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10682600000009

第9章 秦国都城——陕西咸阳

咸阳因位于渭水之北,宗山之南而得名,居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是出西安西行的第一站,因此也是古丝绸之路第一站。

历史沿革

周称程伯国,后改名毕郢,再改岐周。春秋时称渭阳。秦为咸阳。汉高祖元年,更名新城。武帝元鼎三年,改为渭城。晋时设置灵武县。后赵时更名石安县。前秦时,将汉刘邦的陵邑——长陵邑改为咸阳郡,并辖灵武县。唐武德元年,武则天因其母杨氏陵墓——顺陵在此,改为赤县。五代、宋、金皆称咸阳。元初,一度将咸阳并入兴平,不久又恢复咸阳县制。明洪武四年将咸阳迁到渭水驿,明、清均称咸阳,属西安府管辖。

1949年5月18日咸阳县解放,归咸阳行政专员公署。1984年5月咸阳地区改为省辖市后,原咸阳市易名秦都区。

政治魅力

咸阳,作为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的建都之处和13个朝代的京畿重地,是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一代代帝王豪杰在这里演绎了一幕幕历史壮剧。

周文王于此封邦建国,挥师东进,奠定了大周基业。

“千古一帝”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中华,在这里定都建制,君临天下正如古风诗描写的那样:“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汉高祖刘邦破关入咸定汉室,汉武帝刘彻甘泉决策拓疆土;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纵横捭阖,几多征战,入主长安,开创贞观盛世……咸阳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阳关的第一驿站,是民族大融合的前沿,是开放型城市的先驱。

秦嬴政在咸阳成帝后,统一了中国的货币、度量衡、文字等,并在赋税、司法、军队、郡县行政体制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使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魅力

文化魅力:咸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诗经》记载,姜嫄生下后稷,在这里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周文化,此后先民们在此开创了号称“泾渭文明”的远古文明。

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播种百谷,教民稼穑,传播农耕文化,开创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先河。汉唐时期,从全国各地迁来咸阳的精英人物不胜枚举,文学家司马相如、哲学家董仲舒、史学家司马迁、经学家孔安国等,特别是哲学家董仲舒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和形成了统治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的道德伦理体系。

此外,宋代经济改革家范祥,清代教育家刘古愚,近代国民党元老、爱国人士于右任、焦易堂和水利专家李仪祉,东西文化比较研究大师吴宓等,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旅游魅力

昔日的秦皇汉武早已不再,然渭河两岸的汉墓唐陵却不曾暗淡,绵延百里的茔冢,形成了“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的壮观景象,构成了咸阳独具特色旅游风貌。

汉高祖刘邦的长陵:与富丽堂皇的长乐宫、未央宫隔水相望,气势雄伟,规模宏大。

汉景帝刘启的阳陵:不但古迹众多,文物精美,而且与恬美的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独具特色。

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气势雄浑,地域广大,陪葬墓众多。

还有的霍去病墓最为著名,马踏匈奴的石刻似乎还在继续倾吐着《大风歌》的种种情怀。此外,唐太宗的昭陵、唐中宗与武则天的乾陵也均以文物精美、古迹众多而名震天下。