了王皇后的信任。王皇后在唐高宗面前时常夸赞武则天的才能和为人。王皇后的心愿倒很快便得到了满足,唐高宗果然不再专情于萧妃。但是,唐高宗却宠爱起武则天来。两个人很快便好得如胶似漆,形影不离。王皇后做梦也没有想到,她的悲惨命运从这时候起便一步步开始了。唐高宗对王皇后与萧妃的情爱,被武则天一起夺走了。三个人争着在唐高宗面前表现自己,竭力指斥别人的毛病。但是,王皇后和萧淑妃在聪颖灵巧、计谋多端的武则天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武则天看到王皇后质朴实在,平常与身边的侍从很少交谈。她的舅父中书令柳奭出入宫禁时对宫内役妾们也无谦和之礼。于是,她专捡王皇后和柳奭不礼重的侍从和宫人结交,还常常把自己得到的赏赐送给她们,以求得她们的拥戴和保护。这样,那些得到好处的宫人们都成了武则天安插在王皇后、萧淑妃和唐高宗身边的耳目。因此,王皇后、萧淑妃和唐高宗的一举一动武则天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柳奭看到自己的外甥女失宠,担心她会失掉皇后的地位,就让王皇后认领唐高宗与一个侍妾所生的一个男孩为自己的儿子,起名李忠,并劝说唐高宗把他立为太子。唐高宗虽然按照王皇后的意图办了,但宠爱武则天却一如既往。为了试探唐高宗,柳奭主动提出辞去中书令的职务。谁知唐高宗毫不客气,顺水推舟令他退出中书省,让他去尚书台当了吏部尚书。这样,王皇后受到了第一次打击。

武则天看出,唐高宗只是宠爱自己,却没有让自己取代王皇后地位的意思。于是,她心生一条毒计,以嫁祸于王皇后。这一年,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王皇后出于礼节,前来探望她,又特意到婴儿床前逗弄这个女孩。谁知王皇后刚刚离开,武则天竟偷偷地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掐死,然后又照样盖好被子,若无其事地离开婴儿床,和宫女们谈天说笑。唐高宗回宫之后,她嬉笑撒娇,让丈夫去看看可爱的女儿。唐高宗怀着兴奋的父爱之心掀开被子,见可爱的女儿却死在那里,顿时惊呆了。武则天却号啕大哭,哭得死去活来。唐高宗逼问左右侍从,都说只有王皇后进过内室,看过婴儿,别人并没有进去过。唐高宗大怒,以为王皇后因为嫉妒之心而丧失妇德,杀了他的爱女。武则天又乘机添油加醋,说了王皇后一大堆坏话。由于王皇后对此事难以自明,矢口否认也无济于事。从这以后,唐高宗便产生了废立皇后的念头。

武则天终于取得了可以当皇后的机会。当时她十分清楚,废立皇后可不是件小事,必须取得元老重臣们的支持,求得李氏宗亲长辈的认可,才有可能。于是,她劝唐高宗去找舅父长孙无忌商量。为了争取长孙无忌,唐高宗和武则天亲自登门求情,又封长孙无忌的三个儿子为大夫,还送去十车金银珠宝。但是,长孙无忌根本不表态。武则天又让母亲杨氏多次带着重礼亲自到长孙无忌家求情劝说。长孙无忌也不答应。武则天还请礼部尚书许敬宗多次登门拜访,劝说长孙无忌成全此事,但遭到长孙无忌当面斥责。

既然身为宰相的舅父不同意立武则天为皇后,唐高宗只好暂且作罢,但将武则天所生的两个牙牙学语的小儿李弘和李贤册封为王。为了再次打击王皇后,武则天告发王皇后与其母柳氏共同搞诅咒厌胜之术。唐高宗听信武则天的谗言,下令不准柳氏入宫,并将柳奭出贬为茶州刺史。

永徽六年(655年),长孙无忌上书,奏请唐高宗将中书舍人李义府贬为壁州司马。诏书未下,李义府便得到消息,急忙问计于同僚王德俭。王德俭是许敬宗的外甥,李义府又与许敬宗早有勾结,王德俭自然不能不帮忙。他给李义府献策说:皇上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但怕宰臣不同意。你如果能大胆地上书建策,倡议立武昭仪为皇后,给皇上一个表态的机会,那你一定会转祸为福的。李义府得计后大喜,决定马上采取行动。恰逢这天王德俭在中书省值夜班,他便前去代替,乘机叩阁上表,建议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唐高宗得表后非常高兴,立即召他面谈,并赐给他珠宝一斗,批准不再出贬,官复原职,继续作中书舍人。武则天自然也喜出望外,秘密派人致谢。

一石激起千重浪。李义府的一纸奏文,在朝野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拥王派的的元老重臣和拥武派的新政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为了震慑反对派,武则天唆使唐高宗采取高压政策:先将长安令裴行俭出贬,然后宣召长孙无忌、李绩、于志宁、褚遂良等人,让他们对废立之事表态。

李绩老奸巨滑,深知此事难办,便托病请假。长孙无忌等三人硬着头皮入见,唐高宗直截了当地说:“王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我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你们看如何?”

褚遂良作为顾命大臣,当面反对说:“王皇后出身名门,是先帝给陛下娶的,再说皇后又没有什么过错,怎么能说废就废呢?”唐高宗见话不投机,就把他们打发走了。

第二天上朝,唐高宗又提到废立皇后的事。褚遂良说:“陛下就是要换皇后,也要选一个名门闺秀;武氏出身寒微,怎么配呢?再说,武氏曾经是先帝的妃子,这是众所周知的事。现在把她接入宫中,立为昭仪,倍受恩宠,就已经可以了。陛下还要把她立为皇后,万代以后,人们会怎么议论陛下呢?”这话惹恼了唐高宗。他气呼呼地一挥手,让储遂良退下去。

武则天在帘子后面听到了,更是怒不可遏。她最怕人家说他作过唐太宗妃子这段历史,所以恨透了褚遂良。她在帘子后面大声喊道:“还不赶快把这狗东西打死!”长孙无忌出面解救,褚遂良方才得免。

过了几天,唐高宗又询问李绩的意见。圆滑的李绩则说了一句不置可否的话:“废立皇后,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询问外人呢?”这话提醒了唐高宗,也使他看出了破绽,原来元老重臣们也不是铁板一块,执掌军权的司空李绩是支持武昭仪做皇后的。于是,他下定了废立皇后的决心。

善观时变、阿谀奉上的许敬宗,受武则天的指使,为她做舆论宣传。许敬宗公开在中书省散布说:“种地的穷农夫多收十斛麦子还想更换妻室,何况是富有天下的皇帝呢!”武则天是想通过许敬宗这样的中书要员为自己做宣传,并以此观察朝臣们的反应。朝臣们都明白,废立之意不仅是武则天的欲望,也是皇帝的想法;裴行俭、褚遂良这样的朝廷要员都被贬官了,自己何必自讨苦吃呢。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敢表示异议。这样,废立皇后的时机成熟了。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二十三日,唐高宗下诏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七天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十一月初一,司空李绩奉诏临轩册封,文武百官都前往肃义门朝贺,三呼皇后千岁。内外命妇入谒。历史上百官、命妇朝见皇后,自此开始。次年正月,太子李忠被废,封梁王。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册立为太子。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青云直上,一步步登天,同时意味着与她争宠的王皇后、萧淑妃命运的悲苦,她们骤然间滑向了没有光明的无底深渊。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废以后,囚禁在后宫的一所密室之中。密室四面高墙,没有门窗,只在一扇小门上开了一个很小的孔,以通食器。门外有武则天派去的人看守。二人困在里面,昼夜不见日月,终日只能以泪洗面,互诉悲苦。

一天,唐高宗想起了被废的王皇后和曾经忘情恩爱的萧淑妃,便想去看看。内监引导着唐高宗来到密室。只见门禁严锢,只有一个小孔进入饮食,唐高宗不禁恻然心动,为之神伤。他走上前去,大声说:“皇后、良娣,无恙乎?今安在?”王皇后、萧淑妃听见是皇上的声音,而且就在门外,两人喜出望外,泣不成声地说:“陛下幸念畴日,使妾死更生,复见日月,乞署此为回心院。”唐高宗伤感之下,泪眼朦胧,满口答应:“朕即有处置!”

武则天立即得到了心腹的奏报,待唐高宗离去,马上派人杖王皇后、萧淑妃各一百,直打得两人血肉模糊。然后,吩咐将两人的手脚剁去,将她们装在酒瓮中。武则天狠狠地说:“令二妪骨醉!”

几天后,装在酒瓮中的两个人仍然没死,武则天便逼着唐高宗下诏赐死。行刑官奉旨来到囚室,宣读诏书。王皇后哽咽受诏说:“陛下万年,昭仪承恩,死吾份也!”轮到萧淑妃,她受诏后便破口大骂:“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为猫,使武氏为鼠,吾当扼其喉以报!”

武则天得报萧淑妃的这些咒语,下令后宫再也不许养猫。有好一阵,武则天常常梦见二人,披头散发,血淋淋地前来索命。武则天大为憎恶,请巫祝镇邪。不久,又徙居蓬莱宫,但还是时常梦见二人。后来,武则天便干脆迁往洛阳,终生不回长安。为表示自己对二人的憎恶,武则天下令改王氏为蟒氏,萧氏为枭氏。唐中宗即位之后才恢复其本姓。

萧淑妃

萧淑妃(?~655年),唐高宗姬妾,南朝士族兰陵萧氏族人,齐梁皇室后裔。她于唐高宗还是太子时便进入东宫,封为良娣,生许王李素节、义阳公主、宣城公主。后来高宗即位,改封良娣为淑妃,相当受宠。

当时王皇后对萧淑妃很嫉妒,两人互相在高宗前面争宠。有一次皇后发现高宗其实喜欢的是唐太宗的才人武氏,但武氏已入感业寺为尼,便召武氏还俗入宫,封为昭仪,大受宠爱,萧淑妃于是失宠。不但萧淑妃失宠,王皇后也逐渐失宠。武昭仪又找到机会,陷害王皇后,皇后与淑妃便一同被废为庶人,武昭仪立刻成为皇后。

萧淑妃与王皇后被幽禁起来,某日高宗突然想念她们,便去探望她们,看到她们的惨状,相当不忍。二女请求高宗让她们重见天日,并希望将幽禁的别院命名为“回心院”,高宗允诺会处置。但是武后得知此事,即刻下令将她们各杖击一百,斩断手脚、反绑在背后,丢到大酒瓮里,并且说:“让这两个老太婆醉死。”

萧淑妃被杖击时,大骂:“武氏狐媚!我来世一定要生为一只猫,让武氏转生为鼠,我要生生世世扼她的喉咙报仇!”武后为此相当害怕,命令皇宫不准养猫。后来武后夜里常梦到王皇后与萧淑妃披头散发、鲜血淋淋,样子非常恐怖,让她感到颇厌恶,命巫师作法消灾,又搬到蓬莱宫,往后多待在东都。

武后在杀害王皇后与萧淑妃后,命王氏改姓“蟒”,萧氏改姓“枭”,把她们的族人流放到岭南。中宗即位以后,恢复她们的本姓。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680年),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礼,并信仰佛教。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5000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即今天的四川松潘县;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此时正国富兵强,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上书谢罪的同时,还特向唐廷求婚。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在宫中选定了一个通晓诗书的宗室之女,封她为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个远亲李姓侯王的女儿,人长得端庄丰满,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应允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

之所以要在隆冬季节出发,是因为由长安经陇南、青海到西藏有一个多月的路程,沿途要经过几条湍急的大河,隆冬季节河水平缓,才便于送亲的队伍通过。这支队伍,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组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象是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这些人员是去干什么呢?因为当时吐善已经击溃了吐谷浑,伊然成为了西南举足轻重的强邦;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对吐蕃加强笼络,才能保证大唐西南边陲的稳定,因此才千方百计地对他们从经济和文化上予以协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远嫁的,这支送亲的队伍也是前去协助她完成这项使命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顶风冒雪的艰苦跋涉,春暖花开的时候,文成公主一行到了黄河的发源地一河源,这里水草茂盛,牛羊成群,一改沿途风沙迷茫的荒凉景象,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一路上很为吐着地势恶劣而忧心的文成公主这时也松了一口气,于是送亲队伍在这里作了数日的短暂休整。

这时,松赞干布亲自率领的大队迎亲人马也赶到了河源,松赞干布一行见到大唐使臣江夏郡王李道宗纳头便拜,并行了子婚大礼,他已认定把大唐作为吐蕃的上国。李道宗请出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相见,这位驰骋高原的吐蕃王一见到中土的金枝玉叶,顿时为她而倾倒,只见文成公主身着华美的盛服,神态端庄,气度文雅,与原始质朴的吐蕃女子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文成公主所见到的松赞干布,虽然被高原的烈日和狂风塑造得黝黑而粗犷,但配上他高大健壮的身材和眉宇间流露出来的豪爽之气,显得十分英武;文成公主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算是嫁了一个伟丈夫。

送亲和迎亲的队伍前呼后拥、威风八面地进入了逻些城,在李道宗的主持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按照汉族的礼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全逻些城的民众都为他们的赞普和夫人歌舞庆贺。松赞干布乐不可支地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

不久,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就建成了,里面屋宇宏伟华丽。亭榭精美雅致,还开凿了碧波荡漾的池塘,种上了各色美丽的花木,一切建制都模仿大唐宫苑的模式,用来安顿文成公主,借以藉慰她的思乡之情。为了与文成公主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松赞干布脱下他穿惯了的皮裘,换上文成公主亲手为他缝制的丝质唐装,还努力地向文成公主学说汉语,一对异族夫妻,感情融洽,互爱互敬,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按照传统习惯,吐蕃人每天要用赭色制土涂敷面颊,说是能驱邪避魔,虽说样子十分难看又不舒服,但因是传统习俗,谁也没有提出异议,大多数吐蕃人只是照章行事。文成公主到吐蕃后,仔细了解和揣摩了这种习惯,认为这样做毫无道理,又有碍卫生,实在是一项鄙俗的陋习,因此她婉转地向松赞干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松赞干布听了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立即下令废除这项习俗,最开始一些念旧的吐蕃人很不习惯,但慢慢地都觉得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既方便又好看,大家也就都乐意接受了,他们甚至还十分感激文成公主为他们破除了陈规。

待生活安定下来后,文成公主带来的汉族乐师们开始履行职责,他们十分卖力地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宫最流行的音乐,音乐舒缓优美,使松赞干布大有如闻仙音的感觉,他对乐师和音乐大加赞叹,并选拨了一批资质聪慧的少男少女,跟随汉族乐师学习,使汉族的音乐渐渐传遍了吐蕃的领地,流进了吐蕃人的心田。

随来的文士们也开始工作,他们帮助整理吐蕃的有关文献,记录松赞公布与大臣们的重要谈话,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规化。松赞干布欣喜之余,又命令大臣与贵族子弟诚心诚意地拜文士们为师,学习汉族文化,研读他们带来的诗书;接着他还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贵族子弟,千里跋涉,远赴长安,进入唐朝国家,研读诗书,把汉族的文化引回吐蕃。

农技人员并不宣扬什么,他们只是先把从中原带去的粮食种籽播种在高原的沃土上,然后精心地灌溉、施肥、除草,等到了收获的季节,那顶壮的庄稼,惊人的高产,让吐蕃人瞪大了眼睛;因为吐蕃人那时虽然也种植一些青稞、荞麦之类的作物,但因不善管理,常常是只种不管,所以产量极低,他们不得不佩服汉族农技人员高超的种植技术。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授意下,农技人员开始有计划地向吐蕃人传授农业技术,使他们在游牧之余,还能收获到大量的粮食。尤其是把种桑养蚕的技术传给他们后,吐蕃也逐渐有了自制的丝织品,光泽细柔,花色浓艳,极大地美化了吐蕃人的生活,使他们喜不胜收,都十分感谢文成公主入吐蕃后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文成公主以款款柔情善待松赞干布,使得这位生长于荒蛮之地的吐蕃国王深切体会到汉族女性的修养与温情,他对文成公主不但备加珍爱,而且对她的一些建议尽力采纳。文成公主则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见地,细心体察吐蕃的民情,然后提出各种合情合理的建议,协助丈夫治理这个地域广阔,民风慓悍古朴的国家。而文成公主又不是那种极有权势欲的女人,她参预治国,却从未要求松赞干布给自己一个什么官职,对于吐蕃国的重大政治决策,她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不强行干涉,因此松赞干布和大臣们对她非常悦眼,经常向她讨教唐宫的政治制度以作为他们行政的参考,而广大的吐蕃民众更视她如神明。

在藏民的传说中,唐太宗为了不让公主过于思念家乡,特赐她一面宝镜,无论她去到哪里,镜中都能显出长安的景象,还给她用黄金各铸了日月之形相伴。当送亲的车队来到唐蕃分界之地、准备弃轿乘马的时候,文成公主再一次从镜中看了一眼家乡的景象,为了能够专心走好未来的人生,她没有将宝镜带走。这面留下的宝镜便成了美丽的青海湖,那黄金铸就的日月则成了日月山。她一面走一面流泪,流成了“倒淌河”,所以才会“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此水向西流。”

林芝地区的门巴族,有一种女子披羊皮为饰的风俗,少女披羊尾和四条腿俱全的小羊皮、成年女子披牛犊皮或山头皮。这其中的传说也与文成公主有关。据说她入藏时,为了辟邪曾经身披兽皮,后来途经此地,将用过的兽皮赐给了门巴侍女,从此沿袭至今。

当然,文成公主留下的不仅仅是虚构的传说,更多的是沿路留下的礼乐衣冠记忆。据记载,雍正年间果亲王允礼曾经入藏迎送七世达赖喇嘛,就在雍正十三年二月朔日这天,在噶达地方的惠远寺,这位见多识广的皇弟欣赏到了一场令他瞠目结舌的古风舞蹈,并“目为愕眙,心神摇荡”,打听之后才知道,这是唐代公主入藏所留下的舞乐。

经过漫长的旅途,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来到了错那(玛多扎陵湖),松赞干布也从拉萨赶来迎接。为了表示诚意,他穿上唐王朝的衣冠,以唐朝女婿见岳父的礼仪拜见了送婚使李道宗,然后才领着新娘和队伍返回吐蕃国都。

藏传佛教认为,文成公主是天上的度母(菩萨)化身,因此当她带着释迦牟尼像来到的时候,吐蕃臣民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典礼。传说,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这天,是藏历四月十五日,而这一天也是佛祖得道的日子,是藏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这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据说尼泊尔墀尊公主对文成公主所获得的礼遇非常妒忌,于是设置了种种障碍,使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不能立刻完婚,时间长达将近一个月之久,亏得禄东赞从中周旋两个女人才得以化解。

说到禄东赞,要单独提出来讲讲。他是松赞干布时期的重臣之一,立下了极大的功劳,而且做了多年的“大伦”(即宰相),两位公主王妃墀尊与文成的求婚和迎请都是他做的使者。然而吐蕃“七贤臣”中却没有他的位置。这也许与他和他的家族过深地卷入吐蕃王朝政治斗争中大有关系。

禄东赞的出生时间不详,传说是加查县安绕镇嘎玉村人。年轻时的禄东赞是个铁匠,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将来会成为吐蕃王朝的权臣,然而他确实做到了。两度为赞普迎娶王妃足以证明他当时得宠的程度。然而有一种说法指迎请文成公主成了他在松赞干布时期所做的最后一件大事,此后不久,禄东赞就在权力斗争中败下阵来。

事实上,在迎请文成公主之前,吐蕃王朝上层的权力斗争就已经非常激烈,据说陪同禄东赞前往唐王朝请婚的两位副使吐米桑布扎及止?塞汝恭顿其实就是禄东赞的政敌一派,假如传说属实,那么很明显,这样奇异的组合就代表着背后的权力平衡,以及禄东赞当时已经腹背受敌的政治处境。而他离开吐蕃去遥远的长安完成迎婚任务所花费的两年时间,更是足够他的政敌们在拉萨做好所有的布置,只等他回来发动了。于是他很快就获罪被谴,离开了吐蕃的权力中枢。直到松赞干布去世之后,他才返回宫廷并且重新成为吐蕃国相“大伦”。

但另一些史料却给了我们另一种说法:禄东赞一直平安无事。贞观二十年(646年),松赞干布曾派禄东赞到长安晋见唐太宗,还献了一只高达七尺、可装酒三斛的金鹅。他的“大伦”之位,从来就没有动摇过。

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派长史王玄策出使吐蕃,一方面和洽两国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去看望远嫁的文成公主。王玄策率出使队伍带着大批绢帛文物上路,途经天竺国时,不幸遭到天竺人的抢掠,除了王玄策带着少量人马逃出外,大部分人马及物品全都抢去。王玄策狼狈地抵达吐蕃,拜见了松赞干布并说明了遭劫的情况,松赞干布认为天竺国是有意挑衅,破坏他与大唐的关系,于是派遣大军讨伐天竺,捣毁了他们的都城,俘虏了天竺王子,还缴获了大批牲畜,救回了唐朝使节随从人员,算是替大唐使节出了一口气。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太子嗣位为唐高宗。新任大唐天子授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并且派特使送去大量的金银、绢帛、诗书、谷种,并特为文成公主送去了饰物和化妆品,以嘉勉她和亲抚蕃的功德。

松赞干布因之上书谢恩,并忠心地表示:“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勤兵赴国除讨。”并献上珠宝十五种,请代置太宗灵前,以表哀思。唐高宗对松赞干布的忠心十分感动,又晋封他为宾王,更赐彩帛三千段;吐蕃使者到长安后大开眼界,趁唐高宗高兴之机,向他请求赐给造酒、碾米和制造纸笔墨砚的技术,唐高宗都一一答应了。大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在文成公主联络的基础上,至此已到了水乳交融的顶峰。

在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努力推行改革,及大论(吐蕃的宰相职)禄东赞的妥善谋划下,吐蕃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而能称霸西域,成为大唐王朝西方的有力屏障。

可惜不久之后,松赞干布去世,他的孙子继位为赞普,因赞普年幼,所以国事多由禄东赞一手掌握理,家事则由文成公主操持,这时一切还算平稳。然而不久禄东赞也死去,他的儿子钦陵沿袭作了大论,这时吐蕃与邻邦士谷浑关系恶化,他们均上书向唐廷请求论断是非,而唐高宗迟迟不予裁决,钦陵按捺不住,起兵击溃了土谷浑。不料这一举动却触犯了唐廷的威严,唐高宗认为在他还没有作出判决之前,吐蕃就擅动武力,简直不把大唐天朝放在眼里,因此在咸享元年,派薛仁贵督师讨伐吐蕃。

谁知薛仁贵的军队在大非川一带被吐蕃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从此吐蕃人不再服大唐的气,连年兴兵进犯大唐边境。唐廷派大军长驻洮河镇守,以防吐蕃军队的骚扰,双方陷入了敌对局面,吐蕃成为唐王朝始终无法解决的最大敌人。

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初春,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开始,到唐高宗威享元年薛仁贵率兵征讨吐蕃为止,整整三十年的岁月,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域,这是唐太宗的得意之作,可惜唐高宗最终不能善加利用,轻易挑动战争,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使得文成公主苦心孤诣所营造的和睦局势嘎然而止,怎不令人痛惜!

文成公主进藏,极大地改变了藏区的各个方面。起初,藏人习惯以赭色涂面,文成公主对此非常反感,于是松赞干布下令禁止;民众风俗剽悍,遂又遣上层子弟入唐求学。文成公主带来的嫁妆还改变了藏人的衣着。她带来了诸色锦缎绫罗衣料二万匹和纺织技术。她入藏之前吐蕃上层都穿戴毡料,从此开始改穿绢绮,并仿效唐王朝建立了严格的等级服饰制度。直到近代,西藏的高级官吏仍然戴着源自唐代进士的金翅白纱帽。至于文成公主带进来的天文算术、纺织农牧、医药星相、历法建筑,也都逐步改变了藏区的生活状况。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

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逝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至今拉萨仍保存藏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1300多年历史。

青海省玉树县也建有文成公主庙。庙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于狮子莲花座上,身高8米,形象生动,雕刻精细。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长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络绎不绝。相传文成公主前往拉萨途中,曾在此地停留很长时间,受到当地藏族首领和群众的隆重欢迎,她深受感动,便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现文成公主庙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在她是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把文成公主誉为最成功的女外交家实不为过。

吐蕃就是现在的西藏,唐代以前和中土没有来往。据说吐蕃人是东晋末年南凉国王鲜卑人秃发利鹿孤的后代,因失国而辗转流徒到西藏高原,为纪念祖先,他们以“秃发”为国号,后依语音相近讹变为“吐蕃”。吐蕃人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饲养牦牛、马、猪和独峰骆驼,有的也种植青稞和荞麦。公元七世纪,弃宗弄赞继位作了吐蕃赞普(吐蕃国王),人们又称他为松赞干布,是一位骁勇慓悍的领袖,他率领军队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许多部落,建立了以逻些城为中心的强盛王国,逻些城即今日的拉萨。

文成公主死后,吐蕃人到处为她立庙设祠,以志纪念。一些随她前来的文土工匠也一直受到丰厚的礼遇,他们死后,也纷纷陪葬在文成公主墓的两侧。至今文成公主和这些友好使者,仍被西藏人视为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